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护理心得

陈国娣;史吉香;周珉

关键词:血液透析, 临床护理, 护理措施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护理特点.方法 对22例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病房、透析过程、饮食情况进行细致护理.结果 2例终由于心血管并发症导致死亡,另外3例在住院初期由于衰竭导致死亡,其余17例患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转为维持性血透.结论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临床护理涉及的范围及内容都是比较广的,医护人员应该全面掌握其生理、心理需求,努力提供佳的治疗护理服务,帮助患者保持轻松的心态,主动配合血液透析的治疗,促进临床症状的改善,减少并发症出现的机率,尽早获得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大学生近视保健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分析

    目的 对大学生近视保健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找寻大学生近视现象严重的原因,找到一个主要针对大学生的良好的近视护理保健措施,探寻大学生近视的保健护理方法.方法 制作问卷调查卷,随机抽取了我院1200名大学生近视保健知识、态度及行为进行调查和统计.结果 在1200名被调查者中,护理前和护理后对近视保健的认识、态度和行为发生加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该大力的开展对大学生近视保健知识的宣传,使大学生明白近视保健的重要性,对大学生关于近视保健方面采取良好的护理,帮助大学生对良好的用眼和眼部保健行为的培养,培养大学生对近视保健的良好态度.

    作者:朱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几种方法终止哺乳期瘢痕子宫合并早期妊娠比较分析

    目的 探讨药物流产、人工流产,米索前列醇配伍人工流产终止哺乳期瘢痕子宫早期妊娠几种方法临床效果.方法 对哺乳期瘢痕子宫合并早期妊娠妇女,自愿要求终止妊娠,药物流产组,人工流产组,米索前列醇配伍人工流产组三组患者流产时间、出血量、完全流产率、需再次人工流产数、子宫穿孔数进行比较.结果 药物流产组流产时间,出血量,需再次人工流产数明显高于人工流产组和米索前列醇配伍人工流产组,完全流产率明显低于其余两组,单纯人工流产组较其余两组子宫穿孔几率增高.结论 三种终止哺乳期瘢痕子宫早期妊娠方法比较,米索前列醇配伍人工流产方法有出血量少.完全流产率高.子宫穿孔率低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丽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非医源性外伤性乳糜胸的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外伤性乳糜胸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总结自2001年至2011年我院胸外科收住9例外伤性(非医源性)乳糜胸患者.其中男性患者6例,女性患者3例.采取保守治疗2例,胸导管结扎术7例.结果 均治愈出院.结论 对非医源性外伤性乳糜胸应尽早作出诊断,根据个体情况,采取个体化、合理的治疗手段,即可及时治愈,否则将造成病情的延误.

    作者:董太平;朱艳;付小菊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微创经皮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 为研究微创经皮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7例三踝骨折患者采用微创切开经皮内固定治疗方法.结果 总优良率达到86.5%.结论 结果表明微创经皮内固定是治疗三踝骨折效果理想,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恩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羧甲司坦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老年患者5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羧甲司坦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10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均给予噻托溴铵干粉胶囊与罗红霉素治疗:噻托溴铵干粉胶囊,18μg/次,每日1次,吸入.罗红霉素,150mg/次,每日2次,口服.观察组同时服用羧甲司坦,0.25g/次,每日2次,口服.2组均以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 临床控制率观察组为76.00%,对照组为60.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00%,对照组为86.00%.2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FEV1及FEV1%2组治疗前后组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 羧甲司坦治疗COPD缓解期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张同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治.方法 本文将收集2010年12月~2011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5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在本组病例中所选取的52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7.69%,其中有2例患者是胃癌,1例患者是尿毒症,1例患者是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其余48例患者通过有针对性的治疗后均治愈,治疗有效率为92.31%.结论 在内科对上消化道出血进行诊治中,应当将制止出血、补充血容量作为治疗的重点,并对原发病进行处理、控制感染,避免由于病情继续发展而引起的器官损害.

    作者:黄美联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30例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护理体会

    大疱性类天疱疮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皮肤病,是以中老年人为主要发生对象的以表皮下水疱形成为特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程长,其主要的病理改变是表皮下水庖形成,疱壁较厚,紧张呈半球状,直径约1-2cm,内含浆液,疱不易破,糜烂面常覆以痂皮或血痂,尼氏征阴性.多数患者开始表现为非特异性皮疹,如风团样,湿疹皮炎样或浮肿性红斑,好发于躯干、四肢伸侧、腋窝和服股沟,约10%-35%的患者出现口腔粘膜损害,表现为水疱和糜烂,病程进度缓慢,水疱不断愈合及新生,可有不同程度瘙痒,或治疗不及时,皮疹可逐渐增多遍布全身,机体日益衰弱,可因继发感染等而导致死亡.使用糖尿病激素为第一线治疗药物.

    作者:卢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2008年12月~2011年12月在我院中西医结合科治疗的100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仅给予使用西药对其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儿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口服肺力咳合剂进行治疗,于治疗后3天观察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0%),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62,P<0.05),且在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肺力咳合剂能提高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预后,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者,且药物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万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甲状腺切除术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通过对小切口和内镜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研究及术后效果进行探讨,总结出不同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特点,为其在基层医院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将4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按选择手术的方式分为两组,分别为小切口组和内镜组,从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患者对于美容效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各自的临床特点.结果 手术均成功,小切口组平均手术时间为81min,平均手术出血量48ml,住院时间平均为7d,患者的美容满意程度为85%;内镜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25min,平均手术出血量46ml,住院时间平均为6d,患者的美容满意程度为83%.结论 小切口和内镜甲状腺切除术具有安全简单,出血量较少,且美容效果好等特点,其中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手术时间相对较长.

    作者:曹勇;彭俊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运动形态》课程设计研究与实践

    <运动形态>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的职业能力素质平台课程.但以往的<运动形态>课程存在一定缺陷,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与市场需求脱节.笔者基于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职业岗位能力,从课程目标、课程标准、教材、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对<运动形态>的课程设计进行了研究与实践.

    作者:任典寰;倪晶晶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急性胰腺炎并肝损害临床特征观察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并肝损害临床特征观察.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11年11月诊治的110例急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合并肝功能损害发生率,观察肝损害与性别、年龄、急性胰腺炎病情程度、类型、预后等相关性.结果 110例患者的70例患者肝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异常(63.64%);男性合并肝功能损害60.00与女性的68.00%无差异;肝功能损害年龄平均(55.02±12.48)岁无肝功能损害的(54.12±12.56)岁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重型急性胰腺炎肝功能损害发生率95.00%高于轻型急性胰腺炎的56.67%;胆源性胰腺炎中有肝功能损害80.00%高于非胆源性急性胰腺炎中肝功能损害44.00%.肝功能损害组住院(19.12±9.56)天长与无肝功能损害住院(14.27±7.34)天(P<0.05);遗留糖尿病、胰腺假性囊肿、慢性复发性胰腺炎、死亡15.71%高于无肝功能损害的急性胰腺炎中的5.00%(P<0.05).结论 急性胰腺炎所致肝损害发生率较高,与胰腺炎病情、类型有关,对预后有不良影响,应经积极治疗原发病、保肝.

    作者:何海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30例妊娠糖尿病护理体会

    总结我院2010年2月至2011年6月共收治3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护理重点为妊娠期住院时加强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治疗、用药护理和健康教育,实施精心的护理促进患者康复,减少产后2型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的发生率.

    作者:李媚雁;甘慧颖;黄少洁;袁杏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64例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中医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中医护理经验.方法 以我科2009-2011年收治的64例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总结他们的情志护理、饮食护理、功能锻炼,健康指导,和防止并发症护理方法.结果 全部患者都能生活自理好转出院,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 中医的护理方法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非常重要,能使患者充分认识本病的原因,诱因,症状,治疗,预防,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王良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基层医院白内障摘出36例分析

    目的 探讨在有限的条件下,行小切口现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可行性,有效性,达到复明的目的.方法 对36例白内障患者行球后麻醉及表面麻醉下行小切口现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 手术经过顺利,术中术后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视力恢复快,术后1周视力:0.5以上者20眼,0.1~0.4者12眼,0.1以下4例.结论 在基层医院比较简陋的条件下行小切口现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术式经济、安全、有效,能使广大基层白内障患者得以重见光明,尤适宜于基层医院推广开展.

    作者:方永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论骨科病人的疼痛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目的 分析在骨科领域中导致的疼痛进行护理.方法 对骨科患者加强疼痛教育、采取对症护理,大程度缓解疼痛,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结果 患者的疼痛缓解减轻了,状态明显得到改善,无不良病症发生.结论 及时对骨科患者进行止痛护理能起到很好的成效,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使患者疼痛得到及时控制,同时鼓励患者早期活动、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争取早日康复.

    作者:宋佳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湿蒸方式改善近视眼和记忆力

    前言:近视眼是一个大泛围的社会问题,在国内小学生、中学生近视眼的发生率有些已超过50%.所以更好的预防和康复近视眼这项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无论是国内和国外,对近视的病因认识不是十分明确.我通过10多年研究发现,要明确近视眼的病因十分困难,但是通过眼结构功能,明确近视眼病理改变是可行的.

    作者:王立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幼儿被动物咬伤的处理措施与护理

    目的 探讨幼儿被动物咬伤后的处理措施与护理.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157例被动物咬伤的患儿进行伤口的早期处理措施以及护理.结果 早期对伤口进行正确的处理与护理有利于幼儿的恢复.结论 早期对伤口进行正确的处理与护理对患儿的恢复非常重要,因此一定要重视早期的伤口处理与护理.

    作者:谷长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塞

    为了提升我院救治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医疗水平,本项目通过对我院2005年2月-2010年的200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治疗和死亡率情况的调查,发现20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平均患病年龄为(59±9.5)岁.中医辨证标实证中多的是血瘀、痰阻患者.本虚证中气虚患者多,阴虚其次.静脉中药治疗中血栓通注射液使用多,其次是参脉注射液.通过以上调查发现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中医证候以血瘀、痰阻、气虚、阴虚证为主.大部分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这样可以极大的减少急性心肌梗塞的死亡率.

    作者:孙显中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针灸与中药联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针灸与中药联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针灸与中药联合治疗)和对照组29例(单纯针灸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29/29),对照组的为86.21%(25/29),两组的总有效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针灸与中药联合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针炙治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王雯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浅谈护理干预对冠状支架植入术患者高危因素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手术后高危因素的影响.方法 对于来我院治疗的患者的随机分干预组和常规治疗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健康教育、心理指导以及控制高危因素和饮食习惯等.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发现,护理干预组对高危因素的认知程度以及控制高危能力具有显著的提高.结论 护理干预对提高冠状支架植入术患者的高危因素能力具有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冯锦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