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颈髓损伤的治疗和进展

颜以祚;韩斌

关键词:颈髓损伤, 救治, 非手术治疗
摘要:颈髓损伤:患者出现截瘫,呼吸功能障碍甚至死亡且后期继发性损伤可引起脊髓功能障碍,疗效并不理想,死亡率及致残率极高.近年来,随着解剖学,影像学的发展及国内外学者研究不断深入,其治疗取得长足进步;包括外科干预,手术方法的改进,保护神经细胞和促神经生长药的临床应用等,对颈髓损伤的治疗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脊髓损伤分为脊髓休克,完全性颈髓损伤和不完全性颈髓损伤.脊髓休克长短与年龄有关,一般小儿3-5d;成人1-2周,有的长达6-7周.完全性颈髓损伤,损伤平面以下完全瘫痪,肢体运动功能,完全丧失,无任何肌肉收缩,损伤平面以下感觉完全丧失,两侧均等,表现单相反射,不完全性损伤表现有某些运动,甚至可步行或完成某些日常工作,出现不完全性的感觉丧失,表现为双相反射,根据不同损伤采用不同治疗方法.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33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疗效.方法:65例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2例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33例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思连康、静滴茵栀黄注射液,两组服药7天后复查胆红素值.结果:治疗组在总体疗效和胆红素下降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思连康、茵栀黄联合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疗效肯定,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海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127例Ⅱ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状况调查与护理对策

    目的:调查Ⅱ型糖尿病住院病人健康教育内容需求情况,为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服药依从性,有效控制血糖,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27例Ⅱ型糖尿病住院病人,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病人在家药物治疗依从性不高,住院期间对健康教育内容需求各异.结论:护士应对Ⅱ型糖尿病住院病人药物治疗依从性加强关注,同时应丰富健康教育内容,进而提高服药依从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肖红;刘书莲;杜慧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自拟牙周炎方治疗慢性牙周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自拟牙周炎方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口腔科2010年1月到2011年5月门诊确诊的慢性牙周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甲硝唑治疗,观察组给予自拟牙周炎方治疗.7d为1个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效,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牙龈红肿、牙痛、出血、溢脓等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牙周炎方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确切,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温学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一起鼠伤寒沙门菌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原学鉴定

    目的:收集各种疑似样品经实验室病原学诊断,查明引起致病的主要病原菌.方法:将各种疑似样品经增菌培养,分离培养,血清学鉴定,系统生化試验鉴定.结果:检出沙门氏菌属,鼠伤寒沙门氏菌.结论:根据实验室病原学鉴定结果表明,该次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是由沙门氏菌属:鼠伤寒沙门氏菌所致.

    作者:周莹;罗江秀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取绝经后宫内节育器98例分析

    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避孕简单、经济、长效、方便,是我国育龄妇女常采取的避孕措施之一.由于IUD材料结构不同,使用年限不一,故应及时取出或更换.绝经妇女取出IUD是妇科的计划生育手术之一,本文通过对绝经妇女取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绝经后妇女IUD取出困难的原因及合理取环时机和取环要点.

    作者:贺毛英;郑灵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对胸科手术术后镇痛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对胸科手术术后镇痛(PCA)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 I~Ⅱ级择期开胸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组)各30例.术后的镇痛药物分别为舒芬太尼和芬太尼,记录术后O 4 8 12、24、48h的镇痛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均有镇痛效果及低的不良反应率,舒芬太尼组VAS评分低于芬太尼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用于开胸手术后静脉镇痛效果优于芬太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翊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桑栀汤治疗小儿乳蛾68例

    2006年8月~2010年8月我科运用桑栀汤治疗小儿乳蛾68例,临床疗效好.兹报道如下.

    作者:许勇章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石蜡疗法的效果分析与体会

    石蜡疗法是一种物理治疗方法,是一种以加热后的医用石蜡作为导热体治疗疾病的方法.石蜡的热容量大,导热性低,加热后吸收的热量多,保温时间长,冷却时缓慢释放出大量热,能维持较长时间的温热作用[1].石蜡是高分子碳氢化合物,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汽油、乙醚、氯仿等有机物.医用石蜡为半透明固体,无臭无味,熔点50~60℃,沸点110~120℃.由于石蜡在溶解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能,而释放的过程却又非常缓慢.同时石蜡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可塑性和粘滞性,这些物理特性均奠定了石蜡在医学中的应用基础.其作用机制体现在:石蜡虽达50~60℃高温,但并没感觉到热,而且冷却缓慢.之所以患者在接受治疗时能够耐受石蜡疗法的高温,是因为溶解的石蜡与皮肤间迅速产生冷却层,此层起到一种过滤热气的作用.石蜡虽然不含水分,但在治疗中石蜡皮膜与皮肤之间有汗渍残留,也具有半湿性温热的性质.其电理学作用是具有温热作用,充血作用和镇静作用.

    作者:孟黎萍;陈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卡泊三醇软膏和糠酸莫米松乳膏序贯疗法治疗静止期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卡泊三醇软膏和糠酸莫米松乳膏序贯疗法治疗静止期寻常型银屑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3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糠酸莫米松组(A组)51例和卡泊三醇软膏和糠酸莫米松乳膏序贯治疗组(B组)52例,A组患者每日涂药1次,B组患者按银屑病的序贯疗法用药.两组患者在疗后的第2周、6周、12周根据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度指数(PASI)评分判断疗效,根据不良事件发生率分析其安全性.结果:随着疗程的增加两组患者的PASI评分均逐渐下降(P<0.01),B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A组患者在治疗后2周、6周和12周的有效率分别为41.8%,60.1%和81.6%;B组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50.9%,74.4 %和88.5%,B组的疗效明显优于A组(P<0.01);B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亦明显低于A组(P<0.01).结论:卡泊三醇软膏和糠酸莫米松乳膏序贯疗法治疗静止期寻常型银屑病具有起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的优点.

    作者:黄海燕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纯中医治疗102例肺部感染的护理体会

    运用纯中医方法治疗肺部感染102例,取得满意疗效.通过对此类病人的护理,笔者认识到细致的病情观察,正确掌握中药的煎服方法、准确给药,准确辨别病人的排病反应,充分发挥中医外治法的神奇疗效,在疾病治疗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对病人实施辨证饮食调护和加强情志护理,可大大促进病人的康复,避免了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病人满意度.

    作者:关丽娟;刘宇;吴彩芬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脑卒中偏瘫的社区康复综述

    介绍脑卒中康复的基本分期进程,以及在不同分期当中的康复要点,从而避免一些康复中的误区.以及分析脑卒中偏瘫在社区中康复的重要意义.

    作者:汪康;赵敏媚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消化性溃疡病因病机研究进展

    消化性溃疡是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总称,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本文就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以及近几年有关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糜玉凤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284例重型颅脑损伤死亡原因初探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原因和抢救治疗.方法:总结我院802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经验,并对284例死亡原因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本组死亡284例,死亡率35.4%.主要死亡原因:严重脑挫裂伤、颅内血肿、脑疝、脑干损伤,严重的复合伤、合并症、并发症.结论:早期诊断、早期采取手术或非手术综合治疗,积极治疗复合伤及合并症,防治并发症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张伟;夏成;白玛拉姆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分型推拿急性腰扭伤30例临床体会

    急性腰扭伤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治疗上大多倾向选择推拿或药物治疗.笔者近年来对3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采取分型推拿治疗,并与单纯药物治疗作对比,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马国忠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穴位贴敷对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干预

    目的:探讨中医外治疗法穴位贴敷对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干预效果.方法:利用穴位治疗贴贴敷于不同癌症患者的经穴等部位.结论:通过对88例晚期癌症患者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疼痛干预,观察、护理,认为穴位贴敷方法能有效减轻中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提高提高中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时宗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颈髓损伤的治疗和进展

    颈髓损伤:患者出现截瘫,呼吸功能障碍甚至死亡且后期继发性损伤可引起脊髓功能障碍,疗效并不理想,死亡率及致残率极高.近年来,随着解剖学,影像学的发展及国内外学者研究不断深入,其治疗取得长足进步;包括外科干预,手术方法的改进,保护神经细胞和促神经生长药的临床应用等,对颈髓损伤的治疗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脊髓损伤分为脊髓休克,完全性颈髓损伤和不完全性颈髓损伤.脊髓休克长短与年龄有关,一般小儿3-5d;成人1-2周,有的长达6-7周.完全性颈髓损伤,损伤平面以下完全瘫痪,肢体运动功能,完全丧失,无任何肌肉收缩,损伤平面以下感觉完全丧失,两侧均等,表现单相反射,不完全性损伤表现有某些运动,甚至可步行或完成某些日常工作,出现不完全性的感觉丧失,表现为双相反射,根据不同损伤采用不同治疗方法.

    作者:颜以祚;韩斌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经方五苓散加味治疗眩晕6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 经方五苓散加味治疗眩晕的效果,方法:治疗组采用五苓散加味和对照组采用氟桂利嗪治疗各60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1.67%.结论:五苓散化气行水,治疗眩晕效果肯定.

    作者:黄建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桂枝茯苓丸妇科临床应用体会

    桂枝茯苓丸一方出自<金匮要略>,原方活血化瘀,散结安胎,用于治疗淤血阻滞胞宫的妊娠胎动不安.临床运用此方随证加减,治疗淤血内阻导致的崩漏,症瘕,痛经等多种妇科疾病,均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周静思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与脑梗死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A)斑块之间的关系.方法:对脑梗死观察组(100例)和非脑梗死对照组(100例)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脑梗死与CAA化斑块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CAA斑块检出率为90%,对照组为2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重型病例中软斑、混合斑检出率显著高于轻型病例(P< 0.01);轻、中、重型病例的硬斑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脑梗死发病与CAA斑块相关.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脑梗死发生预测和早期干预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焦学昌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清胆化瘀消症汤治疗胆囊息肉4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清胆化瘀消症汤治疗胆囊息肉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运用自拟清胆化瘀消症汤治疗,组成:醋柴胡、枳壳,金银花、菊花、龙胆草、黄芩、当归,赤芍,桃仁,五灵脂、僵蚕、醋鳖甲、玄参、夏枯草、茵陈、制大黄,每日1剂,水煎服.对照组口服金胆片,每次5片,每日3次.两组均连续服药1个月为1个疗程,连服3个~6个月.每月复查1次B超.结果:两组总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79.17%(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清胆化瘀消症汤治疗胆囊息肉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志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