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观察

吴博华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钙, 冠心病, 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探讨在冠心病患者中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化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根据治疗方案进行分组,其中观察组45例患者按照40 mg·d-1的高剂量使用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对照组45例患者按照20 mg·d-1的常规剂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三酰甘油(TG)、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中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差别不大,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近,在临床治疗中根据患者病情酌情选择使用剂量.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量化评分对发生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预警作用

    目的:通过综合分析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患者的多项生理指标特点,证明全身炎症综合征(SIRS)能够准确全面地反映MODS的发生发展;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急诊室抢救的200例患者,根据美国胸科医师学会和危重病医学会(ACCP/SCCM)联席会的标准评分,将所有患者分为3组:2分为轻度组(90例),3分为中度组(70例),4分为重度组(40例),统计各组中出现MODS的例数,并比较各SIRS评分组发生MODS及其严重程度的差异;结果:轻度组发生MODS的患者有20例(22.2%),中度组发生MODS的患者有25例(35.7%),重度组发生MODS的患者有23例(57.5%).每两组患者之间发生MODS的几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IRS的评分越高,患者发生MODS的几率就越大,因此,通过SIRS对患者进行评分,可以早期、准确、有效的预测MODS的发生,进而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规避MODS的发生.

    作者:陈子良;冯劲立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溶血病换血治疗的血型基因配对检查

    目的:探讨新生儿溶血病换血治疗时血型基因配对检查的可行性,指导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和换血治疗.方法:选择白云区第一人民医院具有高胆红素血症,不同程度的贫血和水肿,血清学方法鉴定血型均表现为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10例患儿标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序列特异性聚合酶链扩增技术(PCR-SSP)和基因测序技术对样本进行基因分型,并采用换血疗法对确诊的ABO血型系统新生儿溶血病患者行换血治疗,对比换血前后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及Na+、K+、Cl+和Ca2+含量情况,评价换血治疗效果.结果:高精度的PCR-SSP和基因测序的血型基因分型结果完全相同,发现10例患者中有3例为cis-AB01、2例为B(A) 04,分别各有1例cis-AB02、B(A) 02、Be103、Bw12和Ae105;对10例患儿换血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及K+含量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a2+、Cl+和Na+的含量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PCR-SSP和基因测序技术可以用于溶血病换血治疗时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ABO疑难血型的鉴定定型,血型基因配对检查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詹洁瑜;舒琳琳;宁岑;李俊勋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基于CT血管成像的术前穿支动脉设计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血管成像的术前穿支动脉设计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东莞康华医院接受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治疗的患者42例作为研究的对象,按照患者术前是否依靠CT血管成像实施穿支动脉设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21例.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皮瓣成活率和移植皮瓣并发症等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术中改变供区位置、供区发病率以及再次手术率等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为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患者提供手术治疗服务的过程中,运用CT血管成像的术前穿支动脉设计,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减少了各种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王彬;林跃;吴太东;杜凡;韦玉新;唐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规范化健康教育指导评估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中规范化健康教育指导、评估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黔南州人民医院272例神经内科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136例,对两组临床护理指标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平均分(82.10±4.8)分,及格率90.17%,病人满意度94.97%;对照组平均分(36.2±7.2)分,及格率21.06%,满意度44.8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护理中采取规范化健康教育能增加患者及家属防病治病的医学知识,促进疾病康复,提高病人自身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作者:王华英;梁应丹;陈光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瘢痕子宫产后出血预防和处理的探究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产后出血预防和处理要点.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于重庆市江津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中心实施阴道分娩的52例瘢痕子宫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预防组(n=26)与常规组(n=26),常规组给予缩宫素与益母草注射液治疗,预防组给予宫缩素与卡前列氨丁三醇治疗,对比观察其产后出血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结果:预防组产妇产后出血率为3.85%,常规组产妇产后出血率为19.2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预防组产妇产后2h、24h平均出血量均较常规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预防组产妇中1例出现恶心症状,1例出现呕吐症状,常规组产妇中1例出现恶心症状,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瘢痕子宫产后出血的预防中,与益母草比较,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预防价值更加突出,降低产妇产后出血量与出血率.

    作者:杨晰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对无偿献血者护理效果及血液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提高献血人员的护理效果及血液质量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3医院血站优质护理实施前(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献血人员507人,将其作为本次研究中的参照组,对其实施常规护理;另选取优质护理实施后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于本院血站献血的志愿者562人纳为本次的观察组.护理后对两组献血人员护理的效果及血液质量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献血人员疼痛感与献血不良反应人数均少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液报废率(0.4%)明显低于参照组(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站采血中应用优质护理不仅能使血液报废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还可使献血人员的疼痛明显减轻.

    作者:蒙玉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针灸配合TDP治疗仪治疗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患者运用针灸联合特定电磁波治疗仪(TDP)治疗仪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根治术后出现尿潴留患者共5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针灸联合TDP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残余尿量和胱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62.07%)低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3.1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留置尿管时间和残余尿量均多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膀胱功能恢复良好人数多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灸治疗联合TDP治疗仪能有效的提高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治疗疗效,促进患者的膀胱功能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菲远;杨文静;卓晓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服务供给与城市化进程联动发展探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自身健康的需求逐步深化,对于疾病防控的认识水平也在逐渐提高.目前社会公共医疗保健工作已经从传统的个体特征向群体医疗转变,因此,寻求建立一种面向群体大众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供给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迫在眉睫.城市化又称为城镇化,指的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社会生产力、产业结构、社会形态向现代化城市型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其转变进程要有社会产业结构的转变,人口职业的转变、社会形态、土地以及地理空间的变化.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应保障社会公共卫生服务资源的合理、有效供给,否则将难以适应城镇化的推进,阻碍城市化进一步发展.本研究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服务供给与城市化进程联动发展进行探讨和分析.

    作者:温干京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马硝洗剂治疗炎性外痔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自制马硝洗剂对炎性外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阳春市圭岗卫生院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4例炎性外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患者接受1/5000高锰酸钾坐浴治疗,治疗组患者接受自制马硝洗剂(芒硝、马齿苋)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肛缘水肿、肛门疼痛、内痔核变化、异物感及后期随访情况.结果:治疗5d后,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痔核变小程度、异物感、肛缘水肿积分和肛门疼痛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的随访显示,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硝洗剂为本院自制洗剂,对炎性外痔具有确切的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周业强;杨廉泽;庄雁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贝特类和他汀类降脂药物联合使用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防治及护理

    目的:研究分析贝特类和他汀类降脂药物联合应用对社区内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防治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社区内54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自愿原则将患者分组并采用不同方式进行防治护理,并对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采用特类和他汀类降脂药物联合使用及采用针对性护理的观察组的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指标值显著优于采用他汀类降脂药物进行治疗并采用常规方式护理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视网膜病变症状明显好转,较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好转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贝特类联合他汀类降脂药物并采用针对性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脂指标值,并使患者的病变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和改善,具有较高的治疗用药价值.

    作者:林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护理专业小组对护士专业发展的作用与意义

    护理专业小组的建立,使高年资护士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培养护士敢于承担专业责任的自主精神,解决临床护理难题,有效地提升了护理安全和质量,给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同时,使其能很好地朝着所定的方向探索护理专业问题,从而推动护理专业化的发展,使护士成为护理专家.

    作者:陈红;张晓艳;史晓颐;王馨翊;夏沪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ProTaper Gold、Twisted File Adaptive和WaveOne体外预备下颌前磨牙的牙本质微裂比较

    目的:研究不同模式镍钛器械在体外预备下颌前磨牙时对牙本质微裂的影响.方法:使用ProTaper Gold(PTG)、Twisted File Adaptive(TFA)和WaveOne(WO)分别预备来自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120颗根管弯曲度小于10°的研究对象下颌前磨牙.在低速精密锯床流动水冷却下距离根尖3 mm、6 mm、9 mm处横断牙根,于体视显微镜放大12倍下拍摄牙根截面照片并评估.结果:在距离根尖3mm的截面,WO组的牙本质微裂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TG和TFA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WO组总发生率显著高于PTG和TFA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TFA和PTG在进行下颌前磨牙预备根管后产生牙本质裂纹显著少于WO.

    作者:刘文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肛裂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肛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来清远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肛裂患者随机选取出20例归入到本次研究中,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10例对照组予以单纯西医治疗,10例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所获得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在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后,痊愈率为70.0%,而对照组单纯采用西医治疗后痊愈率为20.0%,组间痊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肛裂的临床效果非常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其临床症状的好转,尽快恢复健康.

    作者:谢家良;聂红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配偶精浆8-OHdG表达与精子DFI变化的相关分析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M)患者配偶精浆8-羟基脱氧鸟苷(8-OHdG)的表达与精子核DNA完整性(DFI)的变化及其在疾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选取在佛山市顺德区妇幼保健院生殖科就诊的URM患者配偶78例为观察组,以在本院生殖科健康检查的正常生育男性5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精浆8-OHdG、精子DFI水平;分析URM患者精浆8-OHdG与精子DFI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精浆8-OHdG水平分别为(21.65±4.54)ng·mL-1、(16.93±3.14)ng·mL-1,观察组的精浆8-OHd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精子DFI水平分别为(25.94±7.24)%、(15.37±4.91)%,观察组精子DF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精浆8-OHdG水平与精子DFI呈正相关(r=0.841,P=0.00).结论:URM患者配偶精浆8-OHdG表达水平升高,与精子存在氧化损伤有关,并可能是使精子核DNA完整性受损的主要原因,两者可用于URM男性因素诊疗的实验室依据.

    作者:甄锦壮;林冰;黄秀丽;甄国志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2型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凝血功能检测分析的意义

    目的:分析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凝血4项检测在2型糖尿病(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的T2DM患者150例,根据是否合并微血管病变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90例,合并微血管病变;对照组60例,无微血管病变.比较两组空腹血糖(FBG)、HbA1c水平与凝血4项指标.结果:观察组FBG、HbA1c与纤维蛋白原(FIB)明显高于对照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与凝血酶时间(TT)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A1c、PT、APTT、FIB及TT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T2DM患者合并微血管病变,为临床及时掌握病情进展、制定防治方案提供重要的指导价值.

    作者:黄光联;何雪环;浦荣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游离腕横纹复合组织瓣修复断指再植术后手指运动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游离腕横纹复合组织瓣修复断指再植术后手指运动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东莞市沙田医院收治的断指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9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缩短指骨断指再植手术;治疗组实施吻合血管的离腕横纹复合组织瓣桥接修复创面,行无缩短断指再植术,断指再植术后2周成活后循序开始同样的被动功能锻炼、主动功能锻炼3个月,对比两组患指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随访3个月后,治疗组治疗优良率为92.30%,对照组治疗优良率为71.79%,治疗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游离腕横纹复合组织瓣修复缺损方式实施无缩短断指再植术,术后手指运动功能恢复效果比实施传统的缩短指骨断指再植手术更优.

    作者:蓝国湖;许玉芸;郭顺锡;杨兴桃;陈明铮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经颅磁刺激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经颅磁刺激(TMS)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汕头市第四人民医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共8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伪刺激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TMS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和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PANSS评分和SAN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18%,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磁刺激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行性、安全性高,不良反应率低.

    作者:张胜佳;黄佩珊;赖明慧;马淑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早期气管切开治疗颅脑外伤和脑出血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颅脑外伤和脑出血运用早期气管切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12月广东省雷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3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气管切开术,对照组患者在患者发病后24 h后进行手术,观察组患者在患者发病24 h内进行手术.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达到有效率96.4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达到有效率84.21%,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死亡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31.09±1.58)d,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45.23±1.09)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外伤和脑出血运用早期气管切开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情况得到有效的改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陈华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机械通气儿童肺不张的护理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机械通气患儿肺不张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桂分析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78例机械通气患儿肺不张行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的临床资料,总结促进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快速、顺利、高质量完成且减少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结果:78例机械通气患儿的肺不张在行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后,阻塞的支气管得到打开,黏痰吸出,肺部炎症减轻,达到了良好的预期治疗效果,为患儿减少呼吸机带机时间提供了有效的帮助.结论:做好完善的术前准备,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前提;术中娴熟的的操作技术配合,细致的病情观察,是确保手术高效高质完成的重要手段,术后的病情疗效观察及经验总结,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治疗效果的重要保障.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机械通气患儿肺不张见效快,疗效好,操作简便,损伤小,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这项技术的广泛使用,要求更多的护士能进行高质量的手术配合和护理.因此,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护理措施,培养新人,为患儿提供优质、高效、人性化的护理.

    作者:文金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观察

    目的:探讨在冠心病患者中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化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根据治疗方案进行分组,其中观察组45例患者按照40 mg·d-1的高剂量使用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对照组45例患者按照20 mg·d-1的常规剂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三酰甘油(TG)、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中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差别不大,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近,在临床治疗中根据患者病情酌情选择使用剂量.

    作者:吴博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