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应炎;潘佩光;周俊亮;邵卫华;严恒
目的:研究一体化护理在改善剖宫产产妇产后心理状态与角色转换中的效果.方法:从2014年5月到2016年4月间于中山市三乡医院做剖宫产手术的患者中随机选择142例,依据不同的护理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一体化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评分及角色转换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产妇心理自评量表评分差异与角色转换情况的差异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产妇心理自评量表评分情况要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产妇对转换母亲角色的整体适应率98.6%要显著比对照组84.5%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体化护理用于改善剖宫产产妇产后心理状态与角色转换的效果很好,可使其完成对母亲角色的转变,有助于其生理与心理上的改善.
作者:黄东英;黄菊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问题式学习(PBL)结合模拟病人教学在妇产科带教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佛山市南海区第五人民医院实习的医学生共30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人.观察组采用PBL结合模拟病人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问题式见习教学模式,对比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学习效率、自主学习能力、见习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结合模拟病人教学在妇产科带教中有良好的效果,可以提高学生的临床应变能力与实践能力,保证教学质量.
作者:张萍;曹惠桃;陶瑞环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和总结白血病化疗后肛周感染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建立参照组与人文组,时间范围是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每组入选31例存在肛周感染的白血病患者.两组患者均进行肛周感染常规护理.人文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人文关怀.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人文组的白血病患者肛周感染的疗效有效率为96.8%,参照组的肛周感染疗效有效率为8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白血病患者护理的满意度为71.0%.人文组满意度为9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白血病化疗后肛周感染进行肛周常规护理和人文关怀后,患者肛周感染的疗效和满意度明显提高.
作者:龚琴英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舍曲林联合阿米替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麻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5年11月至2017年3月共3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配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阿米替林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舍曲林联合阿米替林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数字疼痛评分法(NPR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舍曲林联合阿米替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不仅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情况,同时也可能缓解患者疼痛程度.
作者:林涛;陈健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慢诱导联合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在超高龄患者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肇庆市怀集县人民医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全麻下择期胃肠道手术高龄患者60例,以随机分配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快诱导气管插管,观察组采用健忘镇痛慢诱导气官插管,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药物用量、术后躁动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诱导前比较,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均在诱导后降低,插管时与插管后3 min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观察组的MAP、HR比较,对照组患者的MAP、HR均在诱导后降低,插管时与插管后3 min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诱导联合BIS在超高龄患者全身麻醉中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安全性较高.
作者:何娟明;潘洁琼;邓慧聪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比较阴式子宫切除与腹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于罗定市妇幼保健院行子宫切除术患者94例,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经腹子宫切除术(TAH),25例;观察组行经阴道子宫切除术(TVH),69例.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及手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术后恢复时间如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6.82%<2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VH相比于TAH具有显著的微创优势,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避免外观瘢痕,提高手术安全性,但手术技能要求较高,术前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作者:陈禄英;侯雪梅;陈君;李俭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比较经外侧裂岛叶入路和经颞叶皮质入路治疗壳核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阳江市人民医院2011年3月至2016年12月共65例壳核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外侧裂岛叶入路治疗的方式,对照组采用经颞叶皮质入路治疗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血肿清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意识状态以及神经功能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外侧裂岛叶入路和经颞叶皮质入路均有着较明显的效果,但前者治疗优势更明显.
作者:杨金理;冯志铁;谭秀茹;曾昭明;黄开让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于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行ESD治疗的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期于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行ESD治疗的患者30例设为对照组,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禁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D的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干预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苏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分级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重庆市渝北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86例患者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围治疗期接受临床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围治疗期接受分级护理干预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护理人员工作情况.结果:治疗后护理组患者肺功能相关指标如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呼气1秒率(FEV1/FVC)、呼气峰值流速(PEFR)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患者治疗结束时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护理人员自觉工作量、工作强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分级护理干预不仅可辅助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可显著改善患者治疗期间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并可降低护理人员工作量以及工作强度.
作者:王春玲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两种不同放疗技术在靶区和危及器官上的剂量差异.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广东省中医院收治的Ⅲ期NSCLC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3D-CRT),观察组给予调强放疗(IMRT).对比两组靶区剂量分布情况与危及器官剂量学参数.结果:两组计划靶区剂量分布参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适形指数(CI)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异质性指数(HI)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脏V35、脊髓Dmean等剂量参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IMRT较3D-CRT有助于改善靶区适形度,控制危及器官上剂量,对正常组织进行有效保护,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张胜峰;王学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对臭氧联合射频热凝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来贵州省铜仁市南方医院接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9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3组,射频组给予射频热凝治疗,臭氧组给予臭氧注射治疗,联合组则使用臭氧联合射频治疗的方式.分别对3组患者在术后1周、3个月以及半年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联合组的患者在术后半年的优良率优于单纯进行射频热凝治疗以及臭氧注射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3组患者都没有出现不良的症状.结论:臭氧联合射频热凝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显著,且恢复快.
作者:王修怀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在脑外伤术后脑脊液漏伴颅内感染焦虑抑郁症治疗中有效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重庆市石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外伤术后脑脊液漏伴颅内感染焦虑抑郁症66例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首先予以常规治疗,即予以患者抗抑郁药物、脑循环改善药物及扩血管药物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予以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稀释头孢曲松经引流管进行鞘内注射;而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反复腰穿及稀释头孢曲松经引流管进行鞘内注射,观察结束后对比分析疗效.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较,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较短、感染控制时间明显较短、感染控制率明显较高、脑脊液漏治愈率明显较高、重残率明显较低、死亡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外伤术后脑脊液漏伴颅内感染焦虑抑郁症治疗中予以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与鞘内注射稀释头孢曲松经引流管联合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王冬;秦保平;唐权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补片植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在南海区第三人民医院外科手术治疗的100例腹股沟疝患者按数字分类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腹腔镜经腹腹膜前补片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中及术后各项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100%成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VAS疼痛评分、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暂时性感觉异常、感染、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 0.05);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均无复发病例.结论:腹腔镜经腹腹膜前补片植入术治疗腹股沟疝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患者痛苦小,术后恢复快.
作者:刘跟华;胡立春;熊建宁;柳进成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了解高尿酸血症伴2型糖尿病门诊患者常用降糖药物的种类和降糖治疗方案,为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析调查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确诊为高尿酸血症伴2型糖尿病患者的用药情况,统计分析降糖药物的使用及治疗方案.结果:112例患者中,单一药物使用率约为10.71%,胰岛素和格列奈类药物为主要单用药;大部分患者降糖治疗为2种药物及2种药物以上联合降糖(89.29%),双胍类+磺脲类为主导用药.结论:本院门诊高尿酸血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药物应用种类基本符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版),用药基本合理.
作者:黄亚彬;邓燕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不同妇幼保健模式在妇女保健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高明区人民医院收治2094例健康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常规保健组(n=1047)及联合保健组(n=1047),常规组采用常规保健,联合保健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施联合保健模式,对比两组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住院分娩补助率、叶酸补充率、保健满意度.结果:联合保健组的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住院分娩补助率、叶酸补充率、保健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保健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保健组的保健满意度为90.16%,常规保健组的保健满意度为79.75%,联合保健组明显高于常规保健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孕产妇保健方面,采用临床联合保健模式,能够明显改善妇幼保健水平,为孕产妇提供更高的医疗服务.
作者:谭雪玲;何惠英;梁丽娟;沈小洁;李冬玲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对外科腹外疝患者采用快速康复理念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始兴县人民医院2013年5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腹外疝患者60例,按入院时间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护理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快速康复理念护理措施.分析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住院时间(3.58±0.56)d、手术时间(40.25±10.00)min及排便时间(3.05±0.38)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组满意度(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不良反应率(5.00%)低于对照组(20.00%),并发症率(6.67%)低于对照组(13.33%),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理念护理应用于外科腹外疝患者中,可明显缩短患者康复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与治疗效果.
作者:谢建凤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茵芪肝复颗粒联合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和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肝病科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8例为临床研究资料,患者入院后编号,单号为对照组54例,双号为联合组54例.对照组进行抗病毒治疗,联合组进行茵芪肝复颗粒与抗病毒治疗.治疗6个月,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相较于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且联合组下降幅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均有明显上升,且联合组上升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茵肝复颗粒联合抗病毒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和脂代谢.
作者:朱幸仪;卢妤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根据不同的治疗药物,将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惠州市惠城区小金口人民医院收治的107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阿托伐他汀组(n=54)与辛伐他汀组(n=53),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绞痛的疼痛程度、持续时间、发作次数以及硝酸甘油用量、血清血脂变化情况.随访半年,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时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持续时间明显缩短、硝酸甘油用量及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组内比较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比治疗前下降明显、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比治疗前明显上升,上述血清血脂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两种药物在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治疗中均有明显效果,能够有效调节患者血脂水平.
作者:周朝伟;骆少团;陈瑞英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肇庆市中医院在2014年6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126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63例.为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西医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于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在治疗的时候,选择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可有效促使患者恢复,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
作者:李刚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研究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用于剖宫产出血防治的临床效果.方法:从病例库选取了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黔南州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200例产妇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100例(排除妊娠合并症之手术产病例),对照组单一使用缩宫素,观察组使用益母草注射液+缩宫素;持续观察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从手术中、术后2h、术后24h3个阶段进行观察,对比2组产妇的出血量情况.结果:本次对照组18例产后出血,观察组仅5例出血.手术中,对照组出血量(22.3±10.2)mL,观察组出血量(23.2±9.9)mL,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h,对照组出血量(70.2±28.6)mL,观察组出血量(35.2±14.4)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对照组出血量(379.6±182.5)mL,观察组出血量(273.3±116.2) 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一疗法用于剖宫产术后出血处理效果不理想,益母草注射液+缩宫素联合治疗效果更加优越,可全面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
作者:张毅娟;张津玮 刊期: 201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