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的检测及意义

杜凤云

关键词:肝纤维化(Liver Fibrosis) 诊断(Diagnosis)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肝纤维化3项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M)、Ⅳ型胶原(Ⅳ.C)的检测及意义.方法:放射免疫法.结果:231例患肝病者在不同时期肝纤维检测的结果不同.结论:联合检测LM、HA、Ⅳ.C是反映肝纤维化的良好指标.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两种给药方法治疗川崎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观察两种给药方法治疗川崎病(KD)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将川崎病人随机分为阿司匹林(ASP)治疗组、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ASP治疗组,通过对其心理、疾病及恢复期的护理,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IVIG治疗组结合护理其临床症状如发热、粘膜充血、淋巴结肿大及急性炎症指标短期内好转;IVIG的抗凝、改善异常心电图及心肌酶谱的作用也较ASP组显著;并证实IVIG可预防冠状动脉病变(CAD)的发生.结论:IVIG是改善KD急性期临床症状、预防CAD的首选药,通过加强用药前后的观察和护理,是减少、减轻并发症的发生不可缺少的环节.

    作者:陈学兰;李秋;张孝林;陈燕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超声雾化吸入的治疗与护理

    雾化吸入法是临床上较好的物理与化学治疗向结合的祛痰、消炎手段,具有操作简单、药物直达病灶、局部病灶药物浓度高、安全性好毒副作用小的优点,现就雾化吸入的治疗及护理予以综述:

    作者:张传玲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大承气汤加味灌肠治疗肝性脑病42例

    笔者近年来采用大承气汤加味灌肠治疗肝性脑病42例,与同期单纯西药治疗的24例比较,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作者:杜铁民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4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组、复方丹参治疗组),用一疗程15天,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心电图改变.结果: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心电图改善.

    作者:金艺华;杨春笛;潘宁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甲瘤患者术后切口引流方式的探讨

    甲瘤为甲状腺肿大的常见类型,常由原因不明的腺样增生所致.甲瘤摘除术即可解决病人因颈部肿大影响美观,又可防止因甲状腺过度分泌导致甲亢.研究甲瘤术后渗血情况,减轻病人对渗血的恐惧,促进手术切口愈合有很好作用.我院自98年8月起屏弃以往胶片引流方式,改用胶管引流接注射器或负压瓶抽吸渗血.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吴燕妮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右眼视神经萎缩并缺血性病变的TCD评价1例

    1 病例男性,34岁.连续数日疲劳之后突然头痛、头晕伴右眼黑蒙,经数分钟后,渐渐复明,但视力明显下降仅为眼前数指,次日赴当地医院就诊,疗效不佳,1个月后就诊我院,既往史无特殊,体检一般情况尚好,血压17.3/10.6Kpa,心肺、腹部和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神经系统检查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化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颅脑CT平片增强扫描未见异常.

    作者:邱小宁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输尿管双J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输尿管双J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在开放性手术和腔内手术中的应用不同材料的双J管,了解各自的特性及护理方法.结果:在掌握各种双J管的特性的情况下结合合理的,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更快的恢复.结论:双J管具有内支架和内引流的双重作用,只要使用及护理得当,可显著减少并发症,宜于推广应用.

    作者:杨国红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人工流产综合反应的防治

    人工流产吸宫术中,由于牵拉、扩张宫颈及吸管对宫壁的刺激,容易引起迷走神经反射性兴奋,出现心动过缓、心律不齐、血压下降、颜面苍白、头昏、胸闷、出汗,甚至昏迷抽搐等一系列症状,称为人工流产综合反应.我院自2002年以来,术前应用利多卡因宫颈旁注射,小剂量阿托品术前中极穴位封闭取得满意效果,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方法术前5~10分钟用7号针头在中极穴注射阿托品0.2mg.当阴道宫颈消毒完毕,用1%利多卡因2ml宫颈旁注射,过2~3分钟后宫颈即松弛,可容6~7号宫颈扩张器顺利通过.

    作者:周秀欣;刘松艳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女性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因素与防护

    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作为老年性退行性疾病的骨质疏松症(以下简称OP),其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1].目前全世界大约有两亿人患OP,其发病率已跃居各种常见病的第七位.我国约有OP患者6000~8000万.据北京调查资料,老年女性OP的患病率为60~70%,大大高于同龄段的男性[2].OP已成为当代老人,特别是老年女性的多发病、常见病[3,4].

    作者:陈树芬;黄晓琦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失血性休克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和C-反应蛋白的变化

    目的:探讨失血性休克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91例失血性休克患者分为闭合性腹部钝伤失血性休克组及闭合性腹部钝伤无失血性休克组,分别在术后1、7及14日测定外周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补体C3、C4及C-反应蛋白,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失血性休克组与无失血休克组的免疫球蛋白在术后第1日明显降低,而CRP明显升高(P均<0.05).失血性休克组在术后第7日IgG、IgA仍明显低于正常,而CRP更为升高(P均<0.01),无失血性休克组在术后第7日免疫球蛋白,补体均基本恢复正常(P均<0.05),术后14日免疫球蛋白稍高于正常,CRP下降接近正常.结论:失血性休克早期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动态观察免疫球蛋白,补体及CRP在血清中的变化可作为失血性休克患者病情观察的客观指标.

    作者:刘玢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合理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上腺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是一类临床应用很广的药物,但近年来一些医生对此类药物的使用有泛滥之势,且存在诸多不合理地方,这一现象在我们基层医院表现尤为明显.本文就如何合理使用此类药物作一综述.

    作者:王丕贤;董杰训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烤瓷冠修复前牙牙冠缺损的临床分析

    选择前牙牙冠大部分缺损的患者,经摄片,根管治疗,牙周洁治术,适当抗炎治疗,用烤瓷冠修复.结果经临床追踪观察,效果满意,有等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唐恩厚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浅谈医疗服务费用偏高问题的产生及解决思路

    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医疗卫生服务费用偏高问题的几点原因,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措施.(1)明确政府职能责任,加大投入管理力度;(2)实行区域统一规划,合理配置卫生资源;(3)控制医疗费用总量,合理调整收入结构;(4)实行不同收费标准,满足不同医疗需求;(5)加强基层卫生建设,提高医疗保健能力.

    作者:于金昌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MKJ1200型医用除菌消毒空气洁净器与过氧乙酸喷雾用于手术室空气消毒效果比较

    手术室是进行各科手术的场所,手术室空气消毒灭菌工作是保证手术室医护工作质量的关键[1].现今社会发展快、效率高,各医院手术室的利用率也明显提高,手术室空气消毒质量致关重要.手术室空气消毒通常有紫外线照射,各类药物喷雾及药物薰蒸,均对人体有不同程度的刺激和损害,又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2~4].我院近几年一直采用0.5%过氧乙酸溶液喷雾进行手术室空气消毒,多次造成手术室内金属物品(如器械车、麻醉桌、麻醉机等)表面腐蚀,在进行喷雾过程中刺激呼吸道粘膜,引起不适,并引发2例眼结膜炎.

    作者:陈维茹;骆洪雁;刘云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18例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点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APE)的临床特点,掌握肺栓塞的病因及起病时间,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心超,双下肢血管超声,血气分析,X线,肺CT等常规检查的阳性所见及有效的治疗手段.提高肺栓塞的诊断,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急性肺栓塞已确诊的病例.结果:6例(6/18)骨折后卧床至发生肺栓塞的时间为26~42天,中数为34天.3例(3/18)确诊肺癌和子宫癌至发生肺栓塞的时间为30~40天.中数35天.3例(3/18)子宫肌瘤术后至发生肺栓塞的时间为8~16天,中数为12天.6例(6/18)心肺血管疾病卧床至发生肺栓塞的时间为30~60天,中数为45天,临床表现:大块栓子2例(2/18)导致的肺栓塞临床表现为:下床活动或排尿、排便时突然晕厥,休克,呼吸困难,面色紫绀,在20分钟至1小时内死亡.16例(16/18)小块栓子导致的肺栓塞则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双肺干鸣.肺动脉第二心音亢进、分裂等急性肺心病体征.辅助检查:血LDH、血清胆红素、血碱性磷酸酶增高,血性胸腔积液.心超:右房、右室增大15例(15/18).双下肢深静脉多处血栓6例(6/18).心电图:Ⅰ导联出现ST段压低0.1~0.2毫伏.S波加深,Ⅲ导联出现Q波、T波倒置15例(15/18).血气分析均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低碳酸血症,全部病例均为呼吸性碱中毒,A-aDo2,均增大.结论:根据不同病因所致肺栓塞发病时间不同,在危险时间内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可预防肺栓塞的发生.根据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可大体上判断肺栓塞的柱子大小,找出了肺栓塞在实验室、心电图、心超、血气、肺CT上的特点,酌情扩大溶栓治疗窗,并依据血液动力学监测指标及时序贯抗凝治疗,可明显降低其病死率及致残率.

    作者:张杰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提高换药愈合质量的几点体会

    换药,目的是清除伤口的分泌物、坏死组织,保证肉芽组织的健康生长,促进伤口早日愈合.然而,同一个伤口,可因为换药者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愈合情况.

    作者:荆日琴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按摩综合疗法治疗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是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临床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血与尿淀粉酶增高为特点.20多年来,我们曾用双胰俞穴位按摩法合并补液,抗炎,抗菌,抗休克及中药舒肝理气药物治疗急性胰腺炎15例,取得了很好疗效,现仅择其中1例报告如下,以餐读者.

    作者:冯盛才;杨远星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乳山市健康教育处方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健康教育处方是医院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种有效形式,在医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有针对性的提高病人自我保健能力,促进疾病的康复,减少疾病的复发等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自1997年以来,乳山市在全市各医院推广使用健康教育处方,并列为考核内容以保证落实.

    作者:梁雪姣;刘华杰;赵锡同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浅谈医德医风现状及对策

    当前市场紧急体制的建立对医疗行业的医德医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医疗行业医德医风方面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医疗市场的竟争医疗收费的不合理,个别医务人员的不负责任,有些医疗机构片面的追求经济效对患者利益造成损害.要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医德医风建设,要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和制度建设,从机制上防范.严格管理全面监督.改革医疗行业劳务分配制度,全社会重视全行业努力共同搞好医德医风建设.

    作者:薛伟新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迟发性精神分裂综合征1例

    1 病例患儿,男,4岁.因皮肤接触敌敌畏农药后出现头晕,呕吐、多汗7小时,神志恍惚1小时于2003年2月11日下午3时入院.

    作者:刘纯义;陆必森;张侃;郭丽华 刊期: 2003年第16期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临床医药协会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