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优
目的:了解Ⅱ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症情况并探讨尿酸代谢对Ⅱ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3月-2013年1月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168例Ⅱ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高尿酸组患者,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位居前4位的分别为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高血压和高血脂,糖尿病肾病,与尿酸正常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尿酸指标可以作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诊断的一个标记性指标.
作者:徐刚;张扬;赖美铮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析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昆明市官渡区人民医院接收的5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患者,对其阴道分娩成功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本次探究中,50例患者中25例患者符合阴道试产的标准,剩余25例患者存在明确剖宫产指征,但仅有10例患者进行阴道试产,因此实际剖宫产率是80%,明确剖宫产指征的剖宫产率是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时,应大力推荐阴道分娩,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进行筛选,以降低我国的再次剖宫产率.
作者:茹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改善肛肠术后患者便秘的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借鉴.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月深圳市龙华新区中心医院收治的肛肠疾病患者23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1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辨证分型、耳穴贴压、按摩穴位等中医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便秘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便秘治疗总有效率78.8%明显高于对照组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肛肠术后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干预,能改善肛肠术后便秘.
作者:余嵘;吕惠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对愈合时间及复发延迟时间的影响.方法:将韶关市口腔医院2011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116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58例,分别采取中西联合治疗与单一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愈合时间、每月复发频率、发作间隙延迟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愈合时间、复发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作间隙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56%与对照组的75.8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效果显著,可缩短愈合时间,降低复发频率,延长复发间隔时间.
作者:夏延锡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家庭医师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干预作用.方法:采取家庭医师团队服务模式,对社区2012-2013年452名糖尿病患者进行管理,对其空腹血糖情况进行长达1年的控制分析.结果:在引入家庭医师团队后,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含量明显降低.结论:家庭医师团队能降低疾病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困扰,是一种健康的管理模式.
作者:刘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肿瘤患者拒绝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的原因及有效护理.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綦江区人民医院从2011年8月-2012年12月有PICC置管适应症但拒绝置管的患者245例进行调查,寻找基层医院肿瘤患者拒绝置管的原因,并对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245例患者拒绝置管的主要原因有害怕各种并发症;费用过高;对人体有害;影响生活、工作,疼痛等.结论:采取有效的干预可提高基层医院肿瘤患者PICC置管依从性.
作者:吴大芝;蒋莉;田会斌;李如先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鼻咽癌患者局部病灶化疗方法方案分析.方法:选取宾县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鼻咽癌患者局部化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结束后3个月评价疗效,近期治愈49例,明显好转11例.结论:用化疗手段治疗未分化鼻咽癌已是临床常规治疗方法.大量的Ⅱ期临床研究中,单药有效的有:阿霉素、顺铂、博莱霉素.而长春碱类、MTX和5-FU的疗效一般.抗烷化剂的缓解期比较短.阿霉素的单药效果良好.
作者:谭晓冬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分析调查健康体检人群糖尿病的整体发病率,并在此基础之上总结其流行病学相关结果.方法:本次研究资料选取2013年4月-2014年10月期间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普通内科接受健康体检的518位居民,调查其糖尿病流行病学相关结果.结果:研究表明,糖尿病整体患病率是2.70%,空腹血糖损伤发病几率是3.28%.其中,糖尿病病人中有3.32%男性病例,有1.84%女性病例.空腹血糖损伤病人中有3.65%男性病例,有2.76%女性病例.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随着年纪不断增长,糖尿病、空腹血糖损伤整体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结论:广州市市民糖尿病、空腹血糖损伤整体发病相对偏高,加强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作者:罗秋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孕产妇耻骨联合分离的原因及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对16例孕产妇耻骨联合分离的治疗体会进行分析.结果:16例产妇随访情况:剖宫产5例于产后2~3周恢复良好,自然分娩11例于产后8~10周恢复良好,行动均无异常,无耻骨联合处疼痛等症状.结论:孕产妇在围产期中出现耻骨联合分离症状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及早发现疾病症状,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治疗,使孕产妇围产期受到的痛苦得到明显减少.
作者:朱笑菊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白血病的治疗方案.方法:对宾县人民医院2006年10月-2008年10月收治的20例白血病患者进行药物治疗与化疗.结果:20例白血病患者中急性白血病8例,慢性白血病12例;急性白血病中急性髓系白血病5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3例;慢性白血病中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7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5例,20例白血病患者病情均有好转出院.结论:药物治疗与化学治疗的目的是使疾病达到完全缓解,并延长生存期.
作者:李鹏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应用小剂量克拉霉素治疗内窥镜鼻窦手术后持续鼻窦炎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忠县人民医院治疗的内窥镜鼻窦手术后持续鼻窦炎症患者共12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A组、B组与C组,A组(n=40)患者予以小剂量克拉霉素治疗3个月,B组(n=40)予以小剂量克拉霉素治疗6个月,C组(n=40)予以小剂量克拉霉素治疗12个月,治疗结束后连续观察跟访6个月以上,观察3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C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3.3%,明显高于A组5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3.4%,明显高于C组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小剂量克拉霉素治疗内窥镜鼻窦手术后持续鼻窦炎症状的效果显著,且6个月用药时间是佳治疗时间.
作者:刘源;王亚南;刘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人工显微镜检查患者尿液中红细胞(RBC)、白细胞(WBC)含量与采用干化学法检验所获得的结果进行对比,并讨论采用干化学法导致的结果呈假阴性与假阳性的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12月清远市阳山县人民医院门诊部收治的4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的新鲜尿液作为标本,共480份,采用随机分组法进行分组,分别分为A组与B组,每组240份,A组采用干化学方法进行检测,B组采用人工显微镜方法进行检测,观察两组患者尿液中红细胞(RBC)、白细胞(WBC)的含量.结果:通过对比发现,A组患者检测结果中的WBC假阳性率为22.0%,假阴性率为12.7%,明显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BC假阳性率为7.9%,假阴性率为14.6%,明显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干化学方法对患者尿液进行检验具有高效、便捷的特点,但这种方法的假阳性率与假阴性率过高,无法代替人工显微镜检查的方式.
作者:陈素欣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利用克隆号HAb 18G检测CD147在子宫内膜样腺癌、非典型增生及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分析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集的从2007-2012年利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的30例正常子宫内膜(17例增殖期,13例分泌期),30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和7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中CD147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子宫内膜样腺癌CD147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关系.结果:7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中44例表达CD147(62.8%),CD147表达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病理分级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子宫内膜中,基底层腺体呈阳性表达,功能层呈阴性表达;与正常子宫内膜功能层相比,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样腺癌CD147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结论:CD147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和非典型增生中高表达,并且与肿瘤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在子宫内膜功能层低或不表达,具有鉴别诊断意义;CD147在正常子宫内膜基底层腺体中表达,提示这些腺体可能具有干细胞功能.
作者:刘少颜;谭学贤;罗秋萍;杨嶽鑫;熊汉真;江庆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原因,为针对性地制定预防跌倒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4年11月上报的跌倒资料,找出跌倒原因.结果:内科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跌倒发生率高,患者年龄≥60岁的占78.1%,发生跌倒的时间在白班的占41.9%,主要时间段以6:00~8:00为主,因如厕原因所引起的跌倒占61.9%.结论:住院患者跌倒与原发疾病、年龄、时间、地点等有关.完善跌倒相关管理制度,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强化患者和陪护的健康教育,可防范住院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
作者:黄凤;陈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在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中,采用骨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4年12月保山市腾冲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68例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骨髓内钉固定方案,观察组采用钢板内固定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膝关节、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5.9%)低于对照组(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中,骨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案对于膝关节、踝关节的功能恢复均有良效,其中后者治疗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少,如无禁忌优先选用.
作者:王占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统计健康体检者血生化分析结果,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0月西南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健康体检者1 000例,对其血生化水平进行检测、记录、分析,了解健康人群的血生化指标变化.结果:1 000例健康体检者中,143例血糖异常(占14.3%),67例尿酸异常(占6.7%),527例血脂异常(占52.7%),148例肝功能异常(占14.8%),115例肾功能异常(占11.5%);与女性人群相比,男性血糖、尿酸、血脂、肝肾功能异常率较高;50 ~ 59岁的健康体检者的血脂异常为明显,血糖异常发生率、尿酸异常发生率、肾功能异常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结论:部分健康体检者存在血脂、血糖、肝肾功能异常,医院应做好体检者的健康指导工作,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以期提高我国人群生活质量,延长人均寿命.
作者:王小芳;赵小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究早期应用康复护理干预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广州市越秀区大东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病床科的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为脑出血或脑梗死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6例.两组患者入住后均进行常规治疗,且观察组患者在视情况,在出院入住家庭病床科病情稳定48 h后即开始康复护理干预,而对照组则在入住家庭病床科后确定病情各方面都稳定的2周后再进行康复护理干预,护理干预30d后评价两组患者的身体质量指数值;并用上田敏法评价两组患者上下肢功能恢复程度、步行能力.结果:护理干预30 d满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身体质量指数值与上下肢功能恢复程度,得出观察组各项数据都全面优于对照组的结论,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好转率为87.5%,对照组好转率为56.2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极大程度的提高患者的恢复效果,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杜婷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用细胞复色疗法立足细胞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2013年在昆明白癜风医院接受细胞复色疗法治疗的白癜风患者,按发病时间、治疗史、病灶部位等3大类随机抽取500例观察组样本数,与500例非细胞复色疗法治疗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使用细胞复色疗法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采用细胞复色疗法治疗的500例白癜风患者,与传统的治疗技术比较,临床总治疗有效率高,在治疗中无效率及治疗后白斑复发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各类型白癜风患者临床采用细胞复色疗法治疗安全高效,可显著降低其治疗后的并发症和病情复发的几率.
作者:李作梅;黎昌茂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疼痛的临床措施与意义.方法:选取云南省景谷县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临床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72例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临床诊治措施的异同分为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诊治护理组),每组各36例,结合临床实际效果比较分析患者情况,指导临床老年骨质疏松症疼痛的诊治实践.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患者在疼痛、关节功能及X线表现方面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1.6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疼痛效果显著,能较快地促进功能恢复,减轻疼痛.
作者:李明强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泪小管断裂双路泪道插管长期留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楚雄州人民医院收治的泪小管断裂患者60例(60眼),均给予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治疗,双路泪道插管30例,作为观察组,留管时间尽量延长,常规单路泪道插管3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随访6~13个月,观察组泪道冲洗通畅29例(96.67%),对照组为21例[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尽量延长留管时间,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泪小管断裂的理想治疗方法为双路泪道插管泪小管吻合术.
作者:谢雄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