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银群
目的:观察毫米波辐射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毫米波组60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采用HZ-1型医用毫米波治疗仪辐射病变区,每日2次,每次30分钟.同期用超短波治疗98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为对照组,三周为一疗程,停止治疗1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毫米波组有效58例,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有效78例,有效率79.6%.组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毫米波辐射治疗简便安全,有效率高.
作者:张致辉;孙正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调查高血压患者在社区得到的社会支持的现状,探讨有利于延缓高血压患者病情发展的有效护理对策.方法:收集216例社区居民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高血压患者与健康居民各108例,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口头采访的形式调查社会支持状况,并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结果统计与比较.结果:观察组即高血压患者组的社会支持总分39.46±4.32,对照组即健康居民组的社会支持总分为41.26±5.34,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人群的社会支持明显高于高血压患者.给予患者社会支持,可以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延缓病情的发展,利于疾病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姚莉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为已使用和准备使用全自动口服药品摆药机的医院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我院全自动口服药品摆药机的实践工作经验,与传统手工摆药模式进行比较.结果:全自动口服药品摆药机可提高摆药的速度和准确性,减少药品污染,改善药学服务质量,但药品包装成本、耗材成本、药品质量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结论:全自动口服药品摆药机是一种可有效提升药房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值得推广使用的现代化设备.
作者:李锋;贾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性的改变.方法:检测85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与60例正常人对照并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全血粘度增高,以中切L和低切为明显,血浆粘度增高(P<0.05),显示出高粘滞综合征的特点.结论: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有明显高粘倾向,表明患者红细胞聚集性增高,容易导致微循环障碍,是糖尿病并发微血管损伤的流变学基础,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实验报告依据.
作者:贺明盟;彭先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术中全静脉麻醉时瑞芬太尼与异氟醚控制性降压对循环、出血量、调节血压起效时间的影响.方法:64例均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所制定的Ⅰ级~Ⅱ级的择期鼻内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2例进行降压,降压幅度为诱导前平均动脉压(MAP)的30 %~40%,低不能低于50 mmHg.分别麻醉前、降压即刻、达到预定值时、降压维持一段时间、停降压15 min时刻,监测循环变化,记录手术总出血量,降压用时及恢复血压用时.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心率变化无差异(P>0.05),两组出血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降压用时及恢复血压用时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能有效、迅速、稳定地控制性降压.
作者:胡先平;李信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措施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0年2月至2011年8月间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术前常规准备、宣教及护理;观察组给予手术室人性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效果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指标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轻手术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影响,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贾淑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在结核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社区中76例结核病患者遵照知情同意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3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对结核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略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能够提高结核病患者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同时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关注.
作者:顾存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间歇性巩固治疗对防治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两组持续治疗6周,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间歇性巩固治疗半年,随访1年复查两组治愈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半年后溃疡复发率为8.24%,一年后为12.79;对照组半年后溃疡复发率为15.76%,一年后为76%.讨论:间歇性巩固治疗可以明显降低溃疡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娅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围术期护理干预对外科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100例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随机护理组和围术期护理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后围术期护理组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随机护理组(P<0.01);围术期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随机护理组(P<0.01).围术期护理组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随机护理组(P<0.01).结论:围术期护干预能明显提高胆囊切除术患者治疗的依从性,降低胆囊切除术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梦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老年消化溃疡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消化性溃疡(老年组)与同期住院的中青年( < 60岁)溃疡病例69例(中青年组) 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及胃镜检查结果等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组胃溃疡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中青年组(P < 0.05),而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率显著低于中青年组(P <0.05).老年组并发症及伴随疾病的发生率也显著高于中青年组.结论:与青壮年相比,老年消化性溃疡有其自身的特点,临床表现多不典型,易造成误诊和漏诊而延误治疗,因此,充分认识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对提高诊疗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王健;黄小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社区干预治疗对小儿功能性便秘的控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0例功能性便秘患儿,随机平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全组患者均采用一般药物治疗,干预组则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等干预措施.结果:随访结果显示,干预组总有效率为 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便秘临床症状评分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社区干预能明显减轻小儿便秘的临床症状,可以预防便秘的发生,且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德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总结26例带蒂腹股沟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术后的护理.认为术后加强心理护理和疼痛护理,认真做好用药护理,防止血管危象,积极对血运障碍、皮瓣下血肿、皮瓣撕脱和感染等并发症进行观察和护理,是确保皮瓣存活的重要环节.
作者:徐仙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妇科手术的护理方法.方法:针对48例患者在腹腔镜下行妇科手术,制定相应的手术前与手术后护理措施,使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结果:48例患者术后3~5 天痊愈出院.结论:腹腔镜手术的成功与术前、术中、术后的正确的护理有密切关系.
作者:葛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较常见的婴幼儿下呼吸道急性感染性炎症,引起毛细支气管炎的病原主要是上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其它如腺病毒、副流感病毒等也可引起发病,临床以喘憋、三凹征和喘鸣为主要临床特点,其主要病变在细小的毛细支气管,但同时常见肺泡及肺泡间壁的累及,故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肺炎[1].病毒感染无特效药,临床常用吸氧及糖皮质激素等方法治疗.我科采用干扰素(重组人干扰素α1b滴眼液 规格2ml/支,有效剂量20万IU/支,长春长生基因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施佳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手术知情同意书是医院的重要医疗文件,是医疗诉讼举证的重要依据,其在医院工作中对协调医患关系及维护医院正常工作秩序起一定的作用,现分析影响妇产科手术患者知情同意的相关因素,并就其改进措施进行探讨.
作者:周永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病人吞咽功能障碍的佳康复治疗方法.方法:采取传统康复与现代康复相结合的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并与传统康复的针灸疗法进行了疗效对比.结果:综合康复治疗的痊愈率为71.67%,传统康复针灸疗法的痊愈率为51.67%.结论:综合康复治疗的康复质量明显高于传统康复的针灸疗法.
作者:马臣;李芳华;王晓芳;李秀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探讨临床输血的注意事项,注意输血的安全性,控制输血风险,减少输血纠纷的发生.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控制输血不安全因素,减少或消除输血传播疾病的发生.
作者:徐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检验医学是指对临床标本进行正确地收集和测定,提供准确和及时的报告,并能为临床提供咨询服务,帮助临床将这些数据正确地应用于诊断治疗和预防工作中去的一门学科.它的基本任务是通过生物、微生物、血清、抗原抭体、细胞或其它体液的检验,与其它检查技术相配合以确定患者的临床诊断[1].
作者:凌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悬吊运动治疗脑瘫患儿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2例有运动功能障碍的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8例,对照组34例,两组均进行PT、电疗、针灸等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同时进行悬吊运动(SET)治疗,治疗均为每日1次,每次60分钟,3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疗效评价以治疗前后的粗大运动的评分(GMFM)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儿经过3个月治疗后,GMFM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效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康复训练配合悬吊运动治疗对脑瘫运动功能障碍的改善较常规的康复方法疗效明显.
作者:孔勉;董小丽;曾敏;魏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通过探讨护理干预在初产妇产后排尿中的应用,预防尿潴留的发生.方法:临床护理中对收住院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观察两组初产妇产后尿潴留发生的情况.结果:实验组初产妇产后发生尿潴留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产前产后及中医穴位针灸护理干预可预防产后尿潴留,减轻产妇痛苦,体现人性化的服务宗旨.
作者:王金凤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