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述针刺疗法配合理筋手法治疗伤筋

陈剑斌;刘勇;刘敏霞

关键词:伤筋, 针刺治疗, 理筋手法治疗
摘要:伤筋中医为肌肉、肌腱、韧带、关节、筋膜等软组织及一部分软骨、周围神经的急性或慢性损伤,所导致的病症,都属伤筋范围,在日常生活、军事训练为常见,我科自2000年以来对600余例伤筋病人,利用针刺疗法配合理筋手法进行治疗,疗效较为显著,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推拿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126例疗效观察

    腰腿痛是推拿门诊常见病,其中有相当部分是由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引起的.笔者近4年来运用推拿治疗腰三横突炎病者126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仕达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推拿配合口服西比灵治疗颈性脑缺血

    颈性脑缺血是指椎动脉受压或周围的交感神经网受刺激导致的椎--基底动脉有效血流量减少而致的脑组织缺血.笔者运用推拿配合口服西比灵治疗68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薛明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十法治疗肩周炎百余例浅析

    肩凝症又名冻结肩,中医称漏肩风,西医称肩周炎.这是一种以肩关节疼痛,特别是功能严重障碍的中老年常见病,本病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笔者博采众家之长而归纳的推拿十法,经临床验证,疗效颇为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月凤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探讨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推拿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根据髓核突出的位置、程度、方向、退变程度与神经根的关系和不同的影像学检查进行分型,参考有关文献,根据突出物与椎管的位置可分为中央型,后外侧型、椎间孔内型和椎间孔外型.根据突出物的程度可分为退变型、膨出型、突出型、突出后纵韧带下型,突出后纵韧带后型和游离型.

    作者:潘根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临床探讨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以一侧腰腿放射性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患.本病多发于中青年,多数有急性外伤史或慢性劳损史,多发生于L4~5间和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LI-OP)正广泛受到关注和研究.其中按摩治疗法在治疗本病中的疗效已得到临床验证.自1997年至2000年,笔者用按摩治疗LIOP患者共64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作简介,实是抛砖引玉.

    作者:曾勤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浅述针刺疗法配合理筋手法治疗伤筋

    伤筋中医为肌肉、肌腱、韧带、关节、筋膜等软组织及一部分软骨、周围神经的急性或慢性损伤,所导致的病症,都属伤筋范围,在日常生活、军事训练为常见,我科自2000年以来对600余例伤筋病人,利用针刺疗法配合理筋手法进行治疗,疗效较为显著,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陈剑斌;刘勇;刘敏霞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针刺治疗顽固性头痛1例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自觉症状,可单独出现,亦可出现于多种慢性疾病中,其病因较多,但不外乎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外感可分风寒、风热、风湿三型;内伤可有肝阳、肾虚、血虚、疾湿、瘀血之不同,本例患者属气虚血瘀型,治以益气活血为主,兼以止痛.

    作者:孙瑞贞;孙瑞柏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捏脊疗法的临床运用

    捏脊疗法是以捏脊法为主,配合点、按、抚、拿、提弹等手法施术于脊背部的一种治疗方法,笔者在临床工作中运用此法治疗多种疾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介绍如下.

    作者:华新宇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手部六井穴为主治疗颈性肩闭症100例临床小结

    颈性肩闭症,临床上非常常见,给患者带来许多痛苦,在治疗中,也因痛苦而使患者不能很好的配合治疗.自1995年3月以来,本人收治该病患者100例,采用六井穴为主,配合松紧式拔伸法,取得了满意效果.现简介如下,供同道指正.

    作者:王春岩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辨证按摩治疗失眠症

    失眠是指病人入睡困难,或睡眠不深,睡后易醒,多梦,早醒,或醒后不易入睡,醒后感到全身不适或白天嗜睡等表现.笔者采用辨证按摩治疗失眠患者50例,收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晶莹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推拿手法与中药外敷相配合治疗膝关节急性损伤

    膝关节急性损伤是临床多见病、多为突然遭受直接或间接性外力致病.伤后影响正常行走功能,导致工作生活不便.笔者采用推拿手法与中药外敷配合治疗膝关节急性损伤20例,收到满意效果.

    作者:郑泽海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正骨手法治疗跟痛症的体会

    跟痛症在骨伤科门诊中是常见的病痛,病虽不重,但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不便,笔者在近40年的临床实践中,运用正骨手法治疗跟痛症,积累了一定经验,摸索出一些规律,现介绍于下,供同道们参考.

    作者:吴谞駋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手法牵引为主的按摩方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4例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于椎动脉受压而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从而产生与颈部活动有关的眩晕、耳鸣、耳聋、呕吐,视物模糊,复视倾倒等脑干缺血症状.多见于中老年患者.据报道约70%的颈椎病伴有程度不同的椎动脉受累表现.其发病后突出的特点是脑部症状多于四肢症状.笔者以手法牵引为主的按方法治疗本病,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志国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按摩加香砂六君汤治疗五更泻25例

    五更泻是指泄泻多在黎明前,腹部疼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又称肾阳虚衰泄泻,现代医学属慢性肠炎范畴.笔者从1998年6月~2000年9月采用按摩丹田、中脘穴位,配合口服香砂六君子汤治疗五更泻25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曹国志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推拿手法频率的理论探讨与实验研究

    频率是推拿手法的一个重要物理特性,与手法的刺激量成正比关系;影响推拿手法频率范围因素有很多,如手法运动的特异性、手法力量的大小、操作者的生理条件及治疗目的等.频率变化也影响手法的力学和生物学效应,并导致不同的治疗效果.手法频率的实验研究目前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作者:孙武权;严隽陶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穴位按摩治疗晕动病(附10例疗效分析)

    晕动病,俗称晕车,是由于乘坐车船或飞机时,内耳的迷路受到机械刺激,引起前庭功能紊乱所致.主要表现为眩晕、恶心和呕吐.常伴有面色苍白、汗出、全身无力等症状.乘坐停止后逐渐缓解或消失.

    作者:张永臣;宋晓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仰卧位手法治疗颈椎病--附525例临床体会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自1987年8月至2000年1月笔者以仰卧位手法为主治疗各型颈椎病525例,疗效比较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勇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小儿厌食的简易按摩治疗

    厌食又名恶食,是指小儿食欲不振,甚至不思乳食,日久精神疲惫,体重减轻,抗病力弱,为其他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厌食往往不是一个独立的病症,而是常常发生于其他疾病的过程中或疾病后,因此,小儿一旦厌食要尽快查明原因并及时治疗.

    作者:石雪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原发性肝癌误诊1例

    随着CT的普及,对于有条件的腰腿痛患者,我们都会建议病人做腰椎CT以明确诊断,但是,机器毕竟是机器,不能代替医生的思考.现有1例患者的诊治如下:

    作者:周鲲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推拿治疗面部黄褐斑26例

    笔者于1999年3月~2002年1月门诊收治面部黄褐斑患者26例,以手法推拿治疗取得显著疗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6例,均为女性;小年龄26岁,大年龄45岁.其中病程短2个月,病程长10年.

    作者:苏彦林;李应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