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洪远
在医疗服务中,语言是医患双方沟通和交流的信息载体,也是医疗服务直接的工具或手段.古代医学之父波克拉底曾经说过,医生的法宝有三样:语言、药物和手术刀,医生的语言就像他的手术刀一样,可以救人,也可以伤人.医生高超的语言能力能给病人增加信心、希望和力量,表现在会使病人的全身免疫能力、代供偿能力、康复能力和各系统协调能力大大增强,在临床服务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作者:王卉 刊期: 2003年第16期
1 病例患儿,男,13岁.因频繁呕吐2小时收治.否认不洁饮食及农药接触史.家人同饮食,无类似病史.入院体检:体温35.8℃,脉搏8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8/10kpa,神智清,稍倦,对答切题,双侧瞳孔直径1.5mm,对光反射正常,脸色稍苍黄,颈软,心肺无异常,腹平软,无压痛,肝脾未及,肠鸣音活跃,膝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
作者:郭咏霞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基层门诊糖尿病患者管理与治疗的有效形式,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达标率,延缓与减少各种并发症.方法:对确诊的6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详细登记,一对一地指导,内容包括饮食运动治疗,药物治疗,糠尿病知识教育心理治疗,病情监测等.结果:本组患者空腹血糖值平均为6.21mmol/L明显低于门诊管理前的10.39mmol/L;餐后血糖值平均为8.62mmol/L明显低于管理前16.08mmol/l.患者血糖达到控制良好标准者占46.5%,明显高于未管理前21.2%.管理后感染(泌尿系,皮肤软组织,肺部感染等,的发病率13.24%,明显低于管理前33.82%;合并有高血压者平均电压为136/84mmHg,明显低于未管理前的164/98mmHg;BMI、血脂与管理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取以基层门诊为主体进行管理与治疗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模式.
作者:马江华;李亚荣 刊期: 2003年第16期
妊娠合并血液系统疾病,是妊娠高危因素之一,常常易造成产科出血性疾病和难以预料的危险.
作者:李淑华;余竹清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中药玉泉茶内服为主,配合硃梅散外搽局部治疗痤疮的疗效.方法:将18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玉泉茶,外搽硃梅散;对照组口服夏桑菊冲剂,外搽硫碘洗剂,疗程1个月.比较二组症状和皮肤损害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6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玉泉茶内服,配合硃梅散外搽治疗痤疮有一定疗效.
作者:刘华;黄霖;罗崇谦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一般心理治疗联合生物反馈治疗与单纯一般性心理治疗的效果比较.方法:78例焦虑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一般心理治疗)和观察组(一般心理治疗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应用SCL-90将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的第2、5、8周进行测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一般心理治疗联合生物反馈治疗SCL-90项目因子分的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一般心理治疗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能明显改善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精神病性,改善人际敏感、敌对、偏执.
作者:刘秀勤;杨丽明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总结可塑型夹板治疗80例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制作、固定方法及疗效.方法:预制可塑型夹板,对骨折进行复位后,上夹板固定,置前臂于屈肘功能位.结果:全部骨折三月内临床愈合,骨折无再移位,随访6月至4年,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塑型夹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塑型性好,结合纸压垫,固定可靠,有效防止骨折再移位,方法简单、疗效确切.
作者:宋国生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通过对SARS流行期间密切接触者的家庭隔离、医学观察工作的探索分析,为今后实施家庭隔离、医学观察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根据北京市门头沟区防控非典型肺炎工作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及京卫疾控字[2003]40号文制定的关于北京市门头沟区SARS密切接触者隔离防护和服务保障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对本辖区SARS密切接触者实施家庭隔离、医学观察.结果:对11户23人进行隔离观察.其中,1户2人因发病送入指定医院观察,21人解除隔离.结论:通过对本辖区SARS密切接触者实施家庭隔离、医学观察,对预防SARS传播,控制传染原,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隔离、早治疗、早报告是一条非常行之有效的途径.发挥各部门责任分工、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加大宣传培训力度,保障生活用品供应是顺利实施家庭隔离、医学观察的基础.
作者:尚正君 刊期: 2003年第16期
冠脉内支架植入术较单纯球囊扩张成形术,具有迅速增加血管腔直径、减少急性血管闭塞及远期再狭窄发生率等特点,显著提高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广泛应用于近90%的冠脉介入治疗患者[1].冠脉内支架植入术的主要并发症是早期局部缺血事件和晚期支架内再狭窄,前者通过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已基本解决,后者仍是目前研究的难点和热点问题.
作者:王丽娜;吴弘 刊期: 2003年第16期
肾病综合症是儿童时期泌尿系统一种常见疾病.其发病机理目前认为系T淋巴细胞功能紊乱,是一种免疫原发疾病.其临床表现以浮肿、大量蛋白尿、高脂血症、低蛋白血症为特征.长期以来我们采取正规长程激素辅以免疫功能增进剂治疗.上述治疗对减轻浮肿,增加尿量效果较好.但对肾病患者尿中蛋白减少,以致消失,疗效欠佳.我们对临床诊断为肾病综合症10例患者采用激素加参芪合剂治疗,患者尿中蛋白消失较对照组好.
作者:吴萍;田海 刊期: 2003年第16期
本文回顾分析了63例前置胎盘(发生率1.01%)的原因及其对母儿的危害.发现有宫腔操作史(包括人流、引产、自然流产清宫)者易致前置胎盘,其所占构成比为88.9%.对产妇的危害主要是产后出血,发生率59.3%;对围产儿的影响主要是早产(发生率33.9%)和胎儿宫内窘迫致新生儿窒息(发生率27.1%).强调认真做好产前检查,在采取积极期待疗法的同时作好终止妊娠的准备,分娩时尽量缩短产程,积极处理第三产程,预防产褥感染,加强围产儿的抢救护理是护理前置胎盘的重要措施.并指出了作好卫生宣教、有效避孕、提高人流术水平以降低前置胎盘发生率的必要性.
作者:陶成珊;周亚琼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牙本质敏感症是口腔科临床常见多发病症之一,是活髓牙受到外界刺激后所引发的酸痛症状.患者对温度(冷、热)、化学(酸、甜)、机械(摩擦、咬硬物等)均可引起不适.我科试用新型脱敏剂极固宁后,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
作者:吴渐华;孙天顺;上官新峰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两种给药方法治疗川崎病(KD)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将川崎病人随机分为阿司匹林(ASP)治疗组、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ASP治疗组,通过对其心理、疾病及恢复期的护理,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IVIG治疗组结合护理其临床症状如发热、粘膜充血、淋巴结肿大及急性炎症指标短期内好转;IVIG的抗凝、改善异常心电图及心肌酶谱的作用也较ASP组显著;并证实IVIG可预防冠状动脉病变(CAD)的发生.结论:IVIG是改善KD急性期临床症状、预防CAD的首选药,通过加强用药前后的观察和护理,是减少、减轻并发症的发生不可缺少的环节.
作者:陈学兰;李秋;张孝林;陈燕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比较伊贝沙坦和苯那普利对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2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服用伊贝沙坦150mg或苯那普利10mg,每日一次,治疗12周.观察用药前后坐位血压、心率变化,对比用药前后血生化、血、尿常规检查结果,记录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相比,伊贝沙坦组与苯那普利组的收缩压分别下降18.2±10.7mmHg和20.1±11.5mmHg;舒张压分别下降12.4±7.6 mmHg和13.9±12.2mmHg,与用药前比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心率变化,血生化及血、尿常规检查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伊贝沙坦组中咳嗽发生率占2.33%,低于苯那普利组的15.38%.结论:伊贝沙坦和苯那普利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均有效且安全性好,但伊贝沙坦耐受性优于苯那普利.
作者:秦日盈;方征 刊期: 2003年第16期
会阴侧切术后肿胀疼痛是产科常见症状,经常给产妇带来痛苦和生活不便,且术后一般给予抗生素以预防感染等处理.但部分患者仍不有缓解局部伤口疼痛等症状.近年来我们采用中成药新癀片与抗生素联合应用治疗59例,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洪涛;孙红敏 刊期: 2003年第16期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面对市场经济的竞争、医院管理的逐步升级、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院体制的不断完善,医院党支部如何将精神财富转化为丰富的物质财富,如何摆正其政治地位和充分发挥其各方面优势及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进一步体现党支部的职能作用,促进医院工作稳定、健康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服务于三个文明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高江省;李江山 刊期: 2003年第16期
慢性宫颈炎是妇科疾病中常见的一种,而子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病变过程中多见的局部特征,它的愈合在稍受刺激的情况下极易再次糜烂.因此,治疗不彻底极难痊愈.采用干扰素结合西瓜霜喷剂用药,对84例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芳 刊期: 2003年第16期
常规的低通量血液透析不能有效清除β2-微球蛋白(β2-MG) 等中大分子毒素,因而,随着血液透析患者生存时间的延长,许多血透患者出现与中、大分子毒素相关的并发症,如:β2-MG在体内蓄积及组织沉积所至的淀粉样变性,高磷血症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高PTH血症等,严重影响血透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本文比较了采用高通量透析与低通量透析治疗6个月后,长期血透患者血清β2-MG浓度的变化,以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长期透析患者血清β2-MG浓度的影响.
作者:方奕;姚刚 刊期: 2003年第16期
脑出血可导致全身多个内脏器官功能形态的改变,引起多种脑-内脏综合征,包括脑-心综合征、脑-肺综合征、脑-胃肠综合征、脑-肾综合征等.由脑出血所继发的肺功能衰竭称为脑-肺综合征,可表现为肺部感染、急性肺水肿等.脑肺综合征的出现可加重患者的病情,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近年来,脑出血所致脑肺综合征日益受到学者们关注.本文试对我科2003年1月至2003年6月收治的38例脑肺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情况做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敖好朝;宋四英 刊期: 2003年第16期
1 病例汪某,女性,30岁.因G1P0,孕40+3W,胎膜早破于11(30)/(Am)入院.入院查体:T 36.3℃,P 90次/分,R 20次/分,BP 120/80mmHg,神情,心肺听诊无异常,晚孕腹型、浮肿(+),产检:腹围101cm,宫高32cm,LOA位,胎心140次/分,头先露,胎膜:已破,宫缩:无,窗口未开,骨盆外径无异常.
作者:陈燕 刊期: 2003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