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指针按摩治疗慢性胆囊炎

刘宏俊

关键词:胆囊炎, 慢性, 按摩治疗, 指针
摘要:慢性胆囊炎多见于成年人,约70%的病人伴有结石.因胆囊出口梗阻,细菌感染,胆汁淤积引起临床症状,表现为胆源性消化不良,厌油腻食物,上腹部闷胀嗳气,胃部灼热等,体查胆囊区可有轻度压痛或叩击痛.临床治疗患者37例,其中9例为急性发作.现将相关资料陈述如下.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腹泻的推拿治疗

    小儿腹泻是指小儿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如水样便,多见于1岁以下婴儿,四季均可见,但多发于夏秋季节,本病主要是由于感受风、寒、暑、湿之邪,寒湿困脾,脾失健运;或内伤乳食,损伤脾胃或脾胃虚弱,水谷不能运化,下趋力弱,而致腹泻,病因一般有感冒伤食泻、肾虚泻、惊泻、热泻、寒泻、脾肾阳虚泻、湿热伤阴泻和脾虚泻.现代医学认为小儿腹泻除与饮食、气候等因素有关外,尚与致病性大肠杆菌、病毒及细菌感染有关.本文就推拿治疗小儿脾虚泻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肖咬脐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严隽陶推拿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经验

    严隽陶教授作为滚法推拿学术流派和一指禅推拿学术流派的继承人,在推拿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方面具有独到的经验,在临床上强调以传统的滚法结合被动运动的操作治疗肩关节周围炎,配合肩关节的功能训练:注重治疗中辨证施治与辨病施治,在治疗之前必须明确诊断,以确定适应症,提高疗效;同时注意与现代康复医学的结合,借鉴康复医学,提高推拿医学的学术地位与学术水平,逐步把推拿医学客观化、量化与个体化.

    作者:孙武权;严隽陶;孙国荣;张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膝关节推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运用

    1 膝关节推法介绍在推拿手法运用中,常碰到需用强刺激的治疗手法来治疗年纪轻、体质好、肌肉丰厚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传统的治疗手法多采用踩跷法,而此法在临床使用中比较繁杂.经本人多年研究,独创膝关节推法,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使用简单,易于推广.本手法通过刺激紧张的腰部肌肉,提高局部的痛阈,达到缓解局部肌肉痉挛,平衡左右肌张力,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爱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推拿及辨证点穴治疗乳痈38例临床报告

    乳痈是妇女哺乳期,尤其是初产妇易发生的一种常见病症.本病在发病初期(即1周以内),尚未化脓时宜采用推拿治疗.笔者自1984年以来,共收治了38例乳痈初期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小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推拿治疗暂时性髋关节滑膜炎36例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治疗暂时性髋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推拿手法进行治疗.结果与结论本组36例暂时性髋关节滑膜炎全部治愈.说明应用推拿手法治疗暂时性髋关节滑膜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自我按摩奇穴疗法妊娠呕吐

    按摩的方法治疗妊娠呕吐少有人用,笔者8年来常遇到妊娠呕吐患者,并传授自我按摩操作手法收到了较好疗效,现作一介绍.

    作者:杨志彩;李美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一指刀手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

    (接上期)4.1.3慢性期急性,亚急性发作:应分二次施法,先用轻手法消除上层之肿胀,再用中等力度解除下层之僵紧软组织.慢性急性发作应第一次消肿,下一次再治疗僵紧;慢性亚急性发作可以同一次即治上肿又治下僵.

    作者:王啸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推拿在伤科中的运用体会

    随着推拿按摩的广泛运用,伤科推拿也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但是怎样掌握好伤科推拿的手法及其分期运用,对提高伤科推拿的临床效果具有关键作用.笔者在十多年的临床推拿实践中,对伤科推拿积累了一定的心得体会,特予文荐,供同道参考.

    作者:陈慕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独取承山穴治疗上腰椎椎管狭窄1例

    夏某某,男,69岁,2003年9月27日初诊.患者半月前因推车不慎,腰部扭伤.当时略有不适,一周后逐渐出现臀部及大腿外侧疼痛,且不断加重,不能俯卧、仰卧、直立或腰部后伸症状加剧,行走十余步则痛甚,需下蹲休息后方可继续行走,平时只可坐位或侧卧位.

    作者:赵文轩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浅述颈性头痛的诊断与治疗

    由颈椎间盘、椎间关节等骨性病变及软组织损伤引起的头痛,称为颈性头痛.我科近4年来,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由颈性病引起的头痛不为少见,尤其多见于青壮年.

    作者:高贵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按摩配合TDP神灯照射治疗肩周炎52例

    肩周炎又称漏肩风、五十肩.是肩关节周围的关节囊,软组织损伤、退变等原因而引起的慢性炎性反应,患肩疼痛,尤以夜间为重,甚至影响睡眠,肩关节活动不同程度受限并可出现肩部肌肉萎缩.是中老年常见的一种顽固性疾病,影响正常工作及生活,多年来笔者使用按摩配合TDP神灯照射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冉玉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针推配合TDP治疗落枕80例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推拿配合TDP治疗落枕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治疗组采取针刺人中穴、运用推拿手法,并配合TDP照射的方法治疗:80例对照组采取芬必得、TDP照射配合拔罐的方法治疗.结果2天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82%,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痊愈率为78%,对照组为31%,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推配合TDP治疗落枕疗效显著.

    作者:还剑东;宋亚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按摩牵引为主配合中药辨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78例疗效观察

    目的:按摩牵引配合中药辨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观察,方法:将15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8例运用按摩牵引配合中药分期辨证治疗,对照组77例,单用按摩牵引治疗.结果:治疗治愈63例,占80.77%,愈显率96.15%,好转3例,治愈短时间7天,长时间1个月平均18.5天;对照组治愈43例,占55.84%,愈显率85.7%,好转9例;治愈短时间10天,长时间40天;平均25天.2组疗效对比,治疗组临床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从愈显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按摩牵引配合中药辨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武聪明;刘亚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推拿手法为主配合针刺治疗肱骨外上髁炎

    肱骨外上髁炎,又称网球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骨伤科疾患.推拿疗法是用来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之一.笔者自1986年至1997年,共收治180名本病患者,采取推拿疗法为主,配合针刺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江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用辩证法思想指导对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认识

    椎间盘突出症多发于脊柱颈、腰部.一般认为本病是在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在某些诱因作用下,纤维环破裂,髓核脱出,压迫脊神经根而出现一系列神经压迫症状.非手术治疗如按摩、针灸、牵引、理疗等则力图使脱出的髓核还纳,以解除神经压迫.

    作者:岳玉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浅谈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

    肩周炎又称漏肩风、五十肩、冻结肩等,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发病年龄多在50岁左右,女性略多于男性,以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症,多因气血不足,外感风寒湿邪或外伤劳损致使肩部气血凝涩,筋失濡养经脉拘急而成.早期肩关节疼痛引起肌肉痉挛,导致功能障碍,后期由于肩关节周围广泛粘连、肌肉萎缩,关节囊缩小而致.笔者在30多年临床治疗上,对诊断及手法略有所得,现总结如下:

    作者:于树海;于静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按摩治疗颈椎病临床机理解析及手法治疗

    颈椎病是临床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按摩疗法的主要适应症之一.本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临床中凡因颈椎退行性病变及其周围软组织损伤所致颈椎失稳或压迫邻近组织而引发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者,均称为颈椎病,亦称颈椎综合征.然而,临床中如何根据其特点、性质遵循正确的治疗原则,采用适宜的手法,则是获得良好疗效的关键.在此,笔者就多年来对本病治疗中的体会与同道们做一探讨.

    作者:王志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轻牵引配合手法复位治疗上段颈椎病的临床探讨

    上颈段通常指第1、2颈椎及与它有关的附属结构.在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由于环境、生活方式及物质的变化,高精仪器的涌现,高新科技的电脑应用,致使现代人更须紧张繁忙地工作学习,再加上随着社会老龄化,使颈椎病的比率上升.各种类型的颈椎病,在临床上报告的甚多.而上段颈椎病,是颈椎病的主要类型.临床表现以头晕、头眩、头痛、颈痛、枕下痛、咽部异物感、吞咽困难,为本病主要症状的临床特点.该病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是无法估计的.笔者十多年的临床探索治疗,不断总结,运用轻重量的颈椎牵引,配合局部按摩,手法复位,治疗该症68例.并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将该病治疗方法,探索研究整理如下.

    作者:方立飞;陈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急性腰扭伤的按摩治疗

    急性腰肌扭伤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多因搬移重物,侧身取物或活动超眼神经肌肉运动不协调,导致腰部软组织损伤,损伤后,腰部立即出现疼痛、肌肉痉挛、血肿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在腰肌扭伤中尤以骶棘肌的损伤较为常见,笔者以按压法为主配合刺络拔罐治疗该肌损伤收到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结合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石云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指针按摩治疗慢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多见于成年人,约70%的病人伴有结石.因胆囊出口梗阻,细菌感染,胆汁淤积引起临床症状,表现为胆源性消化不良,厌油腻食物,上腹部闷胀嗳气,胃部灼热等,体查胆囊区可有轻度压痛或叩击痛.临床治疗患者37例,其中9例为急性发作.现将相关资料陈述如下.

    作者:刘宏俊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