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层医院急诊内科昏迷患者136例临床分析

梁广大

关键词:急诊内科昏迷, 病因分析, 临床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内科昏迷患者的病因构成、诊断要点及急诊急救措施.方法:选择阳江市中医医院2009年10月-2012年5月急诊科收住的136例以昏迷为主诉的急诊内科入院患者,对其病因、临床症状、体征以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这136例昏迷患者中急性中毒占30.2%,急性脑血管病占28.4%,急性代谢性脑病占28.1%,其常见病因为酒精中毒占20.0%.结论:以昏迷为主要表现的内科疾病病因复杂,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应该重视其鉴别诊断及治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弥勒市产科出血病因的变化趋势及防治项目工作

    目的:探讨弥勒市产科出血病因的变化趋势及防治项目工作进展情况.方法:选取弥勒市2013年4月-6月未参与产科出血防治项目的1 418例产妇和2013年10月-2014年3月参与产科出血综合防治项目的3 219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3年10月2013年12月产妇1 692例,2014年1月-2014年3月产妇1 527例,对产妇产科出血情况资料和防治项目工作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三个阶段中孕产期合并性贫血(12.48%,9.23%,9.76%)、瘢痕子宫(7.56%,8.56%,8.47%)和宫缩乏力(71.32%,72.78%,73.33%)是产科出血的主要病因.此外,剖宫分娩出血率(27.91%,27.36%,26.73%)高于阴道分娩出血率(2.98%,2.62%,2.8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出血病因更加趋向于多样化,目前孕产期合并性贫血、疤痕子宫和宫缩乏力仍是产科出血的主要原因,因此在进行产科出血防治时应对孕产期合并性贫血、疤痕子宫和宫缩乏力进行针对性防治,同时鼓励孕产妇采用阴道分娩,尽可能避免剖宫分娩.

    作者:周建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中药治疗高血压病眩晕的疗效观察

    目的:本文研究中药汤剂治疗高血压病所致的眩晕症状.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3月于黄圃镇人民医院医治的85例正在长期服用西药治疗的患者,在不改变西药的同时,加服1剂中药,观察服用1剂后的疗效.结果:85例患者中,效果显著,显效48例眩晕症状明显减轻,有效26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7.1%.结论:达到预计的治疗效果,是治疗高血压所致的眩晕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颂贤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38例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治疗方法,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自2009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38例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病情和孕周选择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结果:38例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中,16例孕晚期患者行剖宫产和阑尾切除术,22例孕早、中期患者,其中13例行阑尾切除术,9例采用保守治疗.保守治疗的患者中有1例患者病情控制不佳而中转阑尾切除术.结论: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不典型,确诊后应根据患者病情和妊娠的相关情况选择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

    作者:周世雄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贵州省HIV抗病毒治疗1年后的耐药情况报告

    目的:观察贵州省初始抗病毒治疗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在接受治疗12个月后免疫应答、病毒抑制的效果,并通过耐药基因型检测发现HIV耐药突变位点和突变模式以及导致耐药的可能性原因,为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入组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前90天内的HIV患者,观察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CD4)、病毒载量(VL)的指标,并对所有监测对象进行耐药基因型突变检测.其随访窗口期为目标日期的前1个月和后3个月.结果:未治疗时VL≥1000拷贝/mL的比例为88.6%,而在接受抗病毒治疗12个月后仅6.4%的患者VL≥1000拷贝/mL;开始抗病毒治疗前CD4中位数为186个/μL,治疗12个月后CD4中位数为306个/μL;可见总体免疫学指标和病毒学指标均有所提高,抗病毒治疗效果明显.治疗12个月后新发生的耐药率较低为1.68%;而在治疗失败人群中耐药发生率为12.5%;潜在耐药率为11.76%.结论:研究发现原发耐药导致较高的病毒抑制失败,而我们的研究可能限于治疗时间较短,原发耐药率低,并未看到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观察.

    作者:童毅;邢辉;申莉梅;李进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药师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中的作用

    目的:对临床药师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选择长寿区云集镇卫生院实际工作中,药师对临床药品不良反应实施监测的经验进行总结.结果:药师在医院不良反应监测过程中,应该通过健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制、宣传药品不良反应相关知识、收集药学情报资料、药物咨询等方式进行.结论:在医院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药师是该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充分发挥药师的作用,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吴章桂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上环后不规则阴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上环后不规则阴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昆明市官渡区计划生育服务站收治的上环后不规则阴道出血患者30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15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宫环养血颗粒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止血芳酸片治疗,对比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经3个月治疗,观察组患者痊愈108例、显效26例、有效7例,治疗无效9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痊愈87例、显效26例、有效10例,无效2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2.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上环后不规则阴道出血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宫环养血颗粒的临床效果优于普通止血芳酸片.

    作者:施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分析下肢开放性骨折合并糖尿病足的综合护理效果

    目的:探讨对下肢开放性骨折合并糖尿病足患者采取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雷州市人民医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下肢开放性骨折合并糖尿病足患者63例作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3例采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9%,对照组73.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下肢开放性骨折合并糖尿病足患者采用综合护理临床效果显著,全面且系统,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患者痛苦,加快伤口愈合速度,减轻医疗负担.

    作者:陈小文;韦秀艺;郑海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鼻咽癌60例化疗方法分析

    目的:鼻咽癌患者局部病灶化疗方法方案分析.方法:选取宾县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鼻咽癌患者局部化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结束后3个月评价疗效,近期治愈49例,明显好转11例.结论:用化疗手段治疗未分化鼻咽癌已是临床常规治疗方法.大量的Ⅱ期临床研究中,单药有效的有:阿霉素、顺铂、博莱霉素.而长春碱类、MTX和5-FU的疗效一般.抗烷化剂的缓解期比较短.阿霉素的单药效果良好.

    作者:谭晓冬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肝硬化合并胆道结石行手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采用手术方案为肝硬化并发胆道结石患者实施救治的效用.方法:任意抽选2013年12月-2014年9月到遂溪县城月镇中心卫生院接受治疗的肝硬化并发胆道结石患者120例,采用平均分组的方式将其中60例患者归纳为观察组,并通过手术方案为本组实施治疗;将其余6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运用药物治疗方案为本组实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救治后取得的康复概率.结果:观察组康复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5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并发症发生概率5.0%低于对照组2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了提升救治肝硬化并发胆道结石疾病的康复概率,降低并发症状的发生概率,基层医院可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以及体质选择手术方案实施治疗.

    作者:陈策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临床检验在急性盆腔炎诊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检验在急性盆腔炎诊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于云南省普洱市中医医院就诊的68例急性盆腔炎患者,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沉、CRP、PCT平均值.结果:患者治疗前的血沉、CRP、PCT平均值分别为(25.8±3.7)mm/h、(17.1±5.6) mg/L、(2.69±0.85)ng/mL,治疗后分别为(16.7±4.3)mm/h、(11.1±2.7)mg/L、(1.13±0.71)ng/m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检验能为急性盆腔炎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作者:普雪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足浴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糖尿病足采取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足浴共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2月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接收的患有糖尿病足的患者一共有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9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对患者采取盐酸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对患者采取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足浴共同治疗,对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神经传导速度给予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9.74%要比对照组的76.92%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评分要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足采取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足浴共同治疗,比单纯使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可以更有效促进溃疡愈合,使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

    作者:李惠贤;陈幼萍;舒毅;曹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自我训练对肩周炎长期疗效的观察

    目的:观察自我训练对肩周炎长期疗效,并与传统治疗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07年9月-2014年5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66例肩周炎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34例患者采用自我训练,对照组32例采用传统治疗(关节松动,超短波,超声波).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及2年后采用主动关节活动度、目测类比法(VAS)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无差别,治疗半年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主动关节活动度(前屈、外展、外旋、内旋内收后伸)以及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训练对肩周炎的长期疗效显著.

    作者:陈钰杰;张顺喜;张瑾;彭源;兰月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疼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疼痛的临床措施与意义.方法:选取云南省景谷县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临床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72例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临床诊治措施的异同分为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诊治护理组),每组各36例,结合临床实际效果比较分析患者情况,指导临床老年骨质疏松症疼痛的诊治实践.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患者在疼痛、关节功能及X线表现方面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1.6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疼痛效果显著,能较快地促进功能恢复,减轻疼痛.

    作者:李明强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利用克隆号HAb18G检测CD147在正常子宫内膜及癌中的分布规律及意义

    目的:利用克隆号HAb 18G检测CD147在子宫内膜样腺癌、非典型增生及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分析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集的从2007-2012年利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的30例正常子宫内膜(17例增殖期,13例分泌期),30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和7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中CD147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子宫内膜样腺癌CD147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关系.结果:7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中44例表达CD147(62.8%),CD147表达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病理分级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子宫内膜中,基底层腺体呈阳性表达,功能层呈阴性表达;与正常子宫内膜功能层相比,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样腺癌CD147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结论:CD147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和非典型增生中高表达,并且与肿瘤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在子宫内膜功能层低或不表达,具有鉴别诊断意义;CD147在正常子宫内膜基底层腺体中表达,提示这些腺体可能具有干细胞功能.

    作者:刘少颜;谭学贤;罗秋萍;杨嶽鑫;熊汉真;江庆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辅助治疗肺结核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辅助治疗肺结核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自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河源市龙川县慢性病防治院收治的100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化疗联合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性化疗.两组患者的化疗方案相同(初治2HRZE/4HR;复治2HRZES/6HRE),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痰菌阴转、病灶吸收及空洞闭合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痰菌阴转率为94.00%;对照组痰菌阴转率为8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病灶吸收及空洞闭合情况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辅助治疗肺结核疗效显著,尤其是治疗复治结核病.

    作者:杨艺胜;吴秋扬;邹秀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舒适护理在老年肝胆管结石手术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老年肝胆管结石手术临床护理结果.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4年5月文山州广南县人民医院外科手术治疗的100例原发性肝胆管结石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临床自愿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好转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伤口感染、肺部感染、胆瘘等并发症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肝胆管结石手术患者临床舒适护理,效果显著,可加快康复进度、减少并发症.

    作者:侬丽彬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椎管内麻醉与全身麻醉在血小板减少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在血小板减少剖宫产手术患者中,应用椎管内麻醉与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6月重庆市铜梁区中医院收治的血小板减少剖宫产手术患者50例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方案,观察组采用椎管内麻醉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各项手术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麻醉前后的血压变化上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er评分(8.7±1.0)分高于对照组(6.5±1.4)分,重度窒息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减少割宫产手术患者应该根据病情合理选择麻醉方式,其中椎管内麻醉能够提高新生儿的Apger评分,有效缓解窒息发生情况,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

    作者:胡婧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与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后对盆底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究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LH)与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VH)对患者盆底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160例需进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按照子宫切除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观察术后对患者盆底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的时间以及住院天数与对照组相比略有变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阴道顶端脱垂程度、直肠或膀胱膨出程度以及尿失禁程度与对照组相比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TLH、LAVH对患者进行子宫切除,LAVH术中的出血量较TLH术中出血量较少,且术后对患者盆底功能的影响较小,应用于子宫切除的效果更明显,能够减少患者术后阴道顶端脱垂、直肠或膀胱膨出以及尿失禁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作者:黄静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心肌梗死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征分析

    目的:对心肌梗死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征进行分析,提高心肌梗死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择云南省交通中心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210例,其中单纯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180例,心肌梗死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30例,对单纯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心电图与心肌梗死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和比较,观察心肌梗死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心电图的特征性改变.结果:心肌梗死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的改变主要表现为QRS波群和ST-T的改变.合并广泛的间壁梗死会导致Ⅰ、avL、v5和v6导联的QRS波群出现了不正常的Q波出现,合并前壁或者合并侧壁的梗死常常会导致R波的高度明显下降,而且v5和v6有明显的S波,合并下壁心肌梗死则导致Ⅱ、Ⅲ、avF有异常的Q波出现.当左侧心前导联的ST段突然抬高,右侧心前导联的ST段抬高0.78 mV以上,且J点很难识别时,可以诊断为心肌梗死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结论:单纯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心电图中的异常Q波和ST-T的特征性变化,对于心肌梗死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的诊断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

    作者:徐璈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20例骨盆骨折的术后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骨盆骨折的临床护理办法与效果.方法:选取七台河市中医医院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盆骨骨折患者20例进行回顾分析,20例患者均因外伤就诊.结果:本文选取的20例患者均痊愈,生命体征稳定,且无并发症.结论:骨盆骨折手术后需要细致全面的护理,康复护理对患者自理能力得到大限度的恢复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春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