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奕民;张琪;薛蕾;陈建明;李小龙
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关于应用氯丙嗪引起眼部色素沉着的报道,近年来发现一些临床常用药物也可致眼部损伤,且多与用药剂量无关.
作者:王尚伟 刊期: 2004年第18期
目的:阐述产前诊断的必要性,可联合多种手段进行,其中超声检查对检出胎儿畸形缺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方法:使用实时超声及彩超对47666名孕12周以上胎儿行常规扫查.结果:47666例胎儿,畸形者286例,发生率占0.6%,大部分经引产或产后临床和超声检查证实,部分经尸检、染色体及病理检查证实.结论:多种手段联合检查,尤其是阴道及腹部超声检查,可在妊娠早中期发现胎儿畸形,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桂新;范文艳;刘宇;秦金霞;吕修华 刊期: 2004年第18期
为了了解社区老年人失眠原因,以便有目的开展相应的睡眠护理干预,提高失眠老年人的睡眠质量.自1999年3月~2002年8月,我们对5个社区的418例有失眠症状的老年人进行调查,找到了部分导致老年人失眠的因素,现报告如下.
作者:耿红艳;金华 刊期: 2004年第18期
为综合利用兰州百合资源,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了兰州百合鳞茎不同部位(外三层、中三层、内层)的粗多糖,并用seveage法脱蛋白.水提-醇沉法得百合粗多糖分别为鲜百合重的26.24%、35.66%、22.88%,平均为28.26%;经seveage法脱蛋白后多糖含量分别为鲜百合重的2.6609%、3.9174%、2.2206%,平均为2.9330%.这说明兰州百合鳞茎不同部位多糖含量有较大差别,以中层含量多,其次是内层、外层.
作者:赵小亮;吴建;张继;姚健 刊期: 2004年第18期
慢性肾衰竭(慢肾衰)系指各种原因造成的慢性肾实质损害所引起的一种不可逆性临床综合征,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近年来我们采用中医药多途径治疗慢性肾衰竭8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韶军;郑玉琴;王永利 刊期: 200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培他啶注射液治疗梅尼埃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3例分为两组:培他啶注射液(治疗组)45例和复方丹参注射液组(对照组)3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能量合剂治疗.结果:治疗组中43例有效,治愈率为84.44%,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中28例有效,治愈率为52.63%,有效率为73.68%.结论:培他啶注射液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柳锋 刊期: 2004年第18期
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是临床上常见病及多发病,多因急性化脓性上颌窦炎治疗不及时不彻底反复发作所致,我科自2003年5月以来,采用低压灌注方法治疗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10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振中;董金辉;杜彦云 刊期: 2004年第18期
自2002年1月到2003年8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老年胃溃疡4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梅武轩 刊期: 2004年第18期
目的:比较使用结肠途径治疗机与传统保留灌肠给药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效果.方法:将61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前者31例,后者30例.治疗组使用结肠途径治疗机行结肠灌洗后给药,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保留灌肠给药,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并对比分析.结果:使用结肠途径治疗机组总有效率为93.5%,单纯保留灌肠组为73.3%.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结肠途径治疗机进行结肠灌洗后给予药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保留灌肠给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娟;李晓慧;邵立春;李学彦;马淑艳 刊期: 2004年第18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在我国是一常见病.由于它是以心、肺病变为基础的多脏器受损害的疾病,因此治疗困难,急性加重期常因呼吸衰竭和/或心力衰竭而危及生命.为探讨中药的治疗效果,我们应用川芎嗪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4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颜景荣;谢丽 刊期: 2004年第18期
目的:比较单用氨氯地平和联用松龄血脉康胶囊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的影响,对比单独用药和联合用药后西药减量情况.方法:112例原发性高知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联合用药)和对照组(单用氨氯地平)两组.治疗1个月后血压达标者继续治疗3个月,对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氨氯地平用量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并作出综合评价.结果:治疗1个月后,联合组、对照组血压达标率分别为82.67%、72.22%.治疗3个月后,联合组氨氯地平减量达到62.5%,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用松龄血脉康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在有效降压的同时,可改善诸多临床症状,在改善生活质量的多个方面优于单用氨氯地平,长期联合应用在达标率不变的情况下可减少西药用量.
作者:刘健 刊期: 200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6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组和舒必利组,治疗6个月.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WHO QOL-100)评定生活质量.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BPRS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TESS评分利培酮组显著低于舒必利组(P<0.01);利培酮组WHO QOL-100各领域除精神支柱外均明显提高,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和总体生活质量方面较舒必利组显著改善(P<0.05~0.01).结论:利培酮能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优于舒必利.
作者:祝家胜;商秀珍;樊学文 刊期: 2004年第18期
放射性肺炎是正常肺组织受到大剂量放射线照射而产生的无菌性肺炎,放疗是肿瘤治疗的三大手段之一,随着放疗技术的普遍应用,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不断增高,它限制了肿瘤放射治疗的剂量,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限制了放疗的疗效,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积极地预防、逆转和治疗这些并发症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作者:孙太振;郑玉玲 刊期: 2004年第18期
1典型病例患者,女,33岁,体重70Kg,因40W妊娠于2004年2月6日收住院.查体:神志清楚,精神良好,皮肤粘膜无黄染,双肺呼吸音清晰,双下肢无浮肿,既往有精神病史,妇科检查:腹膨隆,剑下2指,右侧腹部浮球感,胎心140次/分,规则.B超示:足月妊娠、横位,余检查结果正常.向患者说明手术的安全性及必要性,消除其对手术的顾虑,紧张情绪及恐惧感,鼓励病人增强对手术的信心,准备手术,采用硬膜外麻醉,穿刺点L2-3,置管后取仰卧位,注入2%利多卡因80mg,5分钟后测Bp110/80mmHg,麻醉平面出现,再次注入2%利多卡因100mg,注毕即发现病人出现哈欠,血压测不到,立即高流量吸氧,加压输液,应用升压药,速建另一静脉通道,静滴多巴胺40mg,氟美松20mg,20分钟后血压回升至120/80mmHg,神志清楚,呼吸平稳,脉搏有力,尿量约300ml.开始手术,取一活女婴,发育正常,哭声响亮,术后患者恢复良好,1周后痊愈出院.
作者:郭承娥 刊期: 2004年第18期
目的:分析重症急性呼吸综合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死亡病例疾病过程中的白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氧合指数以及APACHEⅡ及MODS评分的变化特点,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14例重症SARS死亡病例,对这些患者疾病进程的白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浓度)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评分(APACHEⅡ)、多器官功能不全评分(MODS)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①疾病早期白细胞及淋巴细胞无明显变化,随着病情进展,在中期及晚期白细胞有明显升高趋势(11.90±2.42×109/L,15.29±10.39×109/L))(p<0.05),而淋巴细胞则呈明显下降趋势(0.67±0.43×109/L,0.53±0.27×109/L)(p<0.05,P<0.01).血小板则没有统计学上显著意义的变化.②本组患者在疾病早期即已出现明显的低氧血症表现(氧合指数188.57±79.79),在疾病的中晚期,氧合指数一步明显下降(120.71±50.49,79.21±24.56)(与早期相比,P<0.01,P<0.001).与早期比较,疾病中晚期的APACHEⅡ及MODS评分均呈明显升高趋势(APACHEⅡ:p<0.01,p<0.001,MODS:p<0.001,p<0.001).③疾病早期的APACHEⅡ评分及早期、中期的MODS评分与同病期的氧合指数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分别为r=-0.68,p<0.01;r=-0.88,p<0.001;r=-0.62,p<0.05).结论:淋巴细胞数明显低下,或呈明显下降趋势、早期发生的肺损伤以及合并其它感染可能是导致SARS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
作者:吴丽娟;卜石;杨志豪 刊期: 2004年第18期
目有大面积烧伤治愈率提高的关键在于采取三度创面分期分批切痂异体皮与自体皮混合移植的方法覆盖大面积创面,防止了创面脓毒症,降低烧伤病人的死亡.由于本地区的异体皮的来源比较困难,而且病人的经济较困难,也无法承担高额的费用,因此,我医学系附属医院烧伤科采用4℃冷藏猪皮打洞嵌自体皮治疗大面积烧伤,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将我科1996年至今,近12例病人的治疗报导如下:
作者:严彩虹 刊期: 200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布-加综合征合并腹腔间隔室综合征时的病因、ACS对机体的影响及治疗方法.方法:本组1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12例患者行腹水浓缩回输及补充蛋白质,应用强心、利尿药物等治疗.结果:14例恢复良好,11例可以从事轻体力劳动,1例死于突发性颅内出血,1例死于过敏性休克,1例因肝性脑病自动出院.结论:B-CS合并ACS时,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纠正ACS造成的紊乱,不失时机地对B-CS病人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才能后消除形成ACS的原因.
作者:姜南;朱照宇;崔雪竹 刊期: 2004年第18期
目的:研究活性炭对甲硝唑的吸附作用,以解决制剂生产中甲硝唑含量不稳定问题.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不同加炭量、不同吸附时间对甲硝唑含量的影响.结果:在一定条件下,每克活性炭对甲硝唑的吸附系数为0.26g,吸附饱合时间为20min.结论:运用此系数指导生产,具有准确、便捷的实用意义.
作者:高瑞峰;赵宏云 刊期: 2004年第18期
慢性肠炎是胃肠道常见的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患者常有腹痛不适、腹胀、肠鸣、腹泻、里急后重、脓血便等,属于祖国医学腹痛泄泻、痢疾的范畴,笔者自1995年至1999年共收集该病例57例,以内服中药为主,必要时配合静点抗生素及灌肠治疗,均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富才 刊期: 2004年第18期
1资料与方法 1.1病历选择:于2000年1月至2002年5月选择心力衰竭(心功能Ⅱ~Ⅸ级)并发性快速型心房颤动的住院患者30例,男20例,女11例,平均年龄(49±10)岁.原发病:扩张型心肌病5例,心肌梗死20例,高血压病5例.心房颤动平均发作时间(5±1)d,平均心室率(127.8±14.4)次/min.所有患者均经洋地黄类或普鲁帕酮等药物治疗无效.排除标准:合并病窦综合症、低血压、急性肺水肿、心源性休克和怀孕、哺乳期妇女.
作者:张旭红;雷淑芝 刊期: 2004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