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玲玲;张鹰
乳腺增生是妇科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尤以中青年多见.我科近年来采用逍遥丸和乳癖消片治疗乳腺增生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小结如下:
作者:桑维力 刊期: 2003年第16期
高热惊厥是婴幼儿期的常见病症,是婴幼儿的常见急症之一.为了探讨高热惊厥的易患因素,本文从大量的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并报告如下:
作者:陈往先;王三学 刊期: 2003年第16期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病情往往迁延难愈,患者十分痛苦.如果单纯使用抗生素治疗往往效果欠佳,我们自2001年7月至2002年6月采用清热活血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贾荣慧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煤油属酚类,对皮肤粘膜有刺激,麻痹和引起坏死的作用.误服后可引起唇、口腔、烟喉部、食道、胃肠道等处粘膜的灼伤、腐烂坏死等改变,并能直接损伤心脏、肝脏和肾脏.
作者:钟笑兰;林玉冰 刊期: 2003年第16期
静脉采血是儿科常见的一项护理操作,临床上很多疾病需要依靠血液检查协助诊断,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但有一些小儿的肘、踝、桡及足背等常用采血部位的静脉由于不够显露或循环血量不足,因而很难穿刺采血成功.临床上对此类小儿常需选择较粗大的静脉进行穿刺,而我科开展得较多的是颈外静脉穿刺采血法,操作略不同于以往常规,较前安全,成功率高.现将我在实践工作中的一点切身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吴颖 刊期: 2003年第16期
从1995~2001年我们采用关节滑膜切除术治疗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63例,共72个关节,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63例,其中男29例,女34例,年龄17~53岁,62个膝关节,3个踝关节,7个肘关节.病程6~27个月.术前均接受了规范的保守治疗,关节肿胀,疼痛持续不消或反复发作.关节肿胀均以滑膜肥厚为主,关节功能受限较轻,x线片见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骨质疏松、关节间隙无明显变化,无骨质破坏.
作者:颜继英 刊期: 2003年第16期
气管切开术在基层医院已广泛应用,挽救了不少垂重病人,唯在术中常遇到一些疑难问题及术后并发症,轻者拖延时间,重者招致死亡.现将本人在术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及术后并发症分别介绍如下.
作者:贾登廉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氨甲喋呤(MTX)单次肌肉注射配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寻找一种简单、有效、成功率高又不影响生育功能的异位妊娠的药物治疗方法.方法:84例患者分氨甲喋呤单次肌肉注射配合中药治疗组,和单纯氨甲喋呤单次肌肉注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明显缩短血β-hCG降至正常范围的时间,减少住院日,提高治疗成功率(P<0.01).结论:MTX单次肌肉注射配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疗效高,副作用小,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苏薇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详细介绍经皮腰椎间盘髓核切吸术及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外科术后复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操作方法及适应症的选择.方法:1997年以来外科术后复发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例,均采取经皮腰椎间髓核切吸术及胶原酶化学溶解术.结果:术后9例患者随访一年以上,总优良率77.78%,总有效率88.89%.结论:严格掌握操作方法及适应症的选择,疗效是肯定的.
作者:韩长青;刘佰洪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了解第21卷<中华医学检验杂志>载文风格特点.方法:对第21卷<中华医学检验杂志>上专论、论著和论著摘要栏目中发表的论文,从作者分布、作者单位分布、选题分布、出版时滞、基金论文数和引文情况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第21卷<中华医学检验杂志>平均出版时滞为8.2个月,小时滞4个月,大时滞14个月;发表2篇及以上重要论文的作者仅占1.6%;选题微生物学多占28.9%;其次是分子生物学占25.9%;被引论文与引用论文发表相隔年数中文引文平均相差4.9年,外文引文平均相差7.0年;基金资助论文占19.3%.结论:第21卷<中华医学检验杂志>出版周期短,新作者多,选题侧重微生物学和近年的热点分子生物学,但论文引文量少且不新,基金资助论文少.
作者:彭长华;高清萍;袁琳 刊期: 2003年第16期
我院自1998年6月~2001年11月对收治住院的68例肺心病合并的心衰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运用了血管活性药-酚妥拉明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于玲玲;张鹰 刊期: 2003年第16期
护患之间的沟通是护理实践中的重要内容,有着特殊的工作含义,护士只有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才能取得病人的信任,以满足病人生理、心理、社会及文化多方面的需求,以达到病人早日康复的目的,因此护士必须从职业的高度来认识交流,态度诚恳,平易近人,有帮助患者减轻痛苦和促进康复的愿望和动机,并且能灵活运用有效的语言沟通.
作者:杨士华;马玉娟 刊期: 2003年第16期
流脑A群多糖体疫苗大面积应用于易感人群接种以来,流脑发病水平显著下降.本文对高密市流脑疫苗接种前后不同阶段的流脑发病情况进行了分析,以探讨实施流脑疫苗干预措施后对流脑的防病效果,为防治提供依据.
作者:王仁芝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比较伊贝沙坦和苯那普利对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2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服用伊贝沙坦150mg或苯那普利10mg,每日一次,治疗12周.观察用药前后坐位血压、心率变化,对比用药前后血生化、血、尿常规检查结果,记录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相比,伊贝沙坦组与苯那普利组的收缩压分别下降18.2±10.7mmHg和20.1±11.5mmHg;舒张压分别下降12.4±7.6 mmHg和13.9±12.2mmHg,与用药前比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心率变化,血生化及血、尿常规检查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伊贝沙坦组中咳嗽发生率占2.33%,低于苯那普利组的15.38%.结论:伊贝沙坦和苯那普利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均有效且安全性好,但伊贝沙坦耐受性优于苯那普利.
作者:秦日盈;方征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一种影响多系统的进行性加重的内分泌疾病,国内大宗病例报道见于1980年[1]和1982年[2].甲减多数起病隐袭,发展缓慢,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早期缺乏特征性,有时长达 10余年后始有典型表现[3],甚至报道全组病例均为误诊[4~5],导致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本文复习1981~1999年国内文献[4,6~12]发表的甲减病例236例,其中误诊病例113例,甲减误诊率为47.9 %.误诊病例中,误诊为各类心脑血管病共 39例,分别占病例总数和误诊病例的16.5%和34.5%;其中冠心病29例,心包疾病3例,心肌病和脑动脉硬化各2例,风湿性心瓣膜病(风心病)并心衰、高血压性心脏病(高心病)并心衰和不明原因心衰各1例.误诊为心脑血管病以外的疾病74例,分别占甲减病例和误诊病例的31.4%和65.5%;其中贫血17例,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各8例,慢性肝炎、浮肿各7例,子宫功能性出血、肥胖病各4例,神经官能症3例,肾功能不全、高脂血症、发作性睡眠各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感染性休克、神经性厌食、精神病、更年期综合征、肝硬化腹水、结核性腹膜炎、甲亢未控制各1例.现对各类误诊病例进行分析,并提出减少误诊的诊断思维.
作者:胡祚俊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掌握常见出疹性疾病爆发的特点,为现场判定病因落实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文献综述方法结合防制实践进行比较,并提出对策;结果与分析:现场防制和文献报告显示爆发以托幼和学龄儿童多见,病原多为MV、RV、猩红热等,HPV-B19、ECHO利柯萨奇等也占重要地位;必须注意鉴别.结论:在加速MV控制时期应把发热出疹性疾病作为监测网络的重要部分,力争获取可靠的实验室数据控制发病.
作者:周璞;杨海;李华;宗红 刊期: 2003年第16期
上腺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是一类临床应用很广的药物,但近年来一些医生对此类药物的使用有泛滥之势,且存在诸多不合理地方,这一现象在我们基层医院表现尤为明显.本文就如何合理使用此类药物作一综述.
作者:王丕贤;董杰训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APE)的临床特点,掌握肺栓塞的病因及起病时间,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心超,双下肢血管超声,血气分析,X线,肺CT等常规检查的阳性所见及有效的治疗手段.提高肺栓塞的诊断,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急性肺栓塞已确诊的病例.结果:6例(6/18)骨折后卧床至发生肺栓塞的时间为26~42天,中数为34天.3例(3/18)确诊肺癌和子宫癌至发生肺栓塞的时间为30~40天.中数35天.3例(3/18)子宫肌瘤术后至发生肺栓塞的时间为8~16天,中数为12天.6例(6/18)心肺血管疾病卧床至发生肺栓塞的时间为30~60天,中数为45天,临床表现:大块栓子2例(2/18)导致的肺栓塞临床表现为:下床活动或排尿、排便时突然晕厥,休克,呼吸困难,面色紫绀,在20分钟至1小时内死亡.16例(16/18)小块栓子导致的肺栓塞则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双肺干鸣.肺动脉第二心音亢进、分裂等急性肺心病体征.辅助检查:血LDH、血清胆红素、血碱性磷酸酶增高,血性胸腔积液.心超:右房、右室增大15例(15/18).双下肢深静脉多处血栓6例(6/18).心电图:Ⅰ导联出现ST段压低0.1~0.2毫伏.S波加深,Ⅲ导联出现Q波、T波倒置15例(15/18).血气分析均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低碳酸血症,全部病例均为呼吸性碱中毒,A-aDo2,均增大.结论:根据不同病因所致肺栓塞发病时间不同,在危险时间内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可预防肺栓塞的发生.根据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可大体上判断肺栓塞的柱子大小,找出了肺栓塞在实验室、心电图、心超、血气、肺CT上的特点,酌情扩大溶栓治疗窗,并依据血液动力学监测指标及时序贯抗凝治疗,可明显降低其病死率及致残率.
作者:张杰 刊期: 2003年第16期
随着经皮肝穿刺肝内胆管造影术的推广应用,我们自1988年4月~2001年4月,采用右腋侧路无导向五点定位PTC穿刺229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喻晓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研究消痔汤的急性毒性及部分药效学指标.方法:采用小白鼠灌胃的方法测定其半数致死量LD50并采用抗炎试验、镇痛试验及止血试验等进行部分药效学研究.结果:该消痔汤灌胃的LD50为52.7g/kg,按中药毒性分级标准为无毒药物(LD50>50g/kg),比较安全[1],并且具有抗炎、镇痛及止血效果.结论:说明该药有治疗痔疮的药效学意义.
作者:杜留虎;许丽霞;周立国 刊期: 2003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