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兵;陈永羲;敖立冬
目的:观察综合干预对围绝经期妇女临床症状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于海珠区妇幼保健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接受治疗的围绝经期妇女73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围绝经期妇女综合干预手段.观察干预前、后围绝经期妇女临床症状及心理状态.结果:干预后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库珀曼指数(KI)较干预前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强迫、抑郁、躯体化及社会关系等心理状态评分结果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手段的实施有助于缓解围绝经期妇女临床症状、改善心理状态,使其以良好的身心状态融入生活.
作者:朱秀彬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肺结核大咳血患者预后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平顶山市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100例肺结核大咳血患者,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预后情况、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以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0%)显著高于对照组(78.0%)(P< 0.05).观察组患者在卧床休息、疾病认知、遵医嘱、症状控制、生活方式等维度达标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6.0%)显著低于对照组(18.0%)(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对肺结核大咳血患者预后及依从性的影响显著.
作者:朱可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以伦教医院为研究对象,对其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抗生素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和规律作临床用药分析,提出降低本院抗生素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应对策略.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集的50例(其中2015年29例,2016年21例)抗生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近两年抗生素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和规律.结果:本院2015年至2016年抗生素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的是内科占42.0%,其次是外科占26.0%,妇产科和急诊科相当分别占12.0%,儿科少占8.0%;抗生素不良反应主要表现是在皮肤及其附件和消化系统,分别占比48.1%和29.6%;引起不良反应较多的抗生素主要有喹诺酮类、头孢类和大环内酯类,分别占比46.0%、22.0%和14.0%.结论:选用合适的抗生素、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选用正确的用法用量和给药疗程,根据临床应用指征合理联用抗生素,会大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
作者:黄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在冠心病患者中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化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根据治疗方案进行分组,其中观察组45例患者按照40 mg·d-1的高剂量使用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对照组45例患者按照20 mg·d-1的常规剂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三酰甘油(TG)、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中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差别不大,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近,在临床治疗中根据患者病情酌情选择使用剂量.
作者:吴博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比较超声刀与传统手术在开放性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阳江市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接受超声刀治疗,对照组患者实行传统手术,对两组患者肿瘤切除时间、切口长度、引流量、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肿瘤切除时间、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组的引流量和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0%)低于对照组(18.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超声刀治疗甲状腺肿瘤效果良好,能有效降低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黄小兵;陈永羲;敖立冬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高龄经产妇妊娠的临床情况.方法:随机选择中山市西区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分娩的高龄经产妇200例,根据是否参加规范性产前检查划分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产妇各100例,对两组妊娠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规范产检:初次产检均在孕12周以前建保健手册,孕中、晚期各产检2次以上,产检次数达到5次以上,对照组产检不规范;观察组平均子宫瘢痕厚度为(2.36±0.55)mm,对照组为(2.10±0.51)mm;观察组叶酸片补充率96%,唐氏综合症筛查率93%,地中海贫血筛查率92%,对照组分别为63%、23%、27%.观察组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胎位异常、巨大胎儿、低体质量儿、剖宫产率、产后出血、胎儿畸形等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高龄经产妇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必须做好围生期管理,以保障妊娠安全,减少剖宫产率.
作者:刘燕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单节段及双节段颈椎融合手术对颈椎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38例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的颈椎病患者,按照融合方式分为单节段组和双节段组两组,双节段组为18例行双节段融合术患者,单节段组为20例行单节段融合术患者,分别测量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随访18个月的颈椎前屈、后伸、左右转动及左右侧弯的活动度,并依据患者的X线片评价融合节段的融合率和有效率.结果:双节段组患者术后颈椎的6个方向的活动度均较术前有明显降低(P<0.05);单节段组患者术后颈椎的前屈、后伸和左右转动的活动度较术前有明显降低(P<0.05),但颈椎的左右侧弯较术前差异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双节段组患者颈椎6个方向的活动度降低幅度均较单节段组大,并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各项体征指标及颈椎6个方位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融合手术对颈椎病具有较好效果,但手术能够降低患者的颈椎活动度,其中双节段融合术对颈椎活动度的降低幅度比单节段融合术更明显.
作者:赖伟强;陈楚群;何信欢;黄启治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探讨中医熨烫疗法对于胃炎患者疼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间来东莞市清溪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胃炎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式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胃炎治疗,干预组患者在接受常规胃炎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中医熨烫疗法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胃炎疼痛缓解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5.00%,干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影响研究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各项体征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熨烫疗法对于胃炎患者的疼痛具有显著缓解效果.
作者:张泽松;梁永信;刘艳芬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手术的护理配合方式.方法:将2例腹股沟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为患儿实施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手术,并予以护理配合,记录患儿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儿手术治疗后,4~6h进食,1~2 d即出院,无并发症.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理想.结论:基于患儿的实际年龄、体型等,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发挥护理配合的价值,缩短患儿的术后生活质量恢复时间,减少患儿术后住院时间.
作者:陈应书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比较单侧及双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期间来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PVP的105例OVCF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A、B两组,A组50例行单侧PVP,B组55例行双侧PVP,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指标.结果: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骨水泥渗漏发生率均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脊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个月内,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后,B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及双侧PVP对治疗OVCF均具有良好疗效,但双侧PVP对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效果优于单侧PVP.
作者:赵迪;罗绍伟;陈舜亮;李文胜;胡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婴幼儿颅缝早闭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神经外科自2016年3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例颅缝早闭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采用颅缝再造或颅骨成形术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结果:患几术后1周左右测定颅内压,均有降低,复查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三维重建头颅,外观不同程度改善,目前均获得术后3~12个月的随访资料,临床症状、颅内压降低及头颅外形均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结论:在患儿可耐受的前提下,颅缝早闭应尽早手术,解除受压,改善外观,根据具体颅缝闭合情况行单纯颅缝再造术或颅骨成形手术均可达到较好的手术效果.
作者:李军亮;陈程;王方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心身整合行为技术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干预效果和作用机理.方法:在赤岗街道选取三个社区,其中两个社区开展心身整合干预为观察组,一个社区不做任何干预为对照组,干预10周后测定评估血压、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等指标.结果:观察组20例,对照组11例,观察组干预后较干预前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较对照组SBP与DBP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较对照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10周的心身整合行为干预对于社区高血压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且可能通过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等炎性因子而发挥作用.
作者:李伟;吴会东;田军章;徐炳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分析游离腕横纹复合组织瓣修复断指再植术后手指运动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东莞市沙田医院收治的断指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9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缩短指骨断指再植手术;治疗组实施吻合血管的离腕横纹复合组织瓣桥接修复创面,行无缩短断指再植术,断指再植术后2周成活后循序开始同样的被动功能锻炼、主动功能锻炼3个月,对比两组患指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随访3个月后,治疗组治疗优良率为92.30%,对照组治疗优良率为71.79%,治疗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游离腕横纹复合组织瓣修复缺损方式实施无缩短断指再植术,术后手指运动功能恢复效果比实施传统的缩短指骨断指再植手术更优.
作者:蓝国湖;许玉芸;郭顺锡;杨兴桃;陈明铮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半夏泻心汤与奥美拉唑联合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运用价值分析.方法:抽取2014年3月到2014年8月中山市三乡医院所收治的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联合组与常规组,常规组采取奥美拉唑药物治疗,联合组采取半夏泻心汤+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1年后疾病复发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96.7%)高于常规组(86.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1年后的复发率(6.7%)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1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患者采取半夏泻心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效果甚佳,且复发率低.
作者:夏云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总结分析T2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采用甲状腺全切术联合放射性碘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笔者整理的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80例T2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选择时间为2013年5月至2016年8月,按照随机分配方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甲状腺全切术,观察组采用甲状腺全切术联合放射性碘治疗方法,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相关指标.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治疗后的肝功能指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T2期分化型甲状腺癌在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基础上采用放射性碘治疗,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同时采用放射线碘治疗对患者的肝功能影响较小.
作者:杜玉晓;王军;陈炳强;刘克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治疗中益气养阴补肾方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中山市黄圃人民医院在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的治疗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予益气养阴补肾方,治疗后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神经功能恢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补肾方在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刘洋;潘远星;郑展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银翘散加减联合西药(多西环素或氯霉素)治疗恙虫病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清远市中医院自2010年9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18例辨证为风热犯卫证的恙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银翘散加减联合西药(多西环素或氯霉素)治疗.结果:18例患者全部治愈.其中联合多西环素组在症状缓解时间方面优于联合氯霉素组.结论:银翘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恙虫病疗效确切;其中,联合多西环素疗效可能更优,尤其在缓解症状时间方面.
作者:郑壁伟;李玉靖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出现感染性休克的多因素分析.方法:选取梅州市人民医院2014年11月至2017年2月共280例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其中出现12例感染性休克,分析多种因素对感染性休克的影响.结果:280例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共出现12例感染性休克,其中中段尿培养阳性者83例(29.64%),术前抗生素使用>3d者29例(34.94%).尿培养阳性患者中,革兰阴性菌感染68例(81.93%),革兰阳性菌12例(14.46%),混合菌群3例(3.61%).统计学分析显示,尿培养阳性以及抗生素使用≤3d与感染性休克的发生率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段尿培养阳性以及术前抗生素使用≤3d是经皮肾镜取石术后感染性休克的高危因素,尿路感染中革兰阴性菌是主要的致病菌群.在进行经皮肾镜取石术之前,要对患者进行中段尿细菌培养,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治疗>3d,从而降低感染性休克的发生率.
作者:钟凯华;刘思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膈下逐瘀汤加减配合耳穴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就诊于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南海妇产儿童医院妇科门诊主诉为痛经为主要症状的患者81例,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型,运用膈下逐瘀汤加减配合耳穴治疗.结果:81例痛经患者中显效51例,占62.96%;好转25例,占30.86%;无效5例,占6.17%,总有效率93.83%.结论:膈下逐瘀汤加减配合耳穴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疗效良好.
作者:潘晓微;蒲应炎;赖虹;余琳;欧宛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比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及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0VCF)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重庆市九龙坡区西南铝医院收治的择期OVCF患者作研究对象,入选对象60例,据入院顺序,结合患者的意愿,其中采用PVP治疗23例,采用PKP治疗37例,分别纳入PVP组、PKP组,比较两组的相关指标.结果:术后1周、术后1个月,PVP组、PKP组VAS评分低于术前,术后12个月高于术后1周,两组椎体前壁高度、椎体中部高度高于术前,Cobb角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PVP组VAS评分低于PKP组,PVP组骨水泥量(4.3±1.2)mL,高于PKP组(2.9±0.8)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水泥渗漏、相邻椎体再骨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患者住院费用(8425±1093)元,低于PKP组(11356±1466)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的质量控制情况下,PKP、PVP均可满足需要,PVP术后早期疼痛更轻,经济负担更小.
作者:黄纯聪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