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史波娟
目的:掌握常见出疹性疾病爆发的特点,为现场判定病因落实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文献综述方法结合防制实践进行比较,并提出对策;结果与分析:现场防制和文献报告显示爆发以托幼和学龄儿童多见,病原多为MV、RV、猩红热等,HPV-B19、ECHO利柯萨奇等也占重要地位;必须注意鉴别.结论:在加速MV控制时期应把发热出疹性疾病作为监测网络的重要部分,力争获取可靠的实验室数据控制发病.
作者:周璞;杨海;李华;宗红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联穴、穴位注射为主治疗小儿脑瘫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将239例6月~11岁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13例和对照126例.治疗组采取联合穴,穴位注射;对照组借鉴遵义推荐的埋线法126例.并在治疗前后进行综合评价,观察整体康复疗效.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整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穴、穴位注射是治疗小儿脑瘫的佳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金萍;李水英;顾连英;黄新华;方芳;陈晓军;李秋萍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青光眼、白内障等眼部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盲的重要原因,我科于2001年10月对在我科门诊就诊并自愿配合的321例糖尿病患者集中进行眼底检查,以期对糖尿病眼部并发症早发现、早治疗,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321例患者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1型3例,2型318例.病程1月~22年.年龄24~79岁.男148例,女173例.口服降糖药治疗者299例,胰岛素治疗者22例(均为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
作者:张宏宇 刊期: 2003年第16期
鼻骨外伤骨折是临床常见疾病,本文通过对32例临床病例的分析,对X线平片及HRCT对鼻骨骨折的诊断从各方面进行比较,证明HRCT对鼻骨骨折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X线平片,X线平片具有简便经济的特点,所以得出结论X线平片仍可做为临床常规检查方法,对于平片不能明确诊断的病例需行HRCT扫描,二者结合可以提高诊断符合率.
作者:金跟来;李泽奎 刊期: 2003年第16期
1 病例患者,女,71岁.系因转移性右下腹痛二天,全腹痛三天而于2002年8月2日入我院治疗,无畏寒发热,在当地行抗炎治疗无效,既往无腹痛史.
作者:徐文渊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症状性低血压是血透时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其中发生率为25%~50%.我院透析1051人次,其中8例出现15次严重低血压,有2人次呼吸心跳暂停均抢救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艳霞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为了探讨雨淋牌血竭胶囊治疗Ⅱ型糖尿病并发周围性神经炎的疗效.方法:笔者从1997年至2002年收治Ⅱ型糖尿病并发周围性神经炎的患者6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达美康+雨淋牌血竭胶囊治疗)和对照组(达美康+维生素B1丹参滴丸).二组病例一律在采用达美康同等量治疗的基础上,观察二个疗程,结果显示:治疗组在降低血糖,尿糖,消除三消症状和手脚麻痹疼痛等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雨淋牌血竭胶囊治疗Ⅱ型糖尿病并发周围性神经炎效果好.
作者:李玉清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那素达滴眼液能否减轻或减少LASIK术中结膜下出血.方法:连续103例191眼近视眼患者在术前半小时点那素达滴眼液,然后按常规进行LASIK手术前准备及手术;连续107例191眼近视眼患者按常规进行LASIK手术前准备及手术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术后结膜下出血情况.结果:那素达滴眼液组16眼(8.37%)发生结膜下出血;对照组79眼(41.89%),二者间差异非常显著(P<0.001).结论:那素达滴眼液能显著降低LASIK术中结膜下出血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世洋;张利光;汪泽;王殿义;赵桂英;于天娟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检测乙肝病人及HBV携带者血清前S1蛋白(Pre-s1)和乙肝标志物,分析各种型别乙肝病体内Pre-s1蛋白的存在情况,评价Pre-s1蛋白在HBV感染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HBV Pre-s1蛋白和乙肝标志物.结果:除大三阳病人组与小三阳病人组间Pre-s1无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它各组间均存显著性差异,且大三阳病人组与HBsAg+和HBsAg+、抗-HBc组间均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皆<0.01),小三阳病人组与HBsAg+组间也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小三阳并非病情稳定的指标,尤其是Pre-s1阳性者,仍有必要进行抗病毒冶疗,否则预后可能不太理想.
作者:王贵生;贾瑞清;潘小燕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 E(APOE)基因与Alzheimer's病的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SE、ADL、GDS作为认知功能评定工具,评定入选病人的认知功能;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技术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测定病人的APOE基因,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APOE等位基因不同剂量与认知功能损害无显著性差异(F检验,P均>0.05);(2)Enter法多元回归分析,未发现ε2、ε3、ε4等位基因与认知功能损害存在关联;(3)不同APOE基因型病人的认知功能损害程度无显著性差异(F检验,P均>0.05).结论:虽然APOEε4等位基因是晚发性Alzheimer's病的高危因子,但APOE基因对Alzheimer's病的认知功能损害可能不产生影响.
作者:顾文明;高哲石;陈美娟 刊期: 2003年第16期
1 病例患者,17岁.G1P0,因停经39+2周,不规则腹痛1天,昏迷5小时,于2002年11月4日 9(30)/(Am)急诊入院.家人代诉孕期无不适,未定期做产检.
作者:陈燕 刊期: 2003年第16期
肾病综合症是儿童时期泌尿系统一种常见疾病.其发病机理目前认为系T淋巴细胞功能紊乱,是一种免疫原发疾病.其临床表现以浮肿、大量蛋白尿、高脂血症、低蛋白血症为特征.长期以来我们采取正规长程激素辅以免疫功能增进剂治疗.上述治疗对减轻浮肿,增加尿量效果较好.但对肾病患者尿中蛋白减少,以致消失,疗效欠佳.我们对临床诊断为肾病综合症10例患者采用激素加参芪合剂治疗,患者尿中蛋白消失较对照组好.
作者:吴萍;田海 刊期: 2003年第16期
蒲黄为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Typha angustifolia L.东方香蒲T.orientalis presl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为止血化瘀的常用中药.草蒲黄为花粉、花丝、花药等的混和物.由于货源紧张,市场上有蒲黄的混淆品出售,掺杂作假,用草蒲黄冒充蒲黄;用松花粉充当蒲黄或蒲黄中掺入松花粉伪充;还有将掺伪品黄土、雄黄粉、姜黄粉、染黄的滑石粉、淀粉、矿物质粉混入作为蒲黄,现将蒲黄及其混淆品的鉴别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李润军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西艾克联合化疗方案对恶性肿瘤治疗疗效和两种不同给药方式对治疗疗效的评价.方法:在66例病人中,可评价病例58例,其中45例静脉给药,13例经股动脉插管给药.结果:总有效率为53.4%,其中肺癌有效率51.5%,食管癌有效率55.6%,乳腺癌有效率57.1%.静脉用药有效率55.3%,股动脉插管用药46.2%.结论:含西艾克的联合化疗方案对肺癌、食管癌、乳腺癌有较好的疗效,其中乳腺癌有效率57.1%,接近于目前国内外公认的含ADM联合方案56%及67%[2],静脉用药疗效好于经股动脉等插管给药,但P>0.05,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成;杨晓民;刘英 刊期: 2003年第16期
乳癌是女性乳房疾病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年龄以40~60岁多见,尤其是以更年期和绝经期前后的妇女为多见.近几年,乳癌发病有增加趋势,并呈现低龄化.大多乳癌患者需行手术治疗,手术创面较大,术后影响形体美,这些都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很大的创伤.自2000年3月以来,我科共接收乳癌患者62例,通过对患者采取积极的治疗,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均获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秦卫红;李明;崔文莉 刊期: 2003年第16期
会阴侧切术后肿胀疼痛是产科常见症状,经常给产妇带来痛苦和生活不便,且术后一般给予抗生素以预防感染等处理.但部分患者仍不有缓解局部伤口疼痛等症状.近年来我们采用中成药新癀片与抗生素联合应用治疗59例,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洪涛;孙红敏 刊期: 2003年第16期
当前市场紧急体制的建立对医疗行业的医德医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医疗行业医德医风方面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医疗市场的竟争医疗收费的不合理,个别医务人员的不负责任,有些医疗机构片面的追求经济效对患者利益造成损害.要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医德医风建设,要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和制度建设,从机制上防范.严格管理全面监督.改革医疗行业劳务分配制度,全社会重视全行业努力共同搞好医德医风建设.
作者:薛伟新 刊期: 2003年第16期
临床路径是由临床路径发展小组内的一组成员,根据某种诊断、疾病或手术而制定的一种治疗护理模式,按照临床路径表标准化治疗护理流程,让病人从住院到出院都按此模式来接受治疗护理,从而达到缩短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的目的[1].在准备及实施临床路径的过程中,临床路径表的设计是否合适是能否顺利实施临床路径的关键.目前我国已有多家医院在尝试开展此项工作,由于各个医院院情不同,照搬国外或国内其他医院的路径表不一定适用.笔者认为,运用循证能够设计出适当的、可以被大部分人所接受的临床路径表.
作者:陆巍 刊期: 2003年第16期
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已成为治疗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型术(PTCA)后冠脉急性闭塞和减少PTCA后再狭窄的有效方法.
作者:夏丽霞;夏丽云 刊期: 2003年第16期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发展,高龄胃癌病人日渐增多,我院从1990年至2002年胃镜下活检病理证实胃癌180例,其中高龄胃癌(≥70岁)44例,占同期胃癌总数的24.4%.本文就高龄胃癌临床特征、胃镜及病理诊断予以分析.
作者:孔祥锋 刊期: 2003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