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规范化健康教育指导评估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王华英;梁应丹;陈光梅

关键词:健康教育, 神经内科,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中规范化健康教育指导、评估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黔南州人民医院272例神经内科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136例,对两组临床护理指标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平均分(82.10±4.8)分,及格率90.17%,病人满意度94.97%;对照组平均分(36.2±7.2)分,及格率21.06%,满意度44.8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护理中采取规范化健康教育能增加患者及家属防病治病的医学知识,促进疾病康复,提高病人自身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弥散性神经胶质瘤的临床诊断

    目的:探讨弥散性神经胶质瘤的临床诊断方法.方法:对9例高度怀疑为弥散性神经胶质瘤患者实施磁共振成像(MRI)、计算机断层扫描(CT)、组织病理学诊断,观察病理表现,以病理组织活检为金标准,对比MRI、CT诊断与金标准的符合率.结果:病理组织活检显示,9例患者中,7例为弥散性神经胶质瘤,2例为颞浅动脉炎,表现为细胞密度增高,形态改变.MRI可见病灶与周围水肿分界不清,呈低信号或等信号.CT可见病灶呈浸润性生长,边界模糊不清.MRI诊断的准确率为88.89%,与病理组织活检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诊断的准确率为77.78%,与病理组织活检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及CT诊断弥散性神经胶质瘤,均无创,但MRI的准确性更高.

    作者:何远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宫腔镜对133例子宫内妊娠组织物残留诊治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宫腔镜对133例子宫内妊娠组织物残留诊治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河源市妇幼保健院确诊的子宫内妊娠组织物残留患者133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A组63例和B组70例,A组给予常规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B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米非司酮、电切术等处理,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术后阴道出血、月经复常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和B组患者宫腔镜检查结果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术后阴道出血、月经复常时间明显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是诊治子宫内妊娠组织物残留的一种很有价值的方法,具有直接、准确的特点,宫腔镜下刮宫术联合米非司酮、电切术等处理可有效减少患者手术创伤及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患者术后身体恢复.

    作者:古素芬;彭凤梅;张惠云;朱海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单节段及双节段颈椎融合手术对颈椎活动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单节段及双节段颈椎融合手术对颈椎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38例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的颈椎病患者,按照融合方式分为单节段组和双节段组两组,双节段组为18例行双节段融合术患者,单节段组为20例行单节段融合术患者,分别测量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随访18个月的颈椎前屈、后伸、左右转动及左右侧弯的活动度,并依据患者的X线片评价融合节段的融合率和有效率.结果:双节段组患者术后颈椎的6个方向的活动度均较术前有明显降低(P<0.05);单节段组患者术后颈椎的前屈、后伸和左右转动的活动度较术前有明显降低(P<0.05),但颈椎的左右侧弯较术前差异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双节段组患者颈椎6个方向的活动度降低幅度均较单节段组大,并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各项体征指标及颈椎6个方位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融合手术对颈椎病具有较好效果,但手术能够降低患者的颈椎活动度,其中双节段融合术对颈椎活动度的降低幅度比单节段融合术更明显.

    作者:赖伟强;陈楚群;何信欢;黄启治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C型桡骨远端骨折采用正骨手法联合外固定架治疗的探讨

    目的:研究分析应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正骨手法复位联合半环型外固定器固定治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于遂溪县中医院收治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98例,按照患者就诊ID号奇、偶数区别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正骨手法复位联合半环型外固定器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手术指标以及腕关节功能Gartland-Werley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腕关节GW功能评分比较,两组患者中C1型、C2型以及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 0.05);C3型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正骨手法复位联合半环型外固定器固定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有效可行,手术时间短,治疗费用更低,在C3型骨折中疗效更为显著.

    作者:陈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配偶精浆8-OHdG表达与精子DFI变化的相关分析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M)患者配偶精浆8-羟基脱氧鸟苷(8-OHdG)的表达与精子核DNA完整性(DFI)的变化及其在疾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选取在佛山市顺德区妇幼保健院生殖科就诊的URM患者配偶78例为观察组,以在本院生殖科健康检查的正常生育男性5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精浆8-OHdG、精子DFI水平;分析URM患者精浆8-OHdG与精子DFI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精浆8-OHdG水平分别为(21.65±4.54)ng·mL-1、(16.93±3.14)ng·mL-1,观察组的精浆8-OHd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精子DFI水平分别为(25.94±7.24)%、(15.37±4.91)%,观察组精子DF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精浆8-OHdG水平与精子DFI呈正相关(r=0.841,P=0.00).结论:URM患者配偶精浆8-OHdG表达水平升高,与精子存在氧化损伤有关,并可能是使精子核DNA完整性受损的主要原因,两者可用于URM男性因素诊疗的实验室依据.

    作者:甄锦壮;林冰;黄秀丽;甄国志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马硝洗剂治疗炎性外痔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自制马硝洗剂对炎性外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阳春市圭岗卫生院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4例炎性外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患者接受1/5000高锰酸钾坐浴治疗,治疗组患者接受自制马硝洗剂(芒硝、马齿苋)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肛缘水肿、肛门疼痛、内痔核变化、异物感及后期随访情况.结果:治疗5d后,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痔核变小程度、异物感、肛缘水肿积分和肛门疼痛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的随访显示,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硝洗剂为本院自制洗剂,对炎性外痔具有确切的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周业强;杨廉泽;庄雁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自定位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治疗中段或近端胫骨骨折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自定位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治疗中段或近端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广东中山市三角医院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中段或近端胫骨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两组.微创组采用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自定位组采用自定位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中段或近端胫骨骨折临床疗效;平均手术时间、失血总量、平均住院时间、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患者皮肤坏死、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自定位组患者中段或近端胫骨骨折临床疗效高于微创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定位组平均手术时间、失血总量、平均住院时间、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优于微创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定位组皮肤坏死、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微创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定位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治疗中段或近端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确切,操作方便,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加速术后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且安全有效.

    作者:彭翔;杨洁;余新平;赖汝洽;陈敏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30例老年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方法在老年糖尿病肾病实施腹膜透析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列表方法抽取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中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接受治疗的老年糖尿病肾病实施腹膜透析的病人共有30例,随机地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的病人应用常规的护理方法,研究组的病人应用综合护理的方法.对比两组病人在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抑郁评分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病人在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分值比对照组更高,抑郁分值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对照组更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方法在老年糖尿病肾病实施腹膜透析病人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改善病人的焦虑等不良的心理,明显增强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斯杏;朱丹;杨嘉慧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及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

    目的:对比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及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0VCF)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重庆市九龙坡区西南铝医院收治的择期OVCF患者作研究对象,入选对象60例,据入院顺序,结合患者的意愿,其中采用PVP治疗23例,采用PKP治疗37例,分别纳入PVP组、PKP组,比较两组的相关指标.结果:术后1周、术后1个月,PVP组、PKP组VAS评分低于术前,术后12个月高于术后1周,两组椎体前壁高度、椎体中部高度高于术前,Cobb角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PVP组VAS评分低于PKP组,PVP组骨水泥量(4.3±1.2)mL,高于PKP组(2.9±0.8)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水泥渗漏、相邻椎体再骨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患者住院费用(8425±1093)元,低于PKP组(11356±1466)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的质量控制情况下,PKP、PVP均可满足需要,PVP术后早期疼痛更轻,经济负担更小.

    作者:黄纯聪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8例婴幼儿颅缝早闭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婴幼儿颅缝早闭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神经外科自2016年3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例颅缝早闭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采用颅缝再造或颅骨成形术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结果:患几术后1周左右测定颅内压,均有降低,复查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三维重建头颅,外观不同程度改善,目前均获得术后3~12个月的随访资料,临床症状、颅内压降低及头颅外形均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结论:在患儿可耐受的前提下,颅缝早闭应尽早手术,解除受压,改善外观,根据具体颅缝闭合情况行单纯颅缝再造术或颅骨成形手术均可达到较好的手术效果.

    作者:李军亮;陈程;王方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宫颈癌筛查中LCT联合高高危型HPV分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顺德区大良社区妇女液基细胞学检查(LCT)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结果及健康教育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5月参与HPV和LCT检查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一共1000例,采用PCR-反向斑点杂交检测技术对19种高危型HPV-DNA进行检测,使用液基细胞学检测仪检测LCT.结果:HPV灵敏度90.31%、特异度25.21%,LCT灵敏度62.50%、特异度86.55%,并联灵敏度96.36%高于单项检测灵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T联合高危型HPV分型检测敏感、快速且准确,优于单独的LCT检测或高危型HPV分型检测,对于大规模宫颈癌筛查具有较好应用价值,另外应对HPV阳性者进行进一步分型检测分流措施,以提高宫颈癌的筛查准确率.

    作者:李思静;徐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红外光谱法与化学法对尿路结石成分的比较分析

    目的:比较红外光谱法与化学法对尿路结石成分分析的结果.方法:选择广东省英德市人民医院2016年7月至2017年2月收集的泌尿系结石标本共150例,采用红外光谱法与化学法进行分析对比研究,探讨二者在尿路结石成分分析上对各类成分结石的检出率.结果:红外光谱法和化学法检出率高的成分为草酸钙,红外光谱法草酸钙检出率为111例(74%),其中一水草酸钙检出率为89例(59.34%),二水草酸钙检出率为22例(14.66%),无水尿酸检出率为18例(12%),一水尿酸铵检出率为1例(0.7%),尿酸铵检出率为2例(1.33%),羟基磷灰石捡出率为11例(7.33%),六水磷酸铵镁检出率为4例(2.67%),二氧化硅检出率为2例(1.33%),D-胱氨酸检出率为1例(0.67%).化学法草酸钙检出率为114例(76%),磷酸镁铵检出率为8例(5.33%),磷酸钙检出率为6例(4%),尿酸检出率为20例(13.33%),尿酸铵检出率为1例(0.7%),胱氨酸检出率为1例(0.67%).结论:结石成分分析化学法和红外光谱法比较,红外光谱法属于更为理想的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方法.

    作者:曹涧敏;吴凡宇;胡育萍;黄振;吴俊雁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改良持续腰大池引流在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改良持续腰大池引流在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1月东莞市洪梅医院收治的132例tSAH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66)与研究组(n=66),研究组行改良持续腰大池引流,对照纽行腰椎穿刺,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压力恢复时间、脑脊液轮廓清晰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脑脊液引流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tSAH患者采取改良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可及时有效清除蛛网膜下腔积血,提高临床疗效,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梁宇迪;莫银芬;梁荫繁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家庭式中医护理理念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目的:研究家庭式中医护理理念的建立对优化婴幼儿生长发育情况的安全性与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10月来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婴幼儿140例,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建立家庭式中医护理理念组(观察组)与未建立家庭式中医护理理念组(对照组)各70例,分别对两组婴幼儿进行身高、体质量、智力、操作能力与不良反应情况分析.结果:观察组不论在婴幼儿生长发育状况、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与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家庭式中医护理理念能够相对安全的对婴幼儿生长发育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作者:丘圣;薛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脑白质计算机断层扫描值在血管性痴呆风险评估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脑白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值在血管性痴呆(VD)患者风险评估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0年5月至10月在肇庆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300例认知功能正常的老年人群资料,并对300例病例随访至2015年5月至10月.对随访病例进行脑白质CT定量检测.结果:300例病例,随访成功240例,其中男140例,女100例,经随访30例发生VD,占总病例的12.50%,VD年发生率为2.50%.认知功能正常老年240例.240例认知功能正常老年人群中,不同脑白质CT值人群VD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脑白质CT值的升高,VD发生率呈下降趋势.VD组5年后脑白质CT值较5年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VD组5年后脑白质CT值和5年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脑白质CT值在VD发病过程中呈动态变化,脑白质CT值可用于老年人群VD发病风险的预测.

    作者:杨杰;李建锋;李风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综合干预对围绝经期妇女临床症状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观察综合干预对围绝经期妇女临床症状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于海珠区妇幼保健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接受治疗的围绝经期妇女73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围绝经期妇女综合干预手段.观察干预前、后围绝经期妇女临床症状及心理状态.结果:干预后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库珀曼指数(KI)较干预前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强迫、抑郁、躯体化及社会关系等心理状态评分结果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手段的实施有助于缓解围绝经期妇女临床症状、改善心理状态,使其以良好的身心状态融入生活.

    作者:朱秀彬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社区中老年人睡眠质量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对社区中老年人睡眠质量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法:2017年1月于大朗社区随机抽取中老年人共126名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均采用现场问卷调查进行了解,现场发放睡眠状况调查表并统一收回,汇总数据得出研究结果.结果:所调查的126名中老年人中,有睡眠障碍者占103名,占比为81.75%,正常睡眠者占23名,占比为18.25%,数据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居住环境、相关疾病、使用助眠药物、心理因素、饮食因素都是影响中老年人睡眠的主要因素.结论:为了提高中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建议改善其睡眠环境、帮助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调节好其心理状态,并提醒合理选用助眠药物.

    作者:张绍宽;高经学;吴宝红;杨火兵;马新蕾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干预对肺结核大咳血患者预后及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肺结核大咳血患者预后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平顶山市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100例肺结核大咳血患者,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预后情况、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以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0%)显著高于对照组(78.0%)(P< 0.05).观察组患者在卧床休息、疾病认知、遵医嘱、症状控制、生活方式等维度达标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6.0%)显著低于对照组(18.0%)(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对肺结核大咳血患者预后及依从性的影响显著.

    作者:朱可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门诊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意义

    目的:分析门诊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选实施门诊护理干预的4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基础护理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判定护理干预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血糖指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给予老年糖尿病患者门诊护理干预作用突出,可改善血糖指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学习.

    作者:梁嘉欣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加味六君子汤联合经口营养补充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加味六君子汤联合经口营养补充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伴营养不良患者的影响.方法:收集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内科COPD稳定期并伴营养不良的患者6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加味六君子汤和经口营养补充,观察治疗前、治疗6个月的营养相关指标和肺功能指标,及6个月内再入院的次数,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的体质量、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lb)、血红蛋白(HGB)和肺功能指标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再入院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臂肌围(MAMC)、三头肌皮褶厚度(TSF)在治疗后的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六君子汤联合经口营养补充有助于COPD稳定期伴营养不良患者体质量增加、蛋白升高,营养状况好转,从而增加呼吸肌储备,改善患者肺功能,并终减少因急性发作而再入院的次数.

    作者:戴红芳;老昌辉;戴勇;段晨霞;黄婉芬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