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圣
目的:观察针刺、推拿配合TDP治疗落枕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治疗组采取针刺人中穴、运用推拿手法,并配合TDP照射的方法治疗:80例对照组采取芬必得、TDP照射配合拔罐的方法治疗.结果2天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82%,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痊愈率为78%,对照组为31%,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推配合TDP治疗落枕疗效显著.
作者:还剑东;宋亚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小儿腹泻是指小儿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如水样便,多见于1岁以下婴儿,四季均可见,但多发于夏秋季节,本病主要是由于感受风、寒、暑、湿之邪,寒湿困脾,脾失健运;或内伤乳食,损伤脾胃或脾胃虚弱,水谷不能运化,下趋力弱,而致腹泻,病因一般有感冒伤食泻、肾虚泻、惊泻、热泻、寒泻、脾肾阳虚泻、湿热伤阴泻和脾虚泻.现代医学认为小儿腹泻除与饮食、气候等因素有关外,尚与致病性大肠杆菌、病毒及细菌感染有关.本文就推拿治疗小儿脾虚泻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肖咬脐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退行性膝关节炎是指由于退行性改变和慢性积累性损伤,至使膝关节出现骨质增生等一系列病理变化和相关症状的膝关节疾病,本病好发于50~60岁的中老年人群,女性多于男性,肥胖的中老年妇女更为多发.笔者以按摩疗法对本病加以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论之与同行交流.
作者:牛政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婴幼儿腹泻是脾胃功能失调而致的一种消化道疾病,是儿科常见病之一.四季皆可发生,尤以夏秋两季多见.常以感受外邪,或起居饮食不慎,或受惊吓为因而发病.若迁延日久可影响小儿营养、生长和发育.临床上以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呈水样或蛋花样水便为主,或混有少量粘液泡沫,可有腥臭味.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采用推拿为主配合拔罐治疗婴幼儿腹泻,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晓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刘开运老教授出身中医世家,苗汉后裔,御医后代,家族业医已三四百年,祖传中医、草医、推拿三套绝技,融汉、苗医药于一炉,独树一旗.现年87岁,还担任中华推拿学学会副主任,曾主编<中华医学百科全书·小儿推拿学>,现为国内唯一精通中医、草医、推拿的名老医师,我们投入刘老门下已近20年,今特将其推拿学术经验总结如下,供大家学习参考.
作者:赵卫;彭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肱骨外上髁炎,又称网球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骨伤科疾患.推拿疗法是用来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之一.笔者自1986年至1997年,共收治180名本病患者,采取推拿疗法为主,配合针刺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江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是口腔和面部常见的疾病之一,在颞下颌疾病中,此病为多见,好发于20~40岁的青壮年,常发生在一侧,亦可累及双侧.自1995~2004年我门诊采用推拿加温热敷治疗本病7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按摩疗法是中医体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传统医疗的瑰宝.笔者在数十年的临床工作中,对内、伤、妇、儿等科的某些疾病--冠心病、颈椎病、急性乳腺炎、小儿腹泻等进行了手法治疗,均获满意疗效.为更好继承和弘扬中医按摩事业,故在此对其原理与进展浅谈如下:
作者:王端祥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课程体系是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学生培养模式的具体体现和落脚点,课程体系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着学生培养质量的高低,关系着培养目标能否顺利达到.因而课程体系建设意义重大.为了了解摸清针灸推拿专业课程体系是否科学、合理,我们申报了学校研究课题.对此进行调查研究.
作者:王琳;李心沁;高树中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颈部定点推拿结合牵引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7例,治疗组采用颈部定点推拿结合牵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颈椎牵引治疗,每天1次,7次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隔3天,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颈部定点推拿结合牵引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疗效明显.
作者:阮华沙 刊期: 2004年第06期
1 膝关节推法介绍在推拿手法运用中,常碰到需用强刺激的治疗手法来治疗年纪轻、体质好、肌肉丰厚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传统的治疗手法多采用踩跷法,而此法在临床使用中比较繁杂.经本人多年研究,独创膝关节推法,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使用简单,易于推广.本手法通过刺激紧张的腰部肌肉,提高局部的痛阈,达到缓解局部肌肉痉挛,平衡左右肌张力,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爱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退变、纤维环破裂后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或硬膜囊所出现的腰腿疼痛综合征,属祖国医学腰痛范畴.笔者采用推拿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强圣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乳痈是妇女哺乳期,尤其是初产妇易发生的一种常见病症.本病在发病初期(即1周以内),尚未化脓时宜采用推拿治疗.笔者自1984年以来,共收治了38例乳痈初期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小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溃疡性结肠炎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病变主要限于大肠粘膜与粘膜下层.临床表现为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本病多呈反复发作慢性病程.笔者运用穴位贴敷配合中药灌肠治疗,取得令人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峰;潘小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其生命的维持主要是依靠运动、消化、呼吸、循环、神经等器官的协同作用来完成.其功能活动又是依赖于气血、津液等作为物质基础.这些物质基本上是通过后天饮食进入体内,经过各种消化转变成易被吸收的精微物质(即气血、津液)再经过经络、脉道输布于全身,以保证各脏脉、器官、组织的功能活动.
作者:郭秋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眩晕是临床上常见多发病,引起眩晕的原因很多,其中由于颈椎小关节错位而引起的眩晕在临床中常被忽视,作者自1995年1月至2003年12月收集了资料完整的颈椎错位引起的眩晕病例78例,通过神经阻滞结合手法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峰;潘小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近年来笔者采用脱水、牵引等综合疗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春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髌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病,随着交通的日益繁忙,其发生率较高,且受伤程度亦较复杂,用某一种治疗方法很难适应临床需要,在1995年~2004年5月间,我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髌骨骨折30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杜华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神经官能症的特殊类型,是一种由于神经功能紊乱而引起以心血管系统功能异常为主的疾病,常伴有呼吸与神经系统症状.在病理解剖上心脏血管无器质性病变,但可与器质性心脏病同时存在,或在器质病变的基础上发生.本症又称心血管神经症、神经性血循环衰弱症、焦虑性神经官能症.本症属中医学的惊悸、怔忡、胸痹等范畴.
作者:郑庆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上颈段通常指第1、2颈椎及与它有关的附属结构.在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由于环境、生活方式及物质的变化,高精仪器的涌现,高新科技的电脑应用,致使现代人更须紧张繁忙地工作学习,再加上随着社会老龄化,使颈椎病的比率上升.各种类型的颈椎病,在临床上报告的甚多.而上段颈椎病,是颈椎病的主要类型.临床表现以头晕、头眩、头痛、颈痛、枕下痛、咽部异物感、吞咽困难,为本病主要症状的临床特点.该病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是无法估计的.笔者十多年的临床探索治疗,不断总结,运用轻重量的颈椎牵引,配合局部按摩,手法复位,治疗该症68例.并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将该病治疗方法,探索研究整理如下.
作者:方立飞;陈敏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