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明;李平汉
股骨头坏死又称股骨头无菌性缺血性坏死.由于多种原因造成股骨头的血液供应被破坏,导致单侧或双侧下肢疼痛及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严重者生活难以自理.近年来,该病较为多见,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共收治本病患者19例,疗效基本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马建军;陈书春;李芹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疾病,笔者于1998年4月至2000年4月应用麻醉下大推拿术治疗60例病人,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志斌;何奕儒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临床上常将病程在2个月以上的面瘫称为顽固性面瘫.笔者采用头面部按摩为主,四肢远端点穴为辅治疗顽固性面瘫16例,均获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旭东;李保军;陈默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脊柱在人体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由26块椎骨,23块椎间盘以及椎体周围的韧带连接而成.它的作用主要是支撑躯干、保护内脏.椎管内有脊髓和脊神经通过,因它的结构特殊,所以当脊柱的平衡失调或椎体变移都会引起运动障碍,神经功能异常.
作者:张保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病症中常见的病种之一,它多发于中青年,主要表现为腰腿疼痛及活动受限,严重影响学习和工作,近年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很多,笔者采用中西结合即穴位注射加用手法推拿的方法应用于临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湘宏;黄霖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自1995年来,笔者采用推拿治疗青少年近视15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150例,男62例,女88例;年龄为7~19岁,平均12岁;病程短1个月,长12年;其中双眼患者130例,单眼患者20例;真性近视40眼(均≤-3.00),混和近视152眼,假性近视88眼.
作者:王存安;房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颈椎病亦称颈椎综合征,是骨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为其中较多见的类型,30岁以上低头工作者易发.自1996年8月至2000年9月作者采用推拿手法配合药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8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龙国烽;潘卫英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产后尿潴留是指产后因暂时性排尿功能发生障碍,使部分或全部的尿不能从膀胱排出.本门诊采用电针治疗为主,推拿治疗为辅的方法,治疗68例患者,收到非常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尹文胜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张某,女,57岁,于1997年12月6日初诊.患者素有神经衰弱病史多年.近两个月来因家事而致情志不遂,失眠、乏力等症状加重,伴心悸、易惊、烦躁、纳差、口干,经中西医治疗后,效果不显,故特来针灸治疗.
作者:田有粮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腰腿痛是骨伤科多见的一种疾病.临床多见起病突然,患者疼痛难忍,呈强迫性腰部侧凸位,绝大多数病人都有下腰或下肢放射痛,轻重不一,严重影响腰部活动,对人们健康危害很大.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挥中医特色,采用按摩松解、旋转复位、牵引关节、局部敷药、体操锻炼(简称松、旋、牵、药、练)的综合疗法,对顽固性腰腿痛有较佳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高伟;周时良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推拿手法贵在刚柔相济.何为柔,何为刚,古今论述未详.兹就笔者临床体验,结合手法力学分析,试做如下探讨.
作者:蒋松鹤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患者王氏,女性,78岁,家庭妇女.主因乏力、纳差、消瘦于1999年8月初入院检查治疗.经B超及CT检查示肝外胆道稍扩张,于内科给予保守治疗,半月后痊愈患者出院.20天后患者又因相同症状第2次入院,经B超提示肝外胆道扩张且有泥沙样结石,胰腺正常.
作者:王彩华;张炜;杨静;张春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骶髂关节是由骶骨与髂骨的耳状关节面组成的微动关节.由于各种原因而致骶骨和髂骨扭错,致突起的凹陷部排列紊乱,失去其原有的正常解剖位置关系,出现以下腰部一侧疼痛,甚者向足跟或腹股沟处放射,脊椎侧弯、咳嗽打喷嚏疼痛加重,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临床上较常见,其它治疗手段效果不佳,我们采用手法治疗骶髂关节错缝62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毛永雄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卵巢囊肿患者大多采取长期服用药物或手术治疗,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压力和诸多不便.近几个月来,我所陆续收治3例卵巢囊肿患者,均采用足部反射区按摩法结合针刺全息胚下腹穴治疗,取得了显著效果.患者在接受2~3个疗程治疗后,经超声波检查,囊肿完全消失,治疗效果比较理想.
作者:李永强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局部红斑性冻疮又称局部I度冻疮.多发生于寒冷季节或寒带地区,系因受寒邪侵袭,气血瘀滞所致.该病多见于对寒冷特殊敏感者、血流循环障碍者及嗜烟酗酒者.因受冻伤的肢体对寒冷的敏感性增高,故可呈季节性复发[1].手法治疗本病,能获得显著效果.本文拟从发病机理、诊断及手法治疗等进行探讨,旨在寻求该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苏宁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保守治疗多采用牵引疗法配合其它理疗、推拿等治疗.腰椎牵引疗法疗效可靠,但也存在着见效慢、疗程长的不足之处.我们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改进应用手法拉压复位代替机械牵引治疗该病,并作对照,疗效理想,报道如下.
作者:宫润利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颈椎病发病类型多样,证型复杂,各类型之间,颈椎病与其他颈椎病之间在症状上较难区分.特别是食道型颈椎病较其它类型颈椎病临床少见,因此对其认识常有不足之处,有待加强诊断及治疗上的总结.笔者自1988年~1998年诊治千余例颈椎病疾患中,属于食道型也仅有60例.现分析归纳如下,以求同人斧正.
作者:曹双成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小儿汗症虽不属急、危、重症,但也确无良方.若久拖不愈,耗津伤液,易生他疾.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药穴位外敷治疗小儿汗症,略有一些体会,现介绍如下.
作者:方克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创伤性肩周炎是由于外力作用于关节周围软组织,造成关节囊、韧带、肌腱以及滑膜的急性损伤,往往因治疗不及时,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肌腱、韧带、关节囊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和退行性变.并发生渗出、纤维化,引起滑膜与关节软骨粘连、肩关节周围的肌腱和韧带间发生粘连.常继发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冈上肌肌腱炎、肩峰下滑囊炎等.恰当合理的选择推拿手法是提高疗效的关键.现就手法治疗机理分述如下:
作者:王奎;霍照南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本临床研究以颈源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听觉脑干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BAEP)等检测手法,探讨推拿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颈项部按揉手法即时改善椎-基底动脉系统(Vertebasilar artrties,VBA)的收缩峰速度(Velocity peak,PK)值,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VA)由41.36±7.28cm/s上升到45.12±6.51cm(P<0.05),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上升到49.92±4.54cm/s(p<0.05).小脑后下动脉(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ies,PINCA)由34.75±5.83cm/s上升到40.87±8.95cm/s(P<0.01)差异显著.2.眼眶周围抹法手法即时改善VBA系统的PK值,VA由43.52±8.98cm/s上升到47.02±9.31cm/s(p<0.05),PINCA由37.36±10.44cm/s上升到40.20±12.94cm/s(P<0.05,差异显著.BA由49.01±10.56cm/s上升到50.43±11.55cm/s(P>0.05).3.BAEP测试阳性率较低.4.颈项部按揉组改善颈部本体觉,手法治疗后水平方向由4.58±0.90°降至3.00±0.95°(p<0.001),垂直方向由6.83±2.33°降至4.42±1.56°(P<0.001),差异极显著.研究提示,颈项部按揉手法能改善椎-基底动脉血供,改善颈部本体觉的紊乱;眼眶周围抹法手法能部份改善椎-基底动脉血供,间接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检测颈源性眩晕时,TCD与BAEP宜联合使用.
作者:连宝领;严隽陶;沈国权;顾慎为 刊期: 200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