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门诊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意义

梁嘉欣

关键词:门诊, 护理干预, 老年人, 糖尿病
摘要:目的:分析门诊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选实施门诊护理干预的4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基础护理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判定护理干预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血糖指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给予老年糖尿病患者门诊护理干预作用突出,可改善血糖指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学习.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裸花紫珠片治疗小儿扁桃体Ⅲ度肿大3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裸花紫珠片治疗小儿扁桃体Ⅲ度肿大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中山市横栏镇横栏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扁桃体Ⅲ度肿大患儿6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裸花紫珠片+益生菌治疗,均以两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情况,并观察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46.67%(14/3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白细胞计数由(7.57±1.23)×109·L-1降为(5.24±1.14)×109·L-1,明显低于对照组由(7.64±1.22)×109·L-1降为(6.64±1.27)×109·L-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有1例出现皮疹,1例出现恶心呕吐,观察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裸花紫珠片治疗小儿扁桃体Ⅲ度肿大疗效显著,可明显消退患者扁桃体肿大,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

    作者:王克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对无偿献血者护理效果及血液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提高献血人员的护理效果及血液质量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3医院血站优质护理实施前(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献血人员507人,将其作为本次研究中的参照组,对其实施常规护理;另选取优质护理实施后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于本院血站献血的志愿者562人纳为本次的观察组.护理后对两组献血人员护理的效果及血液质量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献血人员疼痛感与献血不良反应人数均少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液报废率(0.4%)明显低于参照组(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站采血中应用优质护理不仅能使血液报废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还可使献血人员的疼痛明显减轻.

    作者:蒙玉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半夏泻心汤与奥美拉唑联合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对半夏泻心汤与奥美拉唑联合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运用价值分析.方法:抽取2014年3月到2014年8月中山市三乡医院所收治的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联合组与常规组,常规组采取奥美拉唑药物治疗,联合组采取半夏泻心汤+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1年后疾病复发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96.7%)高于常规组(86.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1年后的复发率(6.7%)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1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患者采取半夏泻心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效果甚佳,且复发率低.

    作者:夏云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溶血病换血治疗的血型基因配对检查

    目的:探讨新生儿溶血病换血治疗时血型基因配对检查的可行性,指导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和换血治疗.方法:选择白云区第一人民医院具有高胆红素血症,不同程度的贫血和水肿,血清学方法鉴定血型均表现为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10例患儿标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序列特异性聚合酶链扩增技术(PCR-SSP)和基因测序技术对样本进行基因分型,并采用换血疗法对确诊的ABO血型系统新生儿溶血病患者行换血治疗,对比换血前后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及Na+、K+、Cl+和Ca2+含量情况,评价换血治疗效果.结果:高精度的PCR-SSP和基因测序的血型基因分型结果完全相同,发现10例患者中有3例为cis-AB01、2例为B(A) 04,分别各有1例cis-AB02、B(A) 02、Be103、Bw12和Ae105;对10例患儿换血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及K+含量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a2+、Cl+和Na+的含量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PCR-SSP和基因测序技术可以用于溶血病换血治疗时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ABO疑难血型的鉴定定型,血型基因配对检查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詹洁瑜;舒琳琳;宁岑;李俊勋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改良持续腰大池引流在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改良持续腰大池引流在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1月东莞市洪梅医院收治的132例tSAH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66)与研究组(n=66),研究组行改良持续腰大池引流,对照纽行腰椎穿刺,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压力恢复时间、脑脊液轮廓清晰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脑脊液引流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tSAH患者采取改良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可及时有效清除蛛网膜下腔积血,提高临床疗效,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梁宇迪;莫银芬;梁荫繁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两种检测方法对MRSA阳性病例检测临床效能评价

    目的:探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技术和微生物细菌鉴定仪法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测的阳性情况和两种检测方法的相符性,以及此两种方法检测对确诊MRSA阳性患者治疗过程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临床科室送检标本中测得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标本,对同时进行了PCR检测和细菌鉴定仪检测的病例进行数据的整理、统计和分析.结果:在同时进行了两种方法检测的98例标本中,PCR检测技术与细菌鉴定仪法的符合率为64.29%;以PCR法为标准,微生物鉴定法检测结果的灵敏度为33.33%,特异度为84.75%,符合率为64.29%,阳性预测值为59.09%,阴性预测值为65.79%.PCR检测技术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多次检测的阳性率为66.67%,细菌鉴定仪法为33.33%.结论:微生物细菌鉴定仪法特异性高,可以和PCR检测技术联合使用,从而降低临床检测过程中出现的假阳性率,正确地指导临床用药;PCR检测技术的灵敏度高,提高了阳性检出率,对于治疗过程的监测效果PCR检测技术更加优于细菌鉴定仪法.

    作者:方周宾;陈学利;李延武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不同止血方案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宫腔填塞纱条术及子宫B Lynch缝合术两种不同止血方案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广东省揭阳市产业园霖磐镇卫生院妇产科收治的70例行剖宫产手术并发术中出血的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研究组患者采用宫腔填塞纱条术止血,对照组采取子宫B-Lynch缝合术止血.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预后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预后不良率(14.29%)显著低于对照组(4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宫腔填塞纱条术可有效减少剖宫产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提高剖宫产预后效果,显著降低剖宫产风险.

    作者:何建坤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具体方法以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4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采用肾衰宁片以及肾康注射液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本次治疗研究后,观察组患者中,有15例患者治疗效果较好,对照组患者中,有10例患者治疗效果较好,在对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后,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另外,观察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治疗时,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准确掌握患者病因和病程发展,然后结合患者身体情况,对其给予常规治疗措施,同时,还需要联合应用肾康注射液治疗,这样能够有效改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各项肾功能指标.

    作者:贾婷;黄佑芳;谢治卿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益肾化湿颗粒对膜性肾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益肾化湿颗粒对膜性肾病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东莞康华医院血液透析中心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诊治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50例,其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6例,患者年龄为26 ~ 72岁;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参照组患者使用缬沙坦胶囊;观察组在服用颉沙坦后加用益肾化湿颗粒;检查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后的血清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均有显著改善,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化湿颗粒在降低蛋白尿等改善临床症状上有显著作用,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莎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热毒宁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幼儿化脓性扁桃体炎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幼儿化脓性扁桃体炎应用热毒宁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2月至2016年11月在惠州市惠城区河南岸街道银岗岭社区卫生服务站接受治疗的幼儿化脓性扁桃体炎82例,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选择热毒宁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6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7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 (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脓点消失、扁桃体恢复、咽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毒宁与阿奇霉素结合治疗幼儿化脓性扁桃体炎效果更为明显,症状缓解更有效,能够显著改善炎症因子水平.

    作者:李银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降钙素原在细菌性疾病中的早期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在细菌性疾病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筛选出中山市南朗医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诊治的150例细菌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另筛选出同期在本院接受健康检查的150例非细菌性疾病患者进行对照研究,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进行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对比其检测结果,分析两种诊断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对照组患者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的阳性率分别为12.0%、28.0%,观察组分别为90.7%、91.3%,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水平,观察组都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的敏感性分别为90.7%、91.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的特异性分别为92.5%、82.5%,降钙素原明显高于超敏C反应蛋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钙素原在细菌性疾病的早期诊断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特异性较高,可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邓细球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配偶精浆8-OHdG表达与精子DFI变化的相关分析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M)患者配偶精浆8-羟基脱氧鸟苷(8-OHdG)的表达与精子核DNA完整性(DFI)的变化及其在疾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选取在佛山市顺德区妇幼保健院生殖科就诊的URM患者配偶78例为观察组,以在本院生殖科健康检查的正常生育男性5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精浆8-OHdG、精子DFI水平;分析URM患者精浆8-OHdG与精子DFI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精浆8-OHdG水平分别为(21.65±4.54)ng·mL-1、(16.93±3.14)ng·mL-1,观察组的精浆8-OHd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精子DFI水平分别为(25.94±7.24)%、(15.37±4.91)%,观察组精子DF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精浆8-OHdG水平与精子DFI呈正相关(r=0.841,P=0.00).结论:URM患者配偶精浆8-OHdG表达水平升高,与精子存在氧化损伤有关,并可能是使精子核DNA完整性受损的主要原因,两者可用于URM男性因素诊疗的实验室依据.

    作者:甄锦壮;林冰;黄秀丽;甄国志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10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分析东莞市黄江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东莞市黄江医院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间发生的106份ADR报告进行分析.结果:ADR患者使用药品种类主要为抗菌药(43.40%),其次分别为循环系统药(21.70%)、消化系统药(19.81%);ADR患者主要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73.58%),而后依次为口服(15.09%)、皮内注射(5.66%)、静脉注射(3.77%)、肌肉注射(1.89%);ADR患者症状表现主要为药物过敏、肝损害、中毒、癫痫等;ADR患者经治疗后,治愈率为65.09%,好转率为27.36%,总有效率为92.45%.结论:临床医药工作者应加强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尽可能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叶凯宏;邹祝慧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基于CT血管成像的术前穿支动脉设计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血管成像的术前穿支动脉设计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东莞康华医院接受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治疗的患者42例作为研究的对象,按照患者术前是否依靠CT血管成像实施穿支动脉设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21例.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皮瓣成活率和移植皮瓣并发症等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术中改变供区位置、供区发病率以及再次手术率等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为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患者提供手术治疗服务的过程中,运用CT血管成像的术前穿支动脉设计,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减少了各种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王彬;林跃;吴太东;杜凡;韦玉新;唐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中药灌肠和口服苯巴比妥治疗小儿复杂型热性惊厥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小儿复杂型热性惊厥的中西医治疗方法,对比中药灌肠和口服苯巴比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120例小儿复杂型热性惊厥患儿,随机分中药组和西医组.中药组中药灌肠60例,西医组口服苯巴比妥60例,评估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体温变化情况和症状体征积分变化情况,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患儿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例数中药组均高于西医组,体温下降至正常所需时间中药组少于西药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儿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及惊厥再发频率中药组均低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医治疗小儿复杂型热性惊厥疗效较显著,减少该病惊厥再发.

    作者:彭滟;叶明怡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产科护士长和医生联合查房模式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产科护士长和医生联合查房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内韶关市铁路医院实施产科护士长和医生联合查房模式后的情况作为观察组,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本院实施传统查房模式的情况作为对照组,比较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剖宫产率及护理质量情况.结果:应用联合查房模式后,医护人员、孕产妇的满意度、自然分娩率以及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明显优于应用联合查房模式前,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护士长和医生联合查房的效果较好,医生对孕产妇的情况及胎儿情况等了解更全面,有利于接下来分娩方案的制定或调整.

    作者:罗松娣;蔡兴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单节段及双节段颈椎融合手术对颈椎活动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单节段及双节段颈椎融合手术对颈椎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38例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的颈椎病患者,按照融合方式分为单节段组和双节段组两组,双节段组为18例行双节段融合术患者,单节段组为20例行单节段融合术患者,分别测量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随访18个月的颈椎前屈、后伸、左右转动及左右侧弯的活动度,并依据患者的X线片评价融合节段的融合率和有效率.结果:双节段组患者术后颈椎的6个方向的活动度均较术前有明显降低(P<0.05);单节段组患者术后颈椎的前屈、后伸和左右转动的活动度较术前有明显降低(P<0.05),但颈椎的左右侧弯较术前差异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双节段组患者颈椎6个方向的活动度降低幅度均较单节段组大,并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各项体征指标及颈椎6个方位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融合手术对颈椎病具有较好效果,但手术能够降低患者的颈椎活动度,其中双节段融合术对颈椎活动度的降低幅度比单节段融合术更明显.

    作者:赖伟强;陈楚群;何信欢;黄启治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出现感染性休克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出现感染性休克的多因素分析.方法:选取梅州市人民医院2014年11月至2017年2月共280例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其中出现12例感染性休克,分析多种因素对感染性休克的影响.结果:280例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共出现12例感染性休克,其中中段尿培养阳性者83例(29.64%),术前抗生素使用>3d者29例(34.94%).尿培养阳性患者中,革兰阴性菌感染68例(81.93%),革兰阳性菌12例(14.46%),混合菌群3例(3.61%).统计学分析显示,尿培养阳性以及抗生素使用≤3d与感染性休克的发生率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段尿培养阳性以及术前抗生素使用≤3d是经皮肾镜取石术后感染性休克的高危因素,尿路感染中革兰阴性菌是主要的致病菌群.在进行经皮肾镜取石术之前,要对患者进行中段尿细菌培养,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治疗>3d,从而降低感染性休克的发生率.

    作者:钟凯华;刘思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规范化健康教育指导评估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中规范化健康教育指导、评估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黔南州人民医院272例神经内科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136例,对两组临床护理指标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平均分(82.10±4.8)分,及格率90.17%,病人满意度94.97%;对照组平均分(36.2±7.2)分,及格率21.06%,满意度44.8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护理中采取规范化健康教育能增加患者及家属防病治病的医学知识,促进疾病康复,提高病人自身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作者:王华英;梁应丹;陈光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手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分析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手术的护理配合方式.方法:将2例腹股沟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为患儿实施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手术,并予以护理配合,记录患儿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儿手术治疗后,4~6h进食,1~2 d即出院,无并发症.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理想.结论:基于患儿的实际年龄、体型等,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发挥护理配合的价值,缩短患儿的术后生活质量恢复时间,减少患儿术后住院时间.

    作者:陈应书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