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琳;柳万林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在我国是一常见病.由于它是以心、肺病变为基础的多脏器受损害的疾病,因此治疗困难,急性加重期常因呼吸衰竭和/或心力衰竭而危及生命.为探讨中药的治疗效果,我们应用川芎嗪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4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颜景荣;谢丽 刊期: 2004年第18期
1药物组成及用法双花、连翘、防风、荆芥、红花、苏木、川草乌、苦参、当归、地骨皮、地榆、甘草各10g,水煎熏洗,每日2次,每次40min左右.
作者:周光珍;石少伟;张振 刊期: 2004年第18期
2000年起近4年中运用静脉滴注复方血塞通注射液配合牵引及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207例,其中60%的患者随访2~6月,无复发,现总结如下:
作者:史文宇;尤从新;赵道州;邓强;王亚宁;唐晓东 刊期: 2004年第18期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各种腹痛的小儿患者,其临床表现各异,病情轻重不同,多数小儿又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此时临床医生除了做一般检查外,还要进行仔细的触诊,对于小儿急性腹痛者触诊是重要的,我们把这个触诊方法分成三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都向正确的诊断靠近一步,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小儿急性腹痛的腹部三步触诊法(以下简称三步触诊法)目的:医生从门诊急性腹痛患儿入院到确诊不失时机地进行触诊,以了解并加深对小儿病情的认识,使诊断和治疗更趋于准确,减少误诊和漏诊.
作者:谷海兴 刊期: 2004年第18期
放射性肺炎是正常肺组织受到大剂量放射线照射而产生的无菌性肺炎,放疗是肿瘤治疗的三大手段之一,随着放疗技术的普遍应用,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不断增高,它限制了肿瘤放射治疗的剂量,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限制了放疗的疗效,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积极地预防、逆转和治疗这些并发症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作者:孙太振;郑玉玲 刊期: 2004年第18期
随着健康知识的普及和推广,人们的医疗观念正在发生巨大转变.比如以前人们大多只重视治病而轻视预防,现在有许多人正逐步重视预防.说到预防,就离不开各种辅助检查,而临床检验正是各种辅助检查的重要手段之一.检验师是临床检验的主体,每天都需要面对很多患者.而患者则要求检验师工作要技术娴熟,动作迅速,报告准确及时.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检验师的服务技巧将影响患者对医院的信任.
作者:叶心梅 刊期: 2004年第18期
目的:观察清开灵配合脑脊液置换综合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临床疗效.方法:所有62例病例分成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行静滴清开灵配合脑脊液置换及常规内科治疗,对照组常规内科治疗.结果:治疗组头痛症状消失平均7.5±1.5天,20%甘露醇平均用量3750±125ml.对照组头痛症状消失平均14±3.5天,20%甘露醇平均总用量6500±225ml.两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并发症脑血管痉挛,再出血,脑积水发生率及死亡率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清开灵配合脑脊液置换综合治疗SAH并发症减少,治愈率高.
作者:李彦杰;孙惠平;任德启 刊期: 2004年第18期
恶性肿瘤除脑瘤外,都可出现恶性胸腔积液,且常引起呼吸困难和胸痛,并可导致呼吸和循环障碍而呈急症,因此,有效的胸水控制对减轻病人痛苦,延长病人生命致关重要.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3年3月应用干扰素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24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乔明军;周宪霖 刊期: 200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78例非梗阻性急性胆源性胰腺炎72例(73.4%)先行非手术治疗,其中68例因胆囊结石引起的胰腺炎在同一住院期内,待急性炎症消退后2w内行胆囊切除术,均治愈;23例行急诊手术(含20例梗阻生胆源性胰腺炎),其中以胰腺病变为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8例,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腔感染,2例死亡.以胆道梗阻为主的病人18例,手术解除胆道梗阻,胰腺作包膜切开引流,术后全部痊愈.结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在治疗上有非梗阻性和梗阻性之分,早期均以非手术治疗为主,非梗阻性非手术治疗缓解后行择期手术,梗阻性可能并发重症急性胆管炎或胰腺坏死,需急诊手术或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则需早期手术.
作者:朱深义;康玉熙 刊期: 2004年第18期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intertitial fibrosis,IPF)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发病机理不清,发病率5~8/100000、预后不良的肺部疾病,又称隐原性致纤维化肺泡炎.主要表现为肺泡上皮损伤,进行性组织增生及细胞外基质的无规则过量沉积,后导致肺间质弥漫性纤维化的疾病.近年来IPF发病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为此已经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治疗上采取多种方法,如激素疗法,西药疗法、部分中药治疗,效果均不显著.因此,寻找较为理想的能阻止其病程进展或使其逆转为正常状态的药物,是防治肺间质纤维化及硬化的关键.
作者:段斐;孔璐;牛建昭;王继峰;李健;杨美娟 刊期: 2004年第18期
勃起功能障碍(ED)中医又称阳痿,是临床男性常见病,其发生率约为10%,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来自工作、家庭、经济等方面的压力对男性也越来越大,因此心理失衡,精神焦虑与抑郁的人增多,导致了ED的容易发生;同时随着治疗心血管疾病药物的广泛应用,以及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增加,致使ED的发病目前也有增加趋势,因而开展对ED防治是不容忽视而严肃的医学问题.笔者自1993年以来,应用兴阳振痿胶囊治疗勃起功能障碍6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景良 刊期: 2004年第18期
1典型病例患者,女,33岁,体重70Kg,因40W妊娠于2004年2月6日收住院.查体:神志清楚,精神良好,皮肤粘膜无黄染,双肺呼吸音清晰,双下肢无浮肿,既往有精神病史,妇科检查:腹膨隆,剑下2指,右侧腹部浮球感,胎心140次/分,规则.B超示:足月妊娠、横位,余检查结果正常.向患者说明手术的安全性及必要性,消除其对手术的顾虑,紧张情绪及恐惧感,鼓励病人增强对手术的信心,准备手术,采用硬膜外麻醉,穿刺点L2-3,置管后取仰卧位,注入2%利多卡因80mg,5分钟后测Bp110/80mmHg,麻醉平面出现,再次注入2%利多卡因100mg,注毕即发现病人出现哈欠,血压测不到,立即高流量吸氧,加压输液,应用升压药,速建另一静脉通道,静滴多巴胺40mg,氟美松20mg,20分钟后血压回升至120/80mmHg,神志清楚,呼吸平稳,脉搏有力,尿量约300ml.开始手术,取一活女婴,发育正常,哭声响亮,术后患者恢复良好,1周后痊愈出院.
作者:郭承娥 刊期: 2004年第18期
我院自1990年8月~2001年12月共收治了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279例,其中住院期间发生再出血者51例(18.3%).本文就再出血的护理谈谈体会.
作者:李萍 刊期: 2004年第18期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86例,女性22例,年龄45岁~88岁,平均56.6岁.合并高血压病74例,高血脂32例,冠心病42例.1.2临床表现:本组108例,急性起病82例,表现头晕、肢体麻木76例,恶心、呕吐32例,语言不利22例,昏迷16例,偏瘫42例,抽搐10例.
作者:于晓多;闫旭林;李德凤 刊期: 2004年第18期
目的:分析东营市未成年人卫生服务利用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调查问卷采用入户询问的方法收集数据.结果:整体上城市和农村未成年人卫生服务利用没有明显差异,但在某些年龄段差异比较明显.结论:应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根据两周就诊率的不同,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提高该年龄段未成年人的健康水平,降低其两周患病率和提高其两周就诊率,以期达到促进未成年人正常健康发育的目的.
作者:王佃义 刊期: 2004年第18期
重症脑卒中病人急性期常并发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且一旦发生往往难以控制,严重影响病人预后.我科自1998年3月至2002年12月,应用西药凝血酶和中药大黄(片)治疗脑卒中并发应激性消化道出血4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德英;冯建芬 刊期: 2004年第18期
补中益气汤为历代名方,深为习医者推崇,该方出自金代李东垣的<脾胃论>,由党参、黄芪、白术、甘草、当归、陈皮、天麻、柴胡八味药组成,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主治脾胃气虚所致的发热、体倦、脱肛、久泻等病症.笔者以常达变、举一返三应用此方治疗内、外、妇、儿科等其他病症,只要谨守病机,辨证准确,用药得法,均获良效,现举例如下,供同道参考.
作者:李鸿选 刊期: 2004年第18期
目的:了解和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方法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上消化道出血,运用止血散(三七、大黄、白芨)及西医综合治疗.结果:40例患者,显效34例,消化道溃疡16例,急性胃炎4例,肝硬化10例,胃癌2例,无效肝硬化2例,胃癌2例,消化型溃疡2例,有效率85%.结论:止血散结合西医治疗上消化道疗效肯定,副作用少.
作者:祝海燕;杨学迅 刊期: 2004年第18期
肺炎是呼吸道常见病和多发病,多数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所致的肺炎逐年有所增加.近三年来,我们应用中药辅助治疗肺炎10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武蕾;杜亚伟;汪慰寒;田春梅 刊期: 2004年第18期
药物流产(简称药流)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部分妇女药流后阴道出血时间过长,仍然是有待解决的问题,阴道超声(简称阴超)是诊断宫内疾病的一种重要检查方法,本研究通过阴超观察药流后14天及以上阴道不规则出血的声像图特征,并与临床治疗后对照,旨在更好地协助临床.
作者:范晓芳;朱金媛;唐岚 刊期: 2004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