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立亿;吴桂华;杨春林
支气管肺炎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气温骤变时多发,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支气管炎向下慢延所致.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咳嗽、气促、鼻翼扇动、呼吸困难为主要特征,易并发一个或多个器官功能障碍,良好的护理在患儿康复中起着很大的作用.现就我院2005年1月至2011年5月收治1549例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仙花;黄敏;龚婕;王小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9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来我院进行胶囊内镜而确诊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38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8例患者在胶囊内镜的检查过程中较表现出良好的顺应性,没有痛苦,也没有发现并发症,病变检出率达到了84.2%.结论:胶囊内镜应用于临床以来,为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病提供了无创性、可视化性检查,并已成为诊断小肠疾病的重要手段.
作者:陈小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疼痛是各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受和情感体验.它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常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目前,疼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4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5生命体征.疼痛护理也就成为骨科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我科自2010年01月至2010年08月开展骨科无痛病房以来共收治四肢骨折患者130例,对患者制订元痛管理,实施无痛护理,配合无痛治疗方案,取得了良好效果.具体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吴春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应用降压药物有效地控制血压,是降低高血压病病死率,减少高血压对靶器官损害的有效办法.目前,我国高血压的控制率较低,这除了不同病人对不同降压药的敏感性不同外,医师对药物的合理选择和用药技巧,也是关键.
作者:刘福桓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12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C反应蛋白(hs-CPR)及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的改善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较好.
作者:韦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人体粪便中含有用内眼和显微镜见不到的血,称为隐血,多由上消化道出血所致.粪便隐血试验常常是作为诊断和观察治疗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的重要依据,也是用于消化道普查及法医学鉴定备迹的重要手段.隐血检查有多种方法,已知有:①触煤法;②分光光度法;③氧化血红蛋白结晶法;④Rh抗体红细胞法;⑤用放射性铬测定胃肠道出血法等.这些方法都要通过测定红细胞的分解产物来间接了解有无消化道出血.
作者:蔡胜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2010年4月20日,黔江区疾控中心检查组在黑溪镇卫生院进行传染病防控工作检查,黑溪镇卫生院报告称:黑溪镇中心小学有多名学生出现皮疹.接到报告后,区疾控中心技术人员会同黑溪镇卫生院防疫人员迅速赶赴该学校核实疫情,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经综合防制,疫情得以有效控制.现将详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吴彩霞;任自力;余恒璋;吴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老年人的常见痛、多发病,是以气流受阻为特征,反复咳嗽、咳痰、气促和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气道阻塞呈进行性发展,但部分有可逆性,可伴有气道高反应性.COPD病程长且复杂,严重可导致肺心病,甚至呼吸衰竭而死亡.但目前的药物与治疗方法都不能阻止COPD病人肺功能下降趋势,导致患者生活质量显著下降,以致生理及心理上均面临着无法选避的问题.因此,加强对患者的临床观察、护理、健康指导等方面的治疗是一项格外重要的工作.我们充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再结合全面护理,患者的症状、肺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邬侠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自制气球在老年患者肺功能测定中的应用对其配合成功次数的影响.方法:对60例老年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测试方法,实验组采用增加自制气球的应用加常规测试方法,然后分别记录两组肺功能测试的成功次数.结果:两组完全达标次数与未达标次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配合成功次数高于对照组.结论:在肺功能测定中增加自制气球训练方法可减少患者配合失误,提高肺功能测定的准确率.
作者:李平;魏知行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强迫症是以无法控制的强迫思维和强迫动作为特征的神经症性障碍.强迫症具有起病早、病程迁延等特点,属于一种对患者社会功能争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并且给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的失能性精神疾病.有关脑影像学、神经生化、精神药理方面的研究多支持强迫症与52羟色胺(52hydroxytrytamine,52HT)功能的异常有关.强迫症的发病率为1.1%~3.3%,症状严重时会明王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能力,不及时诊治病程容易迁延,是难治的精神障碍之一.本文就难治性强迫症的药物治疗予以论述.
作者:刘成英;杨慧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不同肠道准备对电子肠镜检查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结肠镜检查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各40例.分别为硫酸镁组、甘露醇组、甘露醇加西沙必利组,观察三组患者肠道清洁程度(Ⅰ-Ⅳ级)、肠道准备以及结肠镜检查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甘露醇加西沙必利组的肠道清洁率(Ⅰ级+Ⅱ级)为92.5%明显高于硫酸镁组的65.0%争B组的70.0%,并且该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其它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甘露醇加西沙必利对结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清洁率高,不良反应少.
作者:周哲波;马利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用AMT微波治疗仪,采用微波热凝技术完成治疗口腔颌面部不同类型血管瘤93例,其中78倒经1-4次微波导入获痊愈.13例配药物局部注射,12例配合手术切除.上述所治病例无严重并发症.临床应用结果显示:采用微波热凝治疗血管瘤,具有手术时间短,见效快,创面小,效果好等优点.
作者:滕里沙;朱慧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老年患者手术后出现谵妄,是指无精神异常的患者术后出现大脑功能紊乱,导致认识、情感、行为和等不同程度的障碍,是短暂性的器质性脑综合征.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更多的老年人和危重疑难疾病需要手术治疗,手术后出现精神障碍的发生率逐渐增高,因此充分认识引发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的可能病因和诱因,进行分析,做到有针对性的处理.我院普外科自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因腹部疾病手术后出现精神异常的老年患者共14例,经过及时的治疗和护理、心理疏导.精神障碍均消失.
作者:李娜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轻中型颅脑外伤患者临床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轻中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倒.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早期综合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和综合功能(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的评分变化.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M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认知、运动和功能综合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绪论: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有效改善轻中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综合功能,促进临床康复.
作者:陈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现代社会对我们护理人员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护士的工作已不再是打针、吃药,而是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使病人不仅躯体没有疾病而且有一定的心理,社会适应能力.
作者:杨绍辉;李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包茎是一种常见先天性疾病,发病率较高,儿童多见,应及早手术.疤痕体质也是一种先天的与自身体质有关的,与伤口创面大小无关的,以局部皮肤成纤维细胞异常增生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因包皮环切后形成疤痕导致环状挛缩在临床较少见,教训在于术前病史询问及体检不仔细导致.环状疤痕处理应在疤痕趋于稳定后,结合影响功能程度,考虑行疤痕松解术,术前可热敷及多按摩,松解后包皮口周长可扩大约3厘米,龟头能完全外露,不致于影响功能.
作者:吴文卫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89例患者进行调查研究,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参加本次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调查手术室护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包括制度不健全、技术不扎实、安全意识淡薄、护理责任不明确、服务意识差和其他等.发放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89例,回收率为97.8%.结果:手术室出现的护理安全隐患主要为制度不健全、技术不扎实、安全意识淡薄、护理责任不明确、服务意识差和其他等,多为护理责任不明确,为88例,占18.00%,其次为服务意识差,为62例,占12.68%.结论:手术室护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多且复杂,应进行有针对性的防范.
作者:沈小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内科保守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0例因患有胃溃疡而就诊于我院的60例患者采用淖托拉唑进行静脉滴注治疗,统计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论:采用内科方法治疗胃溃疡时治疗效果效果显著,虽低于外科手术治疗,但是在避免了外科手术治疗为患者机体带来的损伤,更容易被患者接受.
作者:周孝顺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化疼利湿法治疗青少年钝伤性前房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整理自2005年3月~2010年6月期间住院27例钝伤性前房积血患者,以化瘀利湿法为主分期辨证施治.结果:21倒积血在5~10天内完全吸收;5例在11~15天完全吸收;1例行前房穿刺冲洗手术,在21天完全吸收,并在6点处下方出现角膜血染.出院视力;≥1.0者18例,≥0.5者4例,≥0.3者2例,≥0.1者2例,<0.1>0.05者2例.结论:以化瘀利湿法为主辨治青少年钝伤性前房积血其方法合理,疗效确实,简便易行.
作者:汪建斌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在小肝癌(SHCC)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小肝癌的栓出率.方法:分析42例经病理确诊患者的CT表现,总结螺旋CT增强扫描和诊断的要点.结果:诊断符合率93.6%,病灶大小平均2.1cm,位置以肝表面和肝右叶多发,并以圆形或类圆形为主.大多数患者在增强扫描时捡出.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在小肝癌的诊断上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能明显提高其诊断率.
作者:姜红 刊期: 201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