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良
为综合利用兰州百合资源,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了兰州百合鳞茎不同部位(外三层、中三层、内层)的粗多糖,并用seveage法脱蛋白.水提-醇沉法得百合粗多糖分别为鲜百合重的26.24%、35.66%、22.88%,平均为28.26%;经seveage法脱蛋白后多糖含量分别为鲜百合重的2.6609%、3.9174%、2.2206%,平均为2.9330%.这说明兰州百合鳞茎不同部位多糖含量有较大差别,以中层含量多,其次是内层、外层.
作者:赵小亮;吴建;张继;姚健 刊期: 200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布-加综合征合并腹腔间隔室综合征时的病因、ACS对机体的影响及治疗方法.方法:本组1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12例患者行腹水浓缩回输及补充蛋白质,应用强心、利尿药物等治疗.结果:14例恢复良好,11例可以从事轻体力劳动,1例死于突发性颅内出血,1例死于过敏性休克,1例因肝性脑病自动出院.结论:B-CS合并ACS时,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纠正ACS造成的紊乱,不失时机地对B-CS病人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才能后消除形成ACS的原因.
作者:姜南;朱照宇;崔雪竹 刊期: 2004年第18期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86例,女性22例,年龄45岁~88岁,平均56.6岁.合并高血压病74例,高血脂32例,冠心病42例.1.2临床表现:本组108例,急性起病82例,表现头晕、肢体麻木76例,恶心、呕吐32例,语言不利22例,昏迷16例,偏瘫42例,抽搐10例.
作者:于晓多;闫旭林;李德凤 刊期: 2004年第18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28例,两组均给予强的松1mg/kg/d,28天为一疗程,连服2~3个疗程.病情重者加用长春新碱1mg静脉注射,每周1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有效时逐渐减少西药的用量及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8%,对照组为78.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血小板上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比单用西药疗效显著.
作者:杨晓文;高敏 刊期: 2004年第18期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近年来新兴的治疗颅内出血的有效手段.作者通过对120例手术患者积极有效的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术后护理措施:(1)病情观察;(2)头部引流管护理;(3)鼻饲管护理;(4)并发症护理;(5)心理护理;(6)出院指导.
作者:李丽 刊期: 2004年第18期
随着健康知识的普及和推广,人们的医疗观念正在发生巨大转变.比如以前人们大多只重视治病而轻视预防,现在有许多人正逐步重视预防.说到预防,就离不开各种辅助检查,而临床检验正是各种辅助检查的重要手段之一.检验师是临床检验的主体,每天都需要面对很多患者.而患者则要求检验师工作要技术娴熟,动作迅速,报告准确及时.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检验师的服务技巧将影响患者对医院的信任.
作者:叶心梅 刊期: 2004年第18期
妊娠28周及其后称为晚期妊娠.笔者于1999年3月至2004年3月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用于晚期妊娠引产1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立红 刊期: 2004年第18期
病毒性心肌炎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小儿的身心健康.目前国内外西医多从抗炎、抗病毒,对症及支持疗法进行治疗,效果均不满意,近3年来,笔者采用益气解毒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63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林英;梁向荣;郎云泽;袁朋 刊期: 2004年第18期
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关于应用氯丙嗪引起眼部色素沉着的报道,近年来发现一些临床常用药物也可致眼部损伤,且多与用药剂量无关.
作者:王尚伟 刊期: 2004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冠心病心气虚证和局域性心肌运动能力的关系.方法: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对59例冠心病心气虚证患者和60例健康人进行左心室各节段心肌运动检测,记录收缩峰值速度(S)、到达收缩峰值时间(T)、收缩期大位移(D)、舒张早期速度(E)和舒张晚期速度(A),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冠心病心气虚证组心肌节段平均S和D低于对照组,平均T高于对照组(P<0.05~0.01),其中124个节段S<5cm/s,165个节段D<5mm,159个节段T>0.20s;舒张期平均E波下降,A波上升,共518个节段E/A<1.结论:冠心病心气虚证和左室局域性收缩和驰张功能减退存在相关联系.
作者:张奕民;张琪;薛蕾;陈建明;李小龙 刊期: 200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综合症出血热的疗效.方法:设计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进行病毒唑+岩黄连,对照组单用病毒唑,观察两组临床经过及生化指标.结果:治疗组发热期,少尿期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AST、ALT、LDH、BUN恢复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岩黄连+病毒唑治疗HFRS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病毒唑.
作者:太永日;尹明实;朴红心;韩学吉 刊期: 2004年第18期
乌梢蛇是临床常用中药,具有祛风通络,镇痉之功效.近,在验收中药时,发现有伪品混于其中.为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现将乌梢蛇的真品与伪品鉴别如下:
作者:刘晓丽 刊期: 2004年第18期
本组病例32例:男19例,女14例,年龄12~62岁,平均年龄46岁,单侧股骨头坏死20例,双侧12例.
作者:高成生;李海玲 刊期: 2004年第18期
重症脑卒中病人急性期常并发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且一旦发生往往难以控制,严重影响病人预后.我科自1998年3月至2002年12月,应用西药凝血酶和中药大黄(片)治疗脑卒中并发应激性消化道出血4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德英;冯建芬 刊期: 2004年第18期
目的:比较疗尔健、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选取住院的各型病毒性肝炎79例,随机分为疗尔健组,疗尔健2支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每日1次,静脉滴注;促肝细胞生长素组(以下简称促肝组),应用促肝细胞生长素10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每日一次,静脉滴注,两组疗程均为20~40天.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ALT、TBIL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其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治疗后,促肝组、疗尔健组ALT分别为39.10±14.31和52.27±30.21,两组比较,其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TBIL、白蛋白两组比较,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ALT、TBIL复常率及复常时间比较,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疗尔健、促肝细胞生长素均为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理想药物,其疗效相当.
作者:肖文革;高海东 刊期: 2004年第18期
目的:了解和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方法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上消化道出血,运用止血散(三七、大黄、白芨)及西医综合治疗.结果:40例患者,显效34例,消化道溃疡16例,急性胃炎4例,肝硬化10例,胃癌2例,无效肝硬化2例,胃癌2例,消化型溃疡2例,有效率85%.结论:止血散结合西医治疗上消化道疗效肯定,副作用少.
作者:祝海燕;杨学迅 刊期: 2004年第18期
通过对5例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吻合口瘘患者的护理,探讨此类患者护理的方式方法,以确保此类患者的顺利康复.
作者:薛莲 刊期: 2004年第18期
硬膜外麻醉时常常需要一定的辅助药,以增强麻醉效果,减轻病人痛苦,但也可带来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甚至处理不当能造成麻醉意外的不良后果.近所来,我们收集50例腹部手术病人,年龄在15~75岁之间,男女各25例,随机分为两组,度氟组、度氟加力月西组辅助麻醉,结果发现后者效果满意,呼吸循环不受影响.
作者:沈海英 刊期: 2004年第18期
药物流产(简称药流)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部分妇女药流后阴道出血时间过长,仍然是有待解决的问题,阴道超声(简称阴超)是诊断宫内疾病的一种重要检查方法,本研究通过阴超观察药流后14天及以上阴道不规则出血的声像图特征,并与临床治疗后对照,旨在更好地协助临床.
作者:范晓芳;朱金媛;唐岚 刊期: 2004年第18期
慢性肠炎是胃肠道常见的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患者常有腹痛不适、腹胀、肠鸣、腹泻、里急后重、脓血便等,属于祖国医学腹痛泄泻、痢疾的范畴,笔者自1995年至1999年共收集该病例57例,以内服中药为主,必要时配合静点抗生素及灌肠治疗,均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富才 刊期: 2004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