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张;苏薇
目的:了解我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流行特征.方法:按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以当地35岁以上人口为调查对象,进行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包括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及测定、血脂等项目检查.结果:调查了4个乡镇共168例,高血压[SBP≥140mmHg和(或)DBP≥90mmHg]患病率为28.57%(其中男性为39.02%,女性为25.2%),高血压组在吸烟、饮酒等的发生率高,且明显高于正常组,饮酒率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人群的生活条件比较差.结论:当地社区3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较高,高血压的多危险因素发生率如吸烟率及饮酒率处于较高水平,应尽早采取相应措施(戒烟、戒酒等)调控,以期进一步降低社区高血压患病率及减少高血压所引发各种并发症的危险性.
作者:陈连生;黄家金;李铭琼 刊期: 2003年第16期
过期流产是指胚胎或胎儿在宫内己死亡尚未自然排出者.过期流产因为胚胎组织有可能机化,与子宫肌壁紧密粘连,造成刮宫困难,阴道流血多,初孕妇扩宫困难等,易引起严重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常感棘手.自92年国产米非氏酮问世以来,米非氏酮配伍本索前列醇应用于过期流产已有过不少的报道,它解决了传统治疗方法中的不足,解决了妇产科医生的困扰,同时给患者带来了福音.我院用该方法治疗过期流产已多年,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贺艺;郑波;陈小姣 刊期: 2003年第16期
在急诊现场抢救中,骨折病人占有一定的比例,尤其在车祸中骨折伤更为常见,引起创损性骨折一般可分为闭合性骨折、开放性骨折及多发性骨折等.骨折病人的现场急救首先要了解、简要判断有无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并进行必要的紧急处理,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大出血、休克)及内脏伤(颅脑、胸、腹和盆腔脏器等),对骨折伤员只作运输性固定.凡有较大的骨折、关节伤、大面积软组织伤(大血管、神经伤等)都要做暂时性的固定,以便在医院确定性治疗前减少损伤及疼痛. 然后再运输搬运至医院.搬运转送时要根据病情选合适的搬运方法,如脊柱骨折无截瘫的伤员,随便抱扶至软担架,动作粗暴,可损伤脊髓致终身残废.
作者:田山林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通过随机分组,90例患儿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抗感染、吸氧、口服氨茶碱、静滴血管活性药物等综合治疗.对照组42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予静滴地塞米松,口服舒喘灵;治疗组48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予布地奈德和特他布林联合雾化吸入.观察两组患儿用药前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9.6%,对照组治愈率71.2%.治疗组气促缓解及哮鸣音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对婴幼儿毛细支气管患儿,联合布地奈德、特布他林雾化吸入,对改善症状和缩短病程明显优于加用静滴地塞米松、口服舒喘灵,疗效显著.
作者:庞戈红;冯养槐 刊期: 2003年第16期
在临床上腰腿痛或痹证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而引起此证的常见的原因是腰椎小关节综合征和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赵士斌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肝纤维化3项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M)、Ⅳ型胶原(Ⅳ.C)的检测及意义.方法:放射免疫法.结果:231例患肝病者在不同时期肝纤维检测的结果不同.结论:联合检测LM、HA、Ⅳ.C是反映肝纤维化的良好指标.
作者:杜凤云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症状性低血压是血透时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其中发生率为25%~50%.我院透析1051人次,其中8例出现15次严重低血压,有2人次呼吸心跳暂停均抢救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艳霞 刊期: 2003年第16期
Cappp试验[1]的目的是比较开博通(卡托普利)与传统降压药利尿剂(双氢克尿噻/氟克尿噻)及/或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治疗高血压,对心血管病患病和死亡率的影响.为多中心、大样本(入选10988人)、前瞻性、随机开放、盲终点的研究,随访观察6.1年.患者年龄在25~65岁,舒张压≥100mmHg,3年内无心绞痛及心肌梗死,除外继发性高血压,无其他使用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禁忌的疾病,血肌酐<150mol/l.目标血压为卧位舒张压≤90mmHg.结果:开博通组与传统降压药组相比,所有致死和非致死性脑卒中189对148,p=0.004,有显著性差异,尤其是致死性脑卒中开博通组较传统降压药组增加了43%,主要终点事件(致死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及其他心血管死亡)363对335,p=0.005,心血管死亡76对95,p=0.092,致死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162对161,p=0.095.总的效果开博通组不如传统降压药组,尤其是致死性脑卒中.但在价格上(双氢克尿噻0.02元/25mg、美托洛尔0.75元/50mg、开博通1.85元/12.5mg)相差悬殊.
作者:刘国韬;曾广民 刊期: 2003年第16期
麻醉科是外科系统运转的中心,而绝大多数临床工作都需借助各种仪器才能完成,因此也是医院设备投入的重点科室.仪器的正常运行,直接关系到工作的质量和工作效率,影响到医院的医疗水平和声誉.因此科学地管理好各种仪器设备,保障仪器的正常运行,提高麻醉质量,是麻醉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陈星菊;闵苏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占替诺烟酸盐(脉栓通)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随机治疗的67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分为脉栓通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在给予糖尿病饮食控制及应用降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两组均给予维生素B1100mg,维生素B121mg,肌注1次/日.治疗组用脉栓通600mg溶于500ml生理盐水中缓慢静滴1次/日,连用14天.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12ml溶于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日,连用14天.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有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脉栓通治疗DPN疗效较好.
作者:黄维芬;周和顺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比较利培酮与奋乃静对痴呆病人精神症状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对81例符合入组标准的痴呆病人随机分为利培酮组和奋乃静组,治疗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及治疗中需处理的副反应量表(TESS).结果:(1)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PANSS评分比较显著下降(P<0.001).(2)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3)利培酮和奋乃静的有效率分别为82.5%、84.2%.(4)TESS评定显示,利培酮组副反应小于奋乃静组.结论:利培酮和奋乃静都能有效地控制痴呆病人的精神症状,但利培酮不良反应比奋乃静轻微,适合于痴呆病人精神症状的控制.
作者:周平良;夏水银;喻志敏;邹圣军 刊期: 2003年第16期
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作为老年性退行性疾病的骨质疏松症(以下简称OP),其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1].目前全世界大约有两亿人患OP,其发病率已跃居各种常见病的第七位.我国约有OP患者6000~8000万.据北京调查资料,老年女性OP的患病率为60~70%,大大高于同龄段的男性[2].OP已成为当代老人,特别是老年女性的多发病、常见病[3,4].
作者:陈树芬;黄晓琦 刊期: 2003年第16期
当前我国城乡基层卫生保健体制尚不健全,不同问题在不同机构不同程度的存在.本文介绍了城乡基层卫生保健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并针对各类问题分析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
作者:于金昌 刊期: 2003年第16期
尖锐湿疣(CA)是临床常见的性传播疾病(STD)之一,其治疗方法虽然很多,但极易复发.从2000年9月~2003年1月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采用电灼与干扰素加中药龙胆泻肝汤加减综合治疗37例尖锐湿疣,疗效满意,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开宪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那素达滴眼液能否减轻或减少LASIK术中结膜下出血.方法:连续103例191眼近视眼患者在术前半小时点那素达滴眼液,然后按常规进行LASIK手术前准备及手术;连续107例191眼近视眼患者按常规进行LASIK手术前准备及手术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术后结膜下出血情况.结果:那素达滴眼液组16眼(8.37%)发生结膜下出血;对照组79眼(41.89%),二者间差异非常显著(P<0.001).结论:那素达滴眼液能显著降低LASIK术中结膜下出血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世洋;张利光;汪泽;王殿义;赵桂英;于天娟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甲瘤为甲状腺肿大的常见类型,常由原因不明的腺样增生所致.甲瘤摘除术即可解决病人因颈部肿大影响美观,又可防止因甲状腺过度分泌导致甲亢.研究甲瘤术后渗血情况,减轻病人对渗血的恐惧,促进手术切口愈合有很好作用.我院自98年8月起屏弃以往胶片引流方式,改用胶管引流接注射器或负压瓶抽吸渗血.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吴燕妮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腰腿疼痛是海上工作人员多发常见的症状,通过对40例腰腿疼痛患者的针刺配合周林频普仪治疗观察其疗效.方法:穴位针刺配合患部周林频普仪照射.结果:40例中治愈26例,占65%,有效12例,占30%,无效2例占5%.结论:该方法简单、易行,效果肯定适合海上采用.
作者:刘全国 刊期: 2003年第16期
当今结核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高居不下,与不正规使用抗结核药有关.抗结核药物种类繁多,部分病人应用抗结核药物后出现恶心、厌油、呕吐、甚至黄疸、谷丙转氨酶(ALT)升高等肝功能损害.在结核病的治疗中掌握药物的适应症和毒性反应,密切观察肝功能的变化是极为重要的.
作者:温冬梅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失血性休克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91例失血性休克患者分为闭合性腹部钝伤失血性休克组及闭合性腹部钝伤无失血性休克组,分别在术后1、7及14日测定外周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补体C3、C4及C-反应蛋白,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失血性休克组与无失血休克组的免疫球蛋白在术后第1日明显降低,而CRP明显升高(P均<0.05).失血性休克组在术后第7日IgG、IgA仍明显低于正常,而CRP更为升高(P均<0.01),无失血性休克组在术后第7日免疫球蛋白,补体均基本恢复正常(P均<0.05),术后14日免疫球蛋白稍高于正常,CRP下降接近正常.结论:失血性休克早期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动态观察免疫球蛋白,补体及CRP在血清中的变化可作为失血性休克患者病情观察的客观指标.
作者:刘玢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缩腺技术是通过器械将缩腺药物直接应用于炎性扁桃体内,使其漫长的生理性萎缩过程在短期内完成,在不破坏人体正常生理结构和不损伤健康组织的前提下,消除病灶而根治疾病.我科自1998年4月应用缩腺技术治疗慢性扁桃腺炎40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吴华萍 刊期: 2003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