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中经阴道试产的分娩镇痛效果分析

杨桂平

关键词:分娩镇痛, 疤痕子宫, 再次妊娠, 分娩方式
摘要:目的:探究分娩镇痛在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中经阴道试产的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江门市新会区妇女儿童医院妇产科收治的80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中经阴道试产产妇,将上述孕妇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分为两组,对照组孕妇正常阴道分娩,观察组孕妇接受经阴道试产分娩镇痛,比较两组孕妇的试产成功率、分娩时间、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指标.结果:(1)两组孕妇产后出血、第三产程时间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试产成功率(92.5%)显著高于对照组孕妇试产成功率(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第二产程时间(27.5±8.9)min显著低于对照组孕妇第二产程时间(37.0±10.2)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5 min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镇痛在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中的效果显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0~1岁幼儿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0~1岁幼儿感染性疾病检验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患儿分为病毒感染组、细菌感染组及非感染对照组,分别测定3组患儿治疗前后的hs-CRP水平并统计3组患儿的阳性率,根据检查结果分析hs-CRP在3组患儿中的水平表现;结果:细菌感染组在治疗前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P< 0.05),病毒感染组在治疗前的hs-CRP水平比对照组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治疗后的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在治疗前的阳性率为100.0%,病毒感染组在治疗前的阳性率为37.5%,对照组在治疗前的阳性率为0.0%,细菌感染组的阳性率明显大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病毒感染组的阳性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菌感染的患儿在hs-CRP水平上均表现为升高,阳性率为100.0%,病毒感染的患儿在hs-CRP水平表现为或许升高,临床上应结合其他检查结果来判定患儿是否被感染,非感染的患儿其hs-CRP水平表现为正常.

    作者:邓淑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生活方式改变对血脂异常人群干预价值

    目的:探索改变生活方式对血脂异常人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韶关市浈江区风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0例血脂异常的居民,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干预前后分别向干预组和对照组发放相同的生活方式自评量表,并于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末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进行对比.结果:干预组干预后比干预前生活方式得到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时间段内生活方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的TC、TG、HDL-C和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TC、TG、LDL-C的水平均低于干预前,而HDL-C的水平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活方式的改变可以改善血脂异常人群的血脂水平.

    作者:周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疏血通注射液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颈动脉内中膜、CRP及HCY的影响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及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探讨其治疗TIA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80例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湛江市第一中医医院内五科住院诊断为TIA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疏血通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HCY、CRP等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HCY、CRP等指标没有差别;治疗后,两组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HCY、CRP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HCY、CRP等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TIA患者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改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降低HCY、CRP水平等因素有关.

    作者:张钟少;王雷;邝素雅;杨景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老年胆总管结石108例手术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胆总管结石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梁平县人民医院2013年1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108例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54例,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胆总管取石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49.82±7.91)min、出血量(50.37±6.83)mL、切口长度(1.75±0.62)cm以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12.71±3.35)h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9%低于对照组9.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老年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治疗中,合理选择手术治疗方法,在提高治疗有效率和预防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腹腔镜胆总管取石术的应用效果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办法.

    作者:虞尚明;廖志军;周秘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对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以下称上感)患者采用不同的抗病毒药物治疗,分析不同药物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韶关市中医院2012年3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86例上感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62例,分别采用热毒宁注射液、炎琥宁注射剂、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对3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相比较炎琥宁组与痰热清组而言,热毒宁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较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3组患者在退热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热毒宁组未出现毒副作用,痰热清组及炎琥宁组各有1例患者出现皮疹,经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临床上运用热毒宁注射液对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治疗,不仅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疗效,且无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

    作者:刘守祥;骆小航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应用于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肾内科就诊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80例,按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血液透析,观察组患者使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过程观察并记录患者血液中血尿素氮、肌酐、血清肌酸酐和尿蛋白等指标,以及中毒到治疗时间情况、住院平均时间和肾功能恢复需要的时间.结果: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0.0%(36/40)和72.5%(29/40),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指标方面,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液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时间方面,两组患者在中毒到治疗时间和住院平均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肾功能恢复需要时间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应用于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指标,临床疗效显著,且患者肾功能恢复较快.

    作者:梁理玄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氨溴索联合痰热清注射液对COPD加重期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氨溴索联合痰热清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加重期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大埔县人民医院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COPD加重期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氨溴索治疗,并辅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两组治疗前后的二氧化碳结合力和血氧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二氧化碳结合力和血氧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二氧化碳结合力和血氧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溴索联合痰热清注射液对COPD加重期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黄森昌;姜仁早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中经阴道试产的分娩镇痛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分娩镇痛在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中经阴道试产的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江门市新会区妇女儿童医院妇产科收治的80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中经阴道试产产妇,将上述孕妇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分为两组,对照组孕妇正常阴道分娩,观察组孕妇接受经阴道试产分娩镇痛,比较两组孕妇的试产成功率、分娩时间、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指标.结果:(1)两组孕妇产后出血、第三产程时间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试产成功率(92.5%)显著高于对照组孕妇试产成功率(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第二产程时间(27.5±8.9)min显著低于对照组孕妇第二产程时间(37.0±10.2)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5 min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镇痛在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中的效果显著.

    作者:杨桂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预见性护理措施对下肢多发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影响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措施对下肢多发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5年12月中山市三乡医院收治的80例下肢多发骨折患者,将采取常规护理的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的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周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住院时间、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术前两组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均降低,且观察组数值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下肢多发骨折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能够降低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许朋;易云峰;贾春媛;覃飞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左氧氟沙星与银花泌炎灵对女性下尿路感染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与银花泌炎灵对女性下尿路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广州新海医院2016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单纯下尿路感染女性患者18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银花泌炎灵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症状消除时间与治疗后尿液中白细胞数量下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与银花泌炎灵联合治疗女性下尿路感染的效果显著,并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

    作者:赵婧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泮托拉唑抑制胃溃疡胃酸分泌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抑制胃溃疡胃酸分泌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从而提高第三代质子泵抑制剂的临床应用水平.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中山市东凤人民医院120例使用泮托拉唑的患者,观察药物抑制胃溃疡胃酸的分泌情况,及治疗后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泮托拉唑的治愈率为72.5%,临床有效率为85.8%,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腹胀、嗳气、反酸等症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仅为2%,老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长期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2%.结论:泮托拉唑可安全高效抑制胃酸的分泌,缓解临床症状,健全的风险评估管理体系可安全有效的使用药物.

    作者:曾文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一次法根管治疗牙髓炎的术后急症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一次法根管治疗牙髓炎的术后急症发生率以及影响因素.方法:随机将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入选的80例牙髓炎患者分为A1组(K锉一次法根管治疗)、A2组(K锉多次法根管治疗)、B1组(手用ProTaper一次法根管治疗)、B2组(手用ProTaper多次法根管治疗),各20例.比较各组术后急症发生率,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回归性分析.结果:A1组和B1组疼痛发生率的差异比较、A2组和B2组疼痛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1与A2组患者疼痛发生率和B1与B2组患者疼痛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性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急症发生的因素包括根管治疗次数和填充结果.结论:牙髓炎患者采用手用ProTaper一次法根管进行治疗,术后急症发生率有效降低;同时应注意根管治疗次数和填充结果等影响因素,确保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并避免术后急症的发生.

    作者:吴婷婷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早产儿微量喂养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早产儿微量喂养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7月在东莞市厚街医院出生的8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早产儿实施常规喂养护理,观察组早产儿实施微量喂养护理,观察两组早产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和对照组早产儿喂养过程中的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7.5%和2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的静脉营养时间较对照组短,到达足量喂养的时间较对照组早,其母亲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产儿实施微量喂养护理,可有效提高早产儿的喂养耐受性,促进早产儿健康成长.

    作者:杨丽娟;许春华;沈亦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对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治疗中的实际效果.方法:选择高州市人民医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治疗的70例患者,通过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传统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展开护理干预,后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并将结果和患者入院前的状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在采用护理干预的方式前,两组患者在头晕方面的频率以及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在频率及时间方面有了一定的改善,尤其是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明显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患者的反馈,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达到95%,而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护理干预的方式,能大大改善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的症状.

    作者:张玉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睡眠障碍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脑血管病人进行介入治疗以后,发生睡眠障碍的主要原因与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汕头市中心医院行介入治疗的80例脑血管患者,将所选患者根据护理方式差异分为干预组与参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的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睡眠的质量、入睡的时间、睡眠的时间以及睡眠的效率明显比参照组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血管并患者进行介入手术治疗以后,对患者行优质护理,可以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成功率,改善患者睡眠的质量.

    作者:黄桂琴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紫金县蓝塘中心卫生院收治的萎缩性胃炎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给予对照组口服法莫替丁分散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并在结束治疗40 d后对患者行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检测,对比两组患者Hp转阴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0%、72.5%,观察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22.5%,观察组不良发应发生率显著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p转阴率87.5%显著高于对照组(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用药方案在萎缩性胃炎临床治疗中取得理想的疗效,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清除Hp,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邓晋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剖宫产术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82例分娩方式探讨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总结处理经验.方法:以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重庆市渝北区妇幼保健院处理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82例,据产妇及其家属的意愿,结合随机对照分组分为阴道分娩组(n=34)、剖宫产术组(n=48),对比相关指标.结果:阴道分娩成功率58.82%(20/34);阴道分娩组成功亚组新生儿Apgar 5min评分高于剖宫产术组、失败亚组,住院时间、花费、产后2h出血量、产后2~24h出血量低于剖宫产术组与失败组,阴道分娩失败亚组产后2~24h出血量高于剖宫产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术组早吸乳率52.09%(25/48)低于阴道分娩组旱吸允率85.29%(29/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的适应证条件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VBAC)是可行的.

    作者:叶义碧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EB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EB病毒感染的疗效,以期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以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治疗的8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应用抗病毒药物更昔洛韦+中药清热解毒汤治疗,对照组应用抗病毒药物更昔洛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退热、咽痛消失、肝脾淋巴结肿大消失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退热时间为(3.0±0.9)d、咽痛消失时间为(3.2±1.1)d、淋巴结肿大消失时间为(7.3±2.4)d,肝脾肿大消失时间为(5.7±2.4)d,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发生2例胃肠道反应,对照组发生3例胃肠道反应,均给予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EB病毒感染疗效较佳,具有起效快、疗效安全可靠等优点.

    作者:韩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重庆市万州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2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依就诊时间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予以红霉素治疗,观察组予以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胸部X片恢复正常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总有效率等指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应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中可以明显改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成桂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持续性与间歇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衰竭效果对比

    目的:探索持续性和间歇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衰竭的效果.方法:在茂名市人民医院2012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中随机选出98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入到观察组和对照组中,观察组50例患者采用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照组48例患者采用间歇性血液净化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存活率94%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9.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低血压发生率6.38%低于对照组的21.05%,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 h后,观察组患者的血肌酐(Scr)、谷草转氨酶(AST)、淀粉酶(AMS)、脂多糖(LPS)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衰竭的治疗中采用持续性血液净化技术治疗效果确切,有助于提高抢救效果,改善患者的肾功能.

    作者:刘琴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