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义春;赵贵
心理状态的特点是有一定相对的稳定性,但也只能保持一定短暂的时间.它不同于心理过程与个性特征(心理过程具有高度的流动性、波动性、起伏性;个性特征具有高度的稳定性).
作者:张筠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患者:焦某,男,32岁,2000年5月患者不慎摔倒,右侧腹部被凳角磕伤,腹部疼痛,1日后缓解.
作者:李广昌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推拿是祖国医学的宝贵遗产之一,笔者近年来,应用手法推拿治疗骨与软组织疾患295例,收到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镜胜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肩--手综合征是指脑中风后并发的以肩部疼痛性运动障碍及同侧手痛和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为表现的证候群.致使病人的肢体活动障碍,影响患者功能康复.为了促使患者早日康复,我们对42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采用中药穴位外敷治疗,配合一些功能煅炼,临床上取得一定疗效,现简述如下.
作者:黄爱玲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中医康复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容,而全面系统地提出中医康复学只有十几年时间.十几年来,广大中医工作者对中医康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丰富了中医康复学的理论,为中医康复临床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焦建凯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伤科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常因腰部急性损伤或慢性劳损导致椎间盘膨出或突出,而出现腰腿痛等一系列神经根受压的症状.
作者:李勤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推拿降压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64例中医辨证为肝阳上亢的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分为药物加推拿组(药推组)和单纯药物组(药物组),观察治疗前后血压、血浆一氧化氮(NO)浓度、红细胞膜钠泵(Na+-K+·ATPase)及钙泵(Na2+-Mg2+·ATPase)活性. 结果:两组血压降幅存在差异(P<0.05),血浆NO浓度、红细胞膜钠泵活性变化存在差异(P<0.05,P<0.01),钙泵活性变化无差异(P>0.05).结论:推拿降压的作用机制可能在于改善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增加NO合成与释放,并影响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降低平滑肌细胞对血管内皮收缩因子的反应性,改善阻力血管的舒张功能.
作者:薛卫国;廖品东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病因较为复杂,在临床病例中引起头痛的疾病较多,如眼、耳、鼻、牙齿、咽喉等五官疾患,高血压、神经衰弱、颈椎病,以及脑震荡、电击伤、妇女更年期、月经前后等均可导致本症.现就本科近3年来通过对62例头痛患者的治疗和观察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王仁林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经络按摩是医疗保健按摩的一种.它是通过全身经络系统,调整脏腑功能、人体气血,达到调整阴阳平衡、增强体质、增强人体抗病能力的目的.有消除疲劳、恢复体力、预防疾病、祛病延年的作用.
作者:源援基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颈源性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其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多样,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运用推拿手法学原理,结合解剖学特点,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对临床上30例颈源性偏头痛患者的临床观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作者:温伯平;孟海滨;陈林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推拿学是中医药伟大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世界回归自然的潮流中,推拿与其他手法医学(manualtherapy)一样备受推崇.推拿练功是中医推拿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的少林内功是推拿专业的必修课程[1,2].
作者:李强;松浦义昌;李启明;坪内伸司;串崎正辉;清水教永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瘙痒病多发于中秋时令,发病急,全身瘙痒,两手不停的搔抓遍体各部,处处可见疠及红片疙瘩.面部并出红色的轻微浮肿等.
作者:常岩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颈椎病的发病原因很多,主要是颈椎慢性积累性损伤及颈椎骨关节退行性改变引起脊柱内外力平衡失调,压迫或刺激椎动脉、颈部椎基底动脉及交感神经、神经根和脊髓等引起头、颈、肩、臂、腕、手疼痛及麻木、四肢乏力、眩晕等症状.
作者:潘学文;覃小夏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颈椎病是一种缓慢进展的退行性骨质疾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随着工作、生活性质和环境的改变,近年来颈椎病患者日益增多,成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颈、肩、臂痛,上肢麻木、颈部活动受限,或有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耳鸣、视物不清等症状.自2000年7月至2002年7月,我们对87例颈椎病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并对其进行临床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震;谷中红;周晓燕;姚乐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胃下垂是指胃的纵轴向下延长,胃的下极明显降低,甚者可低达骨盆腔的一种慢性疾病,其临床常见.本病患者多为瘦长体型,胃部呈凹形,下腹部突出,可有慢性腹痛史,或食后即有胀感,偶见交替性腹泻及便秘,或便形失常,呈扁而短,可伴有眩晕、乏力、心悸、失眠等症状.笔者采用按摩配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本病48例,效果较佳.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凡星;王广思;曹淑芹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笔者自1996年6月~2002年5月间共诊疗肩周炎1256例,发现其中48例(占3.9%)为双侧肩关节周围炎.采用针刺麻醉下推拿治疗措施后疗效获得了明显提高,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建良 刊期: 2003年第06期
1概论与研究进展推拿既是人类古老的一种疗法,又是一门年轻而有发展前景的医疗科学.在实践中,人们不但发现推拿能使疼痛减轻或消失,而且逐渐认可推拿有很好的镇痛作用.
作者:周华龙;周伟;曹庆湘 刊期: 2003年第06期
1一般资料112例带状疱疹中男性49例,女性63例;年龄小14岁,大85岁,60岁以上87例,35岁以下9例;病程短2天,长17天.疱疹生于头面耳部17例,其中引发面神经麻痹9例,生于腰以上部位69例,腰以下部位26例.
作者:章丽云;周华龙 刊期: 2003年第06期
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共86例,女性47例,男性39例;年龄小者18岁,大者66岁;发病时间短两个月,长16年.
作者:刘博群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小儿脑溢血后遗症在临床上很罕见.本人这次采用按摩手法治疗小儿脑溢血后遗症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霞 刊期: 200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