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萍;李水英;顾连英;黄新华;方芳;陈晓军;李秋萍
目的:探讨在鼻内窥镜下鼻咽占位活检术中的应用.方法:对十七例鼻咽癌患者在鼻内窥镜下活检与在纤维鼻咽镜及间接鼻咽镜下活检的疗效对照.结果:鼻内窥镜下活检术均一次成功.结论:鼻内窥镜在鼻咽占位活检术较纤维鼻咽镜及间接鼻咽镜下活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成功率较高的方法.
作者:张志超 刊期: 2003年第16期
高热惊厥是婴幼儿期的常见病症,是婴幼儿的常见急症之一.为了探讨高热惊厥的易患因素,本文从大量的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并报告如下:
作者:陈往先;王三学 刊期: 2003年第16期
我院自1998年6月~2001年11月对收治住院的68例肺心病合并的心衰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运用了血管活性药-酚妥拉明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于玲玲;张鹰 刊期: 2003年第16期
手术室是进行各科手术的场所,手术室空气消毒灭菌工作是保证手术室医护工作质量的关键[1].现今社会发展快、效率高,各医院手术室的利用率也明显提高,手术室空气消毒质量致关重要.手术室空气消毒通常有紫外线照射,各类药物喷雾及药物薰蒸,均对人体有不同程度的刺激和损害,又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2~4].我院近几年一直采用0.5%过氧乙酸溶液喷雾进行手术室空气消毒,多次造成手术室内金属物品(如器械车、麻醉桌、麻醉机等)表面腐蚀,在进行喷雾过程中刺激呼吸道粘膜,引起不适,并引发2例眼结膜炎.
作者:陈维茹;骆洪雁;刘云 刊期: 2003年第16期
慢性宫颈炎是妇科疾病中常见的一种,而子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病变过程中多见的局部特征,它的愈合在稍受刺激的情况下极易再次糜烂.因此,治疗不彻底极难痊愈.采用干扰素结合西瓜霜喷剂用药,对84例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芳 刊期: 2003年第16期
我们从1999年1月~2003年1月共收住老年(≥60岁)急性心肌梗死病人42例,其中20例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并与另22例病人行常规治疗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东海 刊期: 2003年第16期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人口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优生的目的就在于提高人口质量,可优生优育又是计划生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优生医护也是妇产科治疗及护理的重要环节.
作者:牛美兰;马香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糖尿病已经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疾病,它主要危害是慢性并发症,包括心、脑、肾、眼及全身中小血管的长期损害.由于其是慢性疾病,所以就存在着病人治疗随意,思想麻痹等问题,从而造成治疗效果不理想.
作者:余岸松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介绍药物利用研究中应用较广的理论和方法,为二级医院药学人员在实践中促进药物应用合理化,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供参考.方法:以国内近年公开发表的论文或出版的书刊信息为基础,遴选出适合二级医院环境下应用的,操作性较强的理论和方法加以介绍.结果:在二级医院环境下进行用药频度、处方、金额排序及药物经济学中的费用-效果等分析是切实可行的.结论:药物利用研究,对促进用药合理性,提高药学人员素质,丰富医院药学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永恩;兰春燕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美托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中重度心衰临床疗效.方法:65例急性心肌梗死并中重度心衰病人分对照组(32例)、治疗组(33例).两组常规应用硝酸酯类、利尿药、β受体激动药或洋地黄类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卡托普利、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组经上述治疗病情稳定后加用美托洛尔6.25~12.5mg口服,1日2次.治疗1年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66%;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9例,总有效88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心率、左室射血分数改善明显.结论:小剂量美托洛尔治疗心梗并中重度心衰优于常规治疗,且安全可靠.
作者:刘炼庆;饶娟;黄伟胜;黄联新 刊期: 2003年第16期
通过对城乡结合地区的豆腐坊的监督检查和抽样化验,发现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微生物指标超标者达55%,存在引发食物中毒等不良事故的隐患.主要原因是违反操作规范、自备水源水未经消毒及包布等加工用具的消毒不合格.
作者:井元辉;赵立科 刊期: 2003年第16期
临床路径是由临床路径发展小组内的一组成员,根据某种诊断、疾病或手术而制定的一种治疗护理模式,按照临床路径表标准化治疗护理流程,让病人从住院到出院都按此模式来接受治疗护理,从而达到缩短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的目的[1].在准备及实施临床路径的过程中,临床路径表的设计是否合适是能否顺利实施临床路径的关键.目前我国已有多家医院在尝试开展此项工作,由于各个医院院情不同,照搬国外或国内其他医院的路径表不一定适用.笔者认为,运用循证能够设计出适当的、可以被大部分人所接受的临床路径表.
作者:陆巍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了解第21卷<中华医学检验杂志>载文风格特点.方法:对第21卷<中华医学检验杂志>上专论、论著和论著摘要栏目中发表的论文,从作者分布、作者单位分布、选题分布、出版时滞、基金论文数和引文情况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第21卷<中华医学检验杂志>平均出版时滞为8.2个月,小时滞4个月,大时滞14个月;发表2篇及以上重要论文的作者仅占1.6%;选题微生物学多占28.9%;其次是分子生物学占25.9%;被引论文与引用论文发表相隔年数中文引文平均相差4.9年,外文引文平均相差7.0年;基金资助论文占19.3%.结论:第21卷<中华医学检验杂志>出版周期短,新作者多,选题侧重微生物学和近年的热点分子生物学,但论文引文量少且不新,基金资助论文少.
作者:彭长华;高清萍;袁琳 刊期: 2003年第16期
吉非罗齐(Genfibrozil)是一种血脂调节剂,1982年以来国外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因其降血脂疗效高,副作用小等优点,国内也大批生产,本资料为口服哈药集团制药总厂生产的吉非罗齐胶囊治疗老年高血脂症的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芳;田晶;孙伶云 刊期: 2003年第16期
我们近采用香港联邦制药厂有限公司生产的盐酸曲普利啶胶囊(刻免)治疗慢性荨麻疹,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丹;付洪雁 刊期: 2003年第16期
心脏骤停是临床紧急,危险的急症,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的原发性心脏骤停,若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心肺复苏的机会较多,抢救成功率较高.1999年1月~2003年6月,我们抢救16例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患者,就有关复苏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孟淑玲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失血性休克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91例失血性休克患者分为闭合性腹部钝伤失血性休克组及闭合性腹部钝伤无失血性休克组,分别在术后1、7及14日测定外周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补体C3、C4及C-反应蛋白,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失血性休克组与无失血休克组的免疫球蛋白在术后第1日明显降低,而CRP明显升高(P均<0.05).失血性休克组在术后第7日IgG、IgA仍明显低于正常,而CRP更为升高(P均<0.01),无失血性休克组在术后第7日免疫球蛋白,补体均基本恢复正常(P均<0.05),术后14日免疫球蛋白稍高于正常,CRP下降接近正常.结论:失血性休克早期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动态观察免疫球蛋白,补体及CRP在血清中的变化可作为失血性休克患者病情观察的客观指标.
作者:刘玢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经验.方法:回顾我院1990年以来使用尿激溶栓治疗成功22例患者的有关资料,对其治疗方法和观察指标进行总结.结果:本组患者发病后均于4小时内入院,溶栓成功后表现为胸痛硝石,心电图迅速恢复正常,肌酸磷酸激酶峰值提前,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凝血火酶时间明显延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加.结论:溶栓前详细观察心电图特性改变和临床表现,监测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等相关项目的动态变化,溶栓治疗中结合心电图特点全面分析心律失常的原因,综合判断心功能状态,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保证溶栓治疗顺利进行的主要措施.
作者:李振云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症状性低血压是血透时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其中发生率为25%~50%.我院透析1051人次,其中8例出现15次严重低血压,有2人次呼吸心跳暂停均抢救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艳霞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青光眼、白内障等眼部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盲的重要原因,我科于2001年10月对在我科门诊就诊并自愿配合的321例糖尿病患者集中进行眼底检查,以期对糖尿病眼部并发症早发现、早治疗,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321例患者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1型3例,2型318例.病程1月~22年.年龄24~79岁.男148例,女173例.口服降糖药治疗者299例,胰岛素治疗者22例(均为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
作者:张宏宇 刊期: 2003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