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种泻药在肠道准备中效果的对比研究

张弘炎;李克学;古丽巴哈尔·司马义

关键词:结肠镜, 甘露醇, 硫酸镁, 番泻叶(中药)
摘要:目的:采用新的方法对肠道准备用药进行重新评价,探讨一种有效的肠道准备用药及措施,以提高肠镜检查及治疗的成功率。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2月某院门诊或住院完成结肠镜检查的患者3965例,其中单纯结肠息肉患者762例,完成研究的患者为85例。按自身对照设计原则,85例患者均半年复查一次肠镜,共复查3次,每次复查前随机给予口服3种泻剂(20%甘露醇、50%硫酸镁、番泻叶)中的1种准备肠道,每例患者3次复查口服泻剂不重复。按肠道准备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A组(口服20%甘露醇组)、B组(口服50%硫酸镁组)、C组(口服番泻叶组)。对3组患者服药后的肠道清洁度采用波士顿大学医学中心提出的Boston肠道准备量表( BBPS )进行评分比较、分析。结果3组患者的左半结肠、横结肠、右半结肠及全结肠肠道清洁效果PPB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H分别为1.103,1.377,0.179,0.160;P>0.05)。结论口服20%甘露醇、50%硫酸镁、番泻叶在肠道清洁效果上无差异,肠道清洁效果与用何种药物准备肠道无关。护理健康教育可能是肠道准备中影响肠道清洁效果的重要因素。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一次性棉卷在骨科药物外渗硫酸镁湿敷中的应用

    骨科常用甘露醇、七叶皂苷等药物用来消除患肢的水肿情况,但高浓度药物所导致的输液肿胀和静脉炎的情况也随之增高。硫酸镁,其化学性质稳定,不被吸收,而50%硫酸镁溶液对组织液而言则相应的为高渗溶液,局部湿敷可产生高渗透压,由于高渗透压平衡原理,使肿胀部位组织水肿液在短时间内吸出、消肿,从而减轻水肿对局部组织的损伤,起到局部治疗作用,临床观察无副作用及不良反应,方法简便易行,在我科常被临床用于输液渗漏的局部消肿。一次性棉卷是一种石膏衬垫,吸水性高、透气性好、弹性高。可防止绷带在固化过程中放热烫伤皮肤,具有防护皮肤摩伤及保持皮肤清洁的作用。在发生药物外渗后我们常用的50%硫酸镁湿敷方法是用纱布蘸取硫酸镁后直接敷在药物外渗处,若纱布干结,再适当加入硫酸镁,直至肿胀消除。笔者将该方法进行适当改进,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娟丽;徐瑞璟;罗凯燕;陈晶晶;谢馨;朱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早期中西医结合心理与康复护理对轻中度脑卒中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中西医结合心理与康复护理干预对轻中度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作用。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8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及一般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心理和康复护理干预措施,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评价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以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 CSS)评价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HAMA和HAMD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4周,观察组患者的 HAMA,HAMD 评分分别为(8.42±3.13),(7.32±4.56)分,均优于对照组的(14.74±2.86),(12.76±4.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9.7745,5.6233;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C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4周,观察组患者的CSS评分为(5.79±2.52)分,低于对照组的(8.83±4.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628,P<0.05)。结论早期中西医结合心理和康复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改善轻中度脑卒中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还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效果。

    作者:孙贺;宋宇;王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医用隐形抗菌膜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医用隐形抗菌膜治疗Ⅱ、Ⅲ期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Ⅱ、Ⅲ期压疮住院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一般护理、治疗前创面处理的基础上,治疗组使用医用隐形抗菌膜,对照组使用美宝疮疡贴。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例数均为29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65,P>0.05);治疗组Ⅱ期和Ⅲ期压疮的痊愈时间分别为(4.05±1.89),(8.73±1.60)d,短于对照组的(7.89±1.99),(15.75±2.1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5.740,-8.243;P<0.01);治疗组的换药次数为(5.82±1.24)次,少于对照组的(9.97±2.58)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6.396, P <0.01),治疗组的治疗费用为(184.21±21.49)元,低于对照组的(491.41±79.92)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9.972,P<0.01)。结论医用隐形抗菌膜治疗压疮效果显著,疗程短,费用低,值得推广。

    作者:张晓芬;杨晓秋;王碧琼;朱晓丽;别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家属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

    目的:深入了解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家属的心理体验和需求,为医护人员促进其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对13名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家属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分析资料。结果提炼出后悔、担心、猜疑、恐惧、平静、接受6个复杂的心理变化及面对的困难和挑战是缺乏照顾的知识和技能、经济负担重和生活节奏打乱。结论急性出血性脑卒中家属的感受包括复杂的心理变化和面对的困难和挑战两个方面,迫切需要医务人员专业的支持和心理干预,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减轻家属的身心压力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陈素锦;周亚梅;张萍;蒋利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护理实习生接触梅毒患者的心理行为调查研究

    目的:调查护理实习生接触梅毒患者的心理与行为变化,以便采取措施,提高其相关知识知晓率,帮助其战胜接触梅毒患者的恐惧心理,加强防护意识。方法从在某院实习的大专及以上护理实习生中随机抽取100名,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其进行梅毒相关知识调查。结果100份问卷中,多数护理实习生对梅毒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84%的护理实习生害怕自己被传染上梅毒;92%的护理实习生为梅毒患者进行生活护理后会洗手消毒。结论护理实习生梅毒方面的知识比较缺乏,应高度重视并给予护理实习生梅毒相关知识及职业道德的教育,加强自我防护意识,更好地服务于梅毒患者。

    作者:郭亚辉;葛晔玉;王娟;刘亚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继续教育答题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下肢水平位与截石位对老年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比较截石位与下肢水平位两种不同体位对行老年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体位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根据手术时间进行编号分组,观察组44例(单号),对照组40例(双号),对照组常规采用截石位摆放下肢,观察组采用平卧位水平摆放下肢。记录两组体位安置前、安置即刻、安置3 min、体位恢复前、恢复即刻、恢复3 min BP、HR、中心静脉压( CVP)的变化及术后24,48 h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体位安置前SBP、DBP、HR和CVP波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位安置即刻观察组患者的SBP、DBP、HR和CVP分别为(118.60±10.25)mmHg,(75.21±5.67)mmHg,(75.44±6.88)次/min,(8.16±1.08) cmH2O,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43.90±9.52) mmHg,(94.06±6.19)mmHg,(97.05±6.78)次/min,(10.94±1.19) cm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分别为-2.445,-2.360,-2.685,-2.482;P<0.05)。体位安置后3 min,观察组患者的SBP、DBP、HR和CVP分别为(130.20±9.53)mmHg,(74.86±5.01)mmHg,(81.24±13.19)次/min,(7.44±1.69)cmH2O,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40.96±6.79)mmHg,(95.02±7.92)mmHg,(95.80±9.91)次/min,(10.62±0.98)cm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分别为-2.630,-2.419,-0.889,-2.429;P<0.05)。观察组体位恢复前、体位恢复即刻SBP、DBP、CVP稳定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542,-2.345,-2.551;2.790,-2.362,-2.569;P<0.05),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0.909,-0.953;P>0.05);两组在体位恢复3 min后SBP、DBP、HR和CVP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非切口疼痛5例,麻木2例;对照组发生非切口疼痛21例,麻木27例,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4.590,36.735;P<0.05)。结论对老年患者采用下肢水平仰卧体位有助于满足手术医生和麻醉医生的手术需要,大限度维持呼吸循环系统稳定和平衡,降低被迫性体位对肢体神经血管压迫损伤,提高手术安全性及手术效果,增进患者舒适感。

    作者:李媛;何丽;董薪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敷料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深部感染创面的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敷料结合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深部感染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2年12月间伤口门诊患者4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敷料结合VSD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无菌纱布结合VSD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换药时疼痛程度、相同时间点两组细菌清除率、创面清洁时间、堵管次数、换引流管的次数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换药时的疼痛感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疼痛程度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36,P<0.05)。治疗组患者的细菌清除率、创面平均清洁时间、堵管率、换引流管的次数分别为94%,12 d,0%,3.2次,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28 d,70%,9.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32,P<0.05)。结论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敷料结合VSD能提高细菌的清除率,防止引流管堵塞,减少引流管的更换次数,缩短创面的清洁时间,能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孙淮庆;陈晓钢;李海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家庭中心式护理对脑瘫患儿家长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了解家庭中心式护理对脑瘫患儿家长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脑瘫患儿家长104名,将2011年2-5月抽取的52名脑瘫患儿家长作为干预组,2010年10月-2011年1月抽取的52例脑瘫患儿家长作为对照组。对干预组家庭实施家庭中心式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模式。干预前后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 WHOQOL-BREF )和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 NSNS)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 WHOQOL-BREF 各领域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后,干预组WHOQOL-BREF各领域得分为生理领域(62.64±13.63)分,心理领域(59.46±14.15)分,社会关系领域(63.41±13.40)分,环境领域(48.52±15.20)分,NSNS得分(57.15±6.38)分,均要高于对照组的(54.40±13.22),(47.12±16.16),(53.98±13.52),(42.43±13.35),(51.42±7.9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分别为-3.139,-4.136,-3.792,-2.232,-4.725;P<0.05);干预组自身对照,干预后WHOQOL-BREF各领域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分别为-4.213,-4.068,-3.299,-4.160;P<0.05)。结论家庭中心式护理模式可以提高脑瘫患儿住院康复治疗期间患儿家长的生存质量,并提高他们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马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护生临床实习效果评价研究现状

    实习期是护理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转化成护理能力的关键环节,是成为护理工作者的过渡期,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护生实习是否达到实习大纲规定的目标要求,毕业后能否胜任工作,如何提高临床教学质量,都需要通过对护生的实习效果进行客观、可靠、公平的评价,才能给出答案。本文就护生临床实习效果的评价者、评价内容、评价方法等方面综述如下。

    作者:严玲;叶然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介绍一种新的胃管固定方法

    临床上使用胃管的患者很多,为了保证治疗,胃管的妥善固定,防止胃管脱出在胃管的护理方面尤为重要。现将一种新的胃管固定方法--“三固定法”介绍如下。

    作者:潘海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脑瘫患儿主要照护者焦虑、抑郁状况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脑瘫患儿主要照护者焦虑、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改善主要照护者心理健康状况,提高患儿康复治疗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 WHOQOL-BREF ),整群抽取145名住院脑瘫患儿的照护者进行调查。结果脑瘫患儿主要照护者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42.76%和53.79%,焦虑水平为(47.73±10.96)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29.78±0.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730,P<0.01)。焦虑、抑郁得分随着生命质量得分增加而增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职业、文化程度、年龄、月收入、有无并发症间焦虑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1.695,10.787,3.919,5.133,9.942;P<0.05),不同性别、年龄组间抑郁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0.393,8.919;P<0.05)。经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照护者、有并发症、以半自费和新农合为医疗形式的照护者更容易出现抑郁情绪;工人、农民、病程在10年以上的照护者更容易出现焦虑情绪。结论脑瘫患儿照护者心理状况较差,存在比较严重的焦虑和抑郁情况。医务工作者应在进行患儿康复的同时,注意主要照护者心理状况的改变,对他们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关怀。对于已经出现心理疾病的主要照护者建议他们及时进行心理治疗,从而全面提高患儿的康复水平。

    作者:王国琴;牛霞;张志军;王小荣;邵凤勤;刘安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氧气管收纳袋的设计及应用

    氧疗不仅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操作,也是抢救危重患者时护士能独立处置的急救方法之一。目前临床上需要吸氧治疗的患者较多,当患者因为病情允许间断吸氧,需要外出检查暂停吸氧,或因为实施间歇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时,对氧气管的处理一般是以下两种方式:一种是用干净纸巾保护氧气管鼻塞部位,氧气管缠绕在墙壁的氧气流量表上;另一种是用塑料袋收纳氧气管,然后放在患者枕下或氧气流量表上。以上两种方式均存在一定不足:氧气管鼻塞用纸巾保护,纸巾容易脱落,氧气管缠绕长度不一,有的甚至掉落地上,不仅污染氧气管,也可能因为反复缠绕导致氧气管打折而进一步影响吸氧效果;塑料袋的材质、颜色、大小规格不一,既可能污染氧气管,也影响病室美观。为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设计出一种专门的氧气管收纳袋,临床应用方便,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冯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消银2号方药浴在不同温度和时间对寻常型银屑病的影响

    目的:探讨消银2号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佳的洗浴温度和时间。方法选取120例符合寻常型银屑病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纳入试验。按随机序列表分为4组,每组30例。采用2×2析因设计将4组患者分别使用消银2号方剂药浴的4种治疗方案,试验1组( A1 B1)采用42℃药浴30 min;试验2组( A1 B2)采用42℃药浴20 min;试验3组( A2 B1)采用38℃药浴30 min;试验4组( A2 B2)采用38℃药浴20 min。分别在入院时和出院时采用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量表( PASI评分表)、生活质量指数( DLQI)、焦虑自评量表( SAS)对患者状况进行评定。结果12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治疗后PASI评分、DLQI指数、SAS评分分别为(11.33±5.68),(4.78±3.50),(24.23±6.72)分,低于治疗前的(25.51±10.26),(11.60±5.70),(42.37±8.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分别为23.105,17.174,40.558;P<0.01)。试验1组患者治疗前后PASI评分差值为(16.59±6.46)分,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42,P<0.01);DLQI指数差值和SAS评分差值分别为(8.27±5.15),(19.93±4.73)分,高于试验4组的(5.47±3.25),(16.30±4.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ASI、DLQI、SAS三方面,消银2号方洗浴时间因素的主效应及时间与温度的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仅温度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分别为11.380,6.335,9.168;P<0.01)。结论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的改善、生活质量改善、焦虑状况改善三方面,温度对药浴的影响效果大于时间。考虑到时间因素对患者的经济和治疗时间的影响等问题,42℃联合20 min中药洗浴的方案更为合理,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钰;孙玉勤;张连云;苏燕;朱蓓蓓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泌尿外科多功能腰腹带的制作与应用

    腰腹带在外科腰腹部手术后减轻患者伤口疼痛、防止伤口裂开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传统的腰腹带采用布质多头腹带制成,容易滑脱,特别是固定时必须采用打结方式,使患者产生不适感;同时医生换药时需将腰腹带整体取下,操作繁琐,包扎时也只能将腰腹带压住引流管,极易使引流管打折,导致引流不畅不利于引流。针对泌尿外科专科情况,我科根据患者的手术特点自制一种多功能腰腹带,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靖;江春倩;金秋;饶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不同冰刺激治疗方案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冰刺激治疗方案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治疗效果的差异,为探索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将105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按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 A组)、单次治疗组(B组)和两次治疗组(C组)3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吞咽困难常规治疗,B组和C组再分别增加每日1次和2次的冰刺激治疗。观察3组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和吞咽功能恢复率。结果 C组吞咽困难恢复总有效率为91.43%,高于A组和B组的54.29%,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6,P<0.01);C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11.43%,明显低于A组和B组的37.14%,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06,P<0.05)。结论每日2次的冰刺激治疗更有助于改善吞咽功能,并可有效预防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作者:卢彩霞;陈淑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护士长竞聘评价量化指标的信度分析

    目的:探讨科学确定护士长竞聘评价考核标准的方法。方法对某院23名有竞聘资格的护士进行综合考评,填写评价量化表,并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评价考核量化指标进行信度分析。结果考核评价项目信度统计的Cronbach’sα系数为0.710;折半系数(古特曼分半系数)为0.488;现场答辩情况与其他评价项目之间的相关系数以及与整体评价项目的相关系数较低,与实际情况不匹配。结论考核评价项目指标具有相当的信度,评价结果可靠。护士长竞聘评价量化指标的信度分析方法对评价考核标准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可为其他医院护士长竞聘工作的评价提供参考。

    作者:王鸣;郭东辉;夏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孕中晚期实施系统运动及饮食干预促进自然分娩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产科VIP门诊通过对孕中晚期初孕妇实施系统运动及饮食干预,促进自然分娩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3月在产科VIP门诊就诊的97例初孕妇作为干预组,同期在同一医院普通门诊进行常规产前检查的274例初孕妇作为对照组,两组孕妇均排除运动禁忌并自愿选择阴道分娩。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产前检查和健康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系统的运动和营养饮食干预。对两组孕妇临产前胎先露高度、宫口扩张程度、孕妇体质量,产程所需时间,分娩方式和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组自然分娩率为70.1%,高于对照组的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788,P<0.01),干预组胎先露高度为(-0.65±1.15)cm,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2±1.10)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P<0.05)。干预组总产程、第一产程所需时间分别为(369.10±166.82),(334.72±165.69)min,均短于对照组的(439.48±177.93),(403.06±174.6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57,-2.53;P <0.05);干预组孕妇分娩前体质量和新生儿体质量分别为(74.70±4.80)kg,(3489.00±66.89)g,均小于对照组的(77.80±4.70)kg,(3680.00±54.62)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83,1.12;P<0.05)。结论通过VIP门诊限号诊治患者数,每天接诊15例,孕妇得到系统的运动和营养饮食干预,可控制孕妇体质量增长过度,减少巨大儿发生率,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有效缩短产程。

    作者:赵芳芹;董荣芝;邱金花;吕攀攀;张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三种泻药在肠道准备中效果的对比研究

    目的:采用新的方法对肠道准备用药进行重新评价,探讨一种有效的肠道准备用药及措施,以提高肠镜检查及治疗的成功率。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2月某院门诊或住院完成结肠镜检查的患者3965例,其中单纯结肠息肉患者762例,完成研究的患者为85例。按自身对照设计原则,85例患者均半年复查一次肠镜,共复查3次,每次复查前随机给予口服3种泻剂(20%甘露醇、50%硫酸镁、番泻叶)中的1种准备肠道,每例患者3次复查口服泻剂不重复。按肠道准备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A组(口服20%甘露醇组)、B组(口服50%硫酸镁组)、C组(口服番泻叶组)。对3组患者服药后的肠道清洁度采用波士顿大学医学中心提出的Boston肠道准备量表( BBPS )进行评分比较、分析。结果3组患者的左半结肠、横结肠、右半结肠及全结肠肠道清洁效果PPB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H分别为1.103,1.377,0.179,0.160;P>0.05)。结论口服20%甘露醇、50%硫酸镁、番泻叶在肠道清洁效果上无差异,肠道清洁效果与用何种药物准备肠道无关。护理健康教育可能是肠道准备中影响肠道清洁效果的重要因素。

    作者:张弘炎;李克学;古丽巴哈尔·司马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改良式体位引流联合胸部物理治疗在食管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胸部物理治疗联合改良式体位引流方法,应用于食管癌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在某院心胸外科行开胸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按时间顺序抽取30例手术患者设为观察组,30例手术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术后在湿化痰液的基础上行常规胸部物理治疗:翻身、叩背、指导深呼吸和正确咳嗽。观察组在湿化痰液、常规胸部物理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改良式体位引流,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胸腔引流管拔除的时间、离床活动的时间、术后肺炎、肺不张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离床活动的时间分别为(2.433±1.063),(1.950±1.044)d,分别短于对照组的(3.066±1.112),(2.666±1.10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263,3.006;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肺不张发生率为3.3%(1/30),低于对照组的16.7%(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P<0.05);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8,P>0.05)。结论胸部物理治疗联合改良式体位引流能有效地预防术后肺不张,有利于胸腔引流及肺功能恢复。

    作者:燕菊萍;滕莉;桂韵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主管:黑龙江护理杂志;现代护理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