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辅助治疗肺结核的疗效分析

杨艺胜;吴秋扬;邹秀玉

关键词: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 肺结核, 化疗, 疗效
摘要:目的:分析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辅助治疗肺结核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自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河源市龙川县慢性病防治院收治的100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化疗联合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性化疗.两组患者的化疗方案相同(初治2HRZE/4HR;复治2HRZES/6HRE),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痰菌阴转、病灶吸收及空洞闭合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痰菌阴转率为94.00%;对照组痰菌阴转率为8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病灶吸收及空洞闭合情况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辅助治疗肺结核疗效显著,尤其是治疗复治结核病.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独活寄生汤内服与熏洗治疗髌骨软化症的远期临床观察

    目的:对独活寄生汤内服并局部熏洗治疗髌骨软化症的远期临床治疗效果进行随访调查.方法:选择贵州省骨科医院骨2013年1月-2014年8月进行研究的86例髌骨软化症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43例,采用独活寄生汤内服与局部熏洗治疗;对照组患者43例,采用口服氨基葡萄糖与膝关节腔玻璃酸钠注射治疗,对两组中治疗有效的患者进行6个月后的远期疗效随访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患者38例,失联6例,对照组治疗有效患者29例,失联3例,总随访人数为58人.观察组患者IL-1表达水平平均为(70.24±25.22)pg/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8.1%;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42.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内服加局部熏洗治疗髌骨软化症具有非常好的远期临床疗效.

    作者:冯小波;戴志慧;朱思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晚孕合并巨大卵巢黏液性交界性肿瘤蒂扭转1例

    1 病例资料女,22岁.因孕36+4周,突发右下腹疼痛11h急诊入院.孕1产0,既往月经规则,末次月经:2013年4月27日,孕前1月超声发现右侧附件区小囊肿(大小未作记录),妊娠后多次B超未再提示囊肿,10d前外院超声提示盆腔巨大囊性包块(大直径9.8 cm),查血清癌胚抗原125(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125,CA-125)结果正常.1周前首次就诊我院,建议住院,拟行CA199、甲胎蛋白(alpha-fetal protein,AFP)及腹盆腔MRI检查等,告知需及时手术终止妊娠,但患者考虑胎儿未足月,未同意住院,故未处理.

    作者:付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100例儿童口腔内科疾病的病例分析

    目的:探析儿童口腔内科疾病,以做好预防儿童口腔内科疾病的工作.方法:选择云南省保山市人民医院在2011年1月-2014年12月治疗的100例儿童口腔内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法对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0例儿童口腔内科疾病患儿的男女之比为2.125∶1;4~7岁群体的发病率高;2~4岁32例,占32%;4~7岁49例,占49%;7~12岁19例,占19%.患儿疾病种类依次是根尖周病、龋病、牙髓病、牙周疾病,30例龋病,20例牙髓病,5例牙周疾病,45例根尖周病.结论:儿童口腔内科疾病属于一种常见的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我国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因此需实行医院与家长共同监督的模式,儿童除定期到院进行检查外,还需家长进行督促,减少儿童吃甜食与零食,并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降低口腔疾病的发病率.

    作者:封履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0年10-2014年10月陆川县乌石镇月垌卫生院住院治疗的腹泻患儿242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156例与对照组86例.对照组使用的是西医常规疗法,观察组采用西方疗法和中医疗法同时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腹泻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8.08%,对照组腹泻患儿的总有效率为73.26%,观察组的疗效比对照组的疗效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腹泻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疗效明显,不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状,不仅仅疗程短、疗效佳,而且安全有效.

    作者:吕优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105例住院患者跌倒原因的分析及管理对策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原因,为针对性地制定预防跌倒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4年11月上报的跌倒资料,找出跌倒原因.结果:内科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跌倒发生率高,患者年龄≥60岁的占78.1%,发生跌倒的时间在白班的占41.9%,主要时间段以6:00~8:00为主,因如厕原因所引起的跌倒占61.9%.结论:住院患者跌倒与原发疾病、年龄、时间、地点等有关.完善跌倒相关管理制度,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强化患者和陪护的健康教育,可防范住院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

    作者:黄凤;陈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与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后对盆底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究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LH)与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VH)对患者盆底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160例需进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按照子宫切除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观察术后对患者盆底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的时间以及住院天数与对照组相比略有变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阴道顶端脱垂程度、直肠或膀胱膨出程度以及尿失禁程度与对照组相比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TLH、LAVH对患者进行子宫切除,LAVH术中的出血量较TLH术中出血量较少,且术后对患者盆底功能的影响较小,应用于子宫切除的效果更明显,能够减少患者术后阴道顶端脱垂、直肠或膀胱膨出以及尿失禁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作者:黄静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鼻咽癌60例化疗方法分析

    目的:鼻咽癌患者局部病灶化疗方法方案分析.方法:选取宾县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鼻咽癌患者局部化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结束后3个月评价疗效,近期治愈49例,明显好转11例.结论:用化疗手段治疗未分化鼻咽癌已是临床常规治疗方法.大量的Ⅱ期临床研究中,单药有效的有:阿霉素、顺铂、博莱霉素.而长春碱类、MTX和5-FU的疗效一般.抗烷化剂的缓解期比较短.阿霉素的单药效果良好.

    作者:谭晓冬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高渗葡萄糖联合红霉素行胸膜粘连术治疗持续性气胸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高渗葡萄糖联合红霉素行胸膜粘连术治疗持续性气胸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40例持续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方式治疗,观察组采用通过高渗葡萄糖联合红霉素行胸膜粘连术治疗,通过不同方法治疗后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为总有效率90.00%、并发症率为10.00%、复发率为5.00%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5.00%、并发症率30.00%、复发率25.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持续性气胸疾病临床上高渗葡萄糖联合红霉素行胸膜粘连术可显著改善持续性气胸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赵文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对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揭阳市慈云医院收治的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84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给予对照组综合抗心衰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胺碘酮进行治疗及护理;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及护理后,两组心率、血压均有所好转,观察组心率、血压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52%、4.7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胺碘酮治疗及护理的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邱伟林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39例脑梗死恢复期效果的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临沧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39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20例,对照组患者19例,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对照组仅采用西医治疗方法,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5%,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68.4%,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52.6%,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单纯西医治疗效果,可以大大降低致残率,减轻家庭和国家经济负担,改善家庭和谐,效果显著.

    作者:罗正琪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20例骨盆骨折的术后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骨盆骨折的临床护理办法与效果.方法:选取七台河市中医医院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盆骨骨折患者20例进行回顾分析,20例患者均因外伤就诊.结果:本文选取的20例患者均痊愈,生命体征稳定,且无并发症.结论:骨盆骨折手术后需要细致全面的护理,康复护理对患者自理能力得到大限度的恢复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春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不同温度冲洗液在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中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冲洗液对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患者的影响,总结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云南省昆明市延安医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入选病例均于我院接受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术中为观察组患者应用37℃冲洗液,为对照组应用22 ~ 24℃冲洗液,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结束时体温为(36.01±0.11)℃,心率为(80.21±5.21)次/rnin,此外,观察组寒战、术中低体温、心动过缓、血压异常、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6.0%、8.0%、4.0%、24.0%、4.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7℃冲洗液对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影响较小,术中配以高质量的护理措施,可进一步保证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陈燕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hTERC基因在低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人类染色体端粒酶基因(hTERC)在低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中的表达情况,并进一步探讨hTERC基因在预测CIN Ⅰ向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进展的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0年12月佛山市妇幼保健院病理活检确诊为CIN Ⅰ的病例110例,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110例患者宫颈脱落细胞中hTERC基因的扩增情况,根据扩增结果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复查.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进展为CINⅡ或CINⅢ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归为正常及仍保持CIN Ⅰ的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TERC基因在CIN Ⅰ的进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CIN Ⅰ患者hTERC基因的表达情况有望可以用作预测其发展到更高级别上皮内瘤样病变的良好指标.

    作者:彭敏;邓凯贤;秦艳;周东华;张建兰;莫菊玲;刘晓燕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相关问题分析

    目的:探析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昆明市官渡区人民医院接收的5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患者,对其阴道分娩成功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本次探究中,50例患者中25例患者符合阴道试产的标准,剩余25例患者存在明确剖宫产指征,但仅有10例患者进行阴道试产,因此实际剖宫产率是80%,明确剖宫产指征的剖宫产率是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时,应大力推荐阴道分娩,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进行筛选,以降低我国的再次剖宫产率.

    作者:茹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疼痛护理措施对降低骨质疏松腰背部疼痛的有效性分析

    目的:探讨并分析疼痛护理措施对降低骨质疏松腰背部疼痛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8月深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骨质疏松腰背部疼痛患者共10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骨质疏松腰背部疼痛护理的方法,分析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满意例数为50例,护理总满意率为100%,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例数为45例,护理总满意率为9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常规护理加以疼痛护理的方法干预骨质疏松腰背部疼痛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邓育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大学生感冒患者口腔和咽喉部微生物组分布的研究

    目的:探讨大学生感冒患者口腔和咽喉部微生物组分布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广东医学院东莞校区门诊部收治的大学生感冒100例,反转录PCR (RT-PCR)检测病毒核酸.结果:甲型流感病毒通用及其特异性引物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其他微生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感冒和甲型流行性感冒率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型流感病毒通用及其特异性引物分别普通感冒、甲型流行性感冒具有明显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季节性H1、H3流感特异性引物与季节性流感具有明显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学生感冒以甲型流感病毒导致的普通感冒和甲型流感居多.

    作者:蒋丰慧;唐剑频;傅琨;黄吉堂;刘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心肌梗死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征分析

    目的:对心肌梗死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征进行分析,提高心肌梗死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择云南省交通中心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210例,其中单纯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180例,心肌梗死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30例,对单纯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心电图与心肌梗死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和比较,观察心肌梗死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心电图的特征性改变.结果:心肌梗死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的改变主要表现为QRS波群和ST-T的改变.合并广泛的间壁梗死会导致Ⅰ、avL、v5和v6导联的QRS波群出现了不正常的Q波出现,合并前壁或者合并侧壁的梗死常常会导致R波的高度明显下降,而且v5和v6有明显的S波,合并下壁心肌梗死则导致Ⅱ、Ⅲ、avF有异常的Q波出现.当左侧心前导联的ST段突然抬高,右侧心前导联的ST段抬高0.78 mV以上,且J点很难识别时,可以诊断为心肌梗死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结论:单纯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心电图中的异常Q波和ST-T的特征性变化,对于心肌梗死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的诊断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

    作者:徐璈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磁圆针治疗60例哺乳期乳痈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磁圆针治疗哺乳期乳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哺乳期乳痈症患者,均采用磁圆针逆经叩击乳房1~5次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痊愈45例,显效9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6%.结论:磁圆针叩击乳房治疗哺乳期乳痈症,疗效显著,无副作用,操作性强,见效快.

    作者:邱京;梁颖雯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肌松药对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中血气改变的影响

    目的:比较肌松药应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对血气改变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麻醉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应用肌松药组(Ⅰ组)与未应用肌松药组(Ⅱ组),每组各30例,对两组患儿入室时(T1)、异物取出时(T2)、出室时(T3)动脉血气中pH值,二氧化碳分压(PCO2),血氧分压(PO2),碱剩余(BE)等指标进行比较,并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出室时间;术中发生呛咳、呼吸暂停、支气管痉挛的次数;术中出现SpO2低于90%并持续无改善,需终止手术的例数.结果:Ⅰ组手术时间明显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呛咳、支气管痉挛、SpO2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Ⅰ组pH值、BE均明显高于Ⅱ组,PCO2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O2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应用肌松药可明显改善患儿因二氧化碳蓄积引发的呼吸性酸中毒及缺氧所致的代谢性酸中毒程度,更利于术中气道的管理.

    作者:王向东;张少卿;周玉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自我训练对肩周炎长期疗效的观察

    目的:观察自我训练对肩周炎长期疗效,并与传统治疗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07年9月-2014年5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66例肩周炎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34例患者采用自我训练,对照组32例采用传统治疗(关节松动,超短波,超声波).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及2年后采用主动关节活动度、目测类比法(VAS)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无差别,治疗半年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主动关节活动度(前屈、外展、外旋、内旋内收后伸)以及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训练对肩周炎的长期疗效显著.

    作者:陈钰杰;张顺喜;张瑾;彭源;兰月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