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玉泉茶合硃梅散治疗痤疮120例临床观察

刘华;黄霖;罗崇谦

关键词:痤疮, 中医药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玉泉茶内服为主,配合硃梅散外搽局部治疗痤疮的疗效.方法:将18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玉泉茶,外搽硃梅散;对照组口服夏桑菊冲剂,外搽硫碘洗剂,疗程1个月.比较二组症状和皮肤损害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6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玉泉茶内服,配合硃梅散外搽治疗痤疮有一定疗效.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颈椎手术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的体会

    我院自1999年以来对29例颈椎手术患者采用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初步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红霞;胡丰丽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带锁髓内针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体会

    带锁髓内针以其适应性广,手术创伤小,固定牢靠,抗扭转力强,应力遮挡效应小等优点,而得以推广和应用.且手术创伤小,感染率低,骨折愈合率高,而为临床医师所采用.但因其操作较复杂,尤其是设备条件要求较高,故在基层医院推广较为困难.我院自2000年6月以来,运用不扩髓小切口开放穿钉技术治疗股骨、胫骨干骨折23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杨云新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生产条件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确定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佳生产条件.方法:利用正交实验的统计分析方法,对影响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含量的三个因素,即配制溶液的温度(A),活性炭加入量(B),PH值(C)进行试验研究.结果:通过试验分清了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并确定了三个因素的优水平数据,为佳生产条件.结论:本方法对提高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产量及其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都兴东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大面积完全性头皮撕脱伤的治疗

    大面积完全性头皮撕脱病情重,治疗复杂,疗效差.我们所研究使用的方法疗效较好且时间短,愈合效果较满意,在头皮撕脱的治疗上有所改进与提高.

    作者:刘益民;陈华庆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超声雾化吸入的治疗与护理

    雾化吸入法是临床上较好的物理与化学治疗向结合的祛痰、消炎手段,具有操作简单、药物直达病灶、局部病灶药物浓度高、安全性好毒副作用小的优点,现就雾化吸入的治疗及护理予以综述:

    作者:张传玲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床边心内膜起搏在心搏骤停中的应用

    急诊床边临时心内膜起搏术是近年来常用的治疗技术,一般多采用漂浮电极经股静脉、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送入导管.但在心搏骤停的情况下,漂浮电极就失去了其意义,1998年1月~2003年5月,我们采用无漂浮电极,经左锁骨下静脉穿刺,在边起搏边送导管的情况下,起搏2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蔺佩鸿;姚造极;黄艳晶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浅谈我国基层卫生保健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当前我国城乡基层卫生保健体制尚不健全,不同问题在不同机构不同程度的存在.本文介绍了城乡基层卫生保健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并针对各类问题分析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

    作者:于金昌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闭合钢针撬拨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自2001年1月至2003年1月,我科共收治44例跟骨骨折.其中30例右C臂X光机透视下行钢针撬拨复位加U型石膏托外固定,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作者:杨闻强;张云坤;承耀东;胡智勇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乳山市健康教育处方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健康教育处方是医院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种有效形式,在医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有针对性的提高病人自我保健能力,促进疾病的康复,减少疾病的复发等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自1997年以来,乳山市在全市各医院推广使用健康教育处方,并列为考核内容以保证落实.

    作者:梁雪姣;刘华杰;赵锡同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应用四腔高压气囊导管经尿道扩裂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40例报告

    我院自1998年7月至2003年4月应用四腔高压气囊导管(山西省康健医用导管研究所研制)对40例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经尿道行前列腺扩裂术,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保明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雨淋牌血竭胶囊治疗Ⅱ型糖尿病并发周围性神经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为了探讨雨淋牌血竭胶囊治疗Ⅱ型糖尿病并发周围性神经炎的疗效.方法:笔者从1997年至2002年收治Ⅱ型糖尿病并发周围性神经炎的患者6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达美康+雨淋牌血竭胶囊治疗)和对照组(达美康+维生素B1丹参滴丸).二组病例一律在采用达美康同等量治疗的基础上,观察二个疗程,结果显示:治疗组在降低血糖,尿糖,消除三消症状和手脚麻痹疼痛等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雨淋牌血竭胶囊治疗Ⅱ型糖尿病并发周围性神经炎效果好.

    作者:李玉清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阑尾炎术后中远期并发症分析

    目的:探讨预防和减少阑尾炎术后并发症的措施.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2003年1月收治的阑尾炎术后因其并发症入院的2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与手术不及时(多为患方拖延所致)及术中处理欠妥有关,也有诸多不可预计因素.结论:及时手术,正确悉心操作,综合预防是减少阑尾炎术后中远期并发症的重要手段.

    作者:朱勇;刘雪梅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脱敏剂极固宁的应用观察

    牙本质敏感症是口腔科临床常见多发病症之一,是活髓牙受到外界刺激后所引发的酸痛症状.患者对温度(冷、热)、化学(酸、甜)、机械(摩擦、咬硬物等)均可引起不适.我科试用新型脱敏剂极固宁后,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

    作者:吴渐华;孙天顺;上官新峰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提高换药愈合质量的几点体会

    换药,目的是清除伤口的分泌物、坏死组织,保证肉芽组织的健康生长,促进伤口早日愈合.然而,同一个伤口,可因为换药者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愈合情况.

    作者:荆日琴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新癀片治疗会阴侧切术后发热肿胀痛59例

    会阴侧切术后肿胀疼痛是产科常见症状,经常给产妇带来痛苦和生活不便,且术后一般给予抗生素以预防感染等处理.但部分患者仍不有缓解局部伤口疼痛等症状.近年来我们采用中成药新癀片与抗生素联合应用治疗59例,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洪涛;孙红敏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复方丹参滴丸与复方丹参片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比较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缺血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92例缺血性心脏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两组,复方丹参滴丸组46例,予复方丹参滴丸10粒,每日3次口服;复方丹参片组46例,予复方丹参片3片,每日3次,4周为一疗程.结果:改善心绞痛状总有效率,复方丹参滴丸组为93.5%,复方丹参片组为78.2%,经Ridit分析P<0.05,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复方丹参滴丸组为62.1%,复方丹参片组为35.4%,经Ridit分析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疗效满意.

    作者:师丰萍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观念创新、适应医疗市场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医院已由过去单纯的卫生服务型向生产经营服务型转变,成了市场竞争中的一员.医疗市场也由过去的供需双方发展到今天的供方、需方及第三方的三方关系,这三方关系随着时间与环境的改变也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改革,目的在于追求医疗市场的公平性与高效率.做为国有企业医院,尤其是困难企业,如何走出困境,占领市场,成为市场竞争中的强者,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建立一套新型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作者:王龙书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ICU护理人员如何避免法律纠纷

    随着人们维权意识的增强,医疗纠纷不断增加.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尤其是ICU护理工作,病人病情变化快,无家属陪伴.由于护理人员法律知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产生了许多不可避免的法律纠纷.因此,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在提高医护水平的同时,还要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法律意识;加强责任心,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各项护理操作规程,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工作质量.

    作者:张燕;王真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神经外科ICU病人的特殊护理

    随着人们经济生活的不断改善,对医疗护理水平的要求日趋提高.护理作为医疗的重要部分,已经从对病人身体健康的单一护理上升到全方位、多层次的整体护理.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我院在神经外科原有基础上成立了隶属于神经外科的ICU.通过四年的工作实践,对ICU护理的特殊性有了一定的认识.

    作者:王鹏;史波娟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浅谈小儿颈外静脉穿刺采血的体会

    静脉采血是儿科常见的一项护理操作,临床上很多疾病需要依靠血液检查协助诊断,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但有一些小儿的肘、踝、桡及足背等常用采血部位的静脉由于不够显露或循环血量不足,因而很难穿刺采血成功.临床上对此类小儿常需选择较粗大的静脉进行穿刺,而我科开展得较多的是颈外静脉穿刺采血法,操作略不同于以往常规,较前安全,成功率高.现将我在实践工作中的一点切身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吴颖 刊期: 2003年第16期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临床医药协会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