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儿童睡眠结构的影响

李正民;梁志洪;梁珍蝉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睡眠呼吸监测仪, 儿童
摘要: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儿童睡眠结构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一共收治12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儿,另外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120例,采用睡眠呼吸监测仪器对患儿夜间睡眠情况进行持续的监测和记录,比较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儿和正常儿童的睡眠结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睡眠Ⅰ期明显更高,睡眠Ⅱ期、慢波睡眠(SWS)、快动眼睡眠(REM)明显更少,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儿童的睡眠结构产生负面的影响,导致儿童睡眠结构紊乱,表现为睡眠时频繁唤醒、睡眠变浅、片段化,是导致儿童学习困难和智力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孟鲁司特钠和富马酸酮替酚片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观察

    目的:对比研究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中应用孟鲁司特钠与富马酸酮替酚片的实际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选取中山市坦背医院2014年8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60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使用孟鲁司特钠与富马酸酮替芬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症状缓解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咳嗽缓解时间是(3.9±1.4)d,住院时间是(5.2±2.3)d,对照组咳嗽缓解时间是(5.7±1.3)d,住院时间是(7.4±2.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是93.4%,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6.6%,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是73.3%,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2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中,与富马酸酮替酚片比较,孟鲁司特钠的疗效更佳,能够有效地改善患儿的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其治疗时间,且安全性强.

    作者:李晓;周春菊;邓艳尼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手外伤患者疼痛护理观察

    目的:系统地研究在手外伤患者中应用疼痛护理干预的实际效果,为临床护理手外伤患者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选取韶关市铁路医院2014年8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90例手外伤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应用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止痛药物使用率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3.2±1.2)分,止痛药物使用率13.3%,满意度93.3%,对照组疼痛评分(5.7±1.5)分,止痛药物使用率37.8%,满意度77.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外伤患者中应用疼痛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彭丽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全程无缝隙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用于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在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出87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全程无缝隙手术室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的应激反应指标(心率、舒张压、收缩压、皮质醇)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全程无缝隙护理有助于减轻手术应激反应,促进患者术后的早日康复,且有助于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作者:李悄媛;钟晓红;苏婷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替吉奥治疗胃癌末期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胃癌末期患者应用替吉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江门市新会区新会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胃癌末期患者60例,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利用常规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选择替吉奥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56.67%(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疾病进展时间(TTP)以及中位生存时间(MST)均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吉奥治疗胃癌末期临床疗效明显,安全性有保证.

    作者:潘岐作;陈昌南;林云笑;陈婵娟;钟文杰;谢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预防超低出生体质量儿拔管失败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预防超低出生体质量儿拔管失败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梅州市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超低出生体质量儿36例的病历资料,患儿生后均经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撤机拔管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6例,采取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NCPAP),观察组20例,采取湿化高流量经鼻导管通气治疗(HHFNC),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7d内拔管失败率、并发症发生率及通气治疗时间.结果:两组患儿治疗7d内拔管失败率、通气治疗时间及肺气漏、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鼻损伤、腹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能有效预防超低出生体质量儿拔管失败,同时降低鼻损伤、腹胀发生率,提高患儿舒适感.

    作者:潘健崧;陈宏香;温园香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依那西普联合骨瓜提取物对老年类风湿关节炎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依那西普联合骨瓜提取物对老年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90例RA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单纯给予骨瓜提取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那西普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对患者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关节功能JOA(82.7±4.5)分较对照组(76.8±5.5)分显著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不良反应率4.44%较对照组17.18%明显较低,QOL(87.2±5.3)分较对照组(78.8±5.7)分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MTX联合骨瓜提取物能有效改善RA患者的关节功能,减少不良反应症状的发生和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永丰;郭晓鹏;尚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早期营养支持对82例脑卒中营养风险患者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对脑卒中营养风险患者实施早期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1月在佛山市南海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营养风险患者82例,随机平均分成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另外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营养支持,观察组对患者实施早期营养支持,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变化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IgA、Hb、ALB指标结果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76%,对照组并发症为24.39%.结论:早期营养支持应用于脑卒中营养风险患者中能够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梁永祥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微信和电话随访对哮喘出院患儿延续护理的效果

    目的:探讨运用微信和电话随访对哮喘出院患儿行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在罗定市妇幼保健院的哮喘患儿140例,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观察组哮喘出院患儿在常规出院健康宣教的基础上由延续护理小组利用微信平台对出院患儿进行延续护理,并根据患儿情况进行电话随访.对照组采用原来的出院健康宣教.随访跟踪1年后,观察并分析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家长对哮喘病健康相关知识基本了解,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哮喘患儿发病次数和住院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微信和电话随访的延续护理对哮喘患儿效果显著,患儿家长对哮喘病健康相关知识基本了解,明显减少哮喘患儿发病次数和住院次数,提高哮喘患儿的生存质量.

    作者:彭间英;覃雪玲;梁凤华;黄彬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冷盐水灌注导管消融心外膜旁道1例

    目的:讨论心外膜旁道的体表心电图定位及解剖特点.方法:对1例有明确心动过速病史,曾行射频消融治疗但复发的女性患者行心脏电生理检查,常规放置冠状窦电极、希氏束电极,行心房、心室程序刺激.电生理检查证实该心动过速为左侧房室旁道介导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心内膜电激动标测提示心动过速时冠状静脉窦A波呈偏心性传导,CS7-8处A波相对较早,但VA不融合,大头消融电极导管经穿间隔途径在二尖瓣瓣上心内膜面标测,靶点均不理想且试消融无效.结果:窦性心律下,大头消融电极于冠状静脉窦心中静脉内标测到旁道电位,局部微调大头消融电极即可阻断旁道前传,心动过速或心室起搏时在该处可标测到A波早,试放电消融成功.结论:心外膜显性旁道根据体表心电图可大致预测其位置,其电生理特点主要与其特殊解剖有关.

    作者:韩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母婴同室新生儿共同参与护理模式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2015年10月至2015年12月在垫江县人民医院分娩的产妇2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应用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完成护理,护理人员通过无菌操作规范、全程观察指导等多项措施指导产妇共同参与到新生儿的护理过程中来,于产妇出院时评估产妇母亲角色的适应程度,测定产妇新生儿护理能力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新生儿护理能力掌握程度(95.5%)与对照组(74.5%)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角色适应程度(94.5%)高于对照组(7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能有效提升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产妇的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程度,促使产妇快速适应自身角色.

    作者:杨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葛根芩连汤联合仙桔汤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葛根芩连汤联合仙桔汤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汕尾市城区东涌镇卫生院收治的60例慢性结肠炎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柳氮磺砒啶肠溶片和诺氟沙星胶囊,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葛根芩连汤与仙桔汤.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用药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显著高于观察组的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联合仙桔汤治疗慢性结肠炎效果满意,安全性较高.

    作者:刘志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穴位自血疗法结合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穴位自血疗法结合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6月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慢性荨麻疹患者75例.药物组采取氯雷他定片治疗;药物+自血组采取穴位自血疗法结合氯雷他定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慢性荨麻疹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风团数量和瘙痒评分.结果:药物+自血组患者慢性荨麻疹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比药物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风团数量和瘙痒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自血组治疗后风团数量和瘙痒评分显著比药物组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自血疗法结合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确切,改善临床症状,促进风团消退.

    作者:王友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小儿神经相关性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体会

    目的:探析小儿神经相关性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娄底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32例小儿神经相关性心血管疾病患儿,所有患儿均行相关检查,并给予心理干预与药物治疗.结果:本组患儿临床上均表现出呼吸困难、胸闷憋气的症状,胸透与心脏彩超均提示正常,大部分患儿的儿茶酚胺偏高,少数患儿出现胸部、心区疼痛、心率异常、血压异常、电解质紊乱、乳酸脱氢酶偏高、磷酸肌酸激酶偏高、同功酶偏高等症状;经心理干预与药物治疗后,所有患儿均治愈,无并发症发生,临床疗效满意.结论:小儿神经相关性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呼吸困难、胸闷憋气等,根据临床症状与相关检查可作出明确诊断,给予心理干预与药物治疗可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罗付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全科模式下健康管理干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在社区全科模式下行健康管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社区全科模式健康管理法,比较两组患者经过干预后对糖尿病知识的认知度、血糖水平与护理满意度.结果:(1)与对照组(发病原因41.67%、临床症状50.00%、诊断标准33.33%、高危因素50.00%、并发症58.33%、低血糖反应50.00%)比较,观察组经过干预后对糖尿病知识的认知度(发病原因91.67%、临床症状93.33%、诊断标准83.33%、高危因素88.33%、并发症93.33%、低血糖反应91.67%)均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对照组75%对比,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5%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在社区全科模式下行健康管理干预的效果显著,有效地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识度,提高护理满意率,并且有利于患者对血糖的监控,从而促进血糖水平降低.

    作者:罗琼花;姜浩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子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引产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子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孕妇,共50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引产方法,观察组采用子宫颈扩张球囊方法进行引产.观察和比较两组孕妇宫颈成熟度和剖宫产率.结果:与治疗前对比,观察组治疗后宫颈成熟度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后宫颈成熟度明显更高,剖宫产率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引产中的应用显著,能够有效地促进妊娠晚期孕妇宫颈成熟,有利于减少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的成功率.

    作者:吴雄辉;陈丽娟;莫菊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接受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怀集县人民医院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90例,根据简单随机化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接受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45例则接受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两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经相关治疗后的血压、胆固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治疗后的血脂水平、炎症因子水平以及疗效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均未出现病情恶化的情况以及严重不良反应的情况(P>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显著,可较好改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振锋;温天盛;文穗美;陈学锋;汪克林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彩超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彩超在评估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柳州市中医院于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58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均接受超声检查,评估病患瘘口处血流量、桡动脉内径、头静脉内径、吻合口内径指标.结果:在58例患者中,有56例病患的动静脉内瘘可正常使用,内瘘通畅情况良好,比例为96.55%,有2例转为腹膜透析,比例为3.45%.就患者的血管狭窄情况而言,有9例出现不同程度狭窄,动脉狭窄、瘘口狭窄、内瘘吻合口后静脉段狭窄分别为1例、4例、4例.血管狭窄患者的动脉收缩期大血液速度、舒张末小流速及瘘口处血流量比无血管狭窄患者小,RI、PI指标比无血管狭窄患者高,(P<0.05).结论:彩超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成熟前后的检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对内瘘血管通路进行有效监测.

    作者:韦艳华;李红波;韦小葵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倍他乐克治疗心肌梗死患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评价

    目的:探讨倍他乐克治疗心肌梗死患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在广州市荔湾区人民医院进行心肌梗死治疗的52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26例(倍他乐克治疗)和对照组26例(常规治疗),对比分析其治疗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8.46%,且观察组患者在治疗第12周和第24周时二次发病住院率和死亡率方面均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在治疗效果、二次发病住院率和死亡率方面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倍他乐克院外治疗心肌梗安全有效.

    作者:张国祥;吴汉亮;黄淑清;张秋丽;钱永健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对比观察

    目的: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重庆市万州区人民医院自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阑尾炎患者88例,依据患者来院先后顺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阑尾炎患者例数为44例.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患者设为观察组,接受开腹阑尾切除术的患者设为参照组,后将两组阑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和参照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手术用时、住院天数短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较比参照组也明显较少,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同参照组进行对比可知,观察组明显较高,且术后并发症同参照组进行统计可知,观察组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阑尾炎治疗中应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效果理想.

    作者:舒德昌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MSCT增强扫描对肝镰状韧带旁假性病灶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肝镰状韧带旁假性病灶的MSCT表现特征及鉴别诊断,提高该病变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6年12月潮州市潮安区人民医院收治的35例已检出肝镰状韧带旁假性病灶,观察病灶边缘、形态及增强各期表现.结果:在检出的35个病例中,有3例病灶位于肝左外叶,其余32例位于肝左内叶,其中1例有二个病灶,其余均为单发病灶.病灶多呈小条片状,为22例,小类圆形6例,不规则形7例.大病灶约12mm×11 mm,小病灶4mm×3mm.病灶密度均匀,无明显占位效应.其中33例在平扫时呈低密度度,计算机断层扫描(CT)值25~38 Hu,2例平扫呈等密度未见显示,为腹部常规增强扫描时检出.结论:肝镰状韧带旁假性病灶发生部位特殊,增强扫描门脉期几乎均呈低密度,界限清,在平扫及动脉期、延时期呈等或稍低密度,根据前述表现,通常可以做出诊断.

    作者:黄少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