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内窥镜在鼻咽占位活检术中的应用

张志超

关键词:鼻内窥镜, 45°筛窦咬钳
摘要:目的:探讨在鼻内窥镜下鼻咽占位活检术中的应用.方法:对十七例鼻咽癌患者在鼻内窥镜下活检与在纤维鼻咽镜及间接鼻咽镜下活检的疗效对照.结果:鼻内窥镜下活检术均一次成功.结论:鼻内窥镜在鼻咽占位活检术较纤维鼻咽镜及间接鼻咽镜下活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成功率较高的方法.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烤瓷冠修复前牙牙冠缺损的临床分析

    选择前牙牙冠大部分缺损的患者,经摄片,根管治疗,牙周洁治术,适当抗炎治疗,用烤瓷冠修复.结果经临床追踪观察,效果满意,有等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唐恩厚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HBV前S1蛋白的检测与临床

    目的:检测乙肝病人及HBV携带者血清前S1蛋白(Pre-s1)和乙肝标志物,分析各种型别乙肝病体内Pre-s1蛋白的存在情况,评价Pre-s1蛋白在HBV感染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HBV Pre-s1蛋白和乙肝标志物.结果:除大三阳病人组与小三阳病人组间Pre-s1无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它各组间均存显著性差异,且大三阳病人组与HBsAg+和HBsAg+、抗-HBc组间均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皆<0.01),小三阳病人组与HBsAg+组间也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小三阳并非病情稳定的指标,尤其是Pre-s1阳性者,仍有必要进行抗病毒冶疗,否则预后可能不太理想.

    作者:王贵生;贾瑞清;潘小燕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高血压病的非药物治疗

    高血压病的非药物治疗(亦称改变生活方式),近年来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高血压属慢性疾病,部分患者甚至须终生服药.现已有充分的证据表明,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不但可以降低血压,而且能减少降压药物的剂量与用药次数,使降压治疗更为有效.非药物治疗目前已成为轻型高血压的首选方法和其它类型高血压的基础疗法.

    作者:潘存勇;谢东梅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前列腺术后间断松水囊治疗的临床休会

    目的:探讨间断松水囊治疗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的临床体会.方法:两组术前一般情况类似的患者,采用VAS测痛法,比较膀胱痉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再出血的发生率.结果:A组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前列腺术后间断松水囊防治膀胱痉挛发作,不增加再出血的危险性.

    作者:彭绍军;徐文渊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MKJ1200型医用除菌消毒空气洁净器与过氧乙酸喷雾用于手术室空气消毒效果比较

    手术室是进行各科手术的场所,手术室空气消毒灭菌工作是保证手术室医护工作质量的关键[1].现今社会发展快、效率高,各医院手术室的利用率也明显提高,手术室空气消毒质量致关重要.手术室空气消毒通常有紫外线照射,各类药物喷雾及药物薰蒸,均对人体有不同程度的刺激和损害,又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2~4].我院近几年一直采用0.5%过氧乙酸溶液喷雾进行手术室空气消毒,多次造成手术室内金属物品(如器械车、麻醉桌、麻醉机等)表面腐蚀,在进行喷雾过程中刺激呼吸道粘膜,引起不适,并引发2例眼结膜炎.

    作者:陈维茹;骆洪雁;刘云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小儿呼吸道感染应用抗生素分析

    呼吸道感染包括口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好发病之一,其发病率及病死率都比较高,由于婴幼儿正处在生长发育期,其抵抗力及代谢功能等较弱,所以在选用抗生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合理应用显的更为重要.通过调查分析,抗生素用于小儿呼吸道感染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孙锡萍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281例患者投诉病案分析

    医疗事故争议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一个极为棘手的难点问题.在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普遍提高的同时,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和自我保护意识、法律意识不断增长.利用这些意识,患者注重了对信息的探索和知情权的渴求.在整个医疗过程中要求参与自我保健,愿与医务人员结成平等的伙伴关系.如果病人的期望和治疗结果不相符时,势必会产生医疗争议.

    作者:何兰玉;龙黎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肛周Buschke-l(o)wenstein巨大型尖锐湿疣2例

    尖锐湿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增生性疾病,主要是通过性接触传染,少部份可通过间接物体传染,潜伏期平均为2~3月,尖锐湿疣与生殖器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故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尖锐湿疣与HPV6、11、16、18、31、33型感染有关,其中HPV16、18型有高度致癌性1],因此早期诊断尖锐湿疣并及早治疗十分必要,近期我科发现2例非性接触传染的肛周巨大尖锐湿疣,现报告如下:

    作者:郝建华;薛琴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带锁髓内针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体会

    带锁髓内针以其适应性广,手术创伤小,固定牢靠,抗扭转力强,应力遮挡效应小等优点,而得以推广和应用.且手术创伤小,感染率低,骨折愈合率高,而为临床医师所采用.但因其操作较复杂,尤其是设备条件要求较高,故在基层医院推广较为困难.我院自2000年6月以来,运用不扩髓小切口开放穿钉技术治疗股骨、胫骨干骨折23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杨云新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祖国医学对更年期综合症的认识及分型

    更年期宗合征是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其临床表现比较复杂.男女皆有更年期度过,以女性为常见.发病年令女性在45~55岁之间,男性在55~65岁之间,<素问,上古天真论第一篇>曰:女子七岁,肾气盛……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表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无子也.又曰:丈夫八岁,肾气实……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竭.其病因病理主要是老年人肾阴不足,肾阳虚少,阴阳平衡失调.次期夫妻间发生争执,劳心过度,生气等,为诱发因素,或兼有精神因素,肝气郁滞,气机不畅,形成气滞血瘀.临床可分为四型:(1)阴阳两虚型:治宜滋阴补阳,调和冲任,方用二仙汤加味.(2)肾阴亏虚型:治宜滋阴潜阳,补益肝肾,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味.(3)肾阳亏虚型:治宜温肾助阳,方用右归丸加减.(4)肝气郁滞兼血瘀型:治宜疏肝解郁,理气活血,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味

    作者:莫鲁;张文清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爆发性出疹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

    目的:掌握常见出疹性疾病爆发的特点,为现场判定病因落实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文献综述方法结合防制实践进行比较,并提出对策;结果与分析:现场防制和文献报告显示爆发以托幼和学龄儿童多见,病原多为MV、RV、猩红热等,HPV-B19、ECHO利柯萨奇等也占重要地位;必须注意鉴别.结论:在加速MV控制时期应把发热出疹性疾病作为监测网络的重要部分,力争获取可靠的实验室数据控制发病.

    作者:周璞;杨海;李华;宗红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米非氏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过期流产的临床观察

    过期流产是指胚胎或胎儿在宫内己死亡尚未自然排出者.过期流产因为胚胎组织有可能机化,与子宫肌壁紧密粘连,造成刮宫困难,阴道流血多,初孕妇扩宫困难等,易引起严重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常感棘手.自92年国产米非氏酮问世以来,米非氏酮配伍本索前列醇应用于过期流产已有过不少的报道,它解决了传统治疗方法中的不足,解决了妇产科医生的困扰,同时给患者带来了福音.我院用该方法治疗过期流产已多年,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贺艺;郑波;陈小姣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两种给药方法治疗川崎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观察两种给药方法治疗川崎病(KD)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将川崎病人随机分为阿司匹林(ASP)治疗组、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ASP治疗组,通过对其心理、疾病及恢复期的护理,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IVIG治疗组结合护理其临床症状如发热、粘膜充血、淋巴结肿大及急性炎症指标短期内好转;IVIG的抗凝、改善异常心电图及心肌酶谱的作用也较ASP组显著;并证实IVIG可预防冠状动脉病变(CAD)的发生.结论:IVIG是改善KD急性期临床症状、预防CAD的首选药,通过加强用药前后的观察和护理,是减少、减轻并发症的发生不可缺少的环节.

    作者:陈学兰;李秋;张孝林;陈燕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清热活血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病情往往迁延难愈,患者十分痛苦.如果单纯使用抗生素治疗往往效果欠佳,我们自2001年7月至2002年6月采用清热活血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贾荣慧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利培酮和奋乃静治疗痴呆病人精神症状的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利培酮与奋乃静对痴呆病人精神症状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对81例符合入组标准的痴呆病人随机分为利培酮组和奋乃静组,治疗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及治疗中需处理的副反应量表(TESS).结果:(1)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PANSS评分比较显著下降(P<0.001).(2)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3)利培酮和奋乃静的有效率分别为82.5%、84.2%.(4)TESS评定显示,利培酮组副反应小于奋乃静组.结论:利培酮和奋乃静都能有效地控制痴呆病人的精神症状,但利培酮不良反应比奋乃静轻微,适合于痴呆病人精神症状的控制.

    作者:周平良;夏水银;喻志敏;邹圣军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脑出血昏迷致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预见性护理306例

    脑出血是神经内科常见急诊,具有病情重、变化快、死亡率高等特点.其中上消化道出血为临床常见并发症.我科近一年共收治脑出血306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104例,发病率高达20%,轻者表现大便潜血试验阳性,重者呕血、黑便,甚至血压下降休克死亡.因此,做好并发症的预见性观察护理,及时有效的控制出血,对于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减少死亡人数,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回顾性分析,现就其预见性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春燕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卒中单元-急性脑血管病的新的治疗模式

    卒中单元作为一种新的脑血管疾病治疗管理模式,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终于成为公认的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在我国,卒中单元尚处在起步阶段.本文就其概念、历史、特点、效果等作了介绍.

    作者:张旭东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浅谈心理因素对卵巢癌术后加化疗病人的影响及心理护理

    在妇科的多种肿瘤中,卵巢癌的比例约占28%~30%.卵巢癌的病人病情复杂且并发症多,痛苦大,如何使病人在术后+化疗的过程中顺利渡过手术关、化疗关,为此,本文着重讨论心理因素对术后+化疗病人的影响以及如何做好心理护理,使病人配合治疗早日康复的问题.

    作者:谢桂珍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复方丹参滴丸与复方丹参片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比较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缺血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92例缺血性心脏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两组,复方丹参滴丸组46例,予复方丹参滴丸10粒,每日3次口服;复方丹参片组46例,予复方丹参片3片,每日3次,4周为一疗程.结果:改善心绞痛状总有效率,复方丹参滴丸组为93.5%,复方丹参片组为78.2%,经Ridit分析P<0.05,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复方丹参滴丸组为62.1%,复方丹参片组为35.4%,经Ridit分析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疗效满意.

    作者:师丰萍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克毒清治疗秋季腹泻的临床观察

    克毒清注射液为广谱强效抗病毒药物,是治疗病毒性感染的首选药物之一.我科对秋季腹泻的小儿应用克毒清,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对象 2002年11月~2002年12月我科收治约60例秋季腹泻患儿,男40例,女20例,年龄6月~2岁,呕吐者36例,发热者28例,惊厥者2例.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者42例,5例患儿有少量便血.均符合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

    作者:王芳;王锦英;刁士燕;李磊;刘芹 刊期: 2003年第16期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临床医药协会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