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燕
动态心电图(DCG)应用Holner技术长时间连续记录心脏动态活动的方法,是一种随身携带的记录仪连续检测人体:24小时内的心电变化,经信息处理分析及回放打印系统记录的心电图,DCG其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广泛用于临床诊断,疗效观察,预后判断,及各类心律失常和病人在24小时内各种状态下所出现的有或无症状心肌缺血,现已成为心血管疾病领域中的实用,高效,无创,安全,准确,可重复性强的重要检查手段,从而大大地提高对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的检出率.
作者:张妙玲 刊期: 2003年第16期
本文回顾分析了63例前置胎盘(发生率1.01%)的原因及其对母儿的危害.发现有宫腔操作史(包括人流、引产、自然流产清宫)者易致前置胎盘,其所占构成比为88.9%.对产妇的危害主要是产后出血,发生率59.3%;对围产儿的影响主要是早产(发生率33.9%)和胎儿宫内窘迫致新生儿窒息(发生率27.1%).强调认真做好产前检查,在采取积极期待疗法的同时作好终止妊娠的准备,分娩时尽量缩短产程,积极处理第三产程,预防产褥感染,加强围产儿的抢救护理是护理前置胎盘的重要措施.并指出了作好卫生宣教、有效避孕、提高人流术水平以降低前置胎盘发生率的必要性.
作者:陶成珊;周亚琼 刊期: 2003年第16期
更年期宗合征是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其临床表现比较复杂.男女皆有更年期度过,以女性为常见.发病年令女性在45~55岁之间,男性在55~65岁之间,<素问,上古天真论第一篇>曰:女子七岁,肾气盛……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表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无子也.又曰:丈夫八岁,肾气实……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竭.其病因病理主要是老年人肾阴不足,肾阳虚少,阴阳平衡失调.次期夫妻间发生争执,劳心过度,生气等,为诱发因素,或兼有精神因素,肝气郁滞,气机不畅,形成气滞血瘀.临床可分为四型:(1)阴阳两虚型:治宜滋阴补阳,调和冲任,方用二仙汤加味.(2)肾阴亏虚型:治宜滋阴潜阳,补益肝肾,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味.(3)肾阳亏虚型:治宜温肾助阳,方用右归丸加减.(4)肝气郁滞兼血瘀型:治宜疏肝解郁,理气活血,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味
作者:莫鲁;张文清 刊期: 2003年第16期
随着经皮肝穿刺肝内胆管造影术的推广应用,我们自1988年4月~2001年4月,采用右腋侧路无导向五点定位PTC穿刺229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喻晓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糖尿病并高血压可加速心、脑、肾等器官损害的进程,为减少致残率及病死率,进一步提高对糖尿病并高血压治疗的认识,本文总结38例经治患者的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情况 38例患者,其中男性23例,女性15例,年龄46~72岁,糖尿病病程2年~20年,高血压病程1~13年.2型糖尿病并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8例;2型糖尿病并原发性高血压12例,合并高脂血症者8例,合并植物神经病变者2例,糖尿病并肾性高血压8例.
作者:车翔宏;陈太鸿 刊期: 2003年第16期
咯血是肺结核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约三分之一的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咯血.痰中带血可因炎性病灶的毛细血管扩张引起,中等量以上咯血可因小血管损伤或来自空洞的血管瘤破裂,有时硬结钙化的结核病病灶因机械损伤血管或因为结核性支气管扩张而咯血.大咯血时可发生失血性休克,有时血块堵塞大气道引起窒息死亡.
作者:张俊芝 刊期: 2003年第16期
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作为老年性退行性疾病的骨质疏松症(以下简称OP),其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1].目前全世界大约有两亿人患OP,其发病率已跃居各种常见病的第七位.我国约有OP患者6000~8000万.据北京调查资料,老年女性OP的患病率为60~70%,大大高于同龄段的男性[2].OP已成为当代老人,特别是老年女性的多发病、常见病[3,4].
作者:陈树芬;黄晓琦 刊期: 2003年第16期
麻醉科是外科系统运转的中心,而绝大多数临床工作都需借助各种仪器才能完成,因此也是医院设备投入的重点科室.仪器的正常运行,直接关系到工作的质量和工作效率,影响到医院的医疗水平和声誉.因此科学地管理好各种仪器设备,保障仪器的正常运行,提高麻醉质量,是麻醉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陈星菊;闵苏 刊期: 2003年第16期
脑出血可导致全身多个内脏器官功能形态的改变,引起多种脑-内脏综合征,包括脑-心综合征、脑-肺综合征、脑-胃肠综合征、脑-肾综合征等.由脑出血所继发的肺功能衰竭称为脑-肺综合征,可表现为肺部感染、急性肺水肿等.脑肺综合征的出现可加重患者的病情,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近年来,脑出血所致脑肺综合征日益受到学者们关注.本文试对我科2003年1月至2003年6月收治的38例脑肺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情况做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敖好朝;宋四英 刊期: 2003年第16期
妊娠期糖尿病(GDM)国内报道发生率在1~5%,多发生在妊娠晚期,大多数孕妇无症状体征,空腹血糖可正常.GDM的重要诊断依据是OGTT试验,其中两项异常就可确诊.因为糖尿病孕妇常发生严重并发症,母儿受害甚大,因此我院对糖尿病孕妇实行全面护理,大大减少了并发症及感染的发生,现将临床资料、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曾晓兰 刊期: 2003年第16期
乳癌是女性乳房疾病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年龄以40~60岁多见,尤其是以更年期和绝经期前后的妇女为多见.近几年,乳癌发病有增加趋势,并呈现低龄化.大多乳癌患者需行手术治疗,手术创面较大,术后影响形体美,这些都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很大的创伤.自2000年3月以来,我科共接收乳癌患者62例,通过对患者采取积极的治疗,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均获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秦卫红;李明;崔文莉 刊期: 2003年第16期
抽查门诊处方及住院病历进行分析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表明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3.1%,住院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0.8%.其中头孢菌素类使用频率高.
作者:全良智;苏均标;王荣侃;麦建萍 刊期: 2003年第16期
1 病例患者,女,71岁.系因转移性右下腹痛二天,全腹痛三天而于2002年8月2日入我院治疗,无畏寒发热,在当地行抗炎治疗无效,既往无腹痛史.
作者:徐文渊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总结可塑型夹板治疗80例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制作、固定方法及疗效.方法:预制可塑型夹板,对骨折进行复位后,上夹板固定,置前臂于屈肘功能位.结果:全部骨折三月内临床愈合,骨折无再移位,随访6月至4年,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塑型夹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塑型性好,结合纸压垫,固定可靠,有效防止骨折再移位,方法简单、疗效确切.
作者:宋国生 刊期: 2003年第16期
通过普鲁卡因1ml+强的松龙25mg,局部封闭肱骨外上髁压痛敏感处,然后,用小针刀沿压痛敏感处,且与肌纤维平行方向刺入,采用纵行剥离及切开剥离法,退刀加压包扎,休息1~2天,经上述治疗,随访3~5年,治愈率、有效率、复发率均得到满意效果,由此认为此方法治愈率高,痛苦小,经济实惠,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秦洪远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掌握常见出疹性疾病爆发的特点,为现场判定病因落实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文献综述方法结合防制实践进行比较,并提出对策;结果与分析:现场防制和文献报告显示爆发以托幼和学龄儿童多见,病原多为MV、RV、猩红热等,HPV-B19、ECHO利柯萨奇等也占重要地位;必须注意鉴别.结论:在加速MV控制时期应把发热出疹性疾病作为监测网络的重要部分,力争获取可靠的实验室数据控制发病.
作者:周璞;杨海;李华;宗红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一种影响多系统的进行性加重的内分泌疾病,国内大宗病例报道见于1980年[1]和1982年[2].甲减多数起病隐袭,发展缓慢,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早期缺乏特征性,有时长达 10余年后始有典型表现[3],甚至报道全组病例均为误诊[4~5],导致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本文复习1981~1999年国内文献[4,6~12]发表的甲减病例236例,其中误诊病例113例,甲减误诊率为47.9 %.误诊病例中,误诊为各类心脑血管病共 39例,分别占病例总数和误诊病例的16.5%和34.5%;其中冠心病29例,心包疾病3例,心肌病和脑动脉硬化各2例,风湿性心瓣膜病(风心病)并心衰、高血压性心脏病(高心病)并心衰和不明原因心衰各1例.误诊为心脑血管病以外的疾病74例,分别占甲减病例和误诊病例的31.4%和65.5%;其中贫血17例,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各8例,慢性肝炎、浮肿各7例,子宫功能性出血、肥胖病各4例,神经官能症3例,肾功能不全、高脂血症、发作性睡眠各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感染性休克、神经性厌食、精神病、更年期综合征、肝硬化腹水、结核性腹膜炎、甲亢未控制各1例.现对各类误诊病例进行分析,并提出减少误诊的诊断思维.
作者:胡祚俊 刊期: 2003年第16期
为了探讨乙型肝炎血清学模式与HBV DNA的关系,近两年来对与HBV DNA的关系HBVM与HBV DNA之间的关系做了统计比较.
作者:王德山 刊期: 2003年第16期
手术室护理的工作,不同于病区护理工作的护理程序.是以完成手术为目的的护理,必须始终围绕配合手术的护理程序,使手术护理的常规工作方法贯穿在实施手术的全过程,保证手术安全、顺利地完成.本文介绍洗手护士为配合手术在不同阶段的护理工作体会.
作者:李竞;周亚昭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症状性低血压是血透时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其中发生率为25%~50%.我院透析1051人次,其中8例出现15次严重低血压,有2人次呼吸心跳暂停均抢救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艳霞 刊期: 2003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