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
目的:通过分析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解剖钢板治疗在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操作意义.方法:对66例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在通过对其臂丛麻醉下进行手法复位,在患者的肿胀消退后对患部切开进行复位以及钢板固定治疗.结果:在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进行3个月-1年的定期随访.所有患者在经过手术治疗后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肱骨大结节骨折肩关节在进行复位手术治疗后仍然有很多患者出现明显的移位,经过手术进行切开后进行固定和对肩袖进行修复治疗,在使用钢板固定的时候要牢靠、全面,在经过手术治疗后可以进行适当的运动来促进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马克;王坤善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周围型小肺癌的CT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以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2例周围型小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CT表现与病理分型和特征进行对照,分析CT表现与病理变化的相关性.结果:鳞癌中分叶征较常见,发生率大于其他类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中胸膜凹陷征和毛刺征较多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的周围型小肺癌在CT影像学表现上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可作初步为周围性小肺癌分型的诊断依据.
作者:赵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评估血钾校正公式在校正溶血标本血钾浓度的有效性,公式:rbcK+ = (iK+/MCHC)fsHb.方法:应用上述公式,从溶血标本总血钾浓度(hK+)中减去因红细胞溶解释放的钾离子浓度(rbcK+),可得校正后的血钾浓度(calcK+),即calcK+ = hK+ - rbcK+.结果:实测血钾浓度(sK+)与应用上述公式校正后计算的血钾浓度(calcK+)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亦无线性偏离.结论:由于本研究使用的公式引入MCHC参数,可更准确的换算出溶血标本溶血前的血钾浓度,可减少由标本溶血所致的重复抽血及重复检测.
作者:张凤华;曾裕微;许慧娴;贺海林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手术于保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5年12月至2010年5月收治70例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其中50例采用保守治疗,20例采用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保守治疗的痊愈率为84.0%显著高于手术组的65.0%,P<0.05.且保守治疗组的复发率和死亡率显著低于手术组,P<0.05.结论:手术是粘连性肠梗阻不得已的选择,保守治疗的效果要优于手术治疗,病情较重且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应采用手术治疗.
作者:邢术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本文研究米索前列醇、气囊、催产素三种引产方法在足月妊娠中应用的效果,并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选择我院90例足月单胎头位妊娠,无宫缩延期妊娠,BishoP评分≥5分的孕妇,将其随意分成A、B、C三组,分别应用米索前列醇、气囊、与催产素引产,并对其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米索前列醇组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气囊组和催产素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米索前列醇组引产成功阴道分娩总产程明显短于气囊宫颈扩张组和催产素组(P <0.05)有统计学意义.讨论:临床中必须严格掌握好使用的适应证与禁忌证,严格掌握好使用催产素的浓度及速度.足月妊娠引产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的效果比气囊宫颈扩张和催产素更安全、有效.
作者:韩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为了解我校女教职工健康状况,达到预防和早期治疗的目的.方法:对三峡大学637人女职工进行妇科检查、白带常规、宫颈细胞学检查、盆腔B超、乳腺彩超等项目的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37人受检者中发现患有不同妇科疾病301人,占47.25%,发现患不同乳腺疾病287人,占45..05%,发病率较高的疾病有乳腺增生,阴道炎、宫颈疾病.结论:妇科疾病是威胁女教职工健康的主要疾病,对其进行定期体检和健康指导,是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任务.
作者:王丰玲;张冬梅;孙喜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肺水肿是肺脏内血管与组织之间液体交换功能紊乱所致的肺含水量增加本病可严重影响呼吸功能,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急性呼吸衰竭的病因.主要临床表现为极度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紫绀,大汗淋漓,阵发性咳嗽伴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双肺布满对称性湿啰音,X线胸片可见两肺蝶形片状模糊阴影,晚期可出现休克甚至死亡.对符合指征的急性肺水肿患者可首先使用无创正压通气,能有效地纠正低氧血症,提高急性肺水肿的抢救成功率,避免建立有创的人工气道;无创通气治疗因为疗效显著,创伤小,副反应少,操作简便,但须熟练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严密的观察各项监测指标,注意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尽量减少其恐惧感,使其主动配合治疗.
作者:孙慧君;冯文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加强临产妇的心理护理就非常重要.本文分析了临产妇分娩前的心理特点,从多方面提出了对其心理护理的对策.
作者:黎惠芝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系统性硬化症(硬皮病)是一种以皮肤各系统胶原纤维硬化为特征的结缔组织疾病.累及内脏器官的系统性硬皮病又称系统性硬化症.本病在结缔组织中仅次于红斑狼疮而居第二位.患者以女性较多,女性与男性之比约为3∶1.发病年龄以20~50岁多见.
作者:朱宏梅;王金环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并观察和分析其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自愿、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50例.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即以甘露醇、速尿、能量合剂等药物脱水降颅压、保护脑组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注射液400mg静脉点滴,每日1次.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 0%,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1例并发症,占2.0%,对照组出现8例并发症,占16.0%,两组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效果显著,且并发症较少,能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隆文;张春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侵袭型霉菌性蝶窦炎CT、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侵袭型霉菌性蝶窦炎CT及MRI表现,提出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结果:侵袭型霉菌性蝶窦炎主要影像表现有:CT见窦腔密度增高,不均匀,内有小团状、沙粒状、条状高密度钙化影,有蝶窦壁骨质破坏;MRI窦腔内团块T1WI、T2WI信号减低,T2WI信号减低甚至低于T1WI,Ga-DTPA增强无强化.结论:CT、MRI检查是诊断侵袭型霉菌性蝶窦炎较有价值的方法.
作者:洪瑞锋;廖耿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息肉摘除术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将100例肠息肉摘除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和健康指导,观察组按照临床路径进行相关护理和健康教育过程.比较两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病人满意度及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结果:观察组住院天数及医疗费用显著减少,病人满意度及健康教育均有提高.结论:应用临床路径对肠息肉摘除术患者进行护理,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黄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本院共38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患者的彩超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彩超共诊断35例,诊断符合率为92.1%;漏诊3例,漏诊率为7.9%.结论:彩色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方便、无创、诊断率高,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苏日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房颤)是临床常见有害的心律失常之一,大多数患者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且其发生率随年龄和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等的增高有明显进行性递增趋势.因此了解房颤的发生与维持机制,充分认识房颤临床相关的各个环节,从各个层次对房颤进行综合治疗,仍然是当今心血管病医生的重要课题.自从1998年Dilaveris P E等提出了P波离散度(Pd)的概念以来,并认为Pd是预测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简单生理指标,并指出Pmax≥110ms及Pd≥40ms诊断阵发性房颤的敏感性为75%、特异性为92%,且重复性强、可靠性高.国内学者对P波离散度与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关系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本文就有关P波离散度的相关概念、形成及P波离散度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预测价值性等作一综述.
作者:石红梅;秦小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高龄不孕的病因病机主要为肾虚,兼有血瘀、肝郁、痰湿等证侯,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李丽芸教授提出以肾为根本的助孕方法,从补肾填精、补肾调肝、健脾益肾等方面着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钟秀驰;邓伟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本课题采用随机分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及一般保守干预联合的干预措施;对照组只采用常规护理及一般的保守干预治疗,连续治疗两个疗程.采用日本骨科协会 JOA 下腰痛疾患疗效评分法,观察两组患者经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疗效情况.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设定的疗效评定标准来评估其疗效.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使患者积极配合临床治疗,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罗美凤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急诊护理工作是一项高风险的职业,护理风险的发生难以避免,只有强化护士防范风险的意识,不断提高护士自身能力与责任心,将熟练的护理技术和适宜的心理护理相结合,才可有效防范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从而避免急诊护理中的医患纠纷风险.
作者:李新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临床处理及效果.方法:对妊娠合并心脏病35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妊娠合并心脏病顺产12例(35.29%),手术产22例(64.71%),1例孕妇未产死亡,1例围产婴儿死亡,死亡率均为2.85%.结论: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产科较为严重的合并症,应加强围产期保健,根据心功能情况及胎儿情况决定分娩方式,以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病死率.
作者:孙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炙甘草汤的临床作用.方法:研究实体病例.结果:病人症状明显改善.结论:炙甘草汤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
作者:郑春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通过正确的护理手段可以将支气管哮喘复发率控制在小范围,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阻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降低死亡率,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方法:在护士的指导下及护理下,让患者了解哮喘的诱因及预防措施,建立良好的遵医行为.结果:尽可能的避免和控制哮喘发作,使肺功能维持在较好的水平.结论:让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所患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主动参与防治工作,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韩微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