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弥散性神经胶质瘤的临床诊断

何远文

关键词:弥散性神经胶质瘤, 磁共振成像, 计算机断层扫描
摘要:目的:探讨弥散性神经胶质瘤的临床诊断方法.方法:对9例高度怀疑为弥散性神经胶质瘤患者实施磁共振成像(MRI)、计算机断层扫描(CT)、组织病理学诊断,观察病理表现,以病理组织活检为金标准,对比MRI、CT诊断与金标准的符合率.结果:病理组织活检显示,9例患者中,7例为弥散性神经胶质瘤,2例为颞浅动脉炎,表现为细胞密度增高,形态改变.MRI可见病灶与周围水肿分界不清,呈低信号或等信号.CT可见病灶呈浸润性生长,边界模糊不清.MRI诊断的准确率为88.89%,与病理组织活检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诊断的准确率为77.78%,与病理组织活检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及CT诊断弥散性神经胶质瘤,均无创,但MRI的准确性更高.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胃穿孔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分析在急性胃穿孔患者治疗中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搜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惠州市惠东县人民医院治疗的急性胃穿孔患者76例,据术式不同分成开腹组和腹腔镜组,每组患者38例,开腹组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组则采取腹腔镜的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腹腔镜组患者住院天数、手术的时间、胃肠功能的恢复时间以及术中的出血量,和开腹组比较以后,数值明显小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腹腔镜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总值是5.26%,开腹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总值是23.68%.腹腔镜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总值与开腹组相比,数值明显小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胃穿孔患者治疗中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时,可以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与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作者:李锦良;徐刚潮;刘鹏;向广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对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009年3月至2016年6月广东省怀集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3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观察,所有患者经病理学证实明确诊断.对所有患者先后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捡出57例,检出率为90.48%;其中左侧34例,右侧23例.病灶部位:中央区4例,内上象限20例,内下象限4例,外上象限25例,外下象限4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42例,检出率为66.67%.其中左侧25例,右侧17例.病灶部位:中央区3例,内上象限15例,内下象限3例,外上象限18例,外下象限3例.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浸润性导管癌、小叶癌、导管原位癌检出率明显低于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时有微小肿块或钙化病灶、乳腺组织结构紊乱、血管影增多等征象,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敏感性强,为下一步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诊断依据.

    作者:孔祥群;吴小玲;邓广初;邓丽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观察

    目的:探讨在冠心病患者中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化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根据治疗方案进行分组,其中观察组45例患者按照40 mg·d-1的高剂量使用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对照组45例患者按照20 mg·d-1的常规剂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三酰甘油(TG)、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中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差别不大,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近,在临床治疗中根据患者病情酌情选择使用剂量.

    作者:吴博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68株临床分离粪肠球菌万古霉素药敏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深圳大学附属南山医院分离出的68株粪肠球菌药敏特点,了解万古霉素(Van)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微生物室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分离出的68株粪肠球菌,统计屎肠标本来源、科室分布及药物敏感性情况,采用肉汤稀释法检测Van的小抑菌浓度(MIC)值,分析耐药分离患者临床特点.结果:68例粪肠球菌标本主要来自于中段尿、导管和血液,分别为51%、12%和12%.同时屎肠对Van不敏感株占5.9%(仅4株),高MIC值为16μg·mL-1,均无Van用药史.结论:在粪肠球菌Van不敏感菌株仍低,需要注意其MIC值动态变化以指导临床Van治疗.

    作者:邓向斌;蔡博涛;徐广健;蒲彰雅;廉婕;潘伟光;白冰;邓名贵;刘晓军;王红燕;李多云;邓启文;余治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产科护士长和医生联合查房模式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产科护士长和医生联合查房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内韶关市铁路医院实施产科护士长和医生联合查房模式后的情况作为观察组,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本院实施传统查房模式的情况作为对照组,比较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剖宫产率及护理质量情况.结果:应用联合查房模式后,医护人员、孕产妇的满意度、自然分娩率以及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明显优于应用联合查房模式前,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护士长和医生联合查房的效果较好,医生对孕产妇的情况及胎儿情况等了解更全面,有利于接下来分娩方案的制定或调整.

    作者:罗松娣;蔡兴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身心整合行为技术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干预研究

    目的:探讨心身整合行为技术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干预效果和作用机理.方法:在赤岗街道选取三个社区,其中两个社区开展心身整合干预为观察组,一个社区不做任何干预为对照组,干预10周后测定评估血压、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等指标.结果:观察组20例,对照组11例,观察组干预后较干预前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较对照组SBP与DBP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较对照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10周的心身整合行为干预对于社区高血压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且可能通过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等炎性因子而发挥作用.

    作者:李伟;吴会东;田军章;徐炳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自定位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治疗中段或近端胫骨骨折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自定位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治疗中段或近端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广东中山市三角医院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中段或近端胫骨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两组.微创组采用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自定位组采用自定位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中段或近端胫骨骨折临床疗效;平均手术时间、失血总量、平均住院时间、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患者皮肤坏死、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自定位组患者中段或近端胫骨骨折临床疗效高于微创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定位组平均手术时间、失血总量、平均住院时间、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优于微创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定位组皮肤坏死、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微创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定位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治疗中段或近端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确切,操作方便,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加速术后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且安全有效.

    作者:彭翔;杨洁;余新平;赖汝洽;陈敏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冠心病诊断中64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冠状动脉造影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对2013年8月至2016年12月肇庆市中医院的218例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与经皮冠状动脉造影,对比分析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接受研究的214例患者终全部顺利完成检查.共4例患者接受二次检查,其中2例患者因情绪紧张、呼吸训练不足等自身因素而出现配合不佳的情况,成像时屏气失败导致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较差,需接受二次检查;另外2例患者由于阵发性室上速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出现,导致图像质量较差,经心内科会诊治疗后再次接受检查.按照诊断灵敏度、特异度的高低进行排序,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左冠主干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高,其次为左前降支狭窄、左回旋支、右冠狭窄.结论: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各种斑块导致的血管狭窄的诊断特异性、敏感性较高,是当前冠心病筛查具性价比的无创筛查手段,其临床应用价值很高.

    作者:梁洪生;陈进军;陈小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具体方法以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4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采用肾衰宁片以及肾康注射液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本次治疗研究后,观察组患者中,有15例患者治疗效果较好,对照组患者中,有10例患者治疗效果较好,在对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后,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另外,观察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治疗时,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准确掌握患者病因和病程发展,然后结合患者身体情况,对其给予常规治疗措施,同时,还需要联合应用肾康注射液治疗,这样能够有效改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各项肾功能指标.

    作者:贾婷;黄佑芳;谢治卿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益气养阴补肾方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治疗中益气养阴补肾方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中山市黄圃人民医院在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的治疗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予益气养阴补肾方,治疗后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神经功能恢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补肾方在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刘洋;潘远星;郑展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半夏泻心汤与奥美拉唑联合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对半夏泻心汤与奥美拉唑联合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运用价值分析.方法:抽取2014年3月到2014年8月中山市三乡医院所收治的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联合组与常规组,常规组采取奥美拉唑药物治疗,联合组采取半夏泻心汤+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1年后疾病复发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96.7%)高于常规组(86.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1年后的复发率(6.7%)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1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患者采取半夏泻心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效果甚佳,且复发率低.

    作者:夏云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规范化健康教育指导评估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中规范化健康教育指导、评估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黔南州人民医院272例神经内科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136例,对两组临床护理指标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平均分(82.10±4.8)分,及格率90.17%,病人满意度94.97%;对照组平均分(36.2±7.2)分,及格率21.06%,满意度44.8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护理中采取规范化健康教育能增加患者及家属防病治病的医学知识,促进疾病康复,提高病人自身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作者:王华英;梁应丹;陈光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纤维支气管镜下大容量肺泡灌洗术在尘肺大咯血患者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纤支镜下大容量肺泡灌洗术在尘肺大咯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清远市慢性病防治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尘肺大咯血患者2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乱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例.对照组常规止血;观察组行纤支镜下大容量肺泡灌洗术治疗.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9.2%,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胸部X线表现相同,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胸部X线表现为肺密度无明显变化,两侧光密度不对称,肺部液体残留有所减少;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胸部X线表现为肺密度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类似白肺,两侧肺光密度对称,肺部无残留液体.结论:尘肺大咯血患者采用纤支镜下大容量肺泡灌洗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且胸部X线表现明显改善.

    作者:李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中药灌肠和口服苯巴比妥治疗小儿复杂型热性惊厥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小儿复杂型热性惊厥的中西医治疗方法,对比中药灌肠和口服苯巴比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120例小儿复杂型热性惊厥患儿,随机分中药组和西医组.中药组中药灌肠60例,西医组口服苯巴比妥60例,评估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体温变化情况和症状体征积分变化情况,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患儿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例数中药组均高于西医组,体温下降至正常所需时间中药组少于西药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儿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及惊厥再发频率中药组均低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医治疗小儿复杂型热性惊厥疗效较显著,减少该病惊厥再发.

    作者:彭滟;叶明怡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艾愈胶囊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探讨艾愈胶囊辅助化疗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湖南省肿瘤医院在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胃癌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纯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艾愈胶囊治疗.对两组近期疗效及发生毒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疾病控制率与总有效率分别是90.48%、45.24%,对照组疾病控制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61.90%、27.50%,观察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艾愈胶囊辅助化疗治疗胃癌能够显著提高疗效,减轻白细胞减少症.

    作者:李建良;王小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两种检测方法对MRSA阳性病例检测临床效能评价

    目的:探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技术和微生物细菌鉴定仪法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测的阳性情况和两种检测方法的相符性,以及此两种方法检测对确诊MRSA阳性患者治疗过程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临床科室送检标本中测得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标本,对同时进行了PCR检测和细菌鉴定仪检测的病例进行数据的整理、统计和分析.结果:在同时进行了两种方法检测的98例标本中,PCR检测技术与细菌鉴定仪法的符合率为64.29%;以PCR法为标准,微生物鉴定法检测结果的灵敏度为33.33%,特异度为84.75%,符合率为64.29%,阳性预测值为59.09%,阴性预测值为65.79%.PCR检测技术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多次检测的阳性率为66.67%,细菌鉴定仪法为33.33%.结论:微生物细菌鉴定仪法特异性高,可以和PCR检测技术联合使用,从而降低临床检测过程中出现的假阳性率,正确地指导临床用药;PCR检测技术的灵敏度高,提高了阳性检出率,对于治疗过程的监测效果PCR检测技术更加优于细菌鉴定仪法.

    作者:方周宾;陈学利;李延武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量化评分对发生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预警作用

    目的:通过综合分析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患者的多项生理指标特点,证明全身炎症综合征(SIRS)能够准确全面地反映MODS的发生发展;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急诊室抢救的200例患者,根据美国胸科医师学会和危重病医学会(ACCP/SCCM)联席会的标准评分,将所有患者分为3组:2分为轻度组(90例),3分为中度组(70例),4分为重度组(40例),统计各组中出现MODS的例数,并比较各SIRS评分组发生MODS及其严重程度的差异;结果:轻度组发生MODS的患者有20例(22.2%),中度组发生MODS的患者有25例(35.7%),重度组发生MODS的患者有23例(57.5%).每两组患者之间发生MODS的几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IRS的评分越高,患者发生MODS的几率就越大,因此,通过SIRS对患者进行评分,可以早期、准确、有效的预测MODS的发生,进而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规避MODS的发生.

    作者:陈子良;冯劲立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加味六君子汤联合经口营养补充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加味六君子汤联合经口营养补充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伴营养不良患者的影响.方法:收集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内科COPD稳定期并伴营养不良的患者6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加味六君子汤和经口营养补充,观察治疗前、治疗6个月的营养相关指标和肺功能指标,及6个月内再入院的次数,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的体质量、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lb)、血红蛋白(HGB)和肺功能指标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再入院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臂肌围(MAMC)、三头肌皮褶厚度(TSF)在治疗后的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六君子汤联合经口营养补充有助于COPD稳定期伴营养不良患者体质量增加、蛋白升高,营养状况好转,从而增加呼吸肌储备,改善患者肺功能,并终减少因急性发作而再入院的次数.

    作者:戴红芳;老昌辉;戴勇;段晨霞;黄婉芬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高龄经产妇围生期保健管理体会

    目的:分析高龄经产妇妊娠的临床情况.方法:随机选择中山市西区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分娩的高龄经产妇200例,根据是否参加规范性产前检查划分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产妇各100例,对两组妊娠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规范产检:初次产检均在孕12周以前建保健手册,孕中、晚期各产检2次以上,产检次数达到5次以上,对照组产检不规范;观察组平均子宫瘢痕厚度为(2.36±0.55)mm,对照组为(2.10±0.51)mm;观察组叶酸片补充率96%,唐氏综合症筛查率93%,地中海贫血筛查率92%,对照组分别为63%、23%、27%.观察组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胎位异常、巨大胎儿、低体质量儿、剖宫产率、产后出血、胎儿畸形等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高龄经产妇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必须做好围生期管理,以保障妊娠安全,减少剖宫产率.

    作者:刘燕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瘢痕子宫产后出血预防和处理的探究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产后出血预防和处理要点.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于重庆市江津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中心实施阴道分娩的52例瘢痕子宫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预防组(n=26)与常规组(n=26),常规组给予缩宫素与益母草注射液治疗,预防组给予宫缩素与卡前列氨丁三醇治疗,对比观察其产后出血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结果:预防组产妇产后出血率为3.85%,常规组产妇产后出血率为19.2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预防组产妇产后2h、24h平均出血量均较常规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预防组产妇中1例出现恶心症状,1例出现呕吐症状,常规组产妇中1例出现恶心症状,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瘢痕子宫产后出血的预防中,与益母草比较,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预防价值更加突出,降低产妇产后出血量与出血率.

    作者:杨晰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