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奕;姚刚
在医疗服务中,语言是医患双方沟通和交流的信息载体,也是医疗服务直接的工具或手段.古代医学之父波克拉底曾经说过,医生的法宝有三样:语言、药物和手术刀,医生的语言就像他的手术刀一样,可以救人,也可以伤人.医生高超的语言能力能给病人增加信心、希望和力量,表现在会使病人的全身免疫能力、代供偿能力、康复能力和各系统协调能力大大增强,在临床服务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作者:王卉 刊期: 2003年第16期
尿石症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疾病,人群患病率约为1%~5%,复发率也很高,10年约为50%,家族患病率比普通人高三倍,而且复发率也高得多.尿石症的发病与季节(夏季易发)、饮食结构、营养状况和卫生条件有关.
作者:王云 刊期: 2003年第16期
我科室于2000年8月引进Abbott i-STAT手掌式血液分析仪,用于急诊生化项目的测试,在使用中我们对i-STAT分析仪进行了测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马心慧;李丽勤;付瑜;钟军红 刊期: 2003年第16期
常规的低通量血液透析不能有效清除β2-微球蛋白(β2-MG) 等中大分子毒素,因而,随着血液透析患者生存时间的延长,许多血透患者出现与中、大分子毒素相关的并发症,如:β2-MG在体内蓄积及组织沉积所至的淀粉样变性,高磷血症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高PTH血症等,严重影响血透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本文比较了采用高通量透析与低通量透析治疗6个月后,长期血透患者血清β2-MG浓度的变化,以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长期透析患者血清β2-MG浓度的影响.
作者:方奕;姚刚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缺血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92例缺血性心脏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两组,复方丹参滴丸组46例,予复方丹参滴丸10粒,每日3次口服;复方丹参片组46例,予复方丹参片3片,每日3次,4周为一疗程.结果:改善心绞痛状总有效率,复方丹参滴丸组为93.5%,复方丹参片组为78.2%,经Ridit分析P<0.05,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复方丹参滴丸组为62.1%,复方丹参片组为35.4%,经Ridit分析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疗效满意.
作者:师丰萍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研究消痔汤的急性毒性及部分药效学指标.方法:采用小白鼠灌胃的方法测定其半数致死量LD50并采用抗炎试验、镇痛试验及止血试验等进行部分药效学研究.结果:该消痔汤灌胃的LD50为52.7g/kg,按中药毒性分级标准为无毒药物(LD50>50g/kg),比较安全[1],并且具有抗炎、镇痛及止血效果.结论:说明该药有治疗痔疮的药效学意义.
作者:杜留虎;许丽霞;周立国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为了探讨雨淋牌血竭胶囊治疗Ⅱ型糖尿病并发周围性神经炎的疗效.方法:笔者从1997年至2002年收治Ⅱ型糖尿病并发周围性神经炎的患者6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达美康+雨淋牌血竭胶囊治疗)和对照组(达美康+维生素B1丹参滴丸).二组病例一律在采用达美康同等量治疗的基础上,观察二个疗程,结果显示:治疗组在降低血糖,尿糖,消除三消症状和手脚麻痹疼痛等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雨淋牌血竭胶囊治疗Ⅱ型糖尿病并发周围性神经炎效果好.
作者:李玉清 刊期: 2003年第16期
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作为老年性退行性疾病的骨质疏松症(以下简称OP),其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1].目前全世界大约有两亿人患OP,其发病率已跃居各种常见病的第七位.我国约有OP患者6000~8000万.据北京调查资料,老年女性OP的患病率为60~70%,大大高于同龄段的男性[2].OP已成为当代老人,特别是老年女性的多发病、常见病[3,4].
作者:陈树芬;黄晓琦 刊期: 2003年第16期
在临床上腰腿痛或痹证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而引起此证的常见的原因是腰椎小关节综合征和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赵士斌 刊期: 2003年第16期
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知识日益成为战斗力的主要因素,战争更突出地表现为人才的较量,要抓紧做好培养、吸引和用好各方面人才的工作.按照这一要求,科学地分析、认识部队医院人才引进中的各种因素,辩证处理好医院人才引进的一系列重要关系,对于我们以正确的思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新型部队医院人才队伍,抢占人才建设的制高点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王津津;白晓忠 刊期: 2003年第16期
1 病例患者,男,25岁.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静滴注射用头孢唑啉钠第5天,输液后约10分钟出现胸闷,全身皮肤搔痒.查体:意识清楚,心率90次/分,胸前皮肤可见散在小红皮疹,吸氧,肌注异丙嗪25mg,10分钟后恢复正常.
作者:蒋一平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绝经后妇女宫口紧闭,确乏弹性,难以扩张,子宫萎缩将加重节育器对子宫内膜及肌壁的损伤及嵌顿,随着绝经年限的延长,将更增加取环手术的困难.我们采用术前口服米非司酮为绝经后妇女取环49例,效果颇佳,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小张;苏薇 刊期: 2003年第16期
冠脉内支架植入术较单纯球囊扩张成形术,具有迅速增加血管腔直径、减少急性血管闭塞及远期再狭窄发生率等特点,显著提高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广泛应用于近90%的冠脉介入治疗患者[1].冠脉内支架植入术的主要并发症是早期局部缺血事件和晚期支架内再狭窄,前者通过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已基本解决,后者仍是目前研究的难点和热点问题.
作者:王丽娜;吴弘 刊期: 2003年第16期
呼吸道感染包括口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好发病之一,其发病率及病死率都比较高,由于婴幼儿正处在生长发育期,其抵抗力及代谢功能等较弱,所以在选用抗生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合理应用显的更为重要.通过调查分析,抗生素用于小儿呼吸道感染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孙锡萍 刊期: 2003年第16期
咯血是肺结核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约三分之一的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咯血.痰中带血可因炎性病灶的毛细血管扩张引起,中等量以上咯血可因小血管损伤或来自空洞的血管瘤破裂,有时硬结钙化的结核病病灶因机械损伤血管或因为结核性支气管扩张而咯血.大咯血时可发生失血性休克,有时血块堵塞大气道引起窒息死亡.
作者:张俊芝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失血性休克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91例失血性休克患者分为闭合性腹部钝伤失血性休克组及闭合性腹部钝伤无失血性休克组,分别在术后1、7及14日测定外周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补体C3、C4及C-反应蛋白,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失血性休克组与无失血休克组的免疫球蛋白在术后第1日明显降低,而CRP明显升高(P均<0.05).失血性休克组在术后第7日IgG、IgA仍明显低于正常,而CRP更为升高(P均<0.01),无失血性休克组在术后第7日免疫球蛋白,补体均基本恢复正常(P均<0.05),术后14日免疫球蛋白稍高于正常,CRP下降接近正常.结论:失血性休克早期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动态观察免疫球蛋白,补体及CRP在血清中的变化可作为失血性休克患者病情观察的客观指标.
作者:刘玢 刊期: 2003年第16期
高热惊厥是婴幼儿期的常见病症,是婴幼儿的常见急症之一.为了探讨高热惊厥的易患因素,本文从大量的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并报告如下:
作者:陈往先;王三学 刊期: 2003年第16期
我院自1998年7月至2003年4月应用四腔高压气囊导管(山西省康健医用导管研究所研制)对40例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经尿道行前列腺扩裂术,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保明 刊期: 2003年第16期
通过普鲁卡因1ml+强的松龙25mg,局部封闭肱骨外上髁压痛敏感处,然后,用小针刀沿压痛敏感处,且与肌纤维平行方向刺入,采用纵行剥离及切开剥离法,退刀加压包扎,休息1~2天,经上述治疗,随访3~5年,治愈率、有效率、复发率均得到满意效果,由此认为此方法治愈率高,痛苦小,经济实惠,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秦洪远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笔者于1991~2000年十年期间收集住院蚕豆病人498例,其中儿童(≤14岁)466例(93.6%),占同期该院儿科住院病例的3.15%,死亡5例,病死率为1.1%.现将此组儿童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吴国池;郑燕;翟奇;侯旭东;陈茂余 刊期: 2003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