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利培酮和奋乃静治疗痴呆病人精神症状的对照研究

周平良;夏水银;喻志敏;邹圣军

关键词:痴呆, 精神症状, 利培酮, 奋乃静
摘要:目的:比较利培酮与奋乃静对痴呆病人精神症状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对81例符合入组标准的痴呆病人随机分为利培酮组和奋乃静组,治疗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及治疗中需处理的副反应量表(TESS).结果:(1)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PANSS评分比较显著下降(P<0.001).(2)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3)利培酮和奋乃静的有效率分别为82.5%、84.2%.(4)TESS评定显示,利培酮组副反应小于奋乃静组.结论:利培酮和奋乃静都能有效地控制痴呆病人的精神症状,但利培酮不良反应比奋乃静轻微,适合于痴呆病人精神症状的控制.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方式的选择

    目的:探讨对脊髓型颈椎病前、后路两种手术方式的选择标准.方法:对120例前路手术及110例后路手术的术后JOA改善率、颈椎管扩大率、颈椎生理前弯度、相邻椎间的稳定性及颈椎屈伸活动度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病变小于等于两个间隙的病例,两种术式术后的JOA改善率无明显差异,对颈椎生理前弯度及屈伸活动度的影响前路手术优于后路手术.(2)病变等于大于三个间隙的病例,JOA改善率后路手术大于前路手术,对颈椎生理前弯度的影响两者无明显差别,对屈伸活动度的影响后路手术优于前路手术.结论:(1)病变小于等于两个间隙时,应选择前路手术.(2)病变等于大于三个间隙时应选择后路手术.(3)合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时选择后路手术为宜.

    作者:李晓光;张凯宁;卢美源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MKJ1200型医用除菌消毒空气洁净器与过氧乙酸喷雾用于手术室空气消毒效果比较

    手术室是进行各科手术的场所,手术室空气消毒灭菌工作是保证手术室医护工作质量的关键[1].现今社会发展快、效率高,各医院手术室的利用率也明显提高,手术室空气消毒质量致关重要.手术室空气消毒通常有紫外线照射,各类药物喷雾及药物薰蒸,均对人体有不同程度的刺激和损害,又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2~4].我院近几年一直采用0.5%过氧乙酸溶液喷雾进行手术室空气消毒,多次造成手术室内金属物品(如器械车、麻醉桌、麻醉机等)表面腐蚀,在进行喷雾过程中刺激呼吸道粘膜,引起不适,并引发2例眼结膜炎.

    作者:陈维茹;骆洪雁;刘云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酚妥拉明治疗肺心病合并心衰68例临床疗效观察

    我院自1998年6月~2001年11月对收治住院的68例肺心病合并的心衰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运用了血管活性药-酚妥拉明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于玲玲;张鹰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语言艺术在医院服务中的作用

    在医疗服务中,语言是医患双方沟通和交流的信息载体,也是医疗服务直接的工具或手段.古代医学之父波克拉底曾经说过,医生的法宝有三样:语言、药物和手术刀,医生的语言就像他的手术刀一样,可以救人,也可以伤人.医生高超的语言能力能给病人增加信心、希望和力量,表现在会使病人的全身免疫能力、代供偿能力、康复能力和各系统协调能力大大增强,在临床服务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作者:王卉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腹部横切口剖宫产163例分析

    我院自2001年开展了腹壁横切口剖宫产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深受产妇的欢迎.现将2001年至2002年采用腹部横切口剖宫产163例报告如下:

    作者:侯秀玲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2147人次人群血液普查血吸虫分析

    随着血吸虫感染病例的减少,现在很少见一些血吸虫感染的报道.去年八月底,我们儿科收治了一例高热、呕吐、腹泻的7岁男孩,当时化验室检查血象高,有粘液血便,因此按照急性菌病例进行治疗效果不明显,以后几天又陆续收治了有发热症状,但无明显其他体征不明显的六例病儿.按照不同的情况我们进行处理但效果不明显.我们发现各个患儿的血常规检测中,嗜酸细胞增加引起我们重视.我们对这些病例作了IHA的检测,结果发现4例,1:10IHA强阳性,1:20强阴性2例,以后按照血吸虫感染治疗(二日法),效果明显住院7~10天左右以痊愈出院.

    作者:姜志琴;柯益民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18例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点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APE)的临床特点,掌握肺栓塞的病因及起病时间,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心超,双下肢血管超声,血气分析,X线,肺CT等常规检查的阳性所见及有效的治疗手段.提高肺栓塞的诊断,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急性肺栓塞已确诊的病例.结果:6例(6/18)骨折后卧床至发生肺栓塞的时间为26~42天,中数为34天.3例(3/18)确诊肺癌和子宫癌至发生肺栓塞的时间为30~40天.中数35天.3例(3/18)子宫肌瘤术后至发生肺栓塞的时间为8~16天,中数为12天.6例(6/18)心肺血管疾病卧床至发生肺栓塞的时间为30~60天,中数为45天,临床表现:大块栓子2例(2/18)导致的肺栓塞临床表现为:下床活动或排尿、排便时突然晕厥,休克,呼吸困难,面色紫绀,在20分钟至1小时内死亡.16例(16/18)小块栓子导致的肺栓塞则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双肺干鸣.肺动脉第二心音亢进、分裂等急性肺心病体征.辅助检查:血LDH、血清胆红素、血碱性磷酸酶增高,血性胸腔积液.心超:右房、右室增大15例(15/18).双下肢深静脉多处血栓6例(6/18).心电图:Ⅰ导联出现ST段压低0.1~0.2毫伏.S波加深,Ⅲ导联出现Q波、T波倒置15例(15/18).血气分析均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低碳酸血症,全部病例均为呼吸性碱中毒,A-aDo2,均增大.结论:根据不同病因所致肺栓塞发病时间不同,在危险时间内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可预防肺栓塞的发生.根据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可大体上判断肺栓塞的柱子大小,找出了肺栓塞在实验室、心电图、心超、血气、肺CT上的特点,酌情扩大溶栓治疗窗,并依据血液动力学监测指标及时序贯抗凝治疗,可明显降低其病死率及致残率.

    作者:张杰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效果不理想原因分析

    糖尿病已经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疾病,它主要危害是慢性并发症,包括心、脑、肾、眼及全身中小血管的长期损害.由于其是慢性疾病,所以就存在着病人治疗随意,思想麻痹等问题,从而造成治疗效果不理想.

    作者:余岸松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肛周Buschke-l(o)wenstein巨大型尖锐湿疣2例

    尖锐湿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增生性疾病,主要是通过性接触传染,少部份可通过间接物体传染,潜伏期平均为2~3月,尖锐湿疣与生殖器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故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尖锐湿疣与HPV6、11、16、18、31、33型感染有关,其中HPV16、18型有高度致癌性1],因此早期诊断尖锐湿疣并及早治疗十分必要,近期我科发现2例非性接触传染的肛周巨大尖锐湿疣,现报告如下:

    作者:郝建华;薛琴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丙戊酸镁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我们应用丙戊酸镁治疗偏头痛78例,以观察其对偏头痛的缓解情况,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金选;张秀芬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基层卫生院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探讨

    近年来,一次性医疗用品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上至国家级、部级、省级医院,下至县、区级医院、乃至基层的乡镇卫生院都在广泛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给临床上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减少了交叉感染的发生.但是如果用后不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的要求处理,做不到消毒、毁形、无害化处理,势必会给社会造成更大的安全隐患,造成社会公害.因此,加强基层卫生院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现就基层卫生院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探讨如下:

    作者:胡育慧;田红岩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三维康治疗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90例分析

    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病.其症状为:外阴奇痒,阴道分泌物异常增多,外阴局部红肿、皲裂,严重影响工作.

    作者:刘群英;徐兰芳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乙型肝炎血清学模式(HBVM)与HBV DNA的关系

    为了探讨乙型肝炎血清学模式与HBV DNA的关系,近两年来对与HBV DNA的关系HBVM与HBV DNA之间的关系做了统计比较.

    作者:王德山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小儿淹溺的院前急救体会

    淹溺是小儿常见的意外事故,尤其在四川农村,家庭用粪坑常未加盖,故溺粪情况时有发生.现将我们曾经收治的32例溺水(粪)患儿在救治过程中的点滴体会作一交谈.

    作者:吴萍;田海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脑出血并发脑-肺综合征38例临床分析

    脑出血可导致全身多个内脏器官功能形态的改变,引起多种脑-内脏综合征,包括脑-心综合征、脑-肺综合征、脑-胃肠综合征、脑-肾综合征等.由脑出血所继发的肺功能衰竭称为脑-肺综合征,可表现为肺部感染、急性肺水肿等.脑肺综合征的出现可加重患者的病情,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近年来,脑出血所致脑肺综合征日益受到学者们关注.本文试对我科2003年1月至2003年6月收治的38例脑肺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情况做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敖好朝;宋四英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提高换药愈合质量的几点体会

    换药,目的是清除伤口的分泌物、坏死组织,保证肉芽组织的健康生长,促进伤口早日愈合.然而,同一个伤口,可因为换药者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愈合情况.

    作者:荆日琴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两种给药方法治疗川崎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观察两种给药方法治疗川崎病(KD)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将川崎病人随机分为阿司匹林(ASP)治疗组、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ASP治疗组,通过对其心理、疾病及恢复期的护理,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IVIG治疗组结合护理其临床症状如发热、粘膜充血、淋巴结肿大及急性炎症指标短期内好转;IVIG的抗凝、改善异常心电图及心肌酶谱的作用也较ASP组显著;并证实IVIG可预防冠状动脉病变(CAD)的发生.结论:IVIG是改善KD急性期临床症状、预防CAD的首选药,通过加强用药前后的观察和护理,是减少、减轻并发症的发生不可缺少的环节.

    作者:陈学兰;李秋;张孝林;陈燕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经济学分析方法在卫生领域中的应用

    医疗费用快速增长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应用于医药领域,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文章对卫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分析方法的类型、实施步骤以及在国内外卫生领域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

    作者:崔瑞芳;李捷伟;张国庆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基层医院用五点定位行PTC的体会

    随着经皮肝穿刺肝内胆管造影术的推广应用,我们自1988年4月~2001年4月,采用右腋侧路无导向五点定位PTC穿刺229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喻晓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HBV前S1蛋白的检测与临床

    目的:检测乙肝病人及HBV携带者血清前S1蛋白(Pre-s1)和乙肝标志物,分析各种型别乙肝病体内Pre-s1蛋白的存在情况,评价Pre-s1蛋白在HBV感染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HBV Pre-s1蛋白和乙肝标志物.结果:除大三阳病人组与小三阳病人组间Pre-s1无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它各组间均存显著性差异,且大三阳病人组与HBsAg+和HBsAg+、抗-HBc组间均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皆<0.01),小三阳病人组与HBsAg+组间也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小三阳并非病情稳定的指标,尤其是Pre-s1阳性者,仍有必要进行抗病毒冶疗,否则预后可能不太理想.

    作者:王贵生;贾瑞清;潘小燕 刊期: 2003年第16期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临床医药协会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