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维CT血管造影术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车友谊;李希波;曾细平;冷渌清;张谦

关键词:血管造影术, 主动脉夹层,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摘要:目的:对三维CT血管造影术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具体应用价值及其相应的临床意义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4月广东省东莞市广济医院临床确诊的主动脉夹层患者30例,应用血管造影提高扫描,运用三维CT技术对主动脉进行全面全程的改造.结果:30例患者三维造影都获取较好的效果,较为明显地呈现了主动脉整个过程及其相应的内膜片、真假腔及其分支,在这30例患者当中,有15例(50%)Ⅲ型、5例(16.7%)Ⅱ型、10例(33.3%)Ⅰ型.结论:既是三维CT血管造影术呈现主动脉全过程有利于对主动脉夹层治疗提供更为详细的临床诊断材料.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磁圆针治疗60例哺乳期乳痈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磁圆针治疗哺乳期乳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哺乳期乳痈症患者,均采用磁圆针逆经叩击乳房1~5次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痊愈45例,显效9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6%.结论:磁圆针叩击乳房治疗哺乳期乳痈症,疗效显著,无副作用,操作性强,见效快.

    作者:邱京;梁颖雯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舒适护理在老年肝胆管结石手术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老年肝胆管结石手术临床护理结果.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4年5月文山州广南县人民医院外科手术治疗的100例原发性肝胆管结石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临床自愿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好转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伤口感染、肺部感染、胆瘘等并发症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肝胆管结石手术患者临床舒适护理,效果显著,可加快康复进度、减少并发症.

    作者:侬丽彬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0年10-2014年10月陆川县乌石镇月垌卫生院住院治疗的腹泻患儿242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156例与对照组86例.对照组使用的是西医常规疗法,观察组采用西方疗法和中医疗法同时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腹泻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8.08%,对照组腹泻患儿的总有效率为73.26%,观察组的疗效比对照组的疗效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腹泻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疗效明显,不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状,不仅仅疗程短、疗效佳,而且安全有效.

    作者:吕优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尿白细胞、红细胞干化学法检测与人工显微镜检查的比较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人工显微镜检查患者尿液中红细胞(RBC)、白细胞(WBC)含量与采用干化学法检验所获得的结果进行对比,并讨论采用干化学法导致的结果呈假阴性与假阳性的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12月清远市阳山县人民医院门诊部收治的4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的新鲜尿液作为标本,共480份,采用随机分组法进行分组,分别分为A组与B组,每组240份,A组采用干化学方法进行检测,B组采用人工显微镜方法进行检测,观察两组患者尿液中红细胞(RBC)、白细胞(WBC)的含量.结果:通过对比发现,A组患者检测结果中的WBC假阳性率为22.0%,假阴性率为12.7%,明显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BC假阳性率为7.9%,假阴性率为14.6%,明显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干化学方法对患者尿液进行检验具有高效、便捷的特点,但这种方法的假阳性率与假阴性率过高,无法代替人工显微镜检查的方式.

    作者:陈素欣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分析下肢开放性骨折合并糖尿病足的综合护理效果

    目的:探讨对下肢开放性骨折合并糖尿病足患者采取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雷州市人民医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下肢开放性骨折合并糖尿病足患者63例作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3例采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9%,对照组73.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下肢开放性骨折合并糖尿病足患者采用综合护理临床效果显著,全面且系统,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患者痛苦,加快伤口愈合速度,减轻医疗负担.

    作者:陈小文;韦秀艺;郑海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500例细胞复色疗法治疗白癜风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用细胞复色疗法立足细胞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2013年在昆明白癜风医院接受细胞复色疗法治疗的白癜风患者,按发病时间、治疗史、病灶部位等3大类随机抽取500例观察组样本数,与500例非细胞复色疗法治疗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使用细胞复色疗法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采用细胞复色疗法治疗的500例白癜风患者,与传统的治疗技术比较,临床总治疗有效率高,在治疗中无效率及治疗后白斑复发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各类型白癜风患者临床采用细胞复色疗法治疗安全高效,可显著降低其治疗后的并发症和病情复发的几率.

    作者:李作梅;黎昌茂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急慢性白血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白血病的治疗方案.方法:对宾县人民医院2006年10月-2008年10月收治的20例白血病患者进行药物治疗与化疗.结果:20例白血病患者中急性白血病8例,慢性白血病12例;急性白血病中急性髓系白血病5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3例;慢性白血病中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7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5例,20例白血病患者病情均有好转出院.结论:药物治疗与化学治疗的目的是使疾病达到完全缓解,并延长生存期.

    作者:李鹏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齐拉西酮与喹硫平治疗首诊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效果

    目的:探究使用齐拉西酮和喹硫平治疗对首诊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鄱阳县精神病医院医治的阴性症状明显的78例精神分裂患者,随机分为两个组,各39例,分别采用齐拉西酮和喹硫平进行治疗,为期8周.使用阳性、阴性症状量表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分,用副作用量表对不良反应进行评定.结果: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量表的评分都有明显的下降.但是在副作用评分检测中,齐拉西酮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喹硫平组.结论:对首诊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齐拉西酮治疗比喹硫平治疗,对患者阴性症状的影响更小.

    作者:占海港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大学生感冒患者口腔和咽喉部微生物组分布的研究

    目的:探讨大学生感冒患者口腔和咽喉部微生物组分布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广东医学院东莞校区门诊部收治的大学生感冒100例,反转录PCR (RT-PCR)检测病毒核酸.结果:甲型流感病毒通用及其特异性引物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其他微生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感冒和甲型流行性感冒率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型流感病毒通用及其特异性引物分别普通感冒、甲型流行性感冒具有明显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季节性H1、H3流感特异性引物与季节性流感具有明显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学生感冒以甲型流感病毒导致的普通感冒和甲型流感居多.

    作者:蒋丰慧;唐剑频;傅琨;黄吉堂;刘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胸腔镜下肺膈离症的治疗

    目的:分析胸腔镜下肺隔离症的诊断,探究胸腔镜下肺隔离症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研究选自安徽胸科医院2013年7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8例肺隔离症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胸腔镜下肺隔离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肺叶外型的诊断率比肺叶内型高,X线诊断比CT诊断率高,误诊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例患者全部给予手术治疗,术后出现1例复发,其他患者均痊愈出院,复发率为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下肺隔离症的临床症状不明显,非常容易与其它肺部疾病混淆,误诊率高,要提高肺隔离症的诊断方式和方法,大限度地降低误诊率.

    作者:周胜年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80例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评分和健康常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提高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赵艳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中药预防输卵管妊娠腹腔镜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中药预防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PEP)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1月百色市田东县中医医院210例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的输卵管妊娠患者随机分成A、B、C3组,A组70例,术后6h起服用中药组方,连用5d;B组70例,采用MTX20 mg术中注入输卵管妊娠病灶下输卵管浆肌层及系膜内;C组70例,单纯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比较3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A组、B组各有2例发生PEP,发生率为1.43%,C组11例发生PEP,发生率为8.57%,A组和B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手术后72 h血β-HCG下降幅度明显大于C组(P<0.05).A组和B组手术后血β-HCG恢复至正常的时间比C组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组患者早排气时间A组与C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A、C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后,术中应用MTX20 mg术中注入输卵管妊娠病灶下输卵管浆肌层及系膜内和术后口服中药组方两种方法均能降低PEP的发生率,而且术后应用中药治疗的胃肠功能恢复快,不良反应更少、安全.

    作者:韦红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药师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中的作用

    目的:对临床药师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选择长寿区云集镇卫生院实际工作中,药师对临床药品不良反应实施监测的经验进行总结.结果:药师在医院不良反应监测过程中,应该通过健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制、宣传药品不良反应相关知识、收集药学情报资料、药物咨询等方式进行.结论:在医院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药师是该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充分发挥药师的作用,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吴章桂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探讨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

    目的:对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4年8月在连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80例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据法将患者平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的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89%,组间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傅玉娇;黄永娟;李薇;陈伟英;邵伟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中药治疗高血压病眩晕的疗效观察

    目的:本文研究中药汤剂治疗高血压病所致的眩晕症状.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3月于黄圃镇人民医院医治的85例正在长期服用西药治疗的患者,在不改变西药的同时,加服1剂中药,观察服用1剂后的疗效.结果:85例患者中,效果显著,显效48例眩晕症状明显减轻,有效26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7.1%.结论:达到预计的治疗效果,是治疗高血压所致的眩晕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颂贤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我院123例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分析

    目的: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及特点.方法:选取临沧市临翔区人民医院2009年-2014年期间发生不良反应的12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了解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用药情况,从而明确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上报的123例药品不良反应(ADR)中,抗微生物药物占32.52%,中药注射剂占8.1%;静脉给药引发的ADR例数多,占92.68%;累及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多,占52.84%.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的监管和上报工作,规范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张静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32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围术期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临床实践探讨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护理途径.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 3年6月,上饶市江铜集团(德兴)医院红洲卫生所收治的32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对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入选病例经手术及优质护理干预后,术后康复阶段未出现因护理引起的不良后果,患者骨折愈合效果良好.结论:通过在围手术期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预防或者减少并发症率,提升手术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及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姚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hTERC基因在低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人类染色体端粒酶基因(hTERC)在低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中的表达情况,并进一步探讨hTERC基因在预测CIN Ⅰ向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进展的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0年12月佛山市妇幼保健院病理活检确诊为CIN Ⅰ的病例110例,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110例患者宫颈脱落细胞中hTERC基因的扩增情况,根据扩增结果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复查.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进展为CINⅡ或CINⅢ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归为正常及仍保持CIN Ⅰ的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TERC基因在CIN Ⅰ的进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CIN Ⅰ患者hTERC基因的表达情况有望可以用作预测其发展到更高级别上皮内瘤样病变的良好指标.

    作者:彭敏;邓凯贤;秦艳;周东华;张建兰;莫菊玲;刘晓燕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保守方案治疗重症阑尾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重症阑尾炎患者行保守方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云南省宁蒗县大兴镇中心卫生院2013年5月-2014年12月接收的60例重症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均给予保守方案治疗,对照组行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加清肠消痈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以66.7%,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3.3%;不良反应发生率以26.7%明显高于观察组的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阑尾炎患者行抗生素联合清肠消痈汤保守治疗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

    作者:谷学高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分析附注射液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高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00%,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仅为58.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侯全基;张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