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华
目的:探讨单节段及双节段颈椎融合手术对颈椎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38例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的颈椎病患者,按照融合方式分为单节段组和双节段组两组,双节段组为18例行双节段融合术患者,单节段组为20例行单节段融合术患者,分别测量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随访18个月的颈椎前屈、后伸、左右转动及左右侧弯的活动度,并依据患者的X线片评价融合节段的融合率和有效率.结果:双节段组患者术后颈椎的6个方向的活动度均较术前有明显降低(P<0.05);单节段组患者术后颈椎的前屈、后伸和左右转动的活动度较术前有明显降低(P<0.05),但颈椎的左右侧弯较术前差异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双节段组患者颈椎6个方向的活动度降低幅度均较单节段组大,并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各项体征指标及颈椎6个方位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融合手术对颈椎病具有较好效果,但手术能够降低患者的颈椎活动度,其中双节段融合术对颈椎活动度的降低幅度比单节段融合术更明显.
作者:赖伟强;陈楚群;何信欢;黄启治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肾上腺皮质激素对呼吸内科的影响,以及对其作用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方法:选取梅州市妇女儿童医院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接收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支气管炎患者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种疾病均有50例,将3种疾病的患者利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内患者提供一般的治疗方法,而观察组内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增加肾上腺素皮质激素进行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肺部改善状况,观察组患者病情的好转程度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为呼吸内科疾病患者提供肾上皮质激素治疗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病情,效果优良,且用药后患者出现头晕、目眩、口咽发干等副作用的概率较小.
作者:石辉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对133例子宫内妊娠组织物残留诊治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河源市妇幼保健院确诊的子宫内妊娠组织物残留患者133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A组63例和B组70例,A组给予常规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B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米非司酮、电切术等处理,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术后阴道出血、月经复常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和B组患者宫腔镜检查结果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术后阴道出血、月经复常时间明显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是诊治子宫内妊娠组织物残留的一种很有价值的方法,具有直接、准确的特点,宫腔镜下刮宫术联合米非司酮、电切术等处理可有效减少患者手术创伤及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患者术后身体恢复.
作者:古素芬;彭凤梅;张惠云;朱海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血管成像的术前穿支动脉设计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东莞康华医院接受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治疗的患者42例作为研究的对象,按照患者术前是否依靠CT血管成像实施穿支动脉设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21例.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皮瓣成活率和移植皮瓣并发症等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术中改变供区位置、供区发病率以及再次手术率等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为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患者提供手术治疗服务的过程中,运用CT血管成像的术前穿支动脉设计,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减少了各种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王彬;林跃;吴太东;杜凡;韦玉新;唐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肺疾病呼吸衰竭合并低钠血症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高州市中医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诊治为慢性阻塞肺疾病呼吸衰竭合并低钠血症76例患者临床资料加以分析,寻找合并低钠血症影响因素及探讨相关防治举措.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Ⅰ型呼吸衰竭19例,并Ⅱ型呼吸衰竭57例,伴代偿与失代偿呼吸酸中毒者分别有15例与37例,呼吸型酸中毒并代谢酸、碱中毒分别有10例、14例;临床输液不当、低氧与二氧化碳(C02)潴留、肾上腺皮质激素间断应用及利尿剂不规则使用等为慢性阻塞肺疾病呼吸衰竭合并低钠血症影响因素;于综合治疗基础上进行电解质紊乱纠正与补钠后,患者治愈率为72.37%,有效率为25.00%.结论:临床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并发低钠血症影响因素众多,临床需积极采取相应防治措施,以减轻患者呼吸衰竭状况和升高血钠水平,提高临床治愈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华海湖;吴宗劲;梁旭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分析游离腕横纹复合组织瓣修复断指再植术后手指运动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东莞市沙田医院收治的断指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9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缩短指骨断指再植手术;治疗组实施吻合血管的离腕横纹复合组织瓣桥接修复创面,行无缩短断指再植术,断指再植术后2周成活后循序开始同样的被动功能锻炼、主动功能锻炼3个月,对比两组患指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随访3个月后,治疗组治疗优良率为92.30%,对照组治疗优良率为71.79%,治疗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游离腕横纹复合组织瓣修复缺损方式实施无缩短断指再植术,术后手指运动功能恢复效果比实施传统的缩短指骨断指再植手术更优.
作者:蓝国湖;许玉芸;郭顺锡;杨兴桃;陈明铮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经颅磁刺激(TMS)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汕头市第四人民医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共8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伪刺激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TMS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和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PANSS评分和SAN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18%,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磁刺激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行性、安全性高,不良反应率低.
作者:张胜佳;黄佩珊;赖明慧;马淑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深圳大学附属南山医院分离出的68株粪肠球菌药敏特点,了解万古霉素(Van)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微生物室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分离出的68株粪肠球菌,统计屎肠标本来源、科室分布及药物敏感性情况,采用肉汤稀释法检测Van的小抑菌浓度(MIC)值,分析耐药分离患者临床特点.结果:68例粪肠球菌标本主要来自于中段尿、导管和血液,分别为51%、12%和12%.同时屎肠对Van不敏感株占5.9%(仅4株),高MIC值为16μg·mL-1,均无Van用药史.结论:在粪肠球菌Van不敏感菌株仍低,需要注意其MIC值动态变化以指导临床Van治疗.
作者:邓向斌;蔡博涛;徐广健;蒲彰雅;廉婕;潘伟光;白冰;邓名贵;刘晓军;王红燕;李多云;邓启文;余治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总结分析T2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采用甲状腺全切术联合放射性碘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笔者整理的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80例T2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选择时间为2013年5月至2016年8月,按照随机分配方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甲状腺全切术,观察组采用甲状腺全切术联合放射性碘治疗方法,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相关指标.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治疗后的肝功能指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T2期分化型甲状腺癌在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基础上采用放射性碘治疗,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同时采用放射线碘治疗对患者的肝功能影响较小.
作者:杜玉晓;王军;陈炳强;刘克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东莞市黄江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东莞市黄江医院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间发生的106份ADR报告进行分析.结果:ADR患者使用药品种类主要为抗菌药(43.40%),其次分别为循环系统药(21.70%)、消化系统药(19.81%);ADR患者主要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73.58%),而后依次为口服(15.09%)、皮内注射(5.66%)、静脉注射(3.77%)、肌肉注射(1.89%);ADR患者症状表现主要为药物过敏、肝损害、中毒、癫痫等;ADR患者经治疗后,治愈率为65.09%,好转率为27.36%,总有效率为92.45%.结论:临床医药工作者应加强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尽可能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叶凯宏;邹祝慧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宫腔填塞纱条术及子宫B Lynch缝合术两种不同止血方案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广东省揭阳市产业园霖磐镇卫生院妇产科收治的70例行剖宫产手术并发术中出血的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研究组患者采用宫腔填塞纱条术止血,对照组采取子宫B-Lynch缝合术止血.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预后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预后不良率(14.29%)显著低于对照组(4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宫腔填塞纱条术可有效减少剖宫产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提高剖宫产预后效果,显著降低剖宫产风险.
作者:何建坤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银翘散加减联合西药(多西环素或氯霉素)治疗恙虫病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清远市中医院自2010年9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18例辨证为风热犯卫证的恙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银翘散加减联合西药(多西环素或氯霉素)治疗.结果:18例患者全部治愈.其中联合多西环素组在症状缓解时间方面优于联合氯霉素组.结论:银翘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恙虫病疗效确切;其中,联合多西环素疗效可能更优,尤其在缓解症状时间方面.
作者:郑壁伟;李玉靖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高龄经产妇妊娠的临床情况.方法:随机选择中山市西区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分娩的高龄经产妇200例,根据是否参加规范性产前检查划分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产妇各100例,对两组妊娠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规范产检:初次产检均在孕12周以前建保健手册,孕中、晚期各产检2次以上,产检次数达到5次以上,对照组产检不规范;观察组平均子宫瘢痕厚度为(2.36±0.55)mm,对照组为(2.10±0.51)mm;观察组叶酸片补充率96%,唐氏综合症筛查率93%,地中海贫血筛查率92%,对照组分别为63%、23%、27%.观察组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胎位异常、巨大胎儿、低体质量儿、剖宫产率、产后出血、胎儿畸形等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高龄经产妇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必须做好围生期管理,以保障妊娠安全,减少剖宫产率.
作者:刘燕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比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及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0VCF)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重庆市九龙坡区西南铝医院收治的择期OVCF患者作研究对象,入选对象60例,据入院顺序,结合患者的意愿,其中采用PVP治疗23例,采用PKP治疗37例,分别纳入PVP组、PKP组,比较两组的相关指标.结果:术后1周、术后1个月,PVP组、PKP组VAS评分低于术前,术后12个月高于术后1周,两组椎体前壁高度、椎体中部高度高于术前,Cobb角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PVP组VAS评分低于PKP组,PVP组骨水泥量(4.3±1.2)mL,高于PKP组(2.9±0.8)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水泥渗漏、相邻椎体再骨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患者住院费用(8425±1093)元,低于PKP组(11356±1466)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的质量控制情况下,PKP、PVP均可满足需要,PVP术后早期疼痛更轻,经济负担更小.
作者:黄纯聪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对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009年3月至2016年6月广东省怀集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3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观察,所有患者经病理学证实明确诊断.对所有患者先后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捡出57例,检出率为90.48%;其中左侧34例,右侧23例.病灶部位:中央区4例,内上象限20例,内下象限4例,外上象限25例,外下象限4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42例,检出率为66.67%.其中左侧25例,右侧17例.病灶部位:中央区3例,内上象限15例,内下象限3例,外上象限18例,外下象限3例.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浸润性导管癌、小叶癌、导管原位癌检出率明显低于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时有微小肿块或钙化病灶、乳腺组织结构紊乱、血管影增多等征象,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敏感性强,为下一步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诊断依据.
作者:孔祥群;吴小玲;邓广初;邓丽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膈下逐瘀汤加减配合耳穴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就诊于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南海妇产儿童医院妇科门诊主诉为痛经为主要症状的患者81例,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型,运用膈下逐瘀汤加减配合耳穴治疗.结果:81例痛经患者中显效51例,占62.96%;好转25例,占30.86%;无效5例,占6.17%,总有效率93.83%.结论:膈下逐瘀汤加减配合耳穴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疗效良好.
作者:潘晓微;蒲应炎;赖虹;余琳;欧宛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比较超声刀与传统手术在开放性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阳江市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接受超声刀治疗,对照组患者实行传统手术,对两组患者肿瘤切除时间、切口长度、引流量、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肿瘤切除时间、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组的引流量和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0%)低于对照组(18.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超声刀治疗甲状腺肿瘤效果良好,能有效降低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黄小兵;陈永羲;敖立冬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中规范化健康教育指导、评估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黔南州人民医院272例神经内科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136例,对两组临床护理指标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平均分(82.10±4.8)分,及格率90.17%,病人满意度94.97%;对照组平均分(36.2±7.2)分,及格率21.06%,满意度44.8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护理中采取规范化健康教育能增加患者及家属防病治病的医学知识,促进疾病康复,提高病人自身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作者:王华英;梁应丹;陈光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半夏泻心汤与奥美拉唑联合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运用价值分析.方法:抽取2014年3月到2014年8月中山市三乡医院所收治的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联合组与常规组,常规组采取奥美拉唑药物治疗,联合组采取半夏泻心汤+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1年后疾病复发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96.7%)高于常规组(86.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1年后的复发率(6.7%)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1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患者采取半夏泻心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效果甚佳,且复发率低.
作者:夏云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患者运用针灸联合特定电磁波治疗仪(TDP)治疗仪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根治术后出现尿潴留患者共5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针灸联合TDP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残余尿量和胱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62.07%)低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3.1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留置尿管时间和残余尿量均多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膀胱功能恢复良好人数多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灸治疗联合TDP治疗仪能有效的提高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治疗疗效,促进患者的膀胱功能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菲远;杨文静;卓晓云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