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7种壮药抗耐药性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研究

黄杰之;吴润田;马文斌

关键词:壮药, 耐药性大肠杆菌, 抑菌效果, 抗生素
摘要:目的:研究7种壮药对耐药性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方法:准备7种壮药和耐药性大肠杆菌菌种及其他研究试验需要的材料和试剂.首先使用煮沸法提取出药液,并自制药敏纸片,之后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试验后观察7种壮药提取液在体外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结果:当壮药提取物的浓度为0.5 g/mL时,苦丁茶、小飞扬草、水田七、救必应4种壮药具有抑菌作用,当壮药提取物的浓度为1.0 g/mL时,7种壮药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苦丁茶和小飞扬草的抑菌效果明显.结论:不同浓度的壮药提取物对耐药性大肠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苦丁茶和小飞扬草的抑菌作用明显.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前列地尔联合肾康治疗老年临床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序贯疗法治疗老年临床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台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临床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肾康注射液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mAlb、SCr、CysC及BUN)、血脂水平(TC、TG、HDL-C及LDL-C)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肾功能指标与血脂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mAlb、SCr、CysC及BUN)与血脂水平(TC、TG、HDL-C及LDL-C)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纽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序贯疗法治疗老年临床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梅劲春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血液检验结果误差原因分析及预防策略

    目的:探讨血液检验时标本结果出现误差的相关原因和相应的预防性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于重庆市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进行血液检验、且结果出现误差的血液标本62例,采取回顾性的分析,探讨产生误差的相关原因,并寻找相应的有效预防措施.结果:引起血液检验标本误差出现的原因中,所占比例从高到低依次是送检相关因素(27例,43.56%)、采集相关因素(21例,33.87%)、病人个人因素(15例,24.19%)和标本检查相关因素(10例,16.13%).造成标本误差产生的具体影响因素,所占比例高的三项依次是样本采集后未在规定时间内送检19例(30.65%)、采血量过多8例(12.90%)、采血量过少7例(11.29%).结论:标本误差对血液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只有严格进行检查操作,做好相应预防措施,才能避免标本误差的出现,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杜春妮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与药理分析

    的: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与药理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治疗的14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压及心率、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71%,明显高于对照组8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后两组心率均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有确切的临床疗效,血压控制平稳,药效稳定,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好.

    作者:李嘉晖;黄睿祺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鼻窦内窥镜手术116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鼻窦内窥镜手术116例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鼻窦内窥镜手术,对比手术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鼻内镜检查(Lund-Kennedy)评分,并根据1997年海口鼻科会议制定的“海口标准”进行临床分型,对比分析Ⅰ型、Ⅱ型及Ⅲ型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患者治疗前的VAS评分为(2.58±1.06)分,Lund-Kennedy评分为(7.39±2.58)分;治疗后的VAS评分为(1.02±0.06)分,Lund-Kennedy评分为(1.24±0.72)分;治疗后的VAS评分、Lund-Kennedy评分均小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愈率为81.03%、总有效率为95.69%;Ⅰ型与Ⅲ型、Ⅱ型与Ⅲ型患者的治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与Ⅱ型患者的治愈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改善预后,且临床疗效与慢性鼻窦炎的临床分型密切相关.

    作者:彭剑锋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不同消毒剂对新生儿暖箱水槽终末消毒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消毒剂对新生儿暖箱水槽终末消毒效果,指导消毒剂的选择与水槽消毒管理工作.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5年10月同等环境下,随机抽取暖箱150例次,随机分为A组、B组各75例次.实验1,A组使用500 mg/L聚维酮碘消毒,现配现用,擦拭水槽,浸泡30 min,以无菌水冲洗,干燥后使用,B组以含有效氯0.05%消毒剂替代聚维酮碘,分别在清洗后第0、4、8、16、24 h,采样送检;实验2,对照组选择30个暖箱,采用A组方法进行消毒处理,连续7d,实验组采用A组方法消毒处理,对检出的不合格暖箱,采用B组方法进行处理,使用过程中,采集暖箱内、外壁、注水口、通气口样品,进行微生物监测,监测7d.结果:A组8h后合格率81.33%(61/75),B组93.33%(70/75),A组8h、16h、24 h,微生物监测结果高于B组,A组与B组24 h高于16h、16h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在第4日开始检出不合格暖箱,实验组在第6日,开始检出不合格暖箱,7d内,对照组共检出不合格暖箱21台次,实验组检出8台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有效氯0.05%消毒剂、500 mg/L聚维酮碘消毒擦拭浸泡消毒新生儿暖箱水槽可维持4h内完全无菌,但含有效氯0.05%消毒剂维持效果更理想,维持合格的时间更长;以含有效氯0.05%消毒剂作为强化消毒水槽措施,可提高暖箱消毒效果.

    作者:郎燕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小儿闭塞性支气管炎短期控制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小儿闭塞性支气管炎的短期控制效果.方法:以2013年5月至2015年1月湛江市中心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62例闭塞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后短期控制效果(咳嗽消失时间、喘憋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及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5.12±1.01)d、喘憋消失时间(4.09±1.16)d、哮鸣音消失时间(3.21±0.86)d均较对照组短,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83.87%较对照组58.06%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法对闭塞性支气管炎患儿有较显著的临床疗效,治疗后可取得较好的短期控制效果,对患儿临床症状控制作用显著.

    作者:梁艺耀;黎清虎;李春晓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水迷宫法测定补骨脂素对去卵巢痴呆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水迷宫法测定补骨脂素对去卵巢痴呆(AD)大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选择健康雌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补骨脂素组,每组10只;模型组、补骨脂素组按常规建立去卵巢痴呆模型,3组都给予常规喂养,卵巢切除术后2周,补骨脂素组大鼠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1.5 mL/d的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结果:造模后模型组、补骨脂素组与造模前比较,逃避潜伏期时间明显延长(P<0.05),跨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0.05);补充补骨脂素治疗后,补骨脂素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跨越平台次数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骨脂素有效预防去卵巢AD对大鼠记忆功能的损伤,可弥补去卵巢对大鼠智能的损害.

    作者:潘永梅;王建华;魏艳静;王蕊;方敬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小儿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措施.方法:对哈尔滨市儿童医院2014年4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2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儿的临床治疗观察分析.结果:本组2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儿经有效治疗后,有效者20例,无效者4例,治疗有效率为83.33%.结论:针对上消化道出血患儿出血部位及发病原因,行对症止血治疗,可得到满意疗效.

    作者:王焱新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PICCO监测仪在重度烧伤休克期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持续心输出量(PICCO)监测仪在重度烧伤休克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与护理干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烧伤科重度烧伤休克期患者3例,分析PICCO监测仪在重度烧伤休克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与护理对策.结果:PICCO监测仪有助于有效控制重度烧伤休克期补液,本组3例患者监测时间为5~9 d,监测并记录患者的GEDV、GEDVI、EVLW、EVLWI、ITBV、ITBVI、CO、CI、CVP,根据picco监测仪监测参数结果调整补液量,拔管后,3例患者均未见并发症出现;3例患者经早期救治,手术覆盖创面,安全顺利度过休克期,均康复出院.结论:PICCO监测仪通过指导重度烧伤休克期补液方案的制定,使患者安全顺利度过休克期.

    作者:萧惜玲;刘媛;陈瀚熙;黄伟玲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珠海市社区获得性肺炎疾病负担研究

    目的:调查珠海市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发病、流行特点,分析疾病负担,为疾病防控、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提供指导.方法:筛选2012年8月至2014年7月珠海市肺炎监测点所获取完整资料的600例CAP患者,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疾病情况、住院费用等信息,建立数据库,统计流行病学特点及经济学负担.结果:珠海市CAP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以≤5岁及≥60岁群体多见,发病季节以秋冬为主,以细菌及病毒感染多见,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为其常见病原体,患者医疗付费以自费居多;CAP患者直接医疗费用以住院总费用高,其次为门诊总费用;间接医疗费用以门诊及住院误工费为主,其次为请护工费用.结论:CAP高经济负担疾病,为降低其发病风险,必须制定系统化的免疫策略,强化呼吸道疾病筛查,提高医保普及率,加强对高危CAP群体的监测.

    作者:周勇;陈泽玲;王缃赟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泌尿系疾病围术期住院患者护理干预及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泌尿系疾病围术期住院患者感染危险因素,并针对感染因素制定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泌尿科收治的500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统计各类感染发生概率,并分析归纳感染风险因素;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300例患者(观察组),根据掌握的风险因素给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感染发生结果.结果:年龄> 60岁,存在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留置管道时间>4d,存在泌尿系结石等因素,可增加泌尿系疾病围术期住院患者感染风险;给予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感染率为4.67%,对照组则为17.20%,观察组感染发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制定切口护理、导管留置护理、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做好基础病预防与处理工作,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发生.

    作者:杨敏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药敏情况及用药分析

    目的:探讨复发性尿路感染在细菌检验中的特征,并且进行药敏实验时的具体情况.方法:选取60例来重庆市江津区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将患者的尿液进行细菌培养检测,并对检测结果中的主要细菌进行药敏试验,测定治疗效果,进行结果分析.结果:细菌检验中有61.3%的患者检测出大肠埃希杆菌,21.0%的患者检测出铜绿假单胞菌,11.8%的患者检测出变形杆菌,5.9%的患者检测出其他细菌(产气杆菌、克雷伯肺炎杆菌、粪链球菌等),药敏试验中分别对头孢类抗生素,喹诺酮类抗生素以及强效抗生素亚胺培南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对头孢类抗生素的耐药性高,对强效抗生素亚胺培南的敏感度强.结论:尿路感染发生病情复发时,进行细菌检验和药敏试验对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有重要作用,尤其在选择用药上药敏试验给出了更高的参考依据.

    作者:曹辉秀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LH-160氦氖激光治疗手足口病口腔溃疡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LH-160氦氖激光治疗手足口病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6年3月肇庆市高要区中医院收治的手足口病口腔溃疡患儿120例,用抽签随机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口腔炎啧剂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LH-160氦氖激光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的痛感缓解时间、停止流涎时间、胃纳改善时间、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总有效率,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痛感缓解时间(3.01±0.23)d、停止流涎时间(2.18±1.25)d、胃纳改善时间(3.24±1.21)d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痛感缓解时间(4.98±1.66)d、停止流涎时间(3.87±1.59)d、胃纳改善时间(4.88±2.56)d,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H-160氦氖激光治疗手足口病口腔溃疡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陈明胜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血清相关性指标探讨

    目的:研究并探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后血清学指标与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粤北人民医院接受CAS 37例患者进行术后随访,行脑血管造影术了解术后支架内再狭窄情况,并对所有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学上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其中9例支架内再狭窄,复发率24.3%.回归分析检验结果数据提示颈内动脉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与患者血清CRP具有相关性.结论:血清CRP为颈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高危因素,控制炎症反应以降低CRP水平可能有助于减少患者术后再狭窄及卒中事件的发生.

    作者:肖罡;刘保国;何黎明;张龙;宋启星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茂名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0例,按照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服用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是同时服用美沙拉嗪和双歧三联活菌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采取了不同治疗方法以后的治疗效果、产生的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经过观察,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82.5%);观察组患者腹痛、腹泻等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率(5%)明显比对照组(22.5%)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同时服用美沙拉嗪和双歧三联活菌进行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对药物的不良反应.

    作者:杨文晓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X线与CT对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X线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的诊断效果与价值.方法:选择广州市番禺区化龙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疑似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成年患者50例,经手术证实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例为35例,首先对患者进行X线检查,然后对患者进行CT检查,观察和比较2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1)X线检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灵敏度为85.71%(30/35),特异度为86.67%(13/15),准确度为86%[(30+13) /50].(2) CT检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灵敏度为97.14%(34/50),特异度为93.33%(14/15),准确度为96%[(34+14) /50].(3)与X线检查方法对比,CT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X线对比,CT检查在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具有更高的检查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更有利于临床诊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作者:黄承雷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作为辅助方式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将2015年3月一2016年1月收治的386例患有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93例.单纯用采常规临床治疗方法的为对照组,采取常规临床治疗方法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加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辅助治疗为观察组,8d后将两组的观察结果与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并评价.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明显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数据同对照组相比都明显的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临床治疗方法+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具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王少仪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腹腔镜下两种不同方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

    目的:系统地对比两种不同的腹腔镜术式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翁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本组均行腹腔镜高位结扎疝囊术治疗,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使用直接缝合法与导引针缝合法,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16.2±4.7)min,下床活动时间(1.6±0.5)d,拆线时间(5.7±0.8)d,总住院时间(3.7±0.8)d,并发症的发生率6.7%,对照组患儿手术时间(14.2±4.3)min,下床活动时间(1.4±0.3)d,拆线时间(6.5±0.6)d,总住院时间(2.6±0.5)d,并发症的发生率是8.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腹股沟斜疝的腹腔镜手术治疗中,直接缝合法与导引针缝合法均能够获得满意的疗效,但是直接缝合法对术者的操作水平的要求更高.

    作者:何志伟;涂伟强;黄龙和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结节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索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方法,为进一步规范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回顾性分析深圳罗湖区人民医院在2010年9月至2015年9月行甲状腺结节手术患者378例的临床资料.据病理诊断结果,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甲状腺微粒体抗体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检测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同时结合抗体水平评价其对辅助诊断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意义.观察组按照其病理诊断类型,分为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组、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腺瘤组、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组3组,对发病年龄、术前TSH水平以及甲状腺结节钙化率和术前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率进行分析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出现了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结节性甲状腺结节患者60例、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腺瘤患者13例、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患者27例.结论: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结节患者在临床发病的过程中,其血清学甲状腺微粒体抗体以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要明显高于单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因此血清学甲状腺微粒体抗体以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可以作为对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结节的辅助诊断方法.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结节患者实施治疗过程中,术前TSH检查水平对确诊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有着较高的指导意义.手术应遵循个体化原则,依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尽量保留正常的甲状腺组织.

    作者:陈妙苑;罗雪莹;陈伟财;何劲松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前驱糖尿病诊断和监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对前驱糖尿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仁化县丹霞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6年4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50例前驱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来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的5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受检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的空腹血糖值是(6.5±0.5)mmol/L,餐后2h血糖是(9.6±1.4)mmol/L,糖化血红蛋白是(5.8±0.3)%,对照组的空腹血糖值是(5.3±0.7)mmol/L,餐后2h血糖是(6.1±1.1)mmol/L,糖化血红蛋白是(4.6±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糖化血红蛋白诊断前驱糖尿病的假阳性率是4.0%(2/50),假阴性率是0.0%,敏感度为96.0%(48/50),特异性为100.0%.结论:在前驱糖尿病的临床诊断中,糖化血红蛋白可以作为一项可靠的参考指标,能够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作者:邱艳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