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针超前镇痛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张代英;周军;陈烨;石恒林

关键词:电针, 疼痛, 老年人, 超前镇痛, 认知功能
摘要:目的:探讨电针超前镇痛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7例开腹大手术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4例。观察组及对照组分别行电针超前镇痛及常规镇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简易智力状态检查法( MMSE)比较两组疼痛和认知功能;同时比较两组术后芬太尼的使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排除4例患者(拒绝随访,提前拔除镇痛泵),观察组排除3例患者(拒绝随访及失访),两组各60例患者完成研究。观察组术后6 h的疼痛评分为(1.86±0.62)分,低于对照组的(4.03±0.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7,P<0.05);观察组术后24 h认知功能评分为(25.42±0.63)分,高于对照组的(21.77±0.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4,P<0.05);观察组术后镇痛的芬太尼用量为(597.94±82.41)μg,低于对照组的(826.47±113.28)μ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2,P<0.01);观察组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为20.00%,低于对照组的3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3,P<0.05)。结论应用电针超前镇痛于老年患者术后疼痛管理,可以降低老年患者术后的疼痛及改善POCD。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足三里穴位注射地塞米松在提高乳腺癌化疗耐受性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预防性使用地塞米松足三里穴位注射对乳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程度及一系列不适症状的影响。方法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乳腺癌化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小檗胺片、利血生等药物,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于化疗后第5天预防性使用地塞米松足三里穴位注射,5 mg/d,连续3 d。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程度,采用简明疲乏量表( BFI)、食欲视觉类比量表( VAS)比较两组疲乏及食欲情况。结果化疗后7 d研究组血常规WBC、NE、HB指标分别为(4.73±2.11)×109/L,(2.13±0.61)×109/L,(112.20±5.76)g/L,均优于对照组的(3.21±0.85)×109/L,(1.66±0.42)×109/L,(107.90±5.72)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4.212,4.026,3.349;P<0.01);研究组WBC计数在化疗后7 d呈上升趋势,后缓慢下降,下降程度小于对照组,两组发展趋势存在差异(F=53.19,P<0.05);研究组在化疗后7 d疲乏程度和骨髓抑制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分别为-2.795,-3.307;P<0.01);两组患者化疗后食欲逐渐恢复正常,化疗后疲乏与骨髓抑制程度变化存在正相关( r分别为0.656,0.682;P<0.05);患者骨髓抑制程度≥Ⅲ度时,研究组有6例、对照组有15例给予重组人体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30,P<0.05)。结论预防性使用地塞米松足三里穴位注射能减轻乳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程度及因此而造成的疲乏症状,从而提高乳腺癌化疗耐受性。

    作者:祝亚男;汪永坚;陈晓洁;杨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改良固定法在新生儿经鼻无创辅助通气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改良固定鼻塞方法在新生儿经鼻无创辅助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使用经鼻无创辅助通气的新生儿6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组29例和改良组32例。传统组使用传统固定方法固定鼻塞,改良组使用自制裁剪的3M弹力胶布固定鼻塞,比较两组通气效果。结果改良组患儿鼻塞脱落平均0.16次/100 h,鼻部损伤2例,压力下降平均2.4次/100 h,均低于传统组的9.60次/100 h,8例,15.7次/100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0.526,4.292,11.966;P<0.05);两组有创机械通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经鼻无创辅助通气时,与传统固定方法相比,使用自制裁剪的3M弹力胶布固定鼻塞,能使鼻塞脱落及鼻部损伤明显减少,减少漏气,更好地保持无创辅助通气有效压力。

    作者:渠慎英;周广玲;高翔羽;王雪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失禁相关性皮炎与压疮关系的研究进展

    失禁相关性皮炎( incontinence-associated dermatitis , IAD)或会阴相关性皮炎,是尿失禁或大便失禁患者皮肤问题的总体概括[1]。 IAD也被看做是压疮的诱发因素之一,因其临床表现类似Ⅰ期或Ⅱ期压疮,以致IAD和压疮同时存在时难以鉴别。 Brochert等[2]研究指出,许多护士很难区分IAD和压疮。与失禁相关的费用很高:吸收性产品人均5.19片/d,失禁相关性护理人均2.02美元/d[3],如果因IAD发展为压疮,将使每个压疮的平均治疗费用达3000美元[4]。因此近年来美国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偿中心将IAD与压疮的鉴别诊断以及对压疮发生的影响作为主要内容[5]。目前,国外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致力于IAD发生的流行病学、病因学和病理生理机制研究,并总结出了IAD区别于压疮的视觉指标(包括颜色、位置、深度以及是否存在坏死组织等)和IAD评估识别方法。本文对目前国内外IAD与压疮关系的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胡艳红;沈世琴;罗梅;向勤;李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急救护理流程在高速公路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流程在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伤员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实施高速公路救护护理流程前1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0年3月-2011年3月实施高速公路救护护理流程2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救护车开出时间、到达现场时间、现场抢救时间、到达医院时间和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救护车开出时间、到达现场时间、现场抢救时间、到达医院时间分别为(1.33±0.35),(6.74±1.78),(6.25±3.61),(28.61±6.03)min,均低于对照组的(2.62±0.64),(9.34±2.62),(13.50±8.27),(43.10±7.36)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分别为2.63,8.18,2.51,4.84;P<0.01)。观察组除10例因现场抢救无效死亡,2例手术后5 d死亡,其余均治愈、愈合出院,抢救成功率为91.5%,与对照组的85.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P<0.05)。结论护理流程在高速公路救护中有助于快速到达现场和缩短现场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在高速救护中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作者:吴燕娟;王芙蓉;黄超红;张爱华;王美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医护一体化分层级责任制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分层级责任制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普外科实施医护一体化分层级责任制护理,选取实施前后各9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满意度。结果实施医护一体化分层级责任制护理后基础护理质量从(90.82±2.61)分提高至(95.24±2.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532,P<0.01);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26%,低于对照组的9.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8,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0.35±2.32)d,短于对照组的(12.82±2.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06,P<0.0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7.83%,高于对照组的9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8,P<0.05)。结论普外科实施医护一体化分层级责任制护理模式,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杜易芳;王晓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将200例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建立冠心病患者住院期间临床护理路径表,严格按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便秘和心脏事件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日、家属满意度评分、健康教育时间、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便秘、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及猝死发生例数分别为4,10,8,0例,均少于对照组的22,18,16,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6.05,8.27,7.93,9.58;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及健康教育时间分别为(8.2±3.1)d,(11.5±4.1)h,均少于对照组的(15.1±3.8)d,(23.1±3.5)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3.1,7.5;P<0.05)。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知识得分、满意情况评分分别为(92.3±4.5),(98.2±4.1)分,均优于对照组的(76.2±3.3),(90.7±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2.34,-10.22;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冠心病患者,可改善患者便秘状态,减少心脏事件发生,显著提高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汤生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联络护士在临床中的应用现状

    在医学模式转变的今天,医院科室的划分越来越专科化,造成护士接受的知识越来越局限,从而使有多种合并症的患者得不到很好的护理,出现了并发症,延长了住院时间,增加了医疗费用。其次,在新的医学模式下,护士的综合素质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在如此大的环境下只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已完全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为了适应以患者为中心的医学模式,使患者得到连续的全程的护理,就产生了联络护士,继而提高了医院的整体护理水平,使护士的知识面变得更广,使患者的满意度得到了提高。本文就联络护士在临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丁建玲;李萍;侯铭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基于 ABC 分析法的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维护质量管理

    目的:探讨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维护质量管理的科学方法,以提高外周静脉留置针维护与管理质量。方法对我院138例采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患儿进行调查,找出影响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维护与管理质量的相关因素,对这些因素采用ABC法统计分析出主次因素,从而实现对主要因素的重点控制。结果对重要的A类因素进行重点控制后,该类质量缺陷由原来的47.8%下降至9.6%。结论 ABC分析法可有效提高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维护与管理质量。

    作者:王媛;王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电针超前镇痛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电针超前镇痛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7例开腹大手术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4例。观察组及对照组分别行电针超前镇痛及常规镇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简易智力状态检查法( MMSE)比较两组疼痛和认知功能;同时比较两组术后芬太尼的使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排除4例患者(拒绝随访,提前拔除镇痛泵),观察组排除3例患者(拒绝随访及失访),两组各60例患者完成研究。观察组术后6 h的疼痛评分为(1.86±0.62)分,低于对照组的(4.03±0.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7,P<0.05);观察组术后24 h认知功能评分为(25.42±0.63)分,高于对照组的(21.77±0.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4,P<0.05);观察组术后镇痛的芬太尼用量为(597.94±82.41)μg,低于对照组的(826.47±113.28)μ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2,P<0.01);观察组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为20.00%,低于对照组的3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3,P<0.05)。结论应用电针超前镇痛于老年患者术后疼痛管理,可以降低老年患者术后的疼痛及改善POCD。

    作者:张代英;周军;陈烨;石恒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多用途管道清洗架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设计一种适用于清洗管腔类医疗器械的清洗架。方法通过改良清洗架管路装置,设置多头清洗口和管口帽,与全自动清洗机配套使用。结果改良后的清洗装置,每次可清洗多根管道器械,工作效率明显提高;由于管腔内外都充分与清洗剂和水流接触,清洗、消毒效果比手工清洗、消毒时会更加彻底,确保了清洗消毒质量的稳定性,减少手工清洗的不确定因素。结论通过使用证明,多用途管道清洗架针对管腔类器械,能够实现自动化清洗、消毒,省时省力,而且清洗、消毒效果好。

    作者:姚艳君;王秀梅;何瑾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恶性肿瘤骨转移并发高钙血症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骨转移并发高钙血症患者观察及护理。方法对我院恶性肿瘤骨转移并发高钙血症的30例患者,给予双磷酸盐、利尿、营养支持、低钙饮食等常规治疗,并给予精心护理。结果19例患者完全有效,10例患者部分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不同程度缓解或消失。结论精心的护理可促进恶性肿瘤骨转移并发高钙血症治疗的成功。

    作者:诸利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并分析其实践价值。方法选择50例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并与50例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的患者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手术穿刺、放射曝光、总手术时间,总结发生护理风险事件的例数,并通过医院绩效考核分数和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分数评价护理风险管理的有效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管道脱落、穿刺点出血和术中躁动患者分别为1,1,1例,少于对照组的7,9,11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4.891,7.111,9.470;P<0.05);观察组手术穿刺时间为(1.0±0.3)min,放射曝光时间为(45.6±3.4)min,总手术时间为(55.9±6.3)min,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3.6±0.7),(87.3±8.5),(108.6±15.6)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8.633,25.621,55.718;P<0.01);观察组医院绩效考核分数为(93.8±5.4)分,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分数为(95.8±1.8)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5±6.9),(81.6±6.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8.624,18.981;P<0.01)。结论通过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手术时间,提高医院对科室绩效考核分数,是一种有效规避介入手术潜在性伤害及提高医疗满意度的方法。

    作者:陈宜;张光君;黄明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图表法交班在医护交班中的应用

    目的:简化护士晨会交接班中繁琐的化验值及数据化的交班内容,更直观、更科学地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方法将烧伤科患者需要连续监测的指标并需在交班中报告的指标制成图表(例如:某患者几日内的化验值变化情况)。结果简化了护士交班口述内容,并直观的反应患者一段时间内的病情变化。结论图表报告法有利于医护对患者的病情掌握,具有可行性。

    作者:程丹;郎欢馨;张磊;吴巍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照顾者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

    目的:了解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家属的照顾体验,探索促进照顾者身心健康的相关因素,为进行有效的偱证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收集12名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照顾者的资料,运用Colaizzi内容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得到5个主题:知识缺乏;缺乏病情告知策略;心理负担过重;照护负担增加;连续性护理需求。结论关注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同时,不应忽视其照顾者存在的问题,探索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来帮助照顾者恢复健康变得尤为迫切。

    作者:徐静;奚莉;胡海燕;朱立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气动计时器在吸氧患者临床应用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气动计时器在吸氧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气动计时器应用于呼吸内科2012年9-10月需吸氧患者100例,抽取1~25床床单元收治患者50例为观察组,26~50床床单元收治患者5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气动计时器进行自动计时收费;对照组按传统收费,即根据医嘱电脑自动生成收费。比较两组用氧依从性、计费准确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用氧依从性及计费准确率分别为98%,100%,均高于对照组的60%,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25.29,19.93;P<0.01);观察组用氧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249,P<0.01)。结论气动计时器的应用,可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患者用氧依从性,准确计算患者用氧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张海英;葛秀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发展性照顾在促进早产儿胃肠、免疫功能成熟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发展性照顾对早产儿胃肠、免疫功能成熟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早产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护理措施,常规组在不能经口喂养期间给予非营养性吸吮,观察组给予发展性照顾,选取40例同期出生的足月儿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和常规组早产儿血胃泌素( GAS)、恢复出生体重所需时间、院内感染发生率,并比较早产儿与对照组IgM、IgG水平。结果出生时两组 G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出生5 d常规组早产儿GAS为(115.59±25.87)ng/L,低于观察组的(138.52±26.62)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7,P<0.01);出生10 d常规组早产儿IgG、IgM分别为(83.56±21.17),(1.54±0.62) Ug/ml,观察组分别为(91.19±21.29),(1.78±0.62)Ug/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80,1.93;P>0.05);观察组恢复出生体重所需时间为(9.12±2.1)d,少于常规组的(12.00±2.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8,P<0.01);观察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0.98‰,常规组为3.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4,P>0.01)。结论发展性照顾可促进早产儿胃泌素的释放,促进胃肠功能成熟及体重增长,但短期对免疫功能无明显促进作用。

    作者:刘永琴;王汉青;徐芬;焦小英;杨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糖尿病足患者围手术期临床突发事件的护理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一组来自我院155例住院糖尿病患者及家属的调查资料[1],其中糖尿病足患者68例,发现合并糖尿病神经病变、冠心病、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分别为66.7%,66.1%,66.1%,52.6%,糖尿病肾病为22.4%,发生过脑梗死的患者为21.5%。在围手术期因糖尿病足患者合并多种并发症,病情复杂,全身情况较差,伤口难以愈合,面临更高的护理风险,需要引起临床护理工作者的高度关注。本文回顾4例糖尿病足患者围手术期临床突发事件的临床特点,提示在围手术期应重视患者的营养状态、生命体征监测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关注低血糖护理,倡导多学科的护理联合会诊模式,早期识别护理风险,制定综合有效的护理措施,使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建琴;兰颖;牟玉梅;李丽萍;程玉霞;王玉珍;许樟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巧用印章制作血糖谱

    内分泌科病房收治的患者大部分以糖尿病为主,每天监测患者的血糖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医生每天必开的一项检查。每次拿到医生开具的血糖谱时,因字迹有个人差异,视觉上有凌乱感,影响美观,也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难度。为此,经过采纳医生的意见后,自行设计了印章式血糖谱,美观、整齐、一目了然,并且给护理工作带来了方便。现介绍如下。

    作者:庞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婴童理发器在新生儿备皮中的应用

    备皮是新生儿监护病房中一项常用的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新生儿血管细、耐受力差,穿刺时不能积极配合,穿刺后好动,静脉营养时期长,使得静脉破坏较快,住院后期往往需进行头皮静脉穿刺;使用呼吸机的患儿头部长期受压,受压部位皮肤易被毛发遮盖不利于护士观察,为了预防压疮的发生,宜剃除受压部位毛发;由于早产儿自身特点及受疾病的影响,往往行脑电图检查,该检查前应常规备皮。目前临床应用的备皮器具为一次性备皮刀、金属刀架备皮刀及脱毛剂,由于前二者刀刃锐利,刀口缺乏保护,操作中易损伤患儿的头皮,后者为化学药剂,均给患儿带来不良损伤,甚至引发护患纠纷。为寻求一种安全、高效、实用的备皮方法,我科自2012年12月使用婴童理发器为新生儿备皮,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程莉萍;商明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者家属应对压力的探讨

    目的:探讨压力理论对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者家属面临的伦理问题的指导性意义,缓解供者家属焦虑状态,争取可供移植器官的来源。方法收集我院54例潜在捐献者资料,分析捐献者家属心理压力的来源,探讨压力理论对缓解压力,加强供者家属对伦理问题应对的作用。结果54例潜在捐献者中同意捐献者35例,成功捐献22例。结论压力理论可应用于今后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者家属管理中,为争取更多可移植器官提供保障。

    作者:朱光影;于姗姗;王海峰;李虹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主管:黑龙江护理杂志;现代护理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