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外踝双骨折术前及术后的护理要素及效果评价

张向来

关键词:内外踝双骨折, 术前, 术后, 护理要素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内外踝双骨折术前及术后护理要素以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4年12月在云南鹤庆中医医院接收的患有内外踝双骨折的患者一共有79例,对79例患者在手术之前和以后采取整体护理干预,对其护理干预给予分析研究.结果:对本文79例患者采取手术以后跟踪随访和康复指导,跟踪随访时间在6个月~2年,平均时间为(13.5±7.2)个月.本文患者骨折全部为一期愈合,临床治疗效果明显.结论:内外踝双骨折患者在手术之前和以后采取整体护理干预,可以有效促进骨折愈合,使患者健康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70例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福建省上杭县皮肤病防治院收治的7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回顾临床资料,采用针刀松解颈肩部腧穴联合西医非手术治疗.结果:本组选取的7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治愈64例,好转5例,无效1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8.6%.与治疗前比较,基底动脉血流峰值、血流量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采用针刀松解颈肩部腧穴联合西医非手术治疗,可取得理想的临床效果,使预后得以改善,对保障患者生存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钟荣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与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后对盆底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究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LH)与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VH)对患者盆底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160例需进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按照子宫切除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观察术后对患者盆底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的时间以及住院天数与对照组相比略有变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阴道顶端脱垂程度、直肠或膀胱膨出程度以及尿失禁程度与对照组相比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TLH、LAVH对患者进行子宫切除,LAVH术中的出血量较TLH术中出血量较少,且术后对患者盆底功能的影响较小,应用于子宫切除的效果更明显,能够减少患者术后阴道顶端脱垂、直肠或膀胱膨出以及尿失禁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作者:黄静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冬桑叶加减治疗体虚自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体虚自汗采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冬桑叶加减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取2011年1月-2014年5月泉州市德化县医院收治的60例体质虚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采用黄芪注射液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冬桑叶加减治疗,对比临床效果.结果:本次观察组选取的体虚自汗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采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冬桑叶治疗体虚自汗,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对保障患者生存质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国玺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纳米银凝胶巩固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纳米银凝胶巩固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妇科就诊RVVC患者28例,采用前瞻性对照方法,将RVVC患者2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4例,观察组予硝酸咪康唑栓强化治疗后,纳米银凝胶巩固治疗3个月;对照组强化及巩固治疗均使用硝酸咪康唑栓.停药后1、3、6个月各随诊一次,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及真菌检查结果.结果:强化治疗后两组患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个月两组均无复发者;3个月对照组复发率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对照组复发率增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米银凝用于RVVC巩固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陶秀坤;李存肖;金士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独活寄生汤内服与熏洗治疗髌骨软化症的远期临床观察

    目的:对独活寄生汤内服并局部熏洗治疗髌骨软化症的远期临床治疗效果进行随访调查.方法:选择贵州省骨科医院骨2013年1月-2014年8月进行研究的86例髌骨软化症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43例,采用独活寄生汤内服与局部熏洗治疗;对照组患者43例,采用口服氨基葡萄糖与膝关节腔玻璃酸钠注射治疗,对两组中治疗有效的患者进行6个月后的远期疗效随访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患者38例,失联6例,对照组治疗有效患者29例,失联3例,总随访人数为58人.观察组患者IL-1表达水平平均为(70.24±25.22)pg/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8.1%;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42.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内服加局部熏洗治疗髌骨软化症具有非常好的远期临床疗效.

    作者:冯小波;戴志慧;朱思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目的:探讨将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选取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所收治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均采用七氟烷面罩吸入麻醉诱导,观察组患者在手术结束前30 min时,给予右美托咪定静脉注射,对照组给予同等容量0.9%氯化钠注射液.分析两组患者疼痛情况以及躁动情况以判断右美托咪定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发生率为11.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4.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躁动疼痛发生率为26.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减轻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全麻苏醒期疼痛感与躁动情况,可显著改善预后质量.

    作者:秦燕;何崎;刘丹凤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分析附注射液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高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00%,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仅为58.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侯全基;张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原发性肝细胞癌磁共振成像与血管造影检查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在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中,采用磁共振成像(MRI)和血管造影(HAG)进行检查的结果.方法:选取文山州人民医院2010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MRI检查和HAG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式的结果异同.结果:两种检查结果在肿瘤形态上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结果显示,患者T1信号强度低、T2信号强度高(64.3%),内部信号改变以均匀(40.5%)或坏死(38.1%)为主,且包膜形态一般不可见(45.2%).HAG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肿瘤多血供(61.9%),肿瘤轮廓不清晰(61.9%),肿瘤染色较均匀(45.2%),动静脉分流以池样改变为主(57.1%).结论:对于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而言,MRI检查和HAG检查均具有准确的诊断价值,且两者的结果具有相关性.

    作者:杨素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腹部B超对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究腹部B超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价值,以便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3年3月临沧市人民医院病理确诊的急性阑尾炎患儿160例,探究腹部B超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价值,统计确诊率.结果:初步诊断确诊126例,确诊率为78.75%;腹部B超诊断确诊150例,确诊率为93.75%,两种诊断方法的确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部B超较初步诊断来说,可有效提高确诊率,能为临床诊断和及时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提供重要帮助.

    作者:沈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肌松药对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中血气改变的影响

    目的:比较肌松药应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对血气改变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麻醉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应用肌松药组(Ⅰ组)与未应用肌松药组(Ⅱ组),每组各30例,对两组患儿入室时(T1)、异物取出时(T2)、出室时(T3)动脉血气中pH值,二氧化碳分压(PCO2),血氧分压(PO2),碱剩余(BE)等指标进行比较,并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出室时间;术中发生呛咳、呼吸暂停、支气管痉挛的次数;术中出现SpO2低于90%并持续无改善,需终止手术的例数.结果:Ⅰ组手术时间明显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呛咳、支气管痉挛、SpO2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Ⅰ组pH值、BE均明显高于Ⅱ组,PCO2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O2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应用肌松药可明显改善患儿因二氧化碳蓄积引发的呼吸性酸中毒及缺氧所致的代谢性酸中毒程度,更利于术中气道的管理.

    作者:王向东;张少卿;周玉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早期应用康复护理干预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早期应用康复护理干预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广州市越秀区大东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病床科的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为脑出血或脑梗死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6例.两组患者入住后均进行常规治疗,且观察组患者在视情况,在出院入住家庭病床科病情稳定48 h后即开始康复护理干预,而对照组则在入住家庭病床科后确定病情各方面都稳定的2周后再进行康复护理干预,护理干预30d后评价两组患者的身体质量指数值;并用上田敏法评价两组患者上下肢功能恢复程度、步行能力.结果:护理干预30 d满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身体质量指数值与上下肢功能恢复程度,得出观察组各项数据都全面优于对照组的结论,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好转率为87.5%,对照组好转率为56.2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极大程度的提高患者的恢复效果,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杜婷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药师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中的作用

    目的:对临床药师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选择长寿区云集镇卫生院实际工作中,药师对临床药品不良反应实施监测的经验进行总结.结果:药师在医院不良反应监测过程中,应该通过健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制、宣传药品不良反应相关知识、收集药学情报资料、药物咨询等方式进行.结论:在医院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药师是该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充分发挥药师的作用,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吴章桂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23例尖锐湿疣伴包皮过长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包皮环切术结合中药外洗对尖锐湿疣伴包皮过长的临床疗效和复发率.方法:将2012年6月-2014年12月就诊于深圳市罗湖区中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46例合并包皮过长的男性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予包皮环切术结合中药外洗治疗,对照组予包皮环切术结合局部肌注α-2a型干扰素治疗,分别在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78.26%,复发率为21.74%;对照组治愈率为73.91%,复发率为26.09%,两组疗效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有3例患者出现红斑,1例出现水肿,8例出现轻度头晕、乏力症状,而观察组无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包皮环切术结合中药外洗治疗尖锐湿疣伴包皮过长可以取得与包皮环切术结合肌注α-2a型干扰素治疗的相似疗效,但前者具有价格便宜、不良反应少的优点.

    作者:郭志伟;李志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中药预防输卵管妊娠腹腔镜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中药预防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PEP)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1月百色市田东县中医医院210例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的输卵管妊娠患者随机分成A、B、C3组,A组70例,术后6h起服用中药组方,连用5d;B组70例,采用MTX20 mg术中注入输卵管妊娠病灶下输卵管浆肌层及系膜内;C组70例,单纯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比较3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A组、B组各有2例发生PEP,发生率为1.43%,C组11例发生PEP,发生率为8.57%,A组和B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手术后72 h血β-HCG下降幅度明显大于C组(P<0.05).A组和B组手术后血β-HCG恢复至正常的时间比C组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组患者早排气时间A组与C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A、C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后,术中应用MTX20 mg术中注入输卵管妊娠病灶下输卵管浆肌层及系膜内和术后口服中药组方两种方法均能降低PEP的发生率,而且术后应用中药治疗的胃肠功能恢复快,不良反应更少、安全.

    作者:韦红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铜梁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38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住院时间、医疗费用以及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C反应蛋白及血淀粉酶等生化指标分别低于自身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感染发生率21.1%、并发症发生率10.5%、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等显著低于对照组感染发生率47.4%,并发症发生率4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护理能有效逆转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营养不良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肖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急性肠梗阻患者的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对急性肠梗阻患者的手术治疗时机和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8月-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肠梗阻患者62例,根据手术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其中观察组在患者发病后48 h内进行手术,而对照组则在发病48 h后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和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中总有效率为96.8%,而对照组中总有效率是93.5%,两组在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并发症上,观察组发生率为6.5%,对照组的发生率是9.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时机并没有固定的时间点,因此,在对急性肠梗阻患者进行手术时,可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时机,才能够得到更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高志雄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利用克隆号HAb18G检测CD147在正常子宫内膜及癌中的分布规律及意义

    目的:利用克隆号HAb 18G检测CD147在子宫内膜样腺癌、非典型增生及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分析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集的从2007-2012年利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的30例正常子宫内膜(17例增殖期,13例分泌期),30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和7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中CD147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子宫内膜样腺癌CD147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关系.结果:7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中44例表达CD147(62.8%),CD147表达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病理分级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子宫内膜中,基底层腺体呈阳性表达,功能层呈阴性表达;与正常子宫内膜功能层相比,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样腺癌CD147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结论:CD147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和非典型增生中高表达,并且与肿瘤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在子宫内膜功能层低或不表达,具有鉴别诊断意义;CD147在正常子宫内膜基底层腺体中表达,提示这些腺体可能具有干细胞功能.

    作者:刘少颜;谭学贤;罗秋萍;杨嶽鑫;熊汉真;江庆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不同方法治疗肛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不同方法治疗肛瘘的临床疗效展开对比分析.方法:对64例肛瘘患者进行探讨,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32例,通过不同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同对照组患者的68.7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P<0.05).结论:在治疗肛瘘疾病临床上内口荷包缝合、瘘管刮拔置引流方法临床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游小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中医护理干预改善肛肠术后患者便秘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改善肛肠术后患者便秘的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借鉴.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月深圳市龙华新区中心医院收治的肛肠疾病患者23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1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辨证分型、耳穴贴压、按摩穴位等中医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便秘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便秘治疗总有效率78.8%明显高于对照组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肛肠术后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干预,能改善肛肠术后便秘.

    作者:余嵘;吕惠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不同温度冲洗液在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中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冲洗液对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患者的影响,总结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云南省昆明市延安医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入选病例均于我院接受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术中为观察组患者应用37℃冲洗液,为对照组应用22 ~ 24℃冲洗液,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结束时体温为(36.01±0.11)℃,心率为(80.21±5.21)次/rnin,此外,观察组寒战、术中低体温、心动过缓、血压异常、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6.0%、8.0%、4.0%、24.0%、4.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7℃冲洗液对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影响较小,术中配以高质量的护理措施,可进一步保证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陈燕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