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萍;田海
目的:介绍药物利用研究中应用较广的理论和方法,为二级医院药学人员在实践中促进药物应用合理化,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供参考.方法:以国内近年公开发表的论文或出版的书刊信息为基础,遴选出适合二级医院环境下应用的,操作性较强的理论和方法加以介绍.结果:在二级医院环境下进行用药频度、处方、金额排序及药物经济学中的费用-效果等分析是切实可行的.结论:药物利用研究,对促进用药合理性,提高药学人员素质,丰富医院药学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永恩;兰春燕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症状性低血压是血透时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其中发生率为25%~50%.我院透析1051人次,其中8例出现15次严重低血压,有2人次呼吸心跳暂停均抢救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艳霞 刊期: 2003年第16期
急诊床边临时心内膜起搏术是近年来常用的治疗技术,一般多采用漂浮电极经股静脉、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送入导管.但在心搏骤停的情况下,漂浮电极就失去了其意义,1998年1月~2003年5月,我们采用无漂浮电极,经左锁骨下静脉穿刺,在边起搏边送导管的情况下,起搏2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蔺佩鸿;姚造极;黄艳晶 刊期: 2003年第16期
流脑A群多糖体疫苗大面积应用于易感人群接种以来,流脑发病水平显著下降.本文对高密市流脑疫苗接种前后不同阶段的流脑发病情况进行了分析,以探讨实施流脑疫苗干预措施后对流脑的防病效果,为防治提供依据.
作者:王仁芝 刊期: 2003年第16期
我院自1998年7月至2003年4月应用四腔高压气囊导管(山西省康健医用导管研究所研制)对40例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经尿道行前列腺扩裂术,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保明 刊期: 2003年第16期
近年来,一次性医疗用品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上至国家级、部级、省级医院,下至县、区级医院、乃至基层的乡镇卫生院都在广泛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给临床上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减少了交叉感染的发生.但是如果用后不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的要求处理,做不到消毒、毁形、无害化处理,势必会给社会造成更大的安全隐患,造成社会公害.因此,加强基层卫生院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现就基层卫生院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探讨如下:
作者:胡育慧;田红岩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通过对SARS流行期间密切接触者的家庭隔离、医学观察工作的探索分析,为今后实施家庭隔离、医学观察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根据北京市门头沟区防控非典型肺炎工作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及京卫疾控字[2003]40号文制定的关于北京市门头沟区SARS密切接触者隔离防护和服务保障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对本辖区SARS密切接触者实施家庭隔离、医学观察.结果:对11户23人进行隔离观察.其中,1户2人因发病送入指定医院观察,21人解除隔离.结论:通过对本辖区SARS密切接触者实施家庭隔离、医学观察,对预防SARS传播,控制传染原,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隔离、早治疗、早报告是一条非常行之有效的途径.发挥各部门责任分工、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加大宣传培训力度,保障生活用品供应是顺利实施家庭隔离、医学观察的基础.
作者:尚正君 刊期: 2003年第16期
肾病综合症是儿童时期泌尿系统一种常见疾病.其发病机理目前认为系T淋巴细胞功能紊乱,是一种免疫原发疾病.其临床表现以浮肿、大量蛋白尿、高脂血症、低蛋白血症为特征.长期以来我们采取正规长程激素辅以免疫功能增进剂治疗.上述治疗对减轻浮肿,增加尿量效果较好.但对肾病患者尿中蛋白减少,以致消失,疗效欠佳.我们对临床诊断为肾病综合症10例患者采用激素加参芪合剂治疗,患者尿中蛋白消失较对照组好.
作者:吴萍;田海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常见的急性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也是内科急诊常见危重病之一.若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具有较高病死率.我科自2001.1~2003.5共收治DKA患者16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黄艳晶;江勇;蔺佩鸿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经验.方法:回顾我院1990年以来使用尿激溶栓治疗成功22例患者的有关资料,对其治疗方法和观察指标进行总结.结果:本组患者发病后均于4小时内入院,溶栓成功后表现为胸痛硝石,心电图迅速恢复正常,肌酸磷酸激酶峰值提前,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凝血火酶时间明显延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加.结论:溶栓前详细观察心电图特性改变和临床表现,监测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等相关项目的动态变化,溶栓治疗中结合心电图特点全面分析心律失常的原因,综合判断心功能状态,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保证溶栓治疗顺利进行的主要措施.
作者:李振云 刊期: 2003年第16期
临床医生在诊疗工作中基本功不扎实,对临床症状只是就事论事,缺乏鉴别诊断意识及未对病情进行全面的分析是造成临床误诊的常见原因,现将两例临床误诊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小英 刊期: 2003年第16期
我院自1998年6月~2001年11月对收治住院的68例肺心病合并的心衰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运用了血管活性药-酚妥拉明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于玲玲;张鹰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难治性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治疗,以提高缓解率.方法:44例确诊为难治性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MA方案化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环孢素A 3mg/Kg*D,口服.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率62.5%,有效率87.5%对照组完全缓解率35.0%,有效率的65.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环孢素A能提高MA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有效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及推广价值.
作者:范华;张影;李梅君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了68例UA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包括卧床休息,常规应用硝酸脂类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酌情加用-受体阻滞剂和(或)钙离子拮抗剂;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enoxaparin,商品名:克赛,Clexane)40毫克,每日二次,皮下注射.用药期间观察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尤其观察有无出血倾向;每日复查一次12导联心电图,治疗前后对比静息心电图变化.结果:在治疗组34例中21例显效,11例有效,总有效率为94.11%,与对照组70.59%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后BT、CT、TC、PT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UA效果明显,而且相对安全、方便.
作者:段志英;季宪锋 刊期: 2003年第16期
慢性肝炎反复发作的终结局是肝硬化,而肝纤维化则是肝硬化的初始阶段.有动物实验证实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1],本文观察了pHGF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30例血清Ⅳ型胶原(IV-C)的变化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廖汉雄;孔祥平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总结可塑型夹板治疗80例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制作、固定方法及疗效.方法:预制可塑型夹板,对骨折进行复位后,上夹板固定,置前臂于屈肘功能位.结果:全部骨折三月内临床愈合,骨折无再移位,随访6月至4年,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塑型夹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塑型性好,结合纸压垫,固定可靠,有效防止骨折再移位,方法简单、疗效确切.
作者:宋国生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预防和减少阑尾炎术后并发症的措施.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2003年1月收治的阑尾炎术后因其并发症入院的2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与手术不及时(多为患方拖延所致)及术中处理欠妥有关,也有诸多不可预计因素.结论:及时手术,正确悉心操作,综合预防是减少阑尾炎术后中远期并发症的重要手段.
作者:朱勇;刘雪梅 刊期: 2003年第16期
在急诊现场抢救中,骨折病人占有一定的比例,尤其在车祸中骨折伤更为常见,引起创损性骨折一般可分为闭合性骨折、开放性骨折及多发性骨折等.骨折病人的现场急救首先要了解、简要判断有无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并进行必要的紧急处理,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大出血、休克)及内脏伤(颅脑、胸、腹和盆腔脏器等),对骨折伤员只作运输性固定.凡有较大的骨折、关节伤、大面积软组织伤(大血管、神经伤等)都要做暂时性的固定,以便在医院确定性治疗前减少损伤及疼痛. 然后再运输搬运至医院.搬运转送时要根据病情选合适的搬运方法,如脊柱骨折无截瘫的伤员,随便抱扶至软担架,动作粗暴,可损伤脊髓致终身残废.
作者:田山林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通过对老年人肺癌外科临床特点的分析,提高老年人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对72例老年人肺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人肺癌的特点是男性多见,病理类型以鳞癌居多;吸烟时间长,确诊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多.结论:早期诊断,采用适当的术式,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老年人肺癌手术疗效的关键.
作者:肖坚;林鸿侠;陈文新 刊期: 2003年第16期
上腺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是一类临床应用很广的药物,但近年来一些医生对此类药物的使用有泛滥之势,且存在诸多不合理地方,这一现象在我们基层医院表现尤为明显.本文就如何合理使用此类药物作一综述.
作者:王丕贤;董杰训 刊期: 2003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