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熊去氧胆酸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70例总结

石群英

关键词:妊娠期内肝胆汁淤积症, 熊去氧胆酸, 腺苷蛋氨酸
摘要:目的:探讨对妊娠期内肝胆汁淤积症患者实施治疗时联合应用熊去氧胆酸、腺苷蛋氨酸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70例在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妊娠期内肝胆汁淤积症患者随机分成两个组,接受熊去氧胆酸、腺苷蛋氨酸治疗的37例为联合组,单独接受熊去氧胆酸治疗的33例为单药组,观察比对两组临床有效性.结果:治疗后,联合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明显较单药组低,且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7.3%,相较于单药组的78.8%明显较高,联合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则明显较单药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内肝胆汁淤积症患者实施治疗时,联合应用熊去氧胆酸与腺苷蛋氨酸可提高治疗效果,进而有效改善妊娠结局.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脑梗死不同病因分型与胱抑素C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究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病因分型与胱抑素C水平的关系.方法:以中山市南区医院2013年3月1日至2016年2月28日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根据CISS分型分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与其他原因致脑梗死2组,以50例健康的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胶体乳增强免疫投射比浊法测定血清中胱抑素C含量.分析急性脑梗死CISS分型与胱抑素C含量的关系.结果:脑梗死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志愿者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CISS分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组胱抑素C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原因致脑梗塞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胱抑素C含量可能与急性脑梗死有重要关系,对临床检测有指导意义,特别是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中的表现更为明显.

    作者:曾碧菲;吴素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养胃消瘀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环氧酶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养胃消瘀汤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环氧酶(COX)的影响.方法:选取茂名石化医院从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共计4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胃复春片治疗,治疗组给予养胃消瘀汤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OX蛋白表达积分的变化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COX-1表达积分与COX-2表达积分经对比得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COX-2蛋白表达积分比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其中治疗组COX-2蛋白表达积分下降幅度比对照组COX-2蛋白表达积分下降幅度明显;治疗纽患者经养胃消淤汤治疗后显示COX-1表达积分较治疗前有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胃消瘀汤能有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

    作者:吴红苗;缪新;杨军强;李可上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妊娠期妇女膳食营养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析妊娠结局与妊娠期妇女营养及膳食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惠州市博罗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收治的200例妊娠期妇女,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其中膳食均衡的100例孕产妇为观察组,而膳食不均的100例孕产妇为对照组,运用营养评定、膳食调查以及妊娠妇女健康问卷,对妊娠中晚期妊娠结局进行追踪随访,对两组的妊娠结局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早孕反应、营养素补充、三餐结构、孕期营养宣教、偏食以及孕期体质量指数是影响妊娠膳食合理营养的重要因素;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低,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的妊娠结局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膳食及营养不均是影响妊娠结局的一个重要因素,妊娠期重视营养指导,能够使母婴健康水平提高,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宋莉;杨春霞;朱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气压治疗对预防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和探索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气压治疗在预防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妇科恶性肿瘤实施经腹、经腹腔镜手术术后病人共180例,分A组、B组、C组.A组60例未采用预防血栓措施;B组60例采用气压治疗;C组60例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气压治疗.对比观察3组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包括下肢肿胀、下肢疼痛、下肢血管彩色多谱勒测定血流速度、血栓形成,及对比3组术后3d、5d血清学指标,包括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PT).结果:A组DVT发生率3.33%,B组1.67%,C组0%;C组患者术后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和凝血酶原时间等血清指标明显优于A和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气压治疗的施行,能够明显降低妇科肿瘤术后下DVT的发生率,提高整体治疗和护理效果.

    作者:周小燕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粗针穿刺活检的临床诊断效果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行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中山市陈星海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6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分成两组,粗针组28例行超声引导下粗针活检穿刺检查,细针组32例于超声引导下行细针吸取检查,回顾分析两组检查过程与结果.结果:粗针组诊断准确率是96.4%,与细针组的84.4.%比对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穿刺成功率、穿刺并发症发生率比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结节进行诊断时,于超声引导下行粗针穿刺活检诊断准确率、穿刺成功率较高,且并发症少.

    作者:刘裕;熊晓慧;张文娟;蔡雪;吴仁;林旋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新型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新型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璧山区中医院收治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在护理中采用新型护理管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是98.0%,而对照组是82.0%,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新型护理管理模式,可以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明显.

    作者:张定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肺结核患者临床护理中细节管理模式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在肺结核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细节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平顶山市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120例肺结核患者,并将患者随机分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细节管理的临床护理,而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临床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护理质量主要采用护理技能、护理态度以及护理人员的文书工作等3个方面来评判,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技能得分(9.87±0.5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51±0.56)分;护理态度(9.88±0.7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91±0.46)分;护理人员的文书工作得分(9.85±0.5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9.00±0.35)分,由此可见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较对照组而言有明显的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由对照组的81.67%提升为9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结核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实施相应的细节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从而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朱可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在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独山县中医院在2014年4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4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应用泮托拉唑进行治疗,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应用康复新液进行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而B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率明显比A组少,对两组患者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患者,使用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进行治疗,具有较为明显疗效.整体不良反应率低.

    作者:陈光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优质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作用与意义.方法:选取汕头市金平区中医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所收治骨科术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情况.比较组间差异.结果:(1)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服务态度满意度为94.5%、工作能力满意度为96.4%、沟通能力满意度为92.7%、病房管理能力满意度为94.5%,其护理满意度为94.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6.4%、70.1%、67.3%、63.6%及护理满意度6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低危例数51例、危险3例,其预防有效率为98.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35例、6例及7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骨科术后患者护理中,可以拉近护患关系,提高治疗依从性,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

    作者:李建陆;陈国胜;马剑玲;彭华;罗泽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信息系统支持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转运体会

    目的:探讨在信息系统支持下转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可行性.方法:分析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市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在新的救治流程下从外院转运325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2015年同期转运病例作为对比,总结操作流程、转运方法及术前护理.结果:323例患者被成功救治,新救治流程平均首次医疗接触(FMC) 进门时间为(41.5±14.0)min;而实施前平均FMC进门时间为(82.0±15.0)min,抢救时间缩短约41 min.结论:信息系统支持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救治是可行的,并可缩短抢救时间,但需要对转运医师和急救护士进行严格的培训.

    作者:魏见娣;李云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重型颅脑外伤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持续腰大池引流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外伤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持续腰大池引流疗效观察.方法:选取韶关市始兴县人民医院2014年5月至2016年8月76例重型颅脑外伤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开颅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通过持续腰大池引流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对比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脑血管痉挛、脑积水、脑梗死、癫痫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继发颅内感染的几率比对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的预后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重型颅脑外伤并蛛网膜下腔出血通过持续腰大池引流能够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与致残率,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提高预后,但同时也可能引发继发性颅内感染,因此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作者:邓国志;徐孝其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儿童保健系统管理更新模式临床探讨

    目的:探究给予儿童神经行为发育监测和早期教育等保健系统管理模式更新对儿童保健系统管理模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128例儿童保健系统中的同龄儿童,其中有A1组32例正常新生儿给予传统模式,A2组32例正常新生儿给予新模式.B1组32例高危新生儿给予传统模式,B2组32例高危新生儿给予新模式.在4组儿童3个月、6个月和1岁时用Ucscll婴幼儿发育量表对儿童的大运动、精细运动、应物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人能力等项目进行测评.结果:B2高危新模式组经过1年的治疗后,其大运动、精细运动、应物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人能力等项目均达到正常新生儿同等发育水平.且1年后A2组儿童的5个能区DQ的得分明显高出A1组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儿童保健体系进行神经行为发育监测和早期教育干预等保健体系的更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婴幼儿智力以及各项自身能力的发育,对儿童未来早期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作者:张春燕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奥氮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探讨奥氮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月重庆市建设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奥氮平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NSS总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病理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奥氮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并且改良后的无抽搐电休克疗法安全性较高,联合奥氮平应用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曾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间苯三酚联合丙泊酚麻醉用于初次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104例早孕要求通过无病人工流产终止妊娠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2例,采用丙泊酚1.5 ~ 2.5 mg·kg 1麻醉诱导,术中丙泊酚麻醉维持,观察组5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给予间苯三酚,即麻醉诱导前10min,静脉注射间苯三酚80 mg.结果:观察丙泊酚总剂量、手术时间、疼痛评分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苯三酚与丙泊酚配伍用于初次无痛人工流产术效果好,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

    作者:唐丽艳;林丹;谢秀芬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评价

    目的:分析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广东财经大学门诊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收治时间在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将两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后的舒张压和收缩压以及总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7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舒张压和收缩压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不仅能提高老年患者的总有效率,还能降低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指标,维持其血压平稳.

    作者:蔡康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动态心电图检查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检查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洛阳东方医院收治的124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心电图检查,观察组患者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查检出SMI率为96.8%,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的检出率79.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能够进一步提高检出率.

    作者:唐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布地奈德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治疗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用布地奈德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博罗县妇幼保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110例,利用数字随机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两组患儿均使用抗感染和对症治疗等一般治疗,对照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布地奈德联合硫酸特布他林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惠儿临床症状控制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纽治疗总有效率为78.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患儿症状控制情况较对照组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用布地奈德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提升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并有效控制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很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慧青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皮质类甾醇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COPD在基层医院的应用

    目的:探讨皮质类甾醇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中心卫生院确诊治疗的COPD患者180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联合组和他林组,每组9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吸氧、机械通气、抗菌药物、口服糖皮质激素等治疗,他林组患者给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每次4mg,每日2次)治疗,联合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每次100 μg,每日2次)治疗,统计分析所有患者疗效、治疗前后l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呼气容积(FEV)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他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FEV1、FEV、FEV1/FEV水平明显高于他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质类甾醇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可有效提高COPD患者的治疗疗效,及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作者:冯杰麟;邹晓荣;周国荣;周斌;刘玉娴;陈秀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根治性放疗后局部复发的食管癌再程放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根治性放疗后局部复发的食管癌再程放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收的90例根治性放疗后复发的食管癌患者,实施再程放疗,每次1.8 ~ 2.0 Gy,每周5次.照射剂量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而定.总剂量为45 ~ 60 Gy.结果:84例患者顺利完成治疗,完全缓解(CR)16例,部分缓解(PR) 54例,疾病稳定(SD) 14例.Ⅱ级放射性食管炎者36例,Ⅲ级放射性食管炎者4例.14例为Ⅱ级放射性肺炎,2例为Ⅲ级放射性肺炎.死亡74例,10例病患在治疗后3个月发生食管穿孔,5个月后病死.6例因全身恶化.2例在接受治疗后因肺部出血病死,病死于肺部感染者共计6例,心衰8例,呼吸衰竭10例.内科合并症为12例.恶性病变20例.患者的1年和2年生存率为40%和18%.CR者生存时间均在2年以上,1年和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放疗后复发食管癌患者,实施再程放疗技术,可全面改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生活品质,近期效果较好,远期治疗结果尚待进一步探析.

    作者:王志伟;侯欣;时磊;谢萱虎;孙萍;段永建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热毒宁注射液对外感风热证患者TNF-α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对外感风热证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中医症候影响.方法:将160例外感风热证患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与对照80例,观察组予常规西药加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予常规西药加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各组均治疗3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水平及中医症候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在降低TNF-α水平、改善中医症候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西药治疗加用热毒宁注射液能提高外感风热证患者临床疗效.

    作者:叶雨华;何雄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