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适护理在老年肝胆管结石手术中的应用观察

侬丽彬

关键词:老年, 肝胆管结石, 护理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老年肝胆管结石手术临床护理结果.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4年5月文山州广南县人民医院外科手术治疗的100例原发性肝胆管结石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临床自愿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好转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伤口感染、肺部感染、胆瘘等并发症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肝胆管结石手术患者临床舒适护理,效果显著,可加快康复进度、减少并发症.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人群脂肪肝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研究不同人群脂肪肝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2年12月期间阳江市中医医院接受肝脏检查者共140例,按照年龄段不同将其分为5个年龄段,又按照脂肪肝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脂肪肝患者和肝正常者.观察脂肪肝发生率、脂肪肝患者及肝正常者颈动脉斑块和内膜增厚发生率.结果:脂肪肝对发生在男性中,颈动脉斑块发生率随年龄递增,出现时间较脂肪肝晚.脂肪肝患者和肝正常者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分别为34.69%、18.6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肝患者和肝正常者颈动脉内膜增厚发生率分别为8.16%、8.79%,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肝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脂肪肝先于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可通过脂肪肝检查情况进行颈动脉粥样硬化预测.

    作者:钟英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自我训练对肩周炎长期疗效的观察

    目的:观察自我训练对肩周炎长期疗效,并与传统治疗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07年9月-2014年5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66例肩周炎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34例患者采用自我训练,对照组32例采用传统治疗(关节松动,超短波,超声波).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及2年后采用主动关节活动度、目测类比法(VAS)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无差别,治疗半年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主动关节活动度(前屈、外展、外旋、内旋内收后伸)以及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训练对肩周炎的长期疗效显著.

    作者:陈钰杰;张顺喜;张瑾;彭源;兰月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舒适护理在老年肝胆管结石手术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老年肝胆管结石手术临床护理结果.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4年5月文山州广南县人民医院外科手术治疗的100例原发性肝胆管结石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临床自愿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好转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伤口感染、肺部感染、胆瘘等并发症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肝胆管结石手术患者临床舒适护理,效果显著,可加快康复进度、减少并发症.

    作者:侬丽彬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独活寄生汤内服与熏洗治疗髌骨软化症的远期临床观察

    目的:对独活寄生汤内服并局部熏洗治疗髌骨软化症的远期临床治疗效果进行随访调查.方法:选择贵州省骨科医院骨2013年1月-2014年8月进行研究的86例髌骨软化症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43例,采用独活寄生汤内服与局部熏洗治疗;对照组患者43例,采用口服氨基葡萄糖与膝关节腔玻璃酸钠注射治疗,对两组中治疗有效的患者进行6个月后的远期疗效随访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患者38例,失联6例,对照组治疗有效患者29例,失联3例,总随访人数为58人.观察组患者IL-1表达水平平均为(70.24±25.22)pg/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8.1%;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42.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内服加局部熏洗治疗髌骨软化症具有非常好的远期临床疗效.

    作者:冯小波;戴志慧;朱思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对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揭阳市慈云医院收治的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84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给予对照组综合抗心衰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胺碘酮进行治疗及护理;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及护理后,两组心率、血压均有所好转,观察组心率、血压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52%、4.7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胺碘酮治疗及护理的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邱伟林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呼吸内科的实践与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文山市人民医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接收的60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行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人员的成就感与工作积极率.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成就感较强率分别为70.0%、90.0%,工作积极率为分别76.7%、93.3%;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情况不及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内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有利于激发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何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心肌梗死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征分析

    目的:对心肌梗死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征进行分析,提高心肌梗死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择云南省交通中心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210例,其中单纯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180例,心肌梗死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30例,对单纯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心电图与心肌梗死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和比较,观察心肌梗死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心电图的特征性改变.结果:心肌梗死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的改变主要表现为QRS波群和ST-T的改变.合并广泛的间壁梗死会导致Ⅰ、avL、v5和v6导联的QRS波群出现了不正常的Q波出现,合并前壁或者合并侧壁的梗死常常会导致R波的高度明显下降,而且v5和v6有明显的S波,合并下壁心肌梗死则导致Ⅱ、Ⅲ、avF有异常的Q波出现.当左侧心前导联的ST段突然抬高,右侧心前导联的ST段抬高0.78 mV以上,且J点很难识别时,可以诊断为心肌梗死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结论:单纯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心电图中的异常Q波和ST-T的特征性变化,对于心肌梗死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的诊断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

    作者:徐璈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疼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疼痛的临床措施与意义.方法:选取云南省景谷县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临床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72例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临床诊治措施的异同分为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诊治护理组),每组各36例,结合临床实际效果比较分析患者情况,指导临床老年骨质疏松症疼痛的诊治实践.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患者在疼痛、关节功能及X线表现方面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1.6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疼痛效果显著,能较快地促进功能恢复,减轻疼痛.

    作者:李明强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尿白细胞、红细胞干化学法检测与人工显微镜检查的比较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人工显微镜检查患者尿液中红细胞(RBC)、白细胞(WBC)含量与采用干化学法检验所获得的结果进行对比,并讨论采用干化学法导致的结果呈假阴性与假阳性的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12月清远市阳山县人民医院门诊部收治的4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的新鲜尿液作为标本,共480份,采用随机分组法进行分组,分别分为A组与B组,每组240份,A组采用干化学方法进行检测,B组采用人工显微镜方法进行检测,观察两组患者尿液中红细胞(RBC)、白细胞(WBC)的含量.结果:通过对比发现,A组患者检测结果中的WBC假阳性率为22.0%,假阴性率为12.7%,明显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BC假阳性率为7.9%,假阴性率为14.6%,明显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干化学方法对患者尿液进行检验具有高效、便捷的特点,但这种方法的假阳性率与假阴性率过高,无法代替人工显微镜检查的方式.

    作者:陈素欣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愈合时间及复发延迟时间的影响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对愈合时间及复发延迟时间的影响.方法:将韶关市口腔医院2011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116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58例,分别采取中西联合治疗与单一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愈合时间、每月复发频率、发作间隙延迟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愈合时间、复发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作间隙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56%与对照组的75.8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效果显著,可缩短愈合时间,降低复发频率,延长复发间隔时间.

    作者:夏延锡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胸腔镜下肺膈离症的治疗

    目的:分析胸腔镜下肺隔离症的诊断,探究胸腔镜下肺隔离症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研究选自安徽胸科医院2013年7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8例肺隔离症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胸腔镜下肺隔离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肺叶外型的诊断率比肺叶内型高,X线诊断比CT诊断率高,误诊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例患者全部给予手术治疗,术后出现1例复发,其他患者均痊愈出院,复发率为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下肺隔离症的临床症状不明显,非常容易与其它肺部疾病混淆,误诊率高,要提高肺隔离症的诊断方式和方法,大限度地降低误诊率.

    作者:周胜年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中药治疗高血压病眩晕的疗效观察

    目的:本文研究中药汤剂治疗高血压病所致的眩晕症状.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3月于黄圃镇人民医院医治的85例正在长期服用西药治疗的患者,在不改变西药的同时,加服1剂中药,观察服用1剂后的疗效.结果:85例患者中,效果显著,显效48例眩晕症状明显减轻,有效26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7.1%.结论:达到预计的治疗效果,是治疗高血压所致的眩晕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颂贤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系统评价

    目的:探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阳江市中医医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82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定义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前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5.6%,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其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能够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是目前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佳手术方式.

    作者:杨太生;郑开达;冯仕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不同温度冲洗液在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中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冲洗液对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患者的影响,总结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云南省昆明市延安医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入选病例均于我院接受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术中为观察组患者应用37℃冲洗液,为对照组应用22 ~ 24℃冲洗液,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结束时体温为(36.01±0.11)℃,心率为(80.21±5.21)次/rnin,此外,观察组寒战、术中低体温、心动过缓、血压异常、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6.0%、8.0%、4.0%、24.0%、4.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7℃冲洗液对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影响较小,术中配以高质量的护理措施,可进一步保证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陈燕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齐拉西酮与喹硫平治疗首诊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效果

    目的:探究使用齐拉西酮和喹硫平治疗对首诊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鄱阳县精神病医院医治的阴性症状明显的78例精神分裂患者,随机分为两个组,各39例,分别采用齐拉西酮和喹硫平进行治疗,为期8周.使用阳性、阴性症状量表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分,用副作用量表对不良反应进行评定.结果: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量表的评分都有明显的下降.但是在副作用评分检测中,齐拉西酮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喹硫平组.结论:对首诊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齐拉西酮治疗比喹硫平治疗,对患者阴性症状的影响更小.

    作者:占海港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生物反馈疗法在产后盆底康复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生物反馈疗法用于产妇产后盆底康复的效果,以便为以后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曲靖市陆良县计划生育服务站及市中医院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8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盆底肌肉功能锻炼进行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生物反馈疗法进行康复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肌力改善情况、子宫脱垂改善情况以及尿失禁、性生活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疗法用于产后盆底康复的效果明显,能够增强盆底肌力,改善患者子宫脱垂、性生活、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碍问题.

    作者:方敏芳;吴琼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浅谈弥勒市产科出血病因的变化趋势及防治项目工作

    目的:探讨弥勒市产科出血病因的变化趋势及防治项目工作进展情况.方法:选取弥勒市2013年4月-6月未参与产科出血防治项目的1 418例产妇和2013年10月-2014年3月参与产科出血综合防治项目的3 219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3年10月2013年12月产妇1 692例,2014年1月-2014年3月产妇1 527例,对产妇产科出血情况资料和防治项目工作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三个阶段中孕产期合并性贫血(12.48%,9.23%,9.76%)、瘢痕子宫(7.56%,8.56%,8.47%)和宫缩乏力(71.32%,72.78%,73.33%)是产科出血的主要病因.此外,剖宫分娩出血率(27.91%,27.36%,26.73%)高于阴道分娩出血率(2.98%,2.62%,2.8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出血病因更加趋向于多样化,目前孕产期合并性贫血、疤痕子宫和宫缩乏力仍是产科出血的主要原因,因此在进行产科出血防治时应对孕产期合并性贫血、疤痕子宫和宫缩乏力进行针对性防治,同时鼓励孕产妇采用阴道分娩,尽可能避免剖宫分娩.

    作者:周建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延伸护理服务在ICU转科患者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延伸护理服务在重症监护病房(ICU)转科患者中的主要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5月-10月重庆市重钢总医院转科患者46例,采取危重症专科护士延伸护理服务,为转科患者提供专科护理.结果:对ICU转科患者采用延伸护理服务,患者满意度为97.8%,其他科室对ICU专科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9.2%.结论:对ICU转科患者采取延伸护理服务,专科护理服务效果好,满意度高.

    作者:李小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自体疣原皮损区埋植法治疗成人跖疣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体疣原皮损区埋植法治疗跖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广州市越秀区人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8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120例跖疣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自体疣原皮损区埋植法,对照组采用上肢三角肌下缘内侧皮下组织疣体种植法,术后1~3个月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6个月~3年进行随访观察疣体复发情况.结果:术后1~3个月,观察组跖疣疣体自行消退,不留痕迹,疣体消失后随访6个月~3年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疣体消失后随访6个月~3年总有效率76.67%.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体疣原皮损区埋植术治疗跖疣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复发率低.

    作者:余国豪;林永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80例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评分和健康常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提高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赵艳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