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李忠琳;王海英

关键词:麝香保心丸, 治疗, 不稳定型心绞痛, 疗效观察
摘要:急性冠脉综合症是冠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之间的心肌缺血,极易演变为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因此其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应用麝香保心丸治疗本病1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外伤性鼻出血的急救与护理

    探讨外伤性鼻出血的急救与护理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颅底骨折伤及鞍旁颈内动脉、蝶腭动脉或筛动脉,可引起难以制止的大量鼻出血,严重者可致休克.所以我们要重视外伤性鼻出血的救治,要及时诊断,然后配合细致的护理治疗,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以下几点加以分析.

    作者:王延芹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胃炎用药之我见

    胃炎是胃黏膜对损伤的炎症反应,胃炎分为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慢性胃炎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西医治疗多采取根除幽门螺杆菌(针对HP阳性者)、抑酸(胃酸分泌过高者)、胃黏膜保护剂、胃动力剂、解痉剂等药物的综合运用.从临床治疗的效果来看,很多患者通过上述措施的治疗,尽管患者HP转阴,呕酸及烧心的症状消失,胃镜复查胃黏膜恢复如常,但很多患者仍存在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甚者脘腹顿痛等症状,而通过中医辨证治疗,往往起到良好疗效.

    作者:段晓芳;王建斌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开展QC活动,提高眼科门诊病人保健知识的水平

    目的:提高眼科门诊病人保健知识的水平.方法:成立QC小组,运用PPCA循环管理方法.结果:眼科门诊健康教育效果由60%上升至96%.结论:通过小组活动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和健康教育水平,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激发其积极性与创造性,体现了人文关怀理念,提高了就诊病人的满意度.有效提高眼科门诊病人保健知识的水平.

    作者:唐永明;李红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剖宫产术后哺乳体位的选择

    目的:观察哺乳体位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将80例剖宫产术产妇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改良体位哺乳,对照组采用传统体位哺乳,对两组的喂养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产妇术后2-5天耍儿的含接姿势、产妇喂奶感受、母乳喂养的信心比较,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体位可帮助剖宫产产妇在哺乳时不增加疲劳感,快捷高效的完成哺乳,取得满意的哺乳效果,提高母乳喂养率.

    作者:陈瑞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浅谈检验科分析前质量控制与医生和护士之间的关系

    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检验结果的准确与否又直接影响病人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因此做好质量控制工作至关重要.实验室质量控制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质量控制三个方面.分析前质量保证,是减少实验误差、保证实验室质量的重要、关键的环节之一[1],但分析前质量保证参与人员多、环节多,且大多数不由实验室人员控制.据统计检验结果,有65%左右的误差出现在分析前[2],因此做好分析前质量的控制工作尤为重要.在此浅谈分析前质量控制与医生和护士之间的关系.

    作者:任小雷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急性冠脉综合症是冠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之间的心肌缺血,极易演变为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因此其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应用麝香保心丸治疗本病1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忠琳;王海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医院药品的风险管理探讨

    目的:探讨医院药品使用不当的因素所造成的风险及其相应的管理对策,以避免今后该类事件的发生.方法:结合我医院2006年1月-2010年1月在药品使用的各个环节中出现的118例风险事件,据此分析导致此118例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并将其进行归类总结,并根据其发生的原因研究其相关的解决对策.结果:通过对药品在各个环节中的流通过程,得出风险存在于药品采购与储存、用药决策(患者评估、诊断、处方)、药品调配、处方执行(患者服药或护士对处方的执行)、药品监护5个环节.而风险事件发生多在用药决策上,其次在药品的采购与储存上.结论:在我国,医院是药品使用的主要场所,药品使用中的各个环节(采购、储藏、处方、调配及临床使用等)都存在着药品管理风险.针对采购环节应把好关口并合理储藏;针对处方调配与临床使用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可采用药品基本信息维护系统与药品召回制度.

    作者:覃冠武;梁慧锦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24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颌面部损伤治疗分析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颌面部损伤的临床特点,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4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颌面损伤患者受伤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死亡原因.结果:恢复良好12例,轻残4例,重残3例,死亡5例,死亡率20.8%.结论:采取正确治疗措施,早期气管切开,纠正休克,及时手术治疗能够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作者:林卫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平胃散在儿科的临床应用体会

    平胃散出自宋代<和剂局方>,是一颇具影响的古代名方.近年来广泛地应用临床治疗多种内儿科疾病,均获得满意疗效,现将点滴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常建民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患者依从性中的研究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于肾病综合症患者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我科收治的80例肾病综合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比较二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病综合症患者的治疗有其特殊性,需要长期使用大量激素进行维持性治疗,对其进行护理干预,可以增强患者对激素治疗的依从性,提高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临床好转.

    作者:梁秀琼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分析

    通过对我院52例胫骨骨折患者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治疗,以及术后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探讨了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临床分析表明,所有骨折患者均为一期愈合,临床愈合时间为2~5个月,且均未发生深部感染、骨不连,无骨折畸形愈合,无断裂松动现象,膝关节及踝活动功能均达正常.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操作简便,固定牢靠,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效果比较理想,是治疗胫骨骨折的好方法之一,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殷咏强;朱长春;刘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浅谈肝硬化腹水的综合治疗

    目的:总结肝硬化腹水没疗经验,减少肝硬化腹水的并发症化腹水的救活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5年来(2001~2005年)我科收治的肝硬化腹水320例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过程.结果:300例患者经治疗后腹水消失.死亡2倒.结论:肝硬化腹水的患者多数有肝病史,可见上腹部闷胀,食欲下降,右上腹不适,甚至胀痛等等.辅助检查:可见肝功异常.行腹部B超及CT检查可显示腹腔、肝周积液,腹腔穿刺抽出淡黄色液是诊断的可靠依据,及时的进行治疗,合理的利用中西医治疗的方式,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王俊启;张晓莉;王铁房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高屋建瓴一通百通——关于天人相应思想研究问答

    本文认为天人相应思想是中医药学的理论基础,简介了天人相应思想理论的基本框架,并从天人相应思想出发,对我国医学现状进行了简释,对未来医学发展做了几点预言.认为对中医学面临的困惑、危机和挑战,只要从天人相应思想出发,就如高屋建瓴,一通百通.

    作者:王振海;王蕾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浅谈顽固性心衰的治疗

    顽固性心衰在内科临床为常见病,且因引起心脏病的原因不同及多种诱因是治疗较为棘手,笔者在临床工作二十多年,遇见各种顽固心衰患者,经过认真治疗使他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现将治疗当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作以坠述,以供医务工作者参考.

    作者:贺秀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婴幼儿喘息性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对采用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的方法对患有喘息型肺炎的婴幼儿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2006年7月至2010年7月这四年时闻里,抽取在我院就诊的86例患有喘息型肺炎的临床确诊婴幼儿患者病例,再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3例.A组患者采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的方法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口服舒喘灵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在用药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现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分析结果表明,A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B组患者比较,其有效率明显高出很多,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用药后均没有出现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现象,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的方法对患有喘息型肺炎的婴幼儿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明显,在治疗过程中不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易于患者接受,可以作为今后临床对该类患者的进行治疗的首选方法,值得进一步使用和推广.

    作者:江秀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舒芬太尼的药理学特性及临床应用新进展

    舒芬太尼(sufentanil)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阿片类镇痛药物,是芬太尼N-4位取代的衍生物,也是目前临床应用的镇痛作用较强的阿片类药物.舒芬太尼于1976年首次合成,1984年被FDA批准在临床使用,2003年正式引进中国.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已证实舒芬太尼在许多方面优于芬太尼,具有镇痛强度大,较易透过细胞膜和血脑屏障,心血管功能稳定,反复给药后很少有蓄积作用的特点,其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本文就舒芬太尼的药理学和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郭烨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不同肠道准备对电子肠镜检查前效果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肠道准备对电子肠镜检查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结肠镜检查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各40例.分别为硫酸镁组、甘露醇组、甘露醇加西沙必利组,观察三组患者肠道清洁程度(Ⅰ-Ⅳ级)、肠道准备以及结肠镜检查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甘露醇加西沙必利组的肠道清洁率(Ⅰ级+Ⅱ级)为92.5%明显高于硫酸镁组的65.0%争B组的70.0%,并且该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其它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甘露醇加西沙必利对结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清洁率高,不良反应少.

    作者:周哲波;马利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治疗股骨干骨折的几种疗法的比较体会

    股骨干骨折是骨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症,在全身骨折中占6%,治疗方法很多,各有优缺点,术后并发症和后遗症也各不相同,总结我院骨科2005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股骨干骨折86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随机会为3组,A组为交锁髓内钉组,B组为钢板螺钉内固定组,C组为外固定支架组,通过对术后的恢复效果,关节的活动度、并发症、有无感染等进行比较,体会如下.

    作者:关志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浅析中医药知识在计划生育技术及生殖保健服务中的应用

    祖国.医学的攻克医学领域的疑难杂症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果.在计划生育技术及生殖保健服务方面也有其独到的优势.本文针对中医药在计划生育技术及生殖保健服务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作者:龚燕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浅谈粪便隐血试验的临床意义与注意事项

    人体粪便中含有用内眼和显微镜见不到的血,称为隐血,多由上消化道出血所致.粪便隐血试验常常是作为诊断和观察治疗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的重要依据,也是用于消化道普查及法医学鉴定备迹的重要手段.隐血检查有多种方法,已知有:①触煤法;②分光光度法;③氧化血红蛋白结晶法;④Rh抗体红细胞法;⑤用放射性铬测定胃肠道出血法等.这些方法都要通过测定红细胞的分解产物来间接了解有无消化道出血.

    作者:蔡胜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