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芝
目的:探讨中药玉泉茶内服为主,配合硃梅散外搽局部治疗痤疮的疗效.方法:将18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玉泉茶,外搽硃梅散;对照组口服夏桑菊冲剂,外搽硫碘洗剂,疗程1个月.比较二组症状和皮肤损害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6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玉泉茶内服,配合硃梅散外搽治疗痤疮有一定疗效.
作者:刘华;黄霖;罗崇谦 刊期: 2003年第16期
肾病综合症是儿童时期泌尿系统一种常见疾病.其发病机理目前认为系T淋巴细胞功能紊乱,是一种免疫原发疾病.其临床表现以浮肿、大量蛋白尿、高脂血症、低蛋白血症为特征.长期以来我们采取正规长程激素辅以免疫功能增进剂治疗.上述治疗对减轻浮肿,增加尿量效果较好.但对肾病患者尿中蛋白减少,以致消失,疗效欠佳.我们对临床诊断为肾病综合症10例患者采用激素加参芪合剂治疗,患者尿中蛋白消失较对照组好.
作者:吴萍;田海 刊期: 2003年第16期
鼻衄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之一,由于它发病急,出血量多,出血部位不易找到,止血困难,因此病人在短时间内发生严重贫血,休克甚或窒息,此时,紧急抢救,迅速止血,积极护理是十分重要的.据报到60%的人一生中至少发生过一次鼻出血,若处理不当,则需要反复填塞鼻腔,频发止血,给患者造成更多的不必要的痛苦和思想恐惧.患者精神紧张、情绪低落、烦燥易怒等,给治疗造成更大的不便.
作者:贾登廉 刊期: 2003年第16期
急性胰腺炎是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临床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血与尿淀粉酶增高为特点.20多年来,我们曾用双胰俞穴位按摩法合并补液,抗炎,抗菌,抗休克及中药舒肝理气药物治疗急性胰腺炎15例,取得了很好疗效,现仅择其中1例报告如下,以餐读者.
作者:冯盛才;杨远星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比较利培酮与奋乃静对痴呆病人精神症状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对81例符合入组标准的痴呆病人随机分为利培酮组和奋乃静组,治疗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及治疗中需处理的副反应量表(TESS).结果:(1)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PANSS评分比较显著下降(P<0.001).(2)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3)利培酮和奋乃静的有效率分别为82.5%、84.2%.(4)TESS评定显示,利培酮组副反应小于奋乃静组.结论:利培酮和奋乃静都能有效地控制痴呆病人的精神症状,但利培酮不良反应比奋乃静轻微,适合于痴呆病人精神症状的控制.
作者:周平良;夏水银;喻志敏;邹圣军 刊期: 2003年第16期
妊娠合并血液系统疾病,是妊娠高危因素之一,常常易造成产科出血性疾病和难以预料的危险.
作者:李淑华;余竹清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经验.方法:回顾我院1990年以来使用尿激溶栓治疗成功22例患者的有关资料,对其治疗方法和观察指标进行总结.结果:本组患者发病后均于4小时内入院,溶栓成功后表现为胸痛硝石,心电图迅速恢复正常,肌酸磷酸激酶峰值提前,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凝血火酶时间明显延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加.结论:溶栓前详细观察心电图特性改变和临床表现,监测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等相关项目的动态变化,溶栓治疗中结合心电图特点全面分析心律失常的原因,综合判断心功能状态,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保证溶栓治疗顺利进行的主要措施.
作者:李振云 刊期: 2003年第16期
本文就1999年5月~2002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黄疸型肝炎患者进行了低分子右旋糖酐加丹参与茵栀黄两组治疗效果的观察比较,现将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白莉;刘景春 刊期: 2003年第16期
异位妊娠是育龄妇女常见的急腹症,多由输卵管器质性病变或功能障碍以及卵子外游或子宫因素等而发生.异位妊娠种类多且症状体症的出现迟早悬殊,复杂而不典型,早期诊断比较困难,特别是患者大都不甚了解其危害性和缺乏相关医疗知识,往往延误了佳治疗时间.
作者:马天澜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通过对SARS流行期间密切接触者的家庭隔离、医学观察工作的探索分析,为今后实施家庭隔离、医学观察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根据北京市门头沟区防控非典型肺炎工作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及京卫疾控字[2003]40号文制定的关于北京市门头沟区SARS密切接触者隔离防护和服务保障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对本辖区SARS密切接触者实施家庭隔离、医学观察.结果:对11户23人进行隔离观察.其中,1户2人因发病送入指定医院观察,21人解除隔离.结论:通过对本辖区SARS密切接触者实施家庭隔离、医学观察,对预防SARS传播,控制传染原,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隔离、早治疗、早报告是一条非常行之有效的途径.发挥各部门责任分工、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加大宣传培训力度,保障生活用品供应是顺利实施家庭隔离、医学观察的基础.
作者:尚正君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对脊髓型颈椎病前、后路两种手术方式的选择标准.方法:对120例前路手术及110例后路手术的术后JOA改善率、颈椎管扩大率、颈椎生理前弯度、相邻椎间的稳定性及颈椎屈伸活动度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病变小于等于两个间隙的病例,两种术式术后的JOA改善率无明显差异,对颈椎生理前弯度及屈伸活动度的影响前路手术优于后路手术.(2)病变等于大于三个间隙的病例,JOA改善率后路手术大于前路手术,对颈椎生理前弯度的影响两者无明显差别,对屈伸活动度的影响后路手术优于前路手术.结论:(1)病变小于等于两个间隙时,应选择前路手术.(2)病变等于大于三个间隙时应选择后路手术.(3)合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时选择后路手术为宜.
作者:李晓光;张凯宁;卢美源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缺血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92例缺血性心脏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两组,复方丹参滴丸组46例,予复方丹参滴丸10粒,每日3次口服;复方丹参片组46例,予复方丹参片3片,每日3次,4周为一疗程.结果:改善心绞痛状总有效率,复方丹参滴丸组为93.5%,复方丹参片组为78.2%,经Ridit分析P<0.05,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复方丹参滴丸组为62.1%,复方丹参片组为35.4%,经Ridit分析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疗效满意.
作者:师丰萍 刊期: 2003年第16期
阑尾粘液腺癌为原发于阑尾粘液上皮的低度恶性肿瘤,临床上少见,术前诊断困难,复发率高.在解放军总医院1991年1月~2001年1月收治的44例阑尾恶性肿瘤中,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为阑尾粘液腺癌者13例,现分析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3例,男4例,女9例,发病年龄36~76岁,其中36~45岁7例,46~60岁2例,60岁以上4例.平均年龄52.5岁.
作者:赵金强;梁浩;李红梅 刊期: 2003年第16期
乳癌是女性乳房疾病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年龄以40~60岁多见,尤其是以更年期和绝经期前后的妇女为多见.近几年,乳癌发病有增加趋势,并呈现低龄化.大多乳癌患者需行手术治疗,手术创面较大,术后影响形体美,这些都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很大的创伤.自2000年3月以来,我科共接收乳癌患者62例,通过对患者采取积极的治疗,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均获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秦卫红;李明;崔文莉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症状性低血压是血透时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其中发生率为25%~50%.我院透析1051人次,其中8例出现15次严重低血压,有2人次呼吸心跳暂停均抢救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艳霞 刊期: 2003年第16期
女贞子为木樨科植物女贞Ligustrum lucidum Ait的成熟果实,具有补养肝肾,明目的功效;鸦胆子为苦木科植物鸦胆子Brmced jauanica(L)Merr的成熟种子,功主清热解毒,抗疟治痢,腐蚀赘疣:其功效应用与女贞子明显不同.但因二者外形极为相似,故易被混淆.为加强鉴别方法的研究,并为女贞子、鸦胆子的紫外吸收图谱提供资料,现将二者的对比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李文涛;刘灿坤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甲瘤为甲状腺肿大的常见类型,常由原因不明的腺样增生所致.甲瘤摘除术即可解决病人因颈部肿大影响美观,又可防止因甲状腺过度分泌导致甲亢.研究甲瘤术后渗血情况,减轻病人对渗血的恐惧,促进手术切口愈合有很好作用.我院自98年8月起屏弃以往胶片引流方式,改用胶管引流接注射器或负压瓶抽吸渗血.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吴燕妮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那素达滴眼液能否减轻或减少LASIK术中结膜下出血.方法:连续103例191眼近视眼患者在术前半小时点那素达滴眼液,然后按常规进行LASIK手术前准备及手术;连续107例191眼近视眼患者按常规进行LASIK手术前准备及手术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术后结膜下出血情况.结果:那素达滴眼液组16眼(8.37%)发生结膜下出血;对照组79眼(41.89%),二者间差异非常显著(P<0.001).结论:那素达滴眼液能显著降低LASIK术中结膜下出血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世洋;张利光;汪泽;王殿义;赵桂英;于天娟 刊期: 2003年第16期
本文观察了851例[孕26~40周]臀位逐周的自然回转率,结果表明:自然回转率随孕周的大小而不同,从36~90%,各孕周的平均回转率为75.7%.同时分析了几项影响臀位自然回转成功的相关因素,其中以胎动较频,羊水足够多,以及孕周小于36周者回转的机会多.
作者:李爱萍 刊期: 2003年第16期
我院自1998年7月至2003年4月应用四腔高压气囊导管(山西省康健医用导管研究所研制)对40例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经尿道行前列腺扩裂术,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保明 刊期: 2003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