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玲;叶然
骨科常用甘露醇、七叶皂苷等药物用来消除患肢的水肿情况,但高浓度药物所导致的输液肿胀和静脉炎的情况也随之增高。硫酸镁,其化学性质稳定,不被吸收,而50%硫酸镁溶液对组织液而言则相应的为高渗溶液,局部湿敷可产生高渗透压,由于高渗透压平衡原理,使肿胀部位组织水肿液在短时间内吸出、消肿,从而减轻水肿对局部组织的损伤,起到局部治疗作用,临床观察无副作用及不良反应,方法简便易行,在我科常被临床用于输液渗漏的局部消肿。一次性棉卷是一种石膏衬垫,吸水性高、透气性好、弹性高。可防止绷带在固化过程中放热烫伤皮肤,具有防护皮肤摩伤及保持皮肤清洁的作用。在发生药物外渗后我们常用的50%硫酸镁湿敷方法是用纱布蘸取硫酸镁后直接敷在药物外渗处,若纱布干结,再适当加入硫酸镁,直至肿胀消除。笔者将该方法进行适当改进,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娟丽;徐瑞璟;罗凯燕;陈晶晶;谢馨;朱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头面部整形美容术后患者多采用不同规格注射器进行伤口负压引流,在固定注射器时以往多采用胶带固定,然而由于胶布的黏性不牢固,注射器有硬度没有弹性,加上引流液的重力作用,易引起注射器脱落。患者活动时脱落的可能性大,存在脱管风险。如果把注射器用胶布直接固定在皮肤上,不仅容易在皮肤上产生压痕,而且有些对胶布过敏的患者可在皮肤产生水疱及湿疹,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对固定物进行了改进,在临床使用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付艳;刘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科学确定护士长竞聘评价考核标准的方法。方法对某院23名有竞聘资格的护士进行综合考评,填写评价量化表,并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评价考核量化指标进行信度分析。结果考核评价项目信度统计的Cronbach’sα系数为0.710;折半系数(古特曼分半系数)为0.488;现场答辩情况与其他评价项目之间的相关系数以及与整体评价项目的相关系数较低,与实际情况不匹配。结论考核评价项目指标具有相当的信度,评价结果可靠。护士长竞聘评价量化指标的信度分析方法对评价考核标准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可为其他医院护士长竞聘工作的评价提供参考。
作者:王鸣;郭东辉;夏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护理质控自查卡在临床护理单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平时护理质量控制过程中发现的薄弱环节制定为各班次下班前必须自查质控的内容,自行设计自查卡片。选取某院内科12个护理单元作为研究对象,将2012年7-12月使用卡片的护理单元作为观察组,1-6月未使用卡片时的护理单元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通过应用护理质控自查卡,观察组的病区管理合格率、整体护理合格率、护理文书合格率、急救物品完好率分别为97.8%,97.6%,98.4%,100.0%,均高于对照组的62.7%,63.6%,64.2%,65.1%,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6%,低于对照组的1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4.255,3.978,3.978,4.106,6.690;P<0.05)。结论使用护理质控自查卡,使护士人人参加质量管理,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有效控制护理缺陷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李静;魏爱玲;李岩;杨春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临床上使用胃管的患者很多,为了保证治疗,胃管的妥善固定,防止胃管脱出在胃管的护理方面尤为重要。现将一种新的胃管固定方法--“三固定法”介绍如下。
作者:潘海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腰腹带在外科腰腹部手术后减轻患者伤口疼痛、防止伤口裂开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传统的腰腹带采用布质多头腹带制成,容易滑脱,特别是固定时必须采用打结方式,使患者产生不适感;同时医生换药时需将腰腹带整体取下,操作繁琐,包扎时也只能将腰腹带压住引流管,极易使引流管打折,导致引流不畅不利于引流。针对泌尿外科专科情况,我科根据患者的手术特点自制一种多功能腰腹带,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靖;江春倩;金秋;饶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行为导向教学模式在提高医院实习护生整体护理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某院参加实习的护生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护生在实习过程中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分别于来院实习开始及结束时,应用护士核心胜任力测评问卷和评判性思维能力问卷( CTDI-CV)由各科室带教老师对护生的整体护理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进行评价。结果实习期结束后,观察组护生护士核心胜任力5个维度评分分别为(36.8±2.6),(56.1±8.4),(22.1±2.3),(16.7±2.1),(52.3±5.6)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509,2.190,2.067,2.360,2.237;P<0.05);观察组护生评判性思维的7个方面特质的评分及总评分分别为(38.2±6.4),(42.8±5.7),(47.9±4.6),(43.8±5.1),(45.7±5.4),(48.4±5.7),(40.3±6.1),(307.8±25.4)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分别为2.223,2.079,2.963,2.231,2.029,3.245,2.226,3.201;P<0.05);另外观察组护生表现为正向性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强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护生占比例分别为95.5%和52.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5.491,4.013;P<0.05)。结论行为导向教学模式不仅能有效提高护生所应具备的各项临床护理能力,而且能有效提高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有利于开放护生视野,提高护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护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洁;陈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冰刺激治疗方案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治疗效果的差异,为探索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将105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按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 A组)、单次治疗组(B组)和两次治疗组(C组)3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吞咽困难常规治疗,B组和C组再分别增加每日1次和2次的冰刺激治疗。观察3组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和吞咽功能恢复率。结果 C组吞咽困难恢复总有效率为91.43%,高于A组和B组的54.29%,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6,P<0.01);C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11.43%,明显低于A组和B组的37.14%,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06,P<0.05)。结论每日2次的冰刺激治疗更有助于改善吞咽功能,并可有效预防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作者:卢彩霞;陈淑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通过调查实习护生对临床带教教师的素质需求,发现临床护理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因素,以提高临床护理教育质量。方法2012年9月对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传染病专科医院实习的97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为护生对护理带教教师职业素质的需求。结果87.5%的中专护生希望临床带教教师为中专学历,71.6%的大专护生希望临床带教教师为大专及以上学历,81.3%的中专生对带教教师的需求是护师,护生首选临床带教教师工作年限在6~10年,希望带教教师的专业素质以操作技能为重要,个人素质以尊重护生为重要的需求。结论医院要重视护生的带教需求,因材施教,选择合适的带教教师,合理制定护生带教目标。
作者:张莉莉;任珍;包志英;李星明;袁晓青;汪巧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敷料结合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深部感染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2年12月间伤口门诊患者4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敷料结合VSD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无菌纱布结合VSD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换药时疼痛程度、相同时间点两组细菌清除率、创面清洁时间、堵管次数、换引流管的次数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换药时的疼痛感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疼痛程度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36,P<0.05)。治疗组患者的细菌清除率、创面平均清洁时间、堵管率、换引流管的次数分别为94%,12 d,0%,3.2次,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28 d,70%,9.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32,P<0.05)。结论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敷料结合VSD能提高细菌的清除率,防止引流管堵塞,减少引流管的更换次数,缩短创面的清洁时间,能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孙淮庆;陈晓钢;李海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FMEA)在降低手术患者术后留置病理标本管理失误发生率和有效控制标本送检质量中的应用。方法成立手术室FMEA团队,确立“降低术后留置病理标本管理失误发生率”为主题,依据流程分析、计算风险评估指数( RAC)和风险优先数( RPN)、评估结果、计划改善等程序,通过回溯过去6个月内所有术后病理标本管理失误的原因,制订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再进行效果检查。结果实施FMEA活动后的6个月,手术患者术后留置病理标本管理失误率从13.11%下降为0.00%。结论 FMEA活动在降低手术患者术后留置病理标本管理失误的风险中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唐系甜;古文珍;黄俭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实习期是护理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转化成护理能力的关键环节,是成为护理工作者的过渡期,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护生实习是否达到实习大纲规定的目标要求,毕业后能否胜任工作,如何提高临床教学质量,都需要通过对护生的实习效果进行客观、可靠、公平的评价,才能给出答案。本文就护生临床实习效果的评价者、评价内容、评价方法等方面综述如下。
作者:严玲;叶然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医用隐形抗菌膜治疗Ⅱ、Ⅲ期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Ⅱ、Ⅲ期压疮住院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一般护理、治疗前创面处理的基础上,治疗组使用医用隐形抗菌膜,对照组使用美宝疮疡贴。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例数均为29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65,P>0.05);治疗组Ⅱ期和Ⅲ期压疮的痊愈时间分别为(4.05±1.89),(8.73±1.60)d,短于对照组的(7.89±1.99),(15.75±2.1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5.740,-8.243;P<0.01);治疗组的换药次数为(5.82±1.24)次,少于对照组的(9.97±2.58)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6.396, P <0.01),治疗组的治疗费用为(184.21±21.49)元,低于对照组的(491.41±79.92)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9.972,P<0.01)。结论医用隐形抗菌膜治疗压疮效果显著,疗程短,费用低,值得推广。
作者:张晓芬;杨晓秋;王碧琼;朱晓丽;别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一般药物治疗护理基础上进行超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护理。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评价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护理质量满意度,采用国际通用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 MBI )、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 FMA)评价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脑卒中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0.00%,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3%,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0.253,9.677;P<0.05);随访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FMA评分及MBI分别为(55.2±5.1),(62.9±9.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6.5±4.2),(42.3±1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25,3.17;P<0.05)。结论超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可减少脑卒中患者的残疾发生,缩短病程,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致残率。
作者:金晓琼;陈欣琼;林斯;叶琳琳;余晗;徐丛;周武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比较截石位与下肢水平位两种不同体位对行老年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体位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根据手术时间进行编号分组,观察组44例(单号),对照组40例(双号),对照组常规采用截石位摆放下肢,观察组采用平卧位水平摆放下肢。记录两组体位安置前、安置即刻、安置3 min、体位恢复前、恢复即刻、恢复3 min BP、HR、中心静脉压( CVP)的变化及术后24,48 h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体位安置前SBP、DBP、HR和CVP波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位安置即刻观察组患者的SBP、DBP、HR和CVP分别为(118.60±10.25)mmHg,(75.21±5.67)mmHg,(75.44±6.88)次/min,(8.16±1.08) cmH2O,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43.90±9.52) mmHg,(94.06±6.19)mmHg,(97.05±6.78)次/min,(10.94±1.19) cm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分别为-2.445,-2.360,-2.685,-2.482;P<0.05)。体位安置后3 min,观察组患者的SBP、DBP、HR和CVP分别为(130.20±9.53)mmHg,(74.86±5.01)mmHg,(81.24±13.19)次/min,(7.44±1.69)cmH2O,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40.96±6.79)mmHg,(95.02±7.92)mmHg,(95.80±9.91)次/min,(10.62±0.98)cm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分别为-2.630,-2.419,-0.889,-2.429;P<0.05)。观察组体位恢复前、体位恢复即刻SBP、DBP、CVP稳定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542,-2.345,-2.551;2.790,-2.362,-2.569;P<0.05),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0.909,-0.953;P>0.05);两组在体位恢复3 min后SBP、DBP、HR和CVP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非切口疼痛5例,麻木2例;对照组发生非切口疼痛21例,麻木27例,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4.590,36.735;P<0.05)。结论对老年患者采用下肢水平仰卧体位有助于满足手术医生和麻醉医生的手术需要,大限度维持呼吸循环系统稳定和平衡,降低被迫性体位对肢体神经血管压迫损伤,提高手术安全性及手术效果,增进患者舒适感。
作者:李媛;何丽;董薪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深入了解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家属的心理体验和需求,为医护人员促进其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对13名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家属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分析资料。结果提炼出后悔、担心、猜疑、恐惧、平静、接受6个复杂的心理变化及面对的困难和挑战是缺乏照顾的知识和技能、经济负担重和生活节奏打乱。结论急性出血性脑卒中家属的感受包括复杂的心理变化和面对的困难和挑战两个方面,迫切需要医务人员专业的支持和心理干预,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减轻家属的身心压力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陈素锦;周亚梅;张萍;蒋利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家庭中心式护理对脑瘫患儿家长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脑瘫患儿家长104名,将2011年2-5月抽取的52名脑瘫患儿家长作为干预组,2010年10月-2011年1月抽取的52例脑瘫患儿家长作为对照组。对干预组家庭实施家庭中心式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模式。干预前后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 WHOQOL-BREF )和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 NSNS)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 WHOQOL-BREF 各领域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后,干预组WHOQOL-BREF各领域得分为生理领域(62.64±13.63)分,心理领域(59.46±14.15)分,社会关系领域(63.41±13.40)分,环境领域(48.52±15.20)分,NSNS得分(57.15±6.38)分,均要高于对照组的(54.40±13.22),(47.12±16.16),(53.98±13.52),(42.43±13.35),(51.42±7.9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分别为-3.139,-4.136,-3.792,-2.232,-4.725;P<0.05);干预组自身对照,干预后WHOQOL-BREF各领域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分别为-4.213,-4.068,-3.299,-4.160;P<0.05)。结论家庭中心式护理模式可以提高脑瘫患儿住院康复治疗期间患儿家长的生存质量,并提高他们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马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消银2号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佳的洗浴温度和时间。方法选取120例符合寻常型银屑病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纳入试验。按随机序列表分为4组,每组30例。采用2×2析因设计将4组患者分别使用消银2号方剂药浴的4种治疗方案,试验1组( A1 B1)采用42℃药浴30 min;试验2组( A1 B2)采用42℃药浴20 min;试验3组( A2 B1)采用38℃药浴30 min;试验4组( A2 B2)采用38℃药浴20 min。分别在入院时和出院时采用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量表( PASI评分表)、生活质量指数( DLQI)、焦虑自评量表( SAS)对患者状况进行评定。结果12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治疗后PASI评分、DLQI指数、SAS评分分别为(11.33±5.68),(4.78±3.50),(24.23±6.72)分,低于治疗前的(25.51±10.26),(11.60±5.70),(42.37±8.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分别为23.105,17.174,40.558;P<0.01)。试验1组患者治疗前后PASI评分差值为(16.59±6.46)分,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42,P<0.01);DLQI指数差值和SAS评分差值分别为(8.27±5.15),(19.93±4.73)分,高于试验4组的(5.47±3.25),(16.30±4.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ASI、DLQI、SAS三方面,消银2号方洗浴时间因素的主效应及时间与温度的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仅温度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分别为11.380,6.335,9.168;P<0.01)。结论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的改善、生活质量改善、焦虑状况改善三方面,温度对药浴的影响效果大于时间。考虑到时间因素对患者的经济和治疗时间的影响等问题,42℃联合20 min中药洗浴的方案更为合理,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钰;孙玉勤;张连云;苏燕;朱蓓蓓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调查人乳头瘤病毒( HPV)女性感染者的常见心理反应,为心理干预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和焦虑自评量表( SAS)对287例HPV女性感染者进行心理反应及焦虑程度调查。结果 HPV感染者心理反应主要有羞耻感、恐惧感及负罪感等;单一与多重HPV亚型感染组的SAS评分分别为(53.17±13.73)和(55.42±10.6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53,P>0.05);高危HPV亚型感染组SAS评分为(68.14±16.73)分,高于低危HPV亚型感染组的(40.25±9.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25,P<0.01)。结论 HPV首次检出者心理反应主要有羞耻感、恐惧感及负罪感等,高危HPV亚型感染患者的焦虑情况较低危HPV亚型感染患者更明显。
作者:杨真;侯剑;李小欢;袁小林;张青;张春蕾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采用穴位按摩配合足浴疗法对改善胃肠功能紊乱患者焦虑的临床效应。方法将8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心理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穴位按摩配合足浴疗法进行治疗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并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对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前焦虑情况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5.3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4,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入院时的SAS评分分别为(53.42±5.81),(53.33±5.7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7,P>0.05),出院前分别为(40.37±4.32),(50.23±5.62)分,观察组患者的SAS焦虑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2,P<0.01)。结论穴位按摩配合足浴疗法有助于消除患者的焦虑情绪,简单易行,患者痛苦小,可提高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侯晓慧;黄雪芬;马钱凤;杨春霞;黄珂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