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立
目的:探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宫颈炎合并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茂名市中医院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单一保妇康栓治疗,观察组则给予保妇康栓联合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控制率、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愈合时间、HPV-DNA转阴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0、IL-1β、C-反应蛋白(CRP)、肾上腺素(AMH);药物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愈合时间、HPV-DNA转阴时间、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炎性因子TNF-α、IL-10、IL-1β、CRP、AMH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炎性因子TNF-α、IL-10、IL-1β、CRP、AMH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妇康栓联合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宫颈炎合并HPV感染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控制感染和缩小溃疡,促进HPV-DNA转阴,安全有效,无严重副作用.
作者:谭茗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治疗方案及效果.方法:选取86例夏邑县人民医院于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所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于对照组基础上加施维生素C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较对照组的79.07%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心肌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治疗后心肌酶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可采取多种药物联合使用的方式进行治疗,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施维生素C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中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心肌酶水平恢复正常,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同时不易产生不良反应,具较高安全性.
作者:吴作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二至芍药汤对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前来南阳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300例功能性失调子宫出血患者,按照住院号尾号的奇偶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二至芍药汤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选用常规人工周期疗效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4.00%)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治疗方法的满意度(95.33%)高于对照组(70.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至芍药汤对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疗效显著,有效缓解患者的病痛.
作者:王策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究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效果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广东省人民医院急诊科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88例胸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予传统急诊护理流程,观察组予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记录抢救时间、开始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抢救成功率、病死率、住院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评价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死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胸痛患者的抢救中应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有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晓毛;黎春常;黄蝶卿;李冬欣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研讨赤参壮骨汤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及骨折不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广州市白云区人民医院2014年8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骨折延迟愈合及骨折不愈合患者90例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如体外冲击波、高压氧、骨爪提取物注射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接受赤参壮骨汤治疗,观察治疗状况,并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率(91.11%)高于对照组(71.11%),骨折愈合时间[(4.1±0.7)d]低于对照组[(4.9± 1.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骨代谢指数,包含骨形成蛋白-2(BMP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骨钙素(BGP)、碱性磷酸酶(AL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及骨折不愈合可考虑在常规治疗上给予中医赤参壮骨汤治疗,骨代谢指标得到有效调节,对骨痂形成有促进作用,进而对骨折愈合也有促进作用.
作者:吴靖;林芬丹;黎文武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超声心动图结合肺超声对呼吸困难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病因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阳江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和急诊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120例呼吸困难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超声心动图结合肺超声三步法对患者进行检查,首先要采用相控阵探头对患者心脏进行扫查,然后再对患者的肺部进行初步扫查,后要对患者的胸膜下结构与胸膜线形态采用线阵探头进行扫查,研究超声心动图结合肺超声在呼吸困难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病因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本研究中50例伴有肺动脉高压的患者,有35例患者的诊断结果为阳性,有15例患者的诊断结果为阴性,为常见的为肺栓塞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7例患者肺超声测及有多种诊断征象出现.结论:超声心动图结合肺超声对呼吸困难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病因诊断价值显著.
作者:余木生;林瑞基;梁世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对降低肺动脉压联合无创辅助通气治疗在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遂溪县人民医院2016年5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为观察对象,与此同时,使用便利抽样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分组完毕后,给予观察组降低肺动脉压联合无创辅助通气治疗,给予对照组单独降低肺动脉压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结束后的各项血气指标值均明显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低肺动脉压联合无创辅助通气是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的有效途径,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见效快等优势.
作者:黄焕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采用Narcotrend监测麻醉深度,指导意识恢复的判断,从而提高围拔管期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减少并发症.方法:选择中山市人民医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60例择期全麻下手术患者,按Narcotrend(NT)指数分三组,每组20例,A组NT 90 ~ 94分,B组NT 80~89分,C组70 ~ 79分,记录三组患者在入室、吸痰、拔管、拔管后10 min的心率、血压、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并发症、苏醒时间及复苏时间.结果:与B组、C组比较,A组在吸痰、拔管时血压明显升高,心率明显增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B组比较,C组在拔管后10 min血氧饱和度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3例)、B组(1例)异常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B组比较,C组异常情况(舌后坠、低氧血症、呼吸抑制)(7例)明显较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入室-拔管时间、麻醉后恢复室(PACU)驻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Narcotrend监测指导术毕拔管,NT指数80~89分时拔管较安全,可减少并发症,增加患者舒适,提高复苏质量.
作者:胡敏花;杨洁;舒惠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经硬膜外穿刺针注入利多卡因对剖宫产术连续硬膜外麻醉效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平顶山市中医院收治的拟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60例足月妊娠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在硬膜外腔置管之前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比较两组影响情况.结果:在硬膜外导管穿入血管及置管时产妇神经异感的发生率方面,两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穿刺针针尾有淡红色血水及回抽有淡红色血水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利多卡因的使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满意度为96.67%(29/3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0%(24/3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置管前经硬膜外针将局麻药物注入可以大大减少置管过程对剖宫产产妇硬膜外血管的损伤,提高手术麻醉效果,降低麻醉药用量.
作者:张慧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创面经清创后行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对跟腱外露创面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平顶山市新华区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诊的45例跟腱外露创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3例,对照组22例.对照组创面换药后行常规皮瓣修复术,观察组创面清创后行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后随访半年,统计对比两组疗效、踝关节功能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变化.结果:随访半年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65%高于对照组68.18%,踝关节恢复优良率86.96%高于对照组59.09%,生活质量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面经清创后行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可提高跟腱外露创面患者临床疗效,促进术后踝关节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刘俊旭;彭晓旭;刘素娜;代根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放疗中心安全防护与放疗质量控制的规范化管理,保证患者和放疗中心员工的健康与安全.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6年12月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安全防护和质量控制作为规范化管理前,将2017年1至2017年10月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安全防护和质量控制作为规范化管理后,比较放疗科在管理前后各项相关指标的改进情况.结果:管理前,放疗患者的安全性和质量不够高;经规范管理后,放疗中心的安全防护、质量控制、管理方式以及员工专业能力等方面均得到有效改进,与管理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放疗的安全防护与质量控制实施有效规范的管理方式显得尤其重要,它是放疗患者以及员工健康安全的基本保障,实行安全防护与质量控制的规范化管理手段,可降低意外事故发生的风险,能有效提高安全管理质量.
作者:雷海红;金伟端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给予埃克替尼与厄洛替尼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及肿瘤科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10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埃克替尼组与厄洛替尼组,两组各50例,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埃克替尼组平均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6.0土1.2)个月,有效率(ORR)为30%,厄洛替尼组平均PFS为(4.0±0.6)个月,ORR为2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埃克替尼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厄洛替尼组为4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埃克替尼治疗,ORR较高,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梁葳;黄壮荣;章海波;陈凯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汝州市中医院收治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尤瑞克林静脉滴注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质量、不良反应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和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1例低血压不良反应,观察组无不良反应.结论:尤瑞克林可以提高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董国钦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二氧化碳激光术联合咪喹莫特治疗尖锐湿疣(HPV)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潮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HPV初发患者168例,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84例,观察组84例.对照组采取单独二氧化碳激光术治疗,观察组采取二氧化碳激光术联合咪喹莫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6周、停药3个月的总疣体数、治疗6个月内疾病复发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时间点疣体总数、治疗6个月内的疾病复发率以及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氧化碳激光术联合咪喹莫特治疗HPV可有效减少患者的疣体数量,降低疾病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林中琴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登革热的中医辨证施治特点,以期提高护理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至12月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0例登革热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析,归纳中医证候特征,运用蒿芩清胆汤辨病施治及中医辨证施膳等方法进行中医护理.结果:60例登革热患者通过中医辨病及辨证施膳治疗退热效果显著23例,有效36例,无效1例,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蒿芩清胆汤能够使得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得到改善,有效控制体温,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效果.
作者:童书蓉;劳志云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肾脏线粒体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20只);LPS组(20只);XNJ组(20只);在24 h、48 h每组取10只进行观察,再分为LPS 24 h、48 h组;对照24 h、48 h组;XNJ 24h、48h组.观察各组不同时点肾脏功能、肾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一氮化氮合酶(iNOS)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醒脑静注射液可改善脓毒症大鼠肾脏功能[尿素氮(BUN)、肌苷(Scr)]、降低肾脏线粒体MDA、NO、iNOS水平和提高脓毒症大鼠肾脏线粒体SOD水平.结论:脑静注射液可显著降低脓毒症大鼠肾脏线粒体氧化应激的水平和提高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从而起到保护脓毒症大鼠肾脏线粒体和肾功能的作用.
作者:王金华;孔卫乾;吴娇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过敏性鼻炎过敏原的检测,并收集数据,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抽选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的6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采用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检测其过敏原,分析检测结果.结果:本研究6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昆虫类过敏共37例,占了61.66%,主要是螨虫过敏.花粉过敏20例,占33.33%,主要是艾蒿、柳树和杨树花粉.动物毛类过敏4例,占6.66%,主要是狗毛过敏.在分析影响患者过敏的因素中发现,年龄因素影响较为广泛,儿童、老年人较为容易诱发过敏反应.除此,影响因素还包括遗传、工作内容、居住环境等.患者的症状积分越高,给患者的生活造成的不良影响越大.结论:过敏性鼻炎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导致发生过敏性鼻炎有很多因素,因此,医护人员要注意对患者进行宣传,提醒患者注意预防和治疗.
作者:李夏萌;郑庆生;周湧;郑庆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2016年廉江市人民医院中药饮片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随机抽取廉江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中药饮片处方1200张作为研究对象,严格按照我国处方规范进行点评,并分析中药饮片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经过整理并分析2016年1200张中药饮片处方情况看出,其中不合理处方占7.17%;经分析,不合理处方均是由于中医诊断不合理、用药味数较多、用量较大以及毒性用药掌握不足造成.结论:中药饮片处方中存在一定不合理情况,不仅浪费中药资源,同时可能提高不良反应发生率,威胁患者身心健康,降低中医治疗水平以及医疗质量.因此临床上应加强处方管理工作,进一步增强合理用药水平,提高处方质量,为患者用药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作者:李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对高龄股骨骨折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于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98例高龄股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行椎管内麻醉,对照组行全身麻醉.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患者术后下地活动所需时间,于术前(T0)及术后6h(T1)、12 h(T2)、24 h(T3)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认知功能[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地活动所需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T1~3时VA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术后T1~T3时MMSE评分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T0时VAS和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管内麻醉相较全身麻醉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对患者认知功能影响较小,可促进患者尽快恢复,于患者病情转归有利.
作者:倪香玲;黄志伟;徐柳芬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卒中危险因素及早期卒中风险的预测.方法:150例患者均为南京鼓楼医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TIA患者,并纳入同时期到南京鼓楼医院体检健康的150名人员作为对照,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后,行影像学检查、血常规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多项检查,获取患者检查资料,随访半年,就患者用药情况、戒烟戒酒情况、脑梗死发生情况展开分析.结果:150例患者在1个月、3个月及半年梗死率为40.67%、22.67%、16.00%,其中23例为2d内发生脑梗死、38例为7d内发生脑梗死.3个月到半年进展脑梗死24例.梗死患者年龄在34 ~ 80岁,平均(57.2±4.6)岁.150例患者中64例累及颈内动脉系统,梗死64例;86例累及椎基底动脉系统,梗死55例.颈内动脉狭窄程度不同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几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正常颈内动脉患者来说,轻度、中度及重度狭窄患者1年内脑梗死的几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分析可见,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血脂异常、心功能不全、脑血管病、房颤、吸烟、饮酒等因素与TIA1年内发生梗死有密切的关系.ABCD3-Ⅰ评分越高,脑梗死的发生率越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是导致TIA患者1年内进展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ABCD3-Ⅰ评分法可作为预测TIA是否短期进展为脑梗死的指标.
作者:蔡松泉;高立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