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端祥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是口腔和面部常见的疾病之一,在颞下颌疾病中,此病为多见,好发于20~40岁的青壮年,常发生在一侧,亦可累及双侧.自1995~2004年我门诊采用推拿加温热敷治疗本病7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严隽陶教授作为滚法推拿学术流派和一指禅推拿学术流派的继承人,在推拿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方面具有独到的经验,在临床上强调以传统的滚法结合被动运动的操作治疗肩关节周围炎,配合肩关节的功能训练:注重治疗中辨证施治与辨病施治,在治疗之前必须明确诊断,以确定适应症,提高疗效;同时注意与现代康复医学的结合,借鉴康复医学,提高推拿医学的学术地位与学术水平,逐步把推拿医学客观化、量化与个体化.
作者:孙武权;严隽陶;孙国荣;张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刘开运老教授出身中医世家,苗汉后裔,御医后代,家族业医已三四百年,祖传中医、草医、推拿三套绝技,融汉、苗医药于一炉,独树一旗.现年87岁,还担任中华推拿学学会副主任,曾主编<中华医学百科全书·小儿推拿学>,现为国内唯一精通中医、草医、推拿的名老医师,我们投入刘老门下已近20年,今特将其推拿学术经验总结如下,供大家学习参考.
作者:赵卫;彭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由颈椎间盘、椎间关节等骨性病变及软组织损伤引起的头痛,称为颈性头痛.我科近4年来,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由颈性病引起的头痛不为少见,尤其多见于青壮年.
作者:高贵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慢性胆囊炎多见于成年人,约70%的病人伴有结石.因胆囊出口梗阻,细菌感染,胆汁淤积引起临床症状,表现为胆源性消化不良,厌油腻食物,上腹部闷胀嗳气,胃部灼热等,体查胆囊区可有轻度压痛或叩击痛.临床治疗患者37例,其中9例为急性发作.现将相关资料陈述如下.
作者:刘宏俊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接上期)4.1.3慢性期急性,亚急性发作:应分二次施法,先用轻手法消除上层之肿胀,再用中等力度解除下层之僵紧软组织.慢性急性发作应第一次消肿,下一次再治疗僵紧;慢性亚急性发作可以同一次即治上肿又治下僵.
作者:王啸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颈椎病也叫颈椎综合征,是一种引起脊柱内外平衡失常的常见病,是由于损伤或软组织退变引起脊柱内外平衡失调,压迫或刺激颈部血管交感神经、神经根、椎动脉、脊髓而出现不同类型的症状或体征,甚至合并肢体或一些器官的功能障碍.
作者:常毕亮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颈部定点推拿结合牵引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7例,治疗组采用颈部定点推拿结合牵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颈椎牵引治疗,每天1次,7次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隔3天,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颈部定点推拿结合牵引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疗效明显.
作者:阮华沙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我院自2000年以来对神经根型颈椎病采用卧式手法牵引或机械牵引、手法按摩整复、局部理疗、颈椎椎旁肌或颈神经注射点注射、静脉点滴配合颈肩保健操等方法随机组合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会亭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按摩的方法治疗妊娠呕吐少有人用,笔者8年来常遇到妊娠呕吐患者,并传授自我按摩操作手法收到了较好疗效,现作一介绍.
作者:杨志彩;李美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髌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病,随着交通的日益繁忙,其发生率较高,且受伤程度亦较复杂,用某一种治疗方法很难适应临床需要,在1995年~2004年5月间,我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髌骨骨折30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杜华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乳痈是妇女哺乳期,尤其是初产妇易发生的一种常见病症.本病在发病初期(即1周以内),尚未化脓时宜采用推拿治疗.笔者自1984年以来,共收治了38例乳痈初期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小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保守疗法治疗该病的重要措施,除冯氏的旋转复位及张氏的扑腹复位,还有三维瞬间复位,大大提高了临床效果,治愈了千百万患者.国内此类报道很多,但在手法复位时机的选择方面报道并不多见,就此笔者谈一些临床治疗中的体会.
作者:张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眩晕是临床上常见多发病,引起眩晕的原因很多,其中由于颈椎小关节错位而引起的眩晕在临床中常被忽视,作者自1995年1月至2003年12月收集了资料完整的颈椎错位引起的眩晕病例78例,通过神经阻滞结合手法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峰;潘小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溃疡性结肠炎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病变主要限于大肠粘膜与粘膜下层.临床表现为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本病多呈反复发作慢性病程.笔者运用穴位贴敷配合中药灌肠治疗,取得令人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峰;潘小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退行性膝关节炎是指由于退行性改变和慢性积累性损伤,至使膝关节出现骨质增生等一系列病理变化和相关症状的膝关节疾病,本病好发于50~60岁的中老年人群,女性多于男性,肥胖的中老年妇女更为多发.笔者以按摩疗法对本病加以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论之与同行交流.
作者:牛政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肩胛背部肌筋膜炎是指肩胛背部肌肉、肌筋膜等结缔组织因炎症而发生的疼痛,并伴有肌痉挛、压痛、触及硬结或束条、活动功能障碍,自主神经系统紊乱等一系列症状的综合征.近3年来本人运用理筋点穴推拿法治疗该疾患,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丁建兴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颈性头痛眩晕症是以颈源性退变致颈枕部血管受压、扭曲而造成的椎动脉供血不足及颈枕部神经受压和反射性刺激引起的头枕部感觉迟钝、麻木、头晕目眩,单、双侧颞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为主的病症.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认识到,运用常规手法配合仰卧位颈椎瞬间牵引治疗本症,可达到疏通经络,纠正颈椎小关节紊乱,松解软组织粘连,调整周围神经,改善营养之目地.现总结如下.
作者:赵忠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课程体系是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学生培养模式的具体体现和落脚点,课程体系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着学生培养质量的高低,关系着培养目标能否顺利达到.因而课程体系建设意义重大.为了了解摸清针灸推拿专业课程体系是否科学、合理,我们申报了学校研究课题.对此进行调查研究.
作者:王琳;李心沁;高树中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按摩疗法是中医体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传统医疗的瑰宝.笔者在数十年的临床工作中,对内、伤、妇、儿等科的某些疾病--冠心病、颈椎病、急性乳腺炎、小儿腹泻等进行了手法治疗,均获满意疗效.为更好继承和弘扬中医按摩事业,故在此对其原理与进展浅谈如下:
作者:王端祥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