常毕亮
乳痈是妇女哺乳期,尤其是初产妇易发生的一种常见病症.本病在发病初期(即1周以内),尚未化脓时宜采用推拿治疗.笔者自1984年以来,共收治了38例乳痈初期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小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颈椎病也叫颈椎综合征,是一种引起脊柱内外平衡失常的常见病,是由于损伤或软组织退变引起脊柱内外平衡失调,压迫或刺激颈部血管交感神经、神经根、椎动脉、脊髓而出现不同类型的症状或体征,甚至合并肢体或一些器官的功能障碍.
作者:常毕亮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保健按摩是采用手法按摩来养身的中医保健方法.经过漫长的历史,保健按摩已经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学术体系和流派.尽管它们在理论上,手法上都有着一些差异,但总的说来,都是依据祖国医学中的经络学说.
作者:宋禹静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肩胛背部肌筋膜炎是指肩胛背部肌肉、肌筋膜等结缔组织因炎症而发生的疼痛,并伴有肌痉挛、压痛、触及硬结或束条、活动功能障碍,自主神经系统紊乱等一系列症状的综合征.近3年来本人运用理筋点穴推拿法治疗该疾患,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丁建兴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上颈段通常指第1、2颈椎及与它有关的附属结构.在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由于环境、生活方式及物质的变化,高精仪器的涌现,高新科技的电脑应用,致使现代人更须紧张繁忙地工作学习,再加上随着社会老龄化,使颈椎病的比率上升.各种类型的颈椎病,在临床上报告的甚多.而上段颈椎病,是颈椎病的主要类型.临床表现以头晕、头眩、头痛、颈痛、枕下痛、咽部异物感、吞咽困难,为本病主要症状的临床特点.该病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是无法估计的.笔者十多年的临床探索治疗,不断总结,运用轻重量的颈椎牵引,配合局部按摩,手法复位,治疗该症68例.并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将该病治疗方法,探索研究整理如下.
作者:方立飞;陈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小儿腹泻是指小儿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如水样便,多见于1岁以下婴儿,四季均可见,但多发于夏秋季节,本病主要是由于感受风、寒、暑、湿之邪,寒湿困脾,脾失健运;或内伤乳食,损伤脾胃或脾胃虚弱,水谷不能运化,下趋力弱,而致腹泻,病因一般有感冒伤食泻、肾虚泻、惊泻、热泻、寒泻、脾肾阳虚泻、湿热伤阴泻和脾虚泻.现代医学认为小儿腹泻除与饮食、气候等因素有关外,尚与致病性大肠杆菌、病毒及细菌感染有关.本文就推拿治疗小儿脾虚泻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肖咬脐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溃疡性结肠炎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病变主要限于大肠粘膜与粘膜下层.临床表现为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本病多呈反复发作慢性病程.笔者运用穴位贴敷配合中药灌肠治疗,取得令人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峰;潘小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坐骨结节滑囊炎与末端病是运动性损伤的常见病多同时发生,常见于田径、武术、体操、跆拳道等项目及舞蹈演员等.笔者采用推拿手法辅以红外线照射治疗153例,收到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付学年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其生命的维持主要是依靠运动、消化、呼吸、循环、神经等器官的协同作用来完成.其功能活动又是依赖于气血、津液等作为物质基础.这些物质基本上是通过后天饮食进入体内,经过各种消化转变成易被吸收的精微物质(即气血、津液)再经过经络、脉道输布于全身,以保证各脏脉、器官、组织的功能活动.
作者:郭秋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针刺、推拿配合TDP治疗落枕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治疗组采取针刺人中穴、运用推拿手法,并配合TDP照射的方法治疗:80例对照组采取芬必得、TDP照射配合拔罐的方法治疗.结果2天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82%,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痊愈率为78%,对照组为31%,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推配合TDP治疗落枕疗效显著.
作者:还剑东;宋亚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肱骨外上髁炎,又称网球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骨伤科疾患.推拿疗法是用来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之一.笔者自1986年至1997年,共收治180名本病患者,采取推拿疗法为主,配合针刺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江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保守疗法治疗该病的重要措施,除冯氏的旋转复位及张氏的扑腹复位,还有三维瞬间复位,大大提高了临床效果,治愈了千百万患者.国内此类报道很多,但在手法复位时机的选择方面报道并不多见,就此笔者谈一些临床治疗中的体会.
作者:张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按摩疗法是中医体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传统医疗的瑰宝.笔者在数十年的临床工作中,对内、伤、妇、儿等科的某些疾病--冠心病、颈椎病、急性乳腺炎、小儿腹泻等进行了手法治疗,均获满意疗效.为更好继承和弘扬中医按摩事业,故在此对其原理与进展浅谈如下:
作者:王端祥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近年来笔者采用脱水、牵引等综合疗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春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退行性膝关节炎是指由于退行性改变和慢性积累性损伤,至使膝关节出现骨质增生等一系列病理变化和相关症状的膝关节疾病,本病好发于50~60岁的中老年人群,女性多于男性,肥胖的中老年妇女更为多发.笔者以按摩疗法对本病加以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论之与同行交流.
作者:牛政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慢性胆囊炎多见于成年人,约70%的病人伴有结石.因胆囊出口梗阻,细菌感染,胆汁淤积引起临床症状,表现为胆源性消化不良,厌油腻食物,上腹部闷胀嗳气,胃部灼热等,体查胆囊区可有轻度压痛或叩击痛.临床治疗患者37例,其中9例为急性发作.现将相关资料陈述如下.
作者:刘宏俊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神经官能症的特殊类型,是一种由于神经功能紊乱而引起以心血管系统功能异常为主的疾病,常伴有呼吸与神经系统症状.在病理解剖上心脏血管无器质性病变,但可与器质性心脏病同时存在,或在器质病变的基础上发生.本症又称心血管神经症、神经性血循环衰弱症、焦虑性神经官能症.本症属中医学的惊悸、怔忡、胸痹等范畴.
作者:郑庆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颈部定点推拿结合牵引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7例,治疗组采用颈部定点推拿结合牵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颈椎牵引治疗,每天1次,7次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隔3天,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颈部定点推拿结合牵引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疗效明显.
作者:阮华沙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严隽陶教授作为滚法推拿学术流派和一指禅推拿学术流派的继承人,在推拿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方面具有独到的经验,在临床上强调以传统的滚法结合被动运动的操作治疗肩关节周围炎,配合肩关节的功能训练:注重治疗中辨证施治与辨病施治,在治疗之前必须明确诊断,以确定适应症,提高疗效;同时注意与现代康复医学的结合,借鉴康复医学,提高推拿医学的学术地位与学术水平,逐步把推拿医学客观化、量化与个体化.
作者:孙武权;严隽陶;孙国荣;张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按摩牵引配合中药辨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观察,方法:将15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8例运用按摩牵引配合中药分期辨证治疗,对照组77例,单用按摩牵引治疗.结果:治疗治愈63例,占80.77%,愈显率96.15%,好转3例,治愈短时间7天,长时间1个月平均18.5天;对照组治愈43例,占55.84%,愈显率85.7%,好转9例;治愈短时间10天,长时间40天;平均25天.2组疗效对比,治疗组临床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从愈显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按摩牵引配合中药辨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武聪明;刘亚杰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